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公认的项目管理*实践与组织基于个性情境的实践需求之间搭起*后壹公里的连接桥梁。成为创变者、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及其他专业人士,基于组织情境,动态平衡项目受控与敏捷交付全书分三篇,共十章。为了帮助读者有一个相对轻松的阅读体验,书中配套的导读微课分三小节分别介绍每篇的核心要点。同时每章结束也都有一个小结便于理解记忆。

创变蓝图篇(E 篇),主要以变革生命周期为主线,以变革愿景蓝图为基准,以实现变革成果收益为目标,从不同视角解读变革中如何实现两个协同:组织的创新变革项目如何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协同,即纵向协同;组织的商业变革项目如何与日常运营协同,即横向协同。

方法工具篇(K 篇),主要以公认的项目管理和敏捷实践指南为基础,从组织个性情境特征分析为出发点,借助有效的方法、工具、实例、案例、故事、贴士等手段,桥接共性的良好实践如何在个性的项目环境中应用落地,从而实现组织“如何受控”与项目交付“多么敏捷”的双重治理目标。

敏捷行动篇(M 篇),主要以创变者角色的项目经理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为出发点,通过自己的内修外炼,阐述如何打造敏捷高效团队“人心工程”的思路、方法和工具。

扫码,上UMU互动学习平台,听微导读,了解更全面!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基于多个甲乙方的不同项目实践案例,并结合公认的the newest项目管理实践方法论,总结出基于组织情境的敏捷受控项目管理方法,即每个个性组织针对一个个独特的项目特征,如何自定义项目的生命周期、项目的成功标准、项目的内涵与外延、项目的有效方法和工具等方面。本书分三篇共十章,分别为创变蓝图篇、方法工具篇和敏捷行动篇,书中配套的导入微课分三小节分别介绍每篇的核心要点,每章结束均有一个小结便于理解记忆。


【作者简介】
王二乐
标准梦工场创始人兼首席顾问。联盟工作方式的倡导推动者。“敏控创变”思想的实践领导者。创变管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及风险管理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实战派导师和咨询顾问。众多国际资质证书的持有者及授权讲师。国际*实践管理联盟中国分会副主席,电子工业出版社学习项目与版权课程研究院副院长。壹公里丛书《打造组织运营敏捷力》作者。

于超
标准梦工场联盟成员,专家顾问。“敏控创变”方法的研究者和践行者。超过十年一线咨询经验,曾任知名咨询机构合伙人及咨询事业部总经理,帮助众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金融机构完成IT管理体系再造,被誉为不可多得的极具领导力的实践型顾问。项目管理、IT服务管理、信息安全管理、IT治理等领域国际资质证书的持有者及授权讲师。

乔锐
标准梦工场创始人兼首席教练。联盟工作的实践者。特别注重“敏控创变”中人员能力培养的实践型讲师和咨询顾问。致力于帮助各类企业打造敏捷高效团队,建立学习项目管理方法,实现流程标准化以及构建风险管理框架。多个国际资质认证的持有者。电子工业出版社学习项目与版权课程研究院研究员。《将培训转化为商业结果:学习发展项目的6Ds®法则》翻译组成员。

罗国翔
标准梦工场联盟成员,专家顾问。现任招商银行总行信息技术部数据中心战略及项目管理负责人。作为资深专业人士拥有15年以上的IT项目管理经验,是PRINCE2®、PMP®、ScrumMaster®等主流项目管理国际资质证书持有者,以及质量管理6 Sigma注册黑带专家。《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规范》(RB/T 206—2014)行业标准及《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3136—2016)国家标准的主要编写人员。

【媒体评论】

身处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我们每天都会接 触到创业者和他们的创业项目。他们之中成功者不胜枚 举,失败者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是在创业项目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受控与敏捷出了问题。创业和创新需要 敏捷快速抢占制高点,但是也需要对项目进行有效控制。《敏控创变》在项目管理的立论和应用方面既有前瞻性的 观点又有实操落地的方法工具,而且与稻盛和夫的“乐 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力 重庆清研理工创业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精益还是创变?企业都希望有一个明确的建议。《敏 控创变》中给出的结论是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组=织中的执行者——项目经理要同时具备这两种管理能力 并不容易。在传统的组织中,项目经理的任务更像固定 靶射击,*多就是可控环境下的移动靶射击。创变时代, 项目经理却更像那个被空投到荒野的猎人 :气候环境时 刻变化,猎物出没不定。更为困难的是,优秀的猎人还 必须同时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农夫,否则光靠“打猎”这 样的*收获,组织也无法维持生存发展。这本书不仅 给出了建议,而且给出了具体实施的培训教程。开卷有益,相信每一个读者读完本书都会大有收获。

——张允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服务部总经理


作为一个运营商系统集成公司的项目交付部门,我 们面临着来自组织内部与外部项目交付的双重挑战。如何能够合规、安全、高效、节约地交付项目对于我们的 团队至关重要。合规和安全是项目受控的目标,高效和 节约是项目敏捷的目标,平衡好受控和敏捷的双重要求 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敏控创变》提出的方法非常实 用,有效地衔接了项目的受控与敏捷,值得学习并用于实践。

——丁涛 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云计算与灾备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助理


沉寂了多年的项目管理圈,其实是到了一个关键性 的转折点。若能与敏捷、与产品创新、与新时代的诸多 *有效实践相结合,项目管理就能实现新的腾飞 ;相 反,如果从业者们,不能吐故纳新,吸取新时代精华, 项目管理就会走上一条衰退的路。这个趋势已经十分明 显!就在此时,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敏控创变》的出现。本书把握住了当下企业界的一些命脉性、根本性的问题,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本书中的一些新实践,向我的业界朋友分享了。

——张泽辉 光环国际董事长


创新求变是企业寻求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受控的项目管理方法是实现变革的战术保障。当传统管理观遇到了互联网,绝大多数的“管理不适应症”都是由于节奏 跟不上造成的。如何既敏捷又受控地实现变革,《敏控创变》以创新的管理视角开篇,将敏捷、快速迭代等创变 时代的关键要素融入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中,并赋予其 新的内涵。

——邓宏 北京趋势引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


作为一家新三板上市软件公司的管理者,核心任务 就是通过项目经理团队,让客户获益,让企业受益。《敏控创变》一书*触动我的不仅是提出了受控环境下的敏 捷创变方法,更是将项目经理定义为创变者,强调项目团队的自我成长和积极创新,将“人”的学习与成长放于项目成功的重要位置。“从匠人迈向创变者”,不仅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思想。

——王云飞 北京世纪金政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持续的创新变革是组织获取 竞争优势的*途径,而成熟的项目管理机制是实现创 新的核心工具,但很多企业对于项目收益的实现存有较 大的疑虑,担心项目周期长,投资大,收益不可控。《敏 控创变》正好帮助企业解决这样的问题,特别是敏捷方 法的导入,让企业小步快跑,收益可控,更容易实现创 新变革。本书突破了传统项目管理的范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

——刘喆 BSI China Learning 总经理


与了解并接受作者想要传达的观点相比,我更偏爱《敏控创变》一书中关于“敏捷和受控”话题激发的思考。 它让我们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项目管理的本质。面对 复杂多变的项目环境和组织管理,有人在谈“失控”的 管理方法,也有人在谈“受控”的平衡与共赢。看似矛 盾的背后,实际上都在阐述一个本质 :疏导并顺应其自然规律。创变的关键是从“定义项目成功的准则从产出走向收益”开始的——这也是敏捷思想所遵循的核心原 则之一。

——徐伟明 IBM Agile Academy Agile Coach


项目管理进入“自定义时代”!《敏控创变》一书 做出的这个高瞻远瞩的判定,为各类组织对项目管理的 定位,以及项目管理工作者绩效的判定,乃至对项目经 理职业发展本身,提供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必将在业界 引发巨大的引领作用。更为可喜的是,本书还给出了方 法以及操作层面的指引,并配有实际案例,使本书在“道、 法、术”三个方面,实操性更强,借鉴意义更大。

——张劲 其时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EO,原百度营销大学校长


目标管理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战略解读、自下而上 的反馈来对焦管理者和员工的战略思考 ;过程管理则会 激发组织每个细胞的活力,拓展现有人员能力边界,优 化资源配置,避免组织臃肿 ;而各团队的共创机制、跨 团队的横向项目有助于实现创变,从而支撑组织战略目 标的达成。《敏控创变》给出了在敏捷环境下可借鉴的项目合规受控思路、方法和工具。

——沈锡镛 阿里云标准与合规部总监


身处今天剧烈变化的商业环境,谁也不能躺在昨天 的成功上安睡。通过项目管理,我们可以把企业内原本 按照职能垂直划分的资源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整合,指向 客户价值和创新创造。固有的经验被打破,固化的流程 需要再造,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敏控创变》给了我们 一条获得平衡的路径 :既能够让组织变得更有活力,又 能够让管理过程达到可控、可测量、可预测的状态。

——李东朔 北京优幕(UMU)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董事长,Google 大中华区商务合作部原总监


在 VUCA 的环境中,敏捷是必需的,但同时也不能 失去做事的*基本章法。将管控与敏捷结合、技术和人 文结合才能实现创新变革。《敏控创变》的出版恰逢其 时,它既可以解决项目管理者如何消化吸收敏捷能力的 问题,也探讨了企业和个人进化自身的问题。项目经理、 企业管理者甚至普通的个人,都会被触动,引发思考并 从中受益。

——李长华 Gartner 高级合伙人


《敏控创变》突破了传统项目管理思想,强调项目所 处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很好地平衡了敏捷与控制的 整体要求 ;*的亮点在于,管理者宜根据项目的特殊 性,自主定义适用的项目管理方法论框架、评价指标和 流程体系,充分展现了互联网环境下项目管理的新思路、 新方法和新主张。

——段永朝 财讯传媒集团(SEEC)首席战略官,网络智酷总顾问


企业发起一个项目,多是因为发现了影响企业绩效 达成或增长的问题而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解决方案的探 寻。因此,项目能不能解决问题,即能否改进企业绩效, 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必须是项目管理的出发点和归 宿,这也是评判企业项目管理是否成功的*标准。在 VUCA 时代,由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定,内部 因素错综复杂,致使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绩效问题在项目 进行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敏控创变》所阐述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敏捷地感知问题与情境的变化并做出及时反应,是当前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策略部署。

——刘美凤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导,学习 与绩效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在激烈竞争、无处不变、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 下,管“变”是管理的核心职能。“敏捷”成为企业和项 目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管”和“变”都不是目的, 只有道与术,“控”与“变”在时空中动态平衡的系统方 法,才能达成项目的“硬”目标。《敏控创变》大量引入 新的概念,始终融进“敏捷”的要求,强调开放和自定 义,集成现有管理知识和工具,寻求项目管理变革与创 新。书不在于言而在于意,在于启发读者思考,此作开 卷定受益。

——陈运涛 博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博导,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为金融行业的大型软件组织,受控的项目管理尤 为重要,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又必须做到快 速的高响应力。如何平衡传统项目管理和敏捷快速迭代 的关系,是每个管理者,也是每个项目经理所要面临的 现实问题。《敏控创变》以实现项目收益目标出发,从创变者的视角提出方法,并强调人在创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管理实践和方法,并辅以众多 实际案例,构建出如何在项目管理中做到既敏捷又受控, 它将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受控又敏捷的项目管 理。

——孟茜 中国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


作为稳健与创新并重的银行 IT 部门,组织级的全局 可控和步调一致是战略层把控的关键,在战术层将各工 作流程化、标准化、自动化,达成精益与敏捷,是组织 中不同成员角色共同推动落实的要点。主动拥抱变化, 控制试点范围,追求价值,然后总结、推广、使用,就 是我们的敏控创变之路。

——高旭磊 招商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


互联网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出现对教育行业影响是巨 大的。新东方为了始终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不仅要 求 信 息技 术 部门 快 速 地适 应 各 种变 化, 敏 捷地 进 行 创 新,同时在各项目齐头并进的过程中也需要控制项目风 险。《敏控创变》中提到的自定义成功项目管理方法,对 PMO 及项目经理们进行成功的项目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以主动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在借鉴他人*实践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的项目管控环境,实现敏捷创 新、风险可控。

——徐健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兼 CIO


本书阐述的实现敏控创变的魔力公式 E=K×M,正 好与昌盛的“创新、通变、人本、质胜”组织运作方针 无缝契合。当我们致力于成为主动求变者并能够为组织 实现商业价值的时候,《敏控创变》给出了许多可供实操 的方法和工具。

——申剑飞 青岛昌盛东方实业集团首席运营官


纵观全球项目管理*实践的*动态,无论是美系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还是以推广英系为主的 国际信息科学考试学会(EXIN)都已发布了敏捷项目管 理相关的认证,这标志着项目管理*实践正式步入 2.0 时代。《敏控创变》就是项目管理 2.0 时代来自中国的一本精彩的项目管理*实践读物。

——孙振鹏 国际*实践管理联盟中国区主席,EXIN亚太区总裁


【目录】
创变蓝图篇(E 篇)

第 1 章 不同视角看创变:项目经理走向创变者 / 2 1.1 向上看,与战略目标协同一致 / 5
1.2 向下看,转入日常运营实现收益 / 9
1.3 向后看,借鉴实践,吸取经验教训 / 10
1.4 向前看,分阶段持续论证项目 / 11
1.5 综合总效,创变模型E=K×M / 13本章小结 / 18

第 2 章 基于情境定敏捷,项目走向敏捷交付 / 202.1 提升成功可能性:敏捷应变 / 22
2.2 降低失败必然性:合理管控 / 26
2.3 基于情境的项目管理自定义:组织如何受控,团队多么敏捷 / 28
本章小结 / 30

方法工具篇(K 篇)

第 3 章 参照通用实践指南,降低项目失败率 / 34
3.1 保障组织受控:项目管理实践指南 / 35
3.2 助力团队高效:敏捷实践指南 / 37
3.3 创变者的指南针:敏控一体化整合框架 / 41
本章小结 / 46

第 4 章 洞察现状,提升项目敏捷能力 / 47
4.1 评估现状敏捷度 / 48
4.2 选择敏捷度提升措施 / 60
本章小结 / 62

第 5 章 构建敏控环境,组织先行 / 63
5.1 定义项目管理角色,强化控制能力 / 64
5.2 融入交付团队角色,催化敏捷能力 / 69
本章小结 / 81

第 6 章 敏控无定式,思想须统一 / 82
6.1 项目管理遵原则:五项基本原则 / 83
6.2 人员行为循准则:五大行为准则 / 86
本章小结 / 91

第 7 章 策划管理方案,定基线,冲上限 / 92
7.1 论证项目收益 / 95
7.2 界定项目交付物 / 98
7.3 基于目标订计划 / 100
7.4 设计风险、变更和例外管理的机制 / 104
7.5 场景示例 / 110
本章小结 / 112

第 8 章 进展可视化,迭代创收益 / 113
8.1 可视化项目进展 / 114
8.2 受控和敏捷的监控器 / 116
8.3 应对风险、变更和例外 / 120
8.4 意识行为敏捷化 / 122
8.5 场景示例 / 129
本章小结 / 132

敏捷行动篇(M 篇)

第 9 章 成为不一样的创变者 / 134
9.1 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匠人迈向创变者 / 135
9.2 攘外需先安内:敏捷高效项目团队的打造 / 141
9.3 引导级教练有效的方法:实时复盘,敏捷学习 / 145
9.4 转化成果的策略:“希望”?培训! / 158
本章小结 / 160

第 10 章 打破过去的认知:先行动,后思考 / 162
10.1 敏捷创变路径:行动—捕获—转化 / 162
10.2 重新认识时间:从第二象限开始行动 / 166
本章小结 / 168

结束语 顺势人为,自定义时代项目经理的自我修炼 / 169
附录A 招商银行数据中心敏控项目管理实践 / 171
附录B 项目管理实践指南汇编 / 211
附录 C 《 挑战埃及》项目管理沙盘:玩转项目管理 / 230
参考文献 / 235

【前言】

“成功地执行一项无意义的计划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原因。如果企业费尽心思开发出来的产品没人想要,那么是否按时、按预算完成计划就无关紧要了。”

——埃里克·莱斯《精益创业》

今天的组织,无时无刻不面对着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需要通过不断强化质量、成本、效率、客户满意、现金流及利润等基本功,即通过运营的精益化,来保持现有业务的持续运营能力。

另一方面,为了未来的生存与差异化竞争,需要基于用户思维,通过更加主动的产品服务或技术创新突破,经营模式的转型变革等战略部署,打造组织快速响应环境变化,捕获稍纵即逝商业机会的敏捷力。

伴随着商业环境指数级的快节奏变化,无论是因战略目标部署的驱动,还是应运营改善要求的驱动,组织的创新变革势在必行。作为变革交付的机制,成功的项目管理就变得尤为关键。

针对性和独特性的项目特征,因其临时性的组织特点,特别是挑战性的变革特点,再加上越来越未知的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动态变化环境,如何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地快速、灵活、有效完成项目,尽早实现项目价值的“敏捷”交付,这种需求与日俱增。

但众所周知,项目高失败率、高失败机会成本以及面对复杂多变环境下的高风险特征,使得组织又不得不强化对项目的治理管控要求,即实时掌控项目的“受控”状态。事实上,降低项目的失败率、提升项目的透明性和决策效率一直是项目管理人士探索和寻求突破的方向。

作为全球公认的结构化项目管理方法——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PRINCE2?),就是项目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提炼。有效地借鉴这类共性的项目管控方法,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对保障项目的成功十分有益。

如何动态平衡项目“受控和敏捷”的双重要求,如何无缝桥接“共性方法和个性情境”之间的差距,就成了每个组织、每个项目、每个创变者,即项目经理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挑战。

本书作者基于多个甲乙方的不同项目实践案例,并结合公认的项目管理实践方法论,总结出基于组织情境的敏捷受控项目管理方法,即每个个性组织针对一个个独特的项目特征,如何自定义项目的生命周期、项目的成功标准、项目的内涵与外延、项目的有效方法和工具等方面。

其核心精髓就是通过主动适应外部商业环境,充分善用组织内部环境,清晰界定项目自身环境,在借鉴他人实践的基础上,搭建有效的项目管控环境,平衡项目受控与敏捷交付的双轨制,助力创变者,即项目经理们终完成极具挑战性的目标,转化变革成果,实现创变收益。

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公认的项目管理实践与组织基于个性情境的实践需求之间搭起后壹公里的连接桥梁。成为创变者、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及其他专业人士,基于组织情境,动态平衡项目受控与敏捷交付全书分三篇,共十章。为了帮助读者有一个相对轻松的阅读体验,书中配套的导读微课分三小节分别介绍每篇的核心要点。同时每章结束也都有一个小结便于理解记忆。

创变蓝图篇(E 篇),主要以变革生命周期为主线,以变革愿景蓝图为基准,以实现变革成果收益为目标,从不同视角解读变革中如何实现两个协同:组织的创新变革项目如何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协同,即纵向协同;组织的商业变革项目如何与日常运营协同,即横向协同。

方法工具篇(K 篇),主要以公认的项目管理和敏捷实践指南为基础,从组织个性情境特征分析为出发点,借助有效的方法、工具、实例、案例、故事、贴士等手段,桥接共性的良好实践如何在个性的项目环境中应用落地,从而实现组织“如何受控”与项目交付“多么敏捷”的双重治理目标。

敏捷行动篇(M 篇),主要以创变者角色的项目经理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为出发点,通过自己的内修外炼,阐述如何打造敏捷高效团队“人心工程”的思路、方法和工具。

这里,我们感谢张引先生、问静园女士、任晖先生、刘亮先生、刘磊先生、张伟龙先生,你们认真仔细的审校工作是本书阅读质量的保证。

我们感谢汪笑天先生、黄毅女士、王庆付先生、吴新颖女士、洪毅先生、王永霞女士、杨泉先生,你们高价值的案例、工具和建议,增添了本书的实用性。

我们非常感谢张宸源先生,你高质量的图文编辑以及出色的整体协调组织工作,是本书按时问世的保障。

我们要特别感谢招商银行数据中心提供的变革转型项目案例以及招银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敏捷熊猫看板工具实例,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基于情境的成功项目管理的有效实践方法和落地工具。

衷心感谢我们的家人,你们的理解与包容让我们在煎熬时选择了坚持。

后,我们一定要感谢所有学员和读者朋友,希望本书中的观点、知识、方法、工具和案例,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免费在线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