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葡萄酒就这么简单》:市场上面葡萄酒方面的书籍很多,但是要么太简单且错误百出,要么太深奥又拒普通消费者于门外。本书由资深从业人员、专业葡萄酒讲师在保证知识严谨认真的情况下,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向读者婉婉到出关于葡萄酒的一切。打开书本,就好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就在你的面前,端一杯酒和你敞开心扉,无所不谈。读者既可以把本书当成你行走在葡萄酒世界里的宝典秘籍,也可以把它当成引荐您向更深层次深造的进阶书籍。
图书推荐
《中国茶品鉴 掌中宝》


【内容简介】
《葡萄酒就这么简单》:本书从葡萄酒爱好者、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葡萄酒为主线,以主人公的小故事为辅线,将葡萄酒这个亲切而又神秘的精灵立体鲜活地展现给大家:从葡萄酒的历史到葡萄酒的分类,从葡萄酒的工艺到葡萄酒的品尝,从葡萄酒的购买到葡萄酒的收藏……本书既适合葡萄酒初学者又适合葡萄酒爱好者。另外,本书还是一本闲来无事、随手翻翻的大众读物。
【作者简介】
《葡萄酒就这么简单》:韩绍波 ,中国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毕业,WSET英国葡萄酒与烈酒基金会高级品酒师,中国著名进出口葡萄酒公司(名特Montrose)讲师,全国1 N葡萄酒品评师课程发展中心客座讲师。
【媒体评论】
专家推荐:

葡萄酒的世界复杂难懂,摸不着头脑?没关系,你只需要选对书就好。本书作者,对于葡萄酒的复杂问题抽丝剥茧,深入浅出,让你在边品美酒边读书的同时,体验到酒不醉人书醉人的乐趣。
——全国1 N葡萄酒高级品评师 刘光晓

一个能为你揭示杯中真谛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真正爱酒的人,比如绍波。这次他按下无酒不欢的人生不表,老老实实地带来了一本清晰实用的葡萄酒入门工具书。
——《葡萄酒在线 wine online.cn》葡萄酒专题总监,资深葡萄酒编辑、撰稿人 王智慧

这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也爱葡萄酒,拿起这本书将是必经之路。
—— 七树醇酿侍酒总监 曹佳旺(Jerry)

韩老师是个治学严谨的人,这本书很适合初学者,浅显易懂。轻轻松松引导大家了解葡萄酒,喜欢上葡萄酒。
——澳大利亚天鹅酿酒集团高级品酒师 孔滨

这是一本拉近我们与葡萄酒距离的书,读懂了这本书你就读懂了葡萄酒!希望读者能开启一段美妙的旅程!
—— 集美酒业首席品酒师 张循

【目录】

篇 基础篇

第1章 葡萄酒历史和分类 / 3

1.1 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 / 3

1.1.1 开胃小菜 / 4

1.1.2 大餐端上 / 5

1.1.3 饭后甜点 / 8

1.2 历史上的那些事 / 11

1.2.1 诺亚醉酒 / 11

1.2.2 仪狄造酒 / 12

1.2.3 那些酒 / 14

1.3 葡萄酒来了 / 16

1.3.1 葡萄酒的定义 / 16

1.3.2 葡萄酒的演绎 / 18

1.4 葡萄酒家族 / 20

1.4.1 按颜色分类 / 21

1.4.2 按含糖量分类 / 21

1.4.3 按气压分类 / 22

1.4.4 按工艺分类 / 23

1.5 色彩斑斓的葡萄酒生活 / 24

1.5.1 咆哮体般的wine学习 / 25

1.5.2 色彩斑斓的wine生活 / 27

第2章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 29

2.1 传统的红葡萄酒酿造 / 29

2.2 白葡萄酒的酿造秘密 / 34

2.3 桃红葡萄酒so easy / 38

2.3.1 类红葡萄酒酿造法 / 38

2.3.2 师从白酒酿造法(压榨法) / 39

2.3.3 红白合璧酿造法 / 39

2.4 薄若莱新酒来啦  / 40

2.4.1 你我约定 / 40

2.4.2 二氧化碳浸渍法 / 44

2.5 起泡葡萄酒的舞蹈 / 45

2.5.1 起泡葡萄酒的分类 / 46

2.5.2 起泡葡萄酒的酿造 / 46

2.6 香槟那点小事 / 48

2.6.1 香槟工艺 / 48

2.6.2 香槟之父 / 50

第3章 葡萄酒之友 / 52

3.1 开瓶器五花八门 / 52

3.1.1 五花八门的开瓶器 / 52

3.1.2 开瓶器的使用 / 55

3.2 醒酒器不止好看 / 57

3.2.1 醒酒器的发展 / 57

3.2.2 醒酒器的运用 / 59

3.3 葡萄酒杯的精彩 / 61

3.3.1 ISO 国际标准杯 / 62

3.3.2 其他常用葡萄酒杯 / 63

3.4 杯具用完洗一洗 / 66

3.4.1 葡萄酒杯的清洗 / 66

3.4.2 醒酒器的清洗 / 67

3.5 葡萄酒其他好友 / 68

3.5.1 各种小配件 / 68

3.5.2 在他乡的好友 / 71

第4章 葡萄酒与健康 / 75

4.1 “琼浆玉液”的成分 / 75

4.1.1 可挥发性成分 / 76

4.1.2 不可挥发性成分 / 77

4.2 葡萄美酒的治疗 / 78

4.3 怎样合理饮酒 / 80

4.3.1 饮酒要有度 / 80

4.3.2 做事要有度 / 81

4.4 法兰西怪状 / 88

4.4.1 法兰西怪事 / 88

4.4.2 洋葱葡萄酒 / 89

第5章 特种葡萄酒 / 91

5.1 加强型葡萄酒  / 91

5.1.1 波特酒(Porto) / 91

5.1.2 雪莉酒(Sherry) / 92

5.1.3 马德拉酒(Madeira) / 94

5.2 加香型葡萄酒 / 95

5.3 葡萄酒中的贵族 / 97

5.3.1 冰酒(Ice Wine) / 97

5.3.2 贵腐酒(Noble Rot) / 99

5.4 “异类”白兰地 / 101

5.4.1 白兰地介绍 / 101

5.4.2 后一支舞 / 102

5.5 常见的那些“腕儿” / 108

第二篇 扩展篇

第6章 典型酿酒葡萄品种 / 117

6.1 酿酒葡萄的生态环境 / 117

6.1.1 气候 / 117

6.1.2 土壤 / 118

6.1.3 水分 / 119

6.1.4 日照 / 120

6.2 红葡萄家族中的明星 / 121

6.2.1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 122

6.2.2 梅洛特(Merlot) / 123

6.2.3 黑皮诺(Pinot Noir) / 124

6.2.4 品丽珠(Cabernet Franc) / 125

6.2.5 西拉(Syrah) / 127

6.3 白葡萄家族中的大腕 / 128

6.3.1 莎当妮(Chardonnay) / 128

6.3.2 雷司令(Riesling) / 129

6.3.3 长相思(Sauvignon Blanc) / 130

6.3.4 赛美蓉(Semillon) / 131

6.4 迷住了初次见面的她 / 132

6.4.1 葡萄酒初体验 / 132

6.4.2 迷上了她 / 134

第7章 葡萄酒的品尝 / 137

7.1 品尝前的准备 / 137

7.1.1 饮用温度很重要 / 137

7.1.2 饮用顺序要牢记 / 138

7.1.3 优雅地拿杯 / 139

7.2 品出个色、香、味 / 140

7.2.1 色 / 141

7.2.2 香  / 142

7.2.3 味 / 145

7.3 天赋 用心 修养=大师 / 148

7.3.1 大师的共性 / 148

7.3.2 峰回路转 / 150

7.4 葡萄酒表达有方 / 153

7.4.1 三种评语表达 / 154

7.4.2 法国名酒评语 / 155

7.5 组织一场品尝会 / 157

7.5.1 选择品尝场所 / 157

7.5.2 品尝人员要求 / 158

7.5.3 准备所需物品 / 159

第8章 葡萄酒的保藏 / 161

8.1 保藏的理想环境 / 161

8.1.1 温度 / 162

8.1.2 湿度 / 162

8.1.3 光照 / 163

8.1.4 稳定 / 163

8.1.5 气味 / 164

8.1.6 安全 / 164

8.2 普通家庭的储藏 / 164

8.2.1 因地制宜地储藏 / 165

8.2.2 开瓶酒的存储 / 166

8.3 专卖店的存储 / 167

8.4 爱情保鲜期 / 169

第9章 葡萄酒礼仪与配餐 / 173

9.1 葡萄酒的礼仪 / 173

9.1.1 红葡萄酒服务 / 173

9.1.2 白葡萄酒/香槟的服务 / 175

9.2 配餐的基本原则 / 177

9.3 葡萄酒与中餐的搭配 / 179

9.4 你绅士了吗 / 182

第10章 葡萄酒的选购窍门 / 188

10.1 旧世界VS新世界酒标 / 188

10.1.1 旧世界酒标介绍 / 188

10.1.2 新世界酒标介绍 / 194

10.2 酒瓶、酒塞各有玄机 / 196

10.2.1 酒瓶各种各样 / 197

10.2.2 瓶塞大揭秘 / 201

10.3 葡萄酒选购和推荐 / 202

10.3.1 选购策略 / 202

10.3.2 给好友推荐 / 204

10.4 把悲伤留给自己 / 205

第11章 葡萄酒常见问题汇总 / 208

11.1 问题1:波尔多五大名庄指的是什么 / 208

11.1.1 拉菲酒庄 / 208

11.1.2 拉图酒庄 / 213

11.1.3 木桐庄 / 217

11.1.4 奥比昂酒庄 / 222

11.1.5 玛歌酒庄 / 226

11.2 问题2:波尔多八大名庄又指哪几家 / 230

11.2.1 白马庄 / 230

11.2.2 欧颂庄 / 233

11.2.3 柏图斯庄 / 237

11.3 问题3:法国十大名庄又是指哪几家 / 240

11.4 问题4:法国十大产区是什么 / 241

11.5 问题5:波尔多又分哪些产区 / 242

11.6 问题6:法国的葡萄酒分级制度 / 243

11.7 问题7:意大利有几大产区 / 244

11.8 问题8:意大利的葡萄酒分级制度 / 245

11.9 问题9:西班牙著名葡萄酒产区有哪些 / 246

11.10 问题10:西班牙的葡萄酒分级制度 / 247

11.11 问题11:美国葡萄酒产区有哪些 / 248

11.12 问题12:澳大利亚主要的葡萄酒产区有哪些 / 250

11.13 问题13:智利著名葡萄酒产区有哪些 / 250

11.14 问题14:与葡萄酒相关的电影有哪些 / 252

11.15 问题15:路在何方 / 252

附录 / 259

鸣谢 / 275


【前言】

“不懂了吧,这款酒是1996年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国内人称‘武当王’或‘木桐’。你看酒标上这画,是中国画家古干的作品。你不知道吧,木桐酒庄从1945年起每年请世界各地知名画家为它设计酒标,而且1973年的酒标是毕加索画的,当然……”

听朋友在这里滔滔不绝地侃,我实在忍不住了,就打断了他。“行了,看了点葡萄酒方面的书,就在这里装起行家来了。”

“再介绍,介绍嘛……”大家围着他七嘴八舌地说。

其实,我偷偷告诉你们,他才看了手里拿的这本书,刚刚上路呢。

实话实说,这样场景的重现,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我想说的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葡萄酒很简单,不要想得那么复杂。你想,我们起初喝啤酒或者喝茶的时候,也没有探讨过不同种类细微的区别,只是拿来就喝。当然,如果我们再知道一些行家常谈论的知识,那就更好了。除了可以满足我们或多或少的虚荣心外,我们还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所喜爱的葡萄酒。事物就是这样,你越了解就越感兴趣,越感兴趣就越想进一步了解。如果一不小心,我的这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把你这位中国葡萄酒界的天才从茫茫人海中揪出来,成为中国位“MW”[],那也算是此书的造化。啰里啰嗦说了那么多,一言蔽之,我就想让你轻轻松松在不知不觉中认识葡萄酒、喜欢上葡萄酒,为你日后能成为真正的行家做个引荐。即使你没有天生敏锐的葡萄酒感官,那也可以成为一个像我这样的“山寨”行家,喜欢葡萄酒,欣赏葡萄酒,收藏葡萄酒,喝葡萄酒,这样也不错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人消得人憔悴。’此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界也。”其实,推及葡萄酒,或者从大处说的任何事物,比如人生,都是一样的。

我开始认识葡萄酒的时候,感觉法国葡萄酒就是法国酒、澳洲葡萄酒就是澳洲酒;然后,随着认知的增加,我发现法国葡萄酒又不像是法国酒、澳洲葡萄酒又不像澳洲酒,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纠结的。如果有一天,我能达到法国葡萄酒还是法国酒、澳洲葡萄酒还是澳洲酒这个认知境界,那么是不是“MW”也就无所谓了。

当然,这本书是我身处第二境界、每次纠结地回想境界时写的。因为境界是我感觉美妙、喜欢的。我怀着崇高的理想抱负,而且信心满满,感觉葡萄酒美极了,自己以后就会成为下一个帕克[](美国知名葡萄酒品评家)。这时我可能知识不够全面,但也许正是因为我理论知识的欠缺,才让我花更多的时间更专注地去仔细品味酒本身的味道,而不是拿条条框框来衡量这瓶酒怎么样,从而错过了和它单独相处时美妙的记忆。有的作家把这个时期比作是我们和葡萄酒的初恋。我感觉很好,你想想,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年少不懂爱,才敢爱,才会全身心认真地爱,才有了那刻骨铭心的初恋。

还记得你的次约会吗?我记得我的次,逞强骑单车载女友出门,当时总是感觉电影里就是这么演的,很帅。可是悲哀的现实是:我带她连连摔倒,次骑单车载人被传载,回学校那丢人劲儿甭提了;记得次牵女友的手时,心跳得厉害,还要故作老练深沉;记得次亲吻时,掩不住的兴奋和那时咬破的嘴唇。当然和葡萄酒的次,我也忘不了。忘不了次品尝自己酿造的半成品葡萄酒,那种虽然满嘴青草、树叶和土壤掺杂的味道,还是一个劲儿地说着好喝;当然忘不了,次喝chateau palmer(宝马庄)[]时,被它那种萦绕在杯口的果香、花香和进入口中时圆润细腻且饱满的气味所征服;当然也忘不了,次喝Beaujolais nouveau (薄若莱新酒)[]时,被它那种清纯自然未加修饰的纯所迷倒……

现在,虽然我也喝过好多价格、知名度比次喝过的酒“好”的,但是那种感觉却没有了。我总是在喝的时候不经意地想:这个酒平衡性怎么样,这个酒有什么缺陷,这个酒特点是什么,而不是认真投入地品味这款独一无二的酒。

我想我们总会有次的,无论是恋爱还是喝酒。可能现在你也在回忆或者只是停留在观望中,总是在想一些问题:

“什么样的酒是好酒?”“喝葡萄酒对身体好还是不好?”“这样拿杯子会不会被别人笑话?”“什么是五大名庄酒?”“该怎么品尝?”“我花的这钱购买葡萄酒值不值?”“这个酒我存一存是不是可以升值了?”等等。

如果你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困扰,在犹豫,担心和葡萄酒的次接触会因为不了解而造成不愉快,那么我来告诉你,还没有接触过的,就放心来接触、来“恋爱”吧。如果支离破碎经历过,现在都模糊了,那么就再重新来一次,因为那时的你可能连基本的是不是葡萄酒都还不确定(假酒、坏酒、掺水酒等)。现在好了,这次可以以一个对等的角色来好好和你的美酒谈场恋爱。你会更加懂得如何爱护它、如何欣赏它,怎么样才能让它发挥出魅力。而那些被一连串的问题所困扰的人们,不但可以成为一个像我这样的“山寨”行家来帮别人解答问题,更可以抛开那一连串问题和葡萄酒来场真正的恋爱。

那么,还在犹豫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吧。或成为那个帮他人解惑的“山寨”葡萄酒行家,或好好和葡萄酒谈场恋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带给我们的奇妙魅力吧。借用朋友常说的一句话结尾:

“酒中至乐,永不徒然。”


【免费在线读】

1.2 历史上的那些事

前面已经把那些复杂得让人头大的历史给剪断了,理清了。也许你感觉这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不至于头大嘛。其实事情就是这样,在我们不了解之前,总是感觉很困难,很难以接受,因为我们对它陌生,它也对我们陌生。可是如果我们试着去接触它,就会突然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发现,我们会越来越清楚,越来越专业,距离我们这本书的终极目标——“山寨大师”也会越来越近了。这一节,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回味历史上葡萄酒的那些事,目的也是让大家在掌握知识之余,增添一些对它的兴趣。

                                                                              1.2.1 诺亚醉酒

说起诺亚醉酒,首先交代一下人物。关于诺亚,大家应该多少知道,他是希伯来(犹太人)民族《圣经·旧约·创世纪》中的人物,是夏娃、亚当子孙中的一个,而且是一心向善、信奉上帝、愿意感化和影响周围人的那么一个。正因为如此,在上帝感觉世上到处充斥着邪恶和贪婪,决定发场大洪水把他所创造的一切从地球上都消灭掉的时候,想到了他。据说,当时上帝很不忍心就这么全毁掉,所以就赋予了诺亚神的使命,搞个诺亚方舟,带上老婆、孩子和以后生存必需的东西。等洪水过后,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悔过自新,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就这样,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诺亚方舟的故事。

话说当年洪水过后,世界一片清新,到处充满着生机和希望。就这样,诺亚在一个适合葡萄生长的地方建造了葡萄园,随后就酿出了葡萄酒。故事来了,说有那么一天,诺亚工作累了,又喝了点自己酿的酒,就想找个地方休息,后他在园子帐篷里倒头就睡。问题的关键是,睡觉前,他把自己脱了个精光。正睡着,他的二儿子经过,就看到了。看到父亲这种样子委实不雅,就告诉了另外两个兄弟,大家商量怎么办。结果,人家老大和老小很是懂事,就很礼貌地拿长袍去给父亲盖上,而且整个过程都是背身不看的。老爹醒了,感觉甚是没有面子,就发怒并诅咒二儿子一族子子孙孙给老小做奴隶。

至于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我们自己可以考虑一下。有的说,这是酒后无德,而且酒后无德看来不只我们普通人这样,连这么有威望、一心向善的诺亚都能犯下这样的错误。还有的说,二儿子是给人定罪,而老大和老三却是遮掩,包容别人犯错。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要包容别人的过错,要好好地生活。不管怎样,我们今天说诺亚,主要还是为了能让大家在学习之余轻松愉悦一下。

                                                                              1.2.2 仪狄造酒

据《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典籍记载,仪狄是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相传是我国早的酿酒人。是的,仪狄就是当时大禹身边负责饮食的这么个官员。至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忙着治水、治国我们自不必说,被歌颂过多少次。

故事就发生在大禹治水之后。话说大禹治水之后,被封为夏伯,随后得到皇位,但随之而来的是国事缠身,工作压力巨大。每天想的是天下百姓,思考的是如何防范洪水泛滥的事。所以,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踏实,身体更是一天天消瘦。禹的女儿看到这样的情形,就让负责禹饮食的仪狄想想办法。

于是,仪狄就想去深山采猎一些稀有的东西,让大禹开开胃口。神奇的故事发生了,在打猎的途中,他发现一只小猴子在喝一潭发酵的汁液,原来这是桃子流出来的汁液。喝完以后,小猴子满面春光,脸上还洋溢着满足的神韵,随后就醉倒了。仪狄看到这个情景,也凑近尝了尝,结果全身热呼呼的很是舒服,筋骨也都活络起来了。他大为震惊,心想:原来这东西可以暂时让人忘记所有烦恼,而且还可以让你睡得踏踏实实,这不就是我一直要找的神仙之水嘛!用这个给夏伯喝,应该可以解决他的问题。(这里也暗示了酒早是自然的产物。)

就这样,仪狄把剩下的神仙之水带了回去。有一天,夏伯正在为百姓的事烦恼,吃不下,睡不着。这时,仪狄赶紧把带回的神仙之水送给大禹喝。果不出所料,大禹喝后精力倍增、胃口大开,于是重振精神,带领人民一起迎战共工(洪水之神)。

受到大禹王的鼓励,仪狄便开始考虑自己酿造这种神仙之水。于是他每日每夜钻研、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仪狄成功了,成了中国早酿造酒的人。

后来,大禹战胜了共工,在庆功宴上,仪狄让各位功臣品尝了他的美酒。作为赏赐,大禹也把女儿嫁给了他。至此,事业稳定,顺带抱得美人归,圆满的结局。

                                                                              1.2.3 那些酒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想她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她还在开吗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写着写着突然想起朴树的《那些花儿》,“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其实要讲的故事还有好多。比如东汉末年,孟达之父孟他曾用相当于现在26瓶750ml的葡萄酒买得凉州刺史一职。相比而言,现在的拉菲恐怕也要逊色很多吧。再比如,法国的古老传教士为了酿酒曾经亲口品尝种葡萄的土壤。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现在法国如此强调“terroir”(风土)的初原因吧。

这些故事永远都在这里,可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呢?你还能记起吗?会不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从来没去碰触,或者不敢碰触。陪伴我们的那些花儿,那个她呢?她现在还好吗?你的那些心情是否也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了?

那些花儿带我飘到了那个夏天。那是个天很蓝、云很白的夏天。记得,那是刚进大学后无数次会议中普通不过的一次会议,会议内容不记得了,只是记得同样的千篇一律。而且天空好像刚刚下过雨,闷闷的,让人不想说一句话,更别说那么多人坐在同一个礼堂里。我当时一直在思考: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不会太多,氧气不够我们这么些人吸入。于是拼命地呼吸、呼吸,生怕吸少了会喘不过气来。

“你这样不累吗?好像氧气不够一样……”

就这样,我认识了她,我的那个她……

你想起来了吗?想起你的“曾经”来了吗?是否记得,你也曾想要永远守护在她身旁。你是否记得次喝酒是和谁一块?次喝葡萄酒时的她还在吗?还记得当时喝的酒是哪瓶吗?总是很有意思:有些事情你明明不想忘记,可是啦啦啦啦,就那样忘记了;而有些事情,你很想忘记,却怎么啦啦,也还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一串葡萄是美丽、静止与纯洁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旦压榨后,它就变成了一种动物,因为它变成酒以后,就有了动物的生命。”这是美国作家威廉·杨格说的,也是我很受用的一句话。每瓶酒确实都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每瓶酒都有着属于你、属于我或属于他的故事。它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等着你、等着我、等着他来开启,开启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旅程。至于结果,可能不会像神话、传说那样被传诵,但是我们有幸与它相遇,和它一块分享那独一无二的心情,难道还不够吗?

知足在心,乐在酒中。

                                                                               1.3 葡萄酒来了

“葡萄酒来了,生活就来了;葡萄酒来了,爱也就来了。”这是一句法国的古谚语。我想这是对葡萄酒质朴却又奢华的描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葡萄酒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调节剂,是让我们生活更加精彩的点缀。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不可接近。可是葡萄酒又是有灵性的液体,它来了,伴随着爱也会来的,这或多或少是人们的愿望,却又多了一份我们对它的期待。但愿这美妙的灵物能给我们带来生活,带来世上美的爱情。

                                                                              1.3.1 葡萄酒的定义

“葡萄酒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一直萦绕着我,我无法给出很好的回答。于是,我就去问我的朋友,看他们怎么说。

“葡萄酒就是用葡萄酿造的酒啊,你傻了吧,和它打了这么些年交道,竟然问这样的问题。”朋友甲如是说。

“依我看,葡萄酒是我的伴侣,我可以没有其他的一切爱好、一切需求,但你不要拿走我的葡萄酒,它的离去会使我的生活失去色彩。”朋友乙如是说。

“葡萄酒是什么?那你说人是什么?人生又是什么?”一个朋友如是反问我。

我一下子豁然开朗,确实是这样,我们依据的标准不同,对它的定义、描述自然就不同。喜爱它的人,可能会把它当作伴侣;讨厌它的人,可能把它称作恶魔;中立的则会把它看成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事物。那么,我们就查阅一下权威文献,看看葡萄酒是怎么被认识、被定义的。

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规定(OIV,1996),葡萄酒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不能低于8.5%。但是,根据气候、土壤条件、葡萄品种和一些葡萄酒产区特殊的质量因素或传统,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葡萄酒的总酒精度可低至7.0%。

中国国标GB/T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大于或等于7.0%的发酵酒。

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定义:葡萄酒仅指鲜葡萄或葡萄汁全部或部分发酵而成的饮料酒,所含酒精度不得低于7%(v/v)。

从上面几个权威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有一个共性:葡萄酒是只允许用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酿造的含有酒精的饮料。在这里,我需要给葡萄酒来个证明:它不是用水和葡萄、色素、酒精调配出来的饮料,它是实实在在用葡萄酿造的饮料。所以,请刚入门的朋友千万不要再提出“葡萄酒是不是用水做的”这样的问题。因为,葡萄酒虽然主要成分是水,但是这个水,不是后期我们人为加入的水,而是葡萄本身含有的水,是自然之水。就像我们吃葡萄一样,我们吃的多数是水,但这水不是我们单独饮用的水,而是葡萄本身含有的水。葡萄酒也是这个样子。为什么在这里和大家啰嗦这么多呢?因为,通过这些我们就不难发现市场上十几元甚至几元葡萄酒的问题了。葡萄多少钱一斤?一瓶酒全是葡萄汁的话要多少钱?先别说酿酒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光说酿酒葡萄,它还比鲜食葡萄珍贵得多。所以,以后碰到这样的酒,就是销售人员吹得再怎么天花乱坠,你也要毫不犹豫地走开。

                                                                              1.3.2 葡萄酒的演绎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出,葡萄酒作为一种普通的物质,到底是怎么样的。可是这种普通的物质,却又在我们的生活、生命中扮演着很不普通的角色。人们或借它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或借它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或借它表达思念、相思之情。无论怎样的感情,都离不开它。它就是这样陪伴着一代代的人们走过了那些风风雨雨,因而有了灵气,有了生命,有了感情。它不只是葡萄酒,而是活生生的生命。

当然,说葡萄酒有生命、有灵气,还因为葡萄酒从初一颗颗葡萄变成后我们口中美物的整个过程是变化的。葡萄要酿成葡萄酒,它在橡木桶、在酒瓶中都有一个缓慢发酵的过程,是一条慢慢成长、成熟后衰老的抛物线。当然,你保存的条件也会影响它的成熟,继而影响它的口感,直至影响到你的心情。如果你好好保存,细心呵护,又在恰逢其时开启它,那么它定当带给你美的享受。有的葡萄酒生命力很是顽强,只要保存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是可以的。更重要的是,你不同时间品尝它,口感也是不一样的。年少喝它时,它可能正好配合你那种“强说愁”的心情,让你感到原来它才是你的知音;中年喝它时,它也会配合你,让你感觉家庭温馨才是生活的本质;暮年品味葡萄酒时,才惊觉它就是那个和你不离不弃,共度一生,一直走到后的“人”。

当然,同一瓶酒也会勾起我们那些深处的回忆,忆起那些和我们一起分享它的朋友,你们现在还好吗?

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又慢慢打开了,把我带到那个夏天。上次和她在会议上相遇,便不能再把她忘记。原来她叫刘夏,是我们学校的状元,巧合的是和我一个班,都是学葡萄酒的。为什么说“葡萄酒来了,爱就来了”呢?我想这些都是命中注定。因为那个年龄总是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总是把那一次次的相遇当作是上天的安排,总是把自己当作前世的梁山伯,把心中的那个她当作为你守候的祝英台。

既然上天都安排了,我又何必让天为难呢?于是我就理所当然地,或者说,厚脸无耻地追求她。因为从师哥那里学到了追求师妹的法宝“胆大,心细,脸皮厚”,所以我就继承了这光荣传统。上课,积极表现;下课,频送殷勤;自习,赶忙占位;休息,打水购物,不带犹豫。就这样,夏天过了,秋天来了,胜利的果实也落到了我的手里。

记得那是中秋,这是次在异乡过中秋。这样的一个节日,当然少不了举杯邀明月,我们次喝了酒。当时朋友们说的话语都已经随着海风飘远,朋友们稚嫩的脸庞也都模糊,那时的豪言壮语也随着生活被磨灭。只是记着次抓螃蟹的我,不小心被夹破了手,血不停地流。记着她那担心的面孔和我那幸灾乐祸的坏笑,好像夹的不是我一样,感觉到的全是开心而不是疼痛。再有便是那放在记忆位的“雪花”啤酒和那不知名的甜红葡萄酒。想起大家讨论的麦芽含量、酒精度数,自己心中盘算着喝哪个不容易醉。

后,剩下的记忆就是大家一起闹肚子。现在回想起来,那不知名的“甜红”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怎么这也叫葡萄酒?也许这就是大家拿干红兑雪碧,把葡萄酒叫作“色酒”的原因吧。因为我们初接触的葡萄酒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它们不是真正用葡萄发酵酿造的酒精饮料,多半是用水、酒精、色素、香精勾兑而成。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了我们不少消费者,对真正的葡萄酒确实是不公平的。

无论怎么样,我们那或美丽或失败的记忆,或成熟或愤青的岁月,是葡萄酒带给我们的,是它默默地为我们搭起了桥梁,让我们一起学习、分享、回忆。因此,我们在这里应该赋予它新的定义:它是我们感情的寄托,是我们与过去、未来的媒介,是连接我们与社会、人生的桥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