重磅推荐
【经管秒杀专场】

【编辑推荐】
易学好用精彩专业零基础起步连续图解实战为主

【内容简介】
本书在借鉴前辈理论的基础上,对筹码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并通过200余幅图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筹码理论的全部内容和股市投资中的买卖技法。 本书以同类书少有的连续图表的形式为读者深刻剖析了主力利用筹码做盘的手法;从细节入手,为读者展现了筹码发散与汇聚的全过程,并独家披露了全新的波段操作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利用筹码对选股结果进行验证的思路与构想,为筹码学应用于实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技巧。 本书兼顾了不同投资群体的需求,无论是新股民还是老股民,都从本书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借鉴。本书为读者介绍了选牛股的方法及验证的手段,希望能助您慧眼识珠,精选牛股。
【作者简介】
李洪宇:资深民间投资人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5年职业投资生涯,历经牛熊交替的考验,对中国股市内在规律,特别是市场各种分类指数有着系统的研究,尤为擅长指标运用和成本分析。其著作《图解MACD指标——教你精准把握股票买卖点》自上市以来,深受散户投资者的好评,赢得广泛赞誉。
【媒体评论】
评论
【目录】

目录

章 筹码理论基础知识

1.1 筹码理论的起源

1.2 筹码分布的原理

1.3 筹码分布图的构成

1.3.1 筹码分布图

1.3.2 火焰山

1.3.3 活跃度

1.3.4 其它相关知识

1.4 筹码分布图的作用

1.4.1 判断股价见顶及见底

1.4.2 发现主力进出信号

1.4.3 掌握主力仓位情况

1.4.4 判断主力真实意图

1.5 筹码的发散形态

1.5.1 建仓阶段的筹码发散

1.5.2 拉升阶段的筹码发散

1.5.3 出货阶段的筹码发散

1.5.4 特殊阶段的筹码发散

1.6 筹码集中度

1.6.1 筹码分布区域与集中度

1.6.2 平均成本

1.6.3 获利比例

第二章 成本指标

2.1 系统自带成本指标小介

2.1.1 常用指标

2.1.2 主图指标

2.1.3 副图指标

2.2 强筹码引力指标(PAVE)

2.2.1 PAVE指标的买入技巧

2.2.2 123法则和2B法则

2.2.3 PAVE指标的卖出技巧

2.3 市场成本指标(MCST)

2.3.1 MCST指标的改造

2.3.2 MCST指标基础应用法则

2.3.3 MCST指标的买入技巧

2.3.4 MCST指标的卖出技巧

2.4 成本均线(CYC)

2.4.1 CYC指标的特点

2.4.2 CYC指标的实战秘钥

2.5 双线合璧(MCST CYC)

2.5.1 双线合璧的步骤

2.5.2 指数上涨模式的应用

2.5.3 指数下跌模式的应用

第三章 筹码实战技法

3.1 换手的相关知识

3.1.1 换手率及相关意义

3.1.2 换手指标

3.1.3 换手率的统计

3.2 筹码分布形态

3.2.1 单峰密集

3.2.2 多峰密集

3.3 筹码分布实战

3.3.1 突破低位单峰密集

3.3.2 突破高位单峰密集

3.3.3 洗盘回归单峰密集

3.3.4 超跌反弹至单峰密集

3.3.5 上涨多峰 行情持续

3.3.6 成本发散 波段操作

3.3.7 双峰并立 牛股摇篮

3.3.8 高峰不散 下跌不断

3.3.9 高峰跌破 止损坚决

第四章 波段绝技

4.1 缩图

4.1.1 缩图的方法

4.1.2 缩图看股价的趋势定高低

4.1.3 缩图看筹码的位置

4.1.4 缩图看筹码的分布

4.2 获利比例的奥秘

4.2.1 获利比例的解读

4.2.2 获利比例的作用

4.2.3 获利比例的超跌区间

4.2.4 获利比例的反弹区间

4.2.5 获利比例的持股区间

4.2.6 获利比例的风险区间

4.3 平均成本看空间

4.3.1 价格低于成本时的应用

4.3.2 价格高于成本时的应用

4.3.3 价格穿越成本时的应用

4.4 筹码周期

4.4.1 筹码周期的联系

4.4.2 筹码周期时间参数的修改

4.4.3 双重成本的应用

4.5 历史换手衰减系数

4.5.1 历史换手衰减系数的计算

4.5.2 历史换手衰减系数的更改

4.6 打造短线利器

4.6.1 资源整合

4.6.2 实例讲解

第5章 筹码选股

5.1 指数

5.1.1 指数介绍

5.1.2 指数叠加

5.2 板块

5.2.1 行业板块

5.2.2 概念板块

5.2.3 风格板块

5.3 板块优选

5.3.1 板块添加

5.3.2 行业板块与指数的对比

5.3.3 概念板块与指数的对比

5.4 个股选择

5.5 个股验证

5.5.1 趋势验证

5.5.2 波浪验证

5.5.3 形态验证

5.5.4 筹码验证

5.5.5 终结果


【前言】

前言

201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注定是不平凡的。

这一年,沪港通开通了,人们不必在为参与不到港股的投资机会而抱怨;这一年,股灾发生了,人们再次看到了大盘的跌停,更参与创造了“千股跌停”这个暂新的词汇;这一年,账户放开了,人们可以像主力一样,拥有20个自己的账户了,但发现资产缩水了;这一年,指数是上涨的,但好多新股民却被称为“韭菜”让主力收割了。

这一年资本市场的风起云涌,万千变化是众多老股民,无数新股民都预料不到的。我们无法想象,爆发股灾的中国股市会被称为“结构性牛市”行情,究其原因,是市场当中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依靠老眼光、旧思维的模式已经被新经济击得荡然无存。在互联网 风起云涌的今天,在全面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新经济、新产业、新思维已经开始在中国股市显现它们的力量。如果我们还在抱残守缺的守着老观点、用着旧技术,注定享受不到结构性牛市的喜悦,只能分享千股跌停的悲惨。

是时候改变了,既然市场在变,主力手法在变,我们也要因时而变。正是考虑到时代与社会的改变,市场与参与群体的改变,我们编著了这本《实战筹码分布——从选股到买卖时机全攻略》一书,目的就是希望能在较短时间内,让80后、90后这一代新股民掌握一门新的实用性的技术,帮助他们快速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满足他们迫切参与市场的愿望。

筹码学是一门新兴的操作学科,是国人自主创建的操作体系,其从成本出发的角度刚好适应正在快速发展,但制度与体系还不健全的中国股市;筹码学包含的内容也适合投资理念不成熟、投资技巧匮乏的中国股民。

筹码的交易是对等的,筹码的数量是固定的,但筹码的玩法却是不一样的。有一副好牌不见得有好的结果,抓到一副烂牌,不意味着你会输,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您如何使用手中的筹码。

筹码意味着成本,而成本,则是市场当中的一张底牌。

在看不见对手的资本市场,谁能知晓对手的底牌,谁就能占据主动,掌握胜局。

筹码理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即通过筹码的流动与汇集,来知晓对手的意图与成本。

《实战筹码分布——从选股到买卖时机全攻略》一书在借鉴前辈理论的基础上,对筹码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从章的筹码理论基础到第五章的筹码决定选股结果,用了200余幅图表,深入浅出地为读者介绍了筹码理论的全部内容。无论是零基础的新股民,还是对筹码学有一定了解的老股民,在本书中都能找到您需要的内容。为了突出筹码操作的实战性,本书以同类书少有的连续图表的形式为读者深刻剖析了主力利用筹码做盘的手法;从细节入手,为读者展现了筹码从发散到汇集的全过程,并从实战角度出发,独家披露了作者利用远期和近期筹码打造出的,全新的波段操作方法的研究心得,同时还提出了利用筹码对选股的结果进行终验证的思路与构想,为筹码应用于实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技巧。

筹码就像水一样,始终处在流动当中,不断地变化反而是它不变的特点,因此读者在阅读以及在使用本书介绍的技巧的时候,始终要以一种动态的眼光来观察筹码的变化,如此方能洞彻玄机,一叶知秋。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中国股市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未来的日子里,“深港通”、“新兴战略科技板”等重大事件还会在资本市场上上演。如何适应资本市场的“新常态”,分享经济转型与国企改革这一资本盛宴,已经成为普通投资人重要的课题。希望《实战筹码分布——从选股到买卖时机全攻略》一书能在技术分析领域带给大家一种全新的思考,在您个人财富不断增值的路上让您有所借鉴,对您有所帮助,这是我们的心愿。

作 者

2016年6月




【免费在线读】
第1章 筹码理论基础知识

筹码,通常指一个人具有的可以用作谈判条件的本钱,后来被引入到博彩行业,作为一种用来计算赌资的工具,便于在赌场内流通。

筹码意味着成本,而成本,则是市场当中的一张底牌。在看不见对手的资本市场,谁能知晓对手的底牌,谁就能占据主动,掌握胜局。筹码理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即通过筹码的流动与汇集,来知晓对手的意图与成本。本章我们一起来学习筹码的基础理论。

1.1 筹码理论的起源

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人将持有流通股票的数量叫做筹码,其潜台词就是如赌场一样,在二级市场上随时随地可以变现流通。顾名思义,筹码,也就是流通股票的数量,在不同价格之间分布的情况就叫筹码分布。严格地讲,筹码分布准确的学术名称应该叫“流通股票持仓成本分布”,而筹码分布所构成的图形就叫做流通股票筹码分布图。

如图1-1所示,这是浦发银行(600000)2015年8月至2015年11月的日线图。图的右侧部分,就是该股票这一时段内的筹码分布图。在证券分析软件中,筹码分布图被放置在K线图的右边,并且和K线图使用同一个坐标系,以保证筹码和价格的完整性。当大量的流通筹码集聚在一起的时候,图中的筹码分布看上去就像一个侧置的群山图案。这些山峰实际上是由一条条自左向右的线堆积而成,每个价位区间拥有一条代表持仓量的横线,持仓量越大则横线越长。这些长短不一的筹码线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齐的山峰状态,同时也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筹码分布的形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图例采用的筹码分布图全部来自于通达信证券投资分析软件,其他版本的证券投资分析软件设置的筹码分布图其画面结构可能与本书略有差异,但内在的机理是完全一样的,这一点请读者大可放心。

图1-1 浦发银行筹码分布示意图

股市技术分析的方法林林总总,但绝大部分理论基础均来源于国外,即便是国内一些人士标榜的所谓原创理论,基本上也都是以国外的技术分析体系为基础,包装以国内的具体应用,归根到底还是国外理论的一种延伸与变异,我们不过是“拿来主义”而已。

为了突破这种格局,市场上的一些有识之士为此做了不懈地努力和探索,以此来改变这一现状。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人做出了突出地贡献,他们就是市场投资人士雪峰、中科院研究员陈浩和杨新宇博士。

雪峰老师是筹码理论的鼻祖,是他结合多年的投资经验,并针对中国股市的特点,率先提出了用筹码成本的变化对股市进行研判的设想。1996年6月,陈浩和杨新宇分别在不同的软件上面创建了成本均线。这种用均线的形式表现筹码成本变化轨迹的方法,就是筹码理论的雏形,他们三位也因此成为了筹码理论的创始人。

成本均线虽然开创了成本分析的先河,但在实战中也有一些局限,为此,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成本均线的统计原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的7月设计出了筹码分布图形。筹码分布图形是用数据模型图的形式直观地将不同成本的筹码通过软件展示出来,它的出现开辟了股票技术分析领域的新空间,其理论技术分析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筹码理论的诞生完全是国人智慧的结晶,它打破了以往技术分析体系都是舶来品的历史,其内在的理论框架是:以流通筹码的不同持筹成本为研判对象,通过持筹成本的变化规律,发现主力大资金的踪迹和动向,进而对大盘和个股的中短期变化趋势进行研判。筹码理论摆脱了以往技术分析体系中过于依靠K线、均线以及指标的思维束缚,向投资者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市场的变化与不同不过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价格在进行筹码交易,股市的交易实质上就是一个筹码交换的过程。如果说K线和不同时间周期的均线反映的是股票价格走势变化的表象,那么筹码成本的变化才是市场交易的内在根源。在研发成功后,陈浩老师随后辞去公职,在北京创办了“指南针投资公司”,开始在全国大力推广他的“指南针证券分析软件”。

1.2 筹码分布的原理

筹码理论的基础应该说是很简单的。“筹码分布”的市场含义就是将历史上在每个价位成交的量叠加起来,并以此来判断当前市场上所有流通股的持仓成本。当然历史上成交中的一部分会在后面的交易日中被抛出,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将以前的成交累积到现在,而应该有一定的衰减。这个衰减的比例也就是每天的换手率。

比如有一只股票,他有10000万股(一亿)的流通盘,天以均价10元的价格成交了500万股,也就是5%的换手率;该股第二天以均价11元又成交了300万股,也就是3%换手率,那天的500万股成交量怎么样了呢?这里我们假定,天的500万股在第二天同样以11元发生了3%的换手,那么天以10元成交的500万股就应该还剩下500 *(1- 3%)= 485万股;如果第三天该股以均价12元又成交了400万,也就是4%的换手,同理可算,现在的筹码分布是:10元筹码为500 *(1-3 %)*(1- 4%)=465.6万股,11元的筹码为300*(1- 4%)=288万股,而12元的筹码则是当天发生的真实交易,即成交400万股。

如果光凭文字来叙述筹码分布的变化可能不便于大家快速地理解,为方便起见,我们做了一张图,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解筹码的动态变化,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

如图1-2所示,这就是筹码在不同日期的动态变化。

图1-2 筹码变化图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我们以此类推,就可以理解筹码在其它日期发生的变化了。将这种变化通过技术手段处理并采用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大家在证券投资分析软件上面看到的筹码分布图。

关于筹码变动的原理部分我们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上述的内容仅仅是筹码理论中关于筹码转换的粗浅内容,其目的就是让读者了解到在市场当中,筹码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交易变化状态。大家在阅读本书后,对书中介绍的技巧要报有一个动态的观念。其实真实的筹码,如果换成一家上市公司,就像图1-1提及的浦发银行,那么其筹码价位的分布其实是相当广阔的。

如图1-3所示,我们再来看一下浦发银行(600000)的筹码分布图。

图1-3 浦发银行的筹码分布图

在浦发银行的这张筹码分布图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右侧的筹码分布形成了明显的山峰,而且图中的筹码还有蓝、红两种不同的颜色。这些都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能通过这样的筹码分布图读出哪些信息?当我们打开证券分析软件,调出我们手上持有股票的筹码分布图时,我们又该从何处下手去观察它?重要的是,筹码分布图能在实战中给予我们怎样的帮助?相信不少朋友对这些问题都会有种种的疑问。不要紧,既然本书是侧重于筹码实战的技术书籍,您的这些疑问就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现在就请您跟我来吧。

1.3 筹码分布图的构成

打开任意一款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本书以通达信软件作为说明),调整到K线分析图的界面下,点击右下角明细成交下“筹码”字样的菜单,就能进入到筹码分布图的界面。

1.3.1 筹码分布图

我们还是采用之前提到过的浦发银行为例进行一下说明。

如图1-4所示,这是浦发银行(600000)的筹码分布图。在这张筹码分布图的上面,有蓝、红两种颜色线段组成的筹码峰,此外还有一条灰色加粗,在全部筹码峰中长的线段。它们代表的含义如下:

1、 筹码分布图中,长的,灰色加粗的线条代表当日价格产生的筹码交易;

2、 红色线段组成的筹码峰,代表的是获利筹码;

3、 蓝色线段组成的筹码峰,代表的是套牢筹码;

筹码峰的高低位置代表筹码处在何种价位,而组成筹码峰的长短不一的横线,则代表不同价位上筹码堆积的数量。筹码在一个价位上堆积得越多,筹码峰线段的长度则越长。

图1-4 浦发银行筹码分布图

1.3.2 火焰山

在整个筹码分布图中,可以显现一只股票从上市以来到任何时间点上所有筹码的移动变化过程。这一点虽然便利,可以让我们直观地观察筹码的变动情况,但筹码只是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在整个筹码分布图上,我们却无法得知筹码是在什么时间上移动的,也就是说筹码分布图还无法反映筹码与时间的关联性,自然也就无法知道在整个筹码分布图中筹码的沉淀情况和筹码的活跃情况。
为了进一步反映筹码的时间性,就产生了新的移动成本分布——火焰山。

火焰山的含义是:在筹码的价格特性以外,引入了筹码的时间特性,以颜色的不同区别不同时间概念的筹码。

火焰山很好找,在任何一张筹码分布图上都有几个图标,其中带有火红色的那个图标就是火焰山。我们用图说明一下。

如图1-5所示,这是一张火焰山筹码分布的全景图,其中箭头所指的图标就是火焰山。

火焰山


图1-5 火焰山

火焰山是不同时间范围内筹码分布形态在不同价位的反应。火焰山的筹码分布周期,也就是火焰山的时间范围,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行的喜好来加以调整,调整后的火焰山会产生以指定周期天数显示移动筹码和平均成本的效果。

火焰山显示的是N日前的不同时间周期的成本分布,其色彩是由大红色到金黄色,时间越短,颜色越红,时间越长,颜色越黄。在通达信证券投资分析软件中,系统自带的火焰山时间周期分别是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00日,他们分别代表各自时间周期前的市场成本。

我们根据图1-5中显示出的信息,按照时间的先后对不同时间单位对应的不同颜色进行了罗列:

大红色代表5日之前产生的筹码分布;

粉红色代表10日之前产生的筹码分布;

淡红色代表20日之前产生的筹码分布;

土黄色代表30日之前产生的筹码分布;

紫色代表60日之前产生的筹码分布;

金黄色代表100日之前产生的筹码分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各个时间段的筹码存在相互叠加的现象,所以反映筹码的色彩图也是相互叠加的。在图1-5中,读者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现象。例如:粉红色的10日前成本区域叠加在了大红色5日前的成本区域上,也就是说,5日前的成本真实的包含区域应当是粉红色和大红色两种颜色的外廓所包含的区域,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观察到筹码搬家的大概情况。

1.3.3 活跃度

活跃度表示的是N日内的不同时间周期的成本分布,其色彩是由浅蓝色到接近于黑色的深蓝色,时间越短,颜色越浅,时间越长,颜色越深。在通达信证券投资分析软件中,系统自带的活跃时间周期同样是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00日,他们分别代表各自时间周期内的市场成本。活跃度同样是不同时间范围内筹码分布形态在不同价位的反应。活跃度的筹码分布周期,即时间范围,投资者同样可以根据自行的喜好来加以调整,调整后的活跃度会产生以指定周期天数显示移动筹码和平均成本的效果。

如图1-6所示,这就是活跃度筹码分布的全景图,在火焰山右侧的图标就是活跃度。

我们根据图1-6中显示出的信息,按照时间的先后对不同时间单位对应的不同颜色进行了罗列:

浅蓝色代表5日内产生的筹码分布;

蓝灰色代表10日内产生的筹码分布;

淡蓝色代表20内产生的筹码分布;

海蓝色代表30日内产生的筹码分布;

深蓝色代表60日内产生的筹码分布;

蓝黑色代表100日内产生的筹码分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活跃度与火焰山一样,由于各个时间段的筹码存在相互叠加的现象,所以活跃度反映筹码的色彩图也是相互叠加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活跃度与火焰山在设计结构、时间周期等方面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事实确实如此,活跃度与火焰山二者之间确实很有多的相同点,我们简单罗列了一下。

1、活跃度与火焰山都可以显现一只股票从上市以来到任何时间点上所有筹码的移动变化过程。

2、活跃度与火焰山一样,都把时间这一概念引入到了筹码的分析中,从而让筹码有了时间特性。

3、活跃度与火焰山一样,都以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时间段的筹码,以此反映不同时间周期下筹码的变化情况。

4、活跃度与火焰山一样,投资者都可以根据自行的喜好对时间参数加以调整,调整后的活跃度会产生以指定周期天数显示移动筹码和平均成本的效果。

总结完相似的地方,下面我们说一下活跃度与火焰山不同的地方。活跃度与火焰山的不同点,就是火焰山反映的是设定的时间周期前的筹码移动变化情况,而活跃度反映的则是设定的时间周期内的筹码移动变化情况。通俗地讲,火焰山反映的是远期的市场筹码成本;活跃度反映的是近期的市场筹码成本。举例来讲,一名短线投资者可能更关注一只股票短周期的筹码分布情况,希望以此帮助自己对这只股票未来的短线行情做出研判。假设他观察火焰山的5日时间周期,上面显示5日前的市场成本集聚度是90%,当他再观察活跃度的5日时间周期,上面显示5日内的市场成本集聚度仅仅是10%,那就说明这只股票5日内并没有主力机构的关照,资金在其上面流入的不多,可想而知,其后市短线爆发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如果要短线进入,除了需要加倍小心之外,还要在买入时提前设好止损位。

图1-6 活跃度

1.3.4 其它相关知识

获利比例:指的是当前价位上市场获利盘的比例。获利比例越小,说明当前状态下较多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反之,获利比例越大,则说明当前状态下较多的投资者处于盈利的状态。

获利盘:指的是当前价位上,持股的投资者当中获利盘的数量。

90%的区间:投资者在市场当中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其持股成本是不尽相同的。90%的区间反映的就是市场上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持仓成本。

浮动筹码:指为接近当前价格,投资者手中持有的筹码。因为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成本与当前市场价格越接近,交易的意愿就越强烈,交易的行为就会越频繁,因此流动性就越强,所以称为浮动筹码。

1.4 筹码分布图的作用

一只股票,如果你从它上市的天就跟踪它的筹码变化,你会直观地发现主力在其中留下的运作痕迹,以及主力持仓成本的变化情况。当然,除此之外,你也可以看到在什么价位还留下一堆套牢筹码,毫无疑问这就是未来的阻力;你还可以看到在某个地方,任凭股价上蹿下跳,筹码就是牢牢锁死不动,毋庸置疑,那就是主力的底仓。市场上,筹码时刻都在跟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一旦筹码不变,你就要提高警惕,或许那些就是套牢的死筹,或许那些就是主力初建仓的区间。总结下来,筹码分布图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判断股价见顶或见底;

二、把握主力进出信号;

三、掌握主力仓位情况;

四、判断主力真实意图;

下面就让我们一一为你揭秘。

1.4.1 判断股价见顶或见底

筹码峰,顾名思义,就是市场当中的流通筹码大量地在一个区间内堆积,从而让筹码形成了山峰的模样。这种筹码的大量堆积如果是在高位,毫无疑问,终会有获利的人想要获利了结。这种传导效应一旦形成,必将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抛盘涌出,终决定性地压倒买盘,从而让股价飞流直下。按照股市“一赚二平七亏”的定律,能够在高位获利的,一定是主力的行为。

如图1-7所示,这是方正证券(601901)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的日线图。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十字光标定格的那一天,也就是2015年4月21日,该股右侧的筹码分布图在高位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密集峰。密集峰的下面空空荡荡的一无所有,这表明所有的筹码都已经在高位集聚,一旦筹码松动,后果将十分可怕。

图1-7 方正证券日线图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读者还不是十分相信。不要紧,我们跟随股价的运行节奏看一下该股筹码的变化情况,如此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如图1-8所示,这是以方正证券(601901)2015年6月26日作为定格点所截取的筹码分布图。我们看到在这一天,股价以跌停板的方式跌破了长达三个月的高位整理区间,确认了头部。此时观察该股右侧的筹码分布图,你会吃惊的发现,筹码分布图上几乎没有一点红色的获利筹码,全部是蓝色的套牢筹码,并且这些套牢筹码很规则地形成了三个依次缩短的筹码峰,这表明处套牢的人多,中间其次而下面少。是什么人将高位获利的筹码全部抛了出去,又是什么人在如此的高位做了解放军,开始担负起站岗放哨的责任,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获利巨大的主力利用三个月的时间,采用震荡出货的方式将筹码清空,并终确立了该股的头部。主力既然决心已下,当然是义无反顾,绝不回头,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该股能从16.98元的高位一直跌到5.94元的原因。由此可见,筹码分布能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出何处是顶部。哪怕我们买在顶部,只要能止损出局,也可避免后面65%的巨大跌幅。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