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经典畅销书《去,你的旅行》全新修订,新增数万字理想生活方式全新随笔和东京美食札记。
  与《趁,此生未老》《不过,一场生活》并成为"生活美学三部曲"的经典畅销书《去,你的旅行》此次全新修订,新增"东京美食札记",探索更文艺的理想生活方式。
  2、★典藏版全新装帧,精美纸张印刷,全彩呈现,更值得收藏!
  典藏版突破了以往系列书的固有装帧方式,精美纸张印刷,画质更细腻、色彩还原度更高,更精细地展现了作者的创作风格。作品本身的温馨感和文字的温暖依旧延续。
  3、★"流动的生活方式",探索城市人的内心世界。
  旅途中的文字总有一种别样的味道,或充斥着想念,或浸润着孤独。阿Sam说:"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和什么人一路结伴而行似乎是冥冥中早已注定,那些快乐和悲伤,有人在旅途中与你分享,*后把记忆全部丢在那些可能再也回不去的时光里。"



【内容简介】
旅行中的生活美学家阿Sam经典作品《去,你的旅行》全新修订,这也是"生活美学三部曲"中的。自博客时代"阿Sam的午夜场"大热以来,阿Sam在旅途中写下了无数文字,这些文字或欣喜,或清寂。从上海到悉尼,从东京到西贡,从首尔到曼谷,在小说和散文的交替叙述中,阿Sam探讨了现代都市人的理想生活方式。

  "时间是一条河流,不是你寻找它,便是它流向你。"

【作者简介】
阿Sam(夏天鸿)
生活美学家,作家。以旅行的方式生活,久居上海,喜欢满世界地跑。已出版畅销文集“生活美学三部曲”《去,你的旅行》《趁,此身未老》和《不过,一场生活》。
【媒体评论】
用"在路上"的方式活出生活,把经历当做故事来讲,连记忆都是异国色彩,阿Sam的确是一个代你完成梦想的旅者和写作者。
  --编号223

  读阿Sam的这本书,去过和没去过的地方都有一股似曾相识又漫不经心的生活气。
  --曹方,独立音乐人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在寻找温暖。也许是一杯酒,也许是一张唱片,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帧照片,感谢阿Sam,曾经把这些都带过给我。现在,更感谢他把这些分享给所有正在寻找温暖的人。
  --王欣(反裤衩阵地)畅销书作者
    
  其实旅途的地点并不重要,就像你如果经过二片不同的海,它们的颜色不同,环境不同,人文不同,但海风一样轻轻触动你的灵魂,海鸥依旧会盘旋在空中,发出心底的呼唤,于是听上一首适合当下的歌曲,让美妙的声音伴随着你的旅途。
  --梁晓雪,唱作歌手/制作人


【目录】

  青春
  梦
  旅人

  *章 上海--起点和终点
  从常德公寓开始
  半梦半醒的生活
  早安,上海

  第二章 绕着地球走半周
  悉尼--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悉尼路漫漫
  和大海做朋友的城市
  春暖花又开的Bondi海滩
  在Campos喝一杯热拿铁
  只属于夜的城市

  墨尔本--别说你不快乐
  Collins街的拿铁味道
  世界上*美丽的海岸线

  东京--相见不如怀念
  东京的颜色
  十年一觉东京梦
  涩谷不夜城
  迷失表参道
  醉后还是下北泽

  西贡--梦醒滴漏咖啡
  范五老街不停歇
  一杯越南滴漏咖啡
  湄公河的*后一夜
  西贡的雨季
  芽庄的*眼阳光

  首尔--陪你看一场华丽的烟火
  烧肉店的"真露"思密达

  台北--躲在12月热闹的夜
  红尘滚滚中的台北
  不睡觉的城市
  去看看三毛的台北
  台北潮流走透透
  阳明山上看星星
  你心中的台北

  曼谷--思念不打烊
  条条大路通曼谷
  醉在曼谷的天上
  古城的繁华和悲伤
  邓丽君的1502房间
  雨季去看双龙寺

  第三章 生活在别处
  北京--心情后花园
  厦门--雨后的C大调
  福州--酒精之城
  香格里拉--旅行的意义

  第四章:小镇记忆
  新加坡--小印度的冰淇淋味道
  阿德莱德--在山顶喝一瓶奔富红酒
  武汉--江城夏日
  长江--回不去的家乡

  后记
  旅行的意义
  师父,我并未看完你的小说
  那都是我们丰盛的旅程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写在后面的话


【免费在线读】
从常德公寓开始

  在我身边的很多朋友看来,能够生活在上海似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比如《花样年华》中的那些老石库门,又或者是路边温馨的小咖啡店,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一些归属感,这样说来或许会让人感觉有些矫情,但上海就是这样复杂而丰富的符号。

  小时候对上海的印象很模糊,真正开始喜欢这座城市应该是从张爱玲开始。那天下午我在常德路的张爱玲公寓门口听着iPod,脑子里却在想那个拒绝了胡兰成但在千里之外对他又爱又恨的张爱玲。楼下新开了小书店,来杯咖啡吧,不知道是不是她当年喜欢的口味。很多时候时光在变,建筑却还是老样子,就像一些情愫无法被替代一般,想一想,我在这个城市快有十年的时间了,不长不短。

  八年前的某一天,我在网络上遇到了二十五岁单身的苏,成都人,独自在上海工作多年,感情淡薄,平日话语不多,典型的天蝎座,建筑设计出身。我从没想过自己会遇见这样一个人,那段和泉分开后的漫长时间里,我在武汉苟且生活,遇见一些人,也伤害一些人,像个任性的孩子一样在感情的世界里随波逐流。

  天气炎热的7月,我买了下午的机票到上海看望苏。

  上海对我而言真是一个陌生又陌生的城市,我对他一无所知,但如同所有的爱情电影一般,我期待着好的开始。当我站在太原路、嘉善路路口的罗森便利店门口时,我有过某一瞬间的恍惚,给自己买了一瓶纯净水,戴着耳机慢慢地喝了下去。我记得那时候还在听无印良品的歌,等待苏加班之后来找我,十分钟后我被苏带去了她的公司。

  遇见一个比自己年纪大的人总会忍不住要装成熟,那种成熟现在看来有些幼稚,但也许真的不是装出来的。

  我是阿Sam,现在住在位于华山路近常熟路的蔡元培故居里。七年前我曾经一度幻想以打字为生,虽然书里都说字贱清寒,虽然我过得并不很富足,但我从来也没有想过改变,于是几年后我做了杂志编辑至今。

  有时候大家都喜欢看那些编造的一个又一个似乎美好的故事,用来安慰寂寞悲伤的人,只是我知道,从心底里我是期待把我的痛楚带给你的,那些痛如同生长在骨头里无法剔除的利刺一般,但我清楚疼不过心,难过不抵天明。

  到上海的*天,我陪苏加班至深夜,她用微波炉热了煎饺给我吃,喝的是当时我觉得奇贵无比的味全每日C的果汁,一个人在公司的院子里默默地抽烟听歌。有时候我挺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怀念彼此之间那份安静的默契,就像是夜凉如水一样令人轻盈的安静。

  关掉桌上的灯,苏说一起步行回家。上海,一个陌生而复杂的城市爱情地图,充满了繁华也有说不出的寂寞。我和苏在大木桥路近肇家浜路的东北馆子里吃了*顿饭,我喝下了一整瓶三得利啤酒,没有醉,然后苏给我买了毛巾和牙刷。

  是不是所有的故事就应该这样开始,两个寂寞的人紧紧拥抱在漆黑的夜里,汗水交融,在这样一个炎热的7月变得格外熟悉,你们不用说话,用城市的余光看着彼此,那是熟悉的呼吸味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