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11岁的周有光是我国著名的金融学家和语言学家,被公认是“汉语拼音之父”。其晚年文化历史随笔《百岁新稿》《朝闻道集》《拾贝集》及口述史《逝年如水》面世后,都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吸引着不同年龄的读者来阅读。

这部画传的定位,正如编委会撰写的后记所言,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人对周有光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中国充满忧患的近代历史及自身的经历,产生更多的兴趣乃至反省”。



【内容简介】

周有光是我国著名的金融学家和语言学家。这部画传侧重历史性,通过广阔的视角,以二百余幅老照片,展现了周老一生丰富的经历,还原了他生活于其中的时代背景,也有助于读者理解晚年周有光为何会持续地关注、探索和思考文化和文明演进等“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读者可以通过周老的人生故事,窥见一代知识人的思索和成长,从而窥见中国近代社会的整体面貌。


【作者简介】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先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就读。后任教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并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回国,任职于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1955年起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主持制订《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语文学专著有《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学初探》等二十余种;文化随笔集有《百岁新稿》《朝闻道集》《拾贝集》;另有十五卷本《周有光文集》刊行。


【媒体评论】

周有光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典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推动社会的进步。(吴敬琏)

周有光到晚年一直保持着现代公民的社会关怀和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他的知识结构,比晚他一两辈的知识分子更新,更具时代感。(丁东)

周有光对世情和国情看得*透,他对中国需要走什么道路、需要采用怎样的制度文明和理论框架,了如指掌,*为自信;他对祖国的未来从来没有丝毫迷惘迟疑的观点,他是永远的乐天派。(张森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