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通过五个主题,直面24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章章有新意,题题接地气。

【内容简介】
本书列举了小学新教师常见的24个专业成长的问题,将自己从教十五年来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困惑,解决办法和自己思想认识、专业能力获得提升的过程做了详细的回顾和总结,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告诉新教师如何当好一名优秀的教师和班主任。
【作者简介】
刘胜峰,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副校长,福建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约聘教学指导专家,厦门市专家型教师、厦门市杰出教师。曾获得首届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比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大赛一等奖。
【目录】

章 教育与学生

1.如何当班主任

奇招妙招,拓宽德育的渠道

班主任要行走在牵手与放手之间

2.教育学生要有什么技巧?

思考在前,静能生慧

沟通与批评的艺术

3.怎么和家长、科任老师一起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很难复制

教育合力

4.当前,需要什么样的儿童成长观念

儿童教育需要儿童思维

新环境的教育需要

5.如何提高教师领导力

经营好自己的次课

锤炼为师艺术

第二章 课堂与教学

6.如何读懂教材

溯源,深读教材

横看纵比,宽读教材

7.课堂教学要关注什么

关注课堂教学的四个阶段

课堂上老师的眼睛要看哪里

8.怎么组织调控课堂

立体观察分析自己的课堂

合理使用课堂语言

9.如何设计作业

聚焦作业的时效性

试卷的设计与编制

10.怎么设计与执教公开课

备课的新四部曲

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章 学习与交流

11.在职教师要如何学习

寻找适合在职教师的学习方式

咀嚼与演绎名师的课堂

12.如何向学生学习

从读懂学生开始

捕捉学生的精彩

13.怎么突破传统课程

种一次别人的“田地”

积极开发“活页课程”

14.怎么在教研活动中学习

学会听评课

在教研活动中找到自己

15.如何走进学习共同体

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共同体

借力和造力

第四章 研究与反思

16.怎么反思悟道

三度反思

盘点自己

17.怎么总结经验

多样的科研成果表达方式

“做”出来的文章

18.怎么把日常工作与研究结合起来

“见微之”的研究

“玩”学问与“玩”研究

19.怎么做课题研究

微型课题:小、实、活

立项课题:高、大、上

第五章 理想与追求

20.为什么来当老师

初识教师

职前培养: 寻找学生时代的职业意识

21.如何改变自己初当老师的迷茫

尽快走出“无所适从”的技术迷茫状态

原生态的觉醒

22.机遇与平台如何去创造

敢于做梦

连接必然与偶然

23.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

教学研同期互动发展

“草根”路径

24.怎么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正确看待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进阶式培育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每一位新教师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诸如:如何召开家长会、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如何听评课、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等等。如果不解决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轻则影响新教师的工作质量,重则导致他们产生职业倦怠,以致体会不到职业的乐趣。

十五年前,我也是一位新教师,当时面对问题茫然无措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我特别希望能有一本书或是一个人来解答自己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十五年间,我转换过三个单位,每一次到新的学校工作,我就是一名新教师。而在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面前,自己更是一名新教师。我同样希望能有一本书或是一个人给我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回想自己这十五年的工作,我发现,在不同的阶段里,自己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但都是从一头雾水到拨云见日,再到应对自如。我还发现,在这十五年里,自己无不是在重复解决相似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自己从一位新教师成长为有经验的教师的过程。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和现在的思考整理出来。其一是对自己专业成长过程的梳理,其二是将自己的经历和新教师一起分享,给他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两年前,我开始准备叙说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叙说能更好地聚焦于新教师遇到的真实问题,使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我前后两次向一百多位新教师访谈调查了解情况,借与他们的交流来唤醒自己还是新教师时的困惑,以及寻找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代背景。

结合访谈调查的结果和个人工作经历,我整理了涉及教师专业成长的24个问题,并将其分为五个主题。

个主题:“教育与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识都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基。我从一位新教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如何当班主任,教育学生需要什么技巧,如何与家长、科任老师一起开展教育活动,当前需要什么样的儿童成长观念,如何提高教师领导力等问题的认识,涉及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教育阵地、技巧、团队、理念、魅力等要素。

第二个主题:“课堂与教学”。课堂教学是新教师遇到多问题的地方。许多人都要经历一段从不知到知道、从不会到会、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的过程,如何缩短这个过程,加快专业成长的速度呢?一位新教师必须认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要学会组织课堂、设计课业和策划教学方案,主要的是要学会读懂教材。针对上述五个专业成长要素,我对如何读懂教材、课堂教学要关注什么、如何组织调控课堂、如何设计作业以及如何设计与执教公开课等五个问题做了解答。

第三个主题:“学习与交流”。随着新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与提升素养。新教师要掌握边工作边学习的方法,要学会向学生学习,要突破传统课程,要学会听评课,要走进“学习共同体”等涉及学习的方式、对象、角度、效益、环境等专业成长要素。

第四个主题:“研究与反思”。教师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新教师、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从新教师成为有经验的教师,只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是不行的,还必须参与教育研究。我从反思技法、经验提炼、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等四个专业成长要素出发,阐述自己是如何反思悟道、如何总结经验、如何把日常工作与研究结合起来、如何做课题研究的。

第五个主题:“理想与追求”。一位新教师,可以用“迷茫”一词概括入职初期的认知状态: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来当老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自己初为人师的迷茫状态、如何去创造专业发展的机遇和平台、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说明专业成长轨迹上的初衷、方向、机遇、路径、梦想却是重要的,使新教师回顾自己职业情感培育历程,梳理每个时期激励自己追求教育、增长教育技能的方方面面,增强专业成长动力。

我的工作经历比较丰富,当了三年的农村教师、五年的城市民办学校教师、一年的城市公办学校代课教师和六年的省级示范小学教师。这十五年里,我的专业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个阶段核心问题的解决对后阶段都有很大的影响。借助这本书,回忆自己当年还是新教师时的困惑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也包含了自己的一些教育认识。当然,新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本书只是介绍我个人体验和感悟,必然不够全面。希望在叙说自己真实的教学经历与专业成长轨迹时,能实现哲理性与操作性的统一;希望自己经历的事、领悟到的理,能为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一点帮助。曾经感悟于一个故事:

山上庙里有尊佛像,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铺在山路上的石阶开始抱怨:“大家同是石头,凭什么我被人蹬来踩去,你却被人供在殿堂?”

佛像笑了笑:“当年,您只挨六刀,做了一方石阶,而我经历了千锤万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回答新教师所遇到的问题,答案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锤炼自己,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


【免费在线读】

每一位新教师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诸如:如何召开家长会、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如何听评课、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等等。如果不解决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轻则影响新教师的工作质量,重则导致他们产生职业倦怠,以致体会不到职业的乐趣。

十五年前,我也是一位新教师,当时面对问题茫然无措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我特别希望能有一本书或是一个人来解答自己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十五年间,我转换过三个单位,每一次到新的学校工作,我就是一名新教师。而在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面前,自己更是一名新教师。我同样希望能有一本书或是一个人给我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回想自己这十五年的工作,我发现,在不同的阶段里,自己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但都是从一头雾水到拨云见日,再到应对自如。我还发现,在这十五年里,自己无不是在重复解决相似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自己从一位新教师成长为有经验的教师的过程。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和现在的思考整理出来。其一是对自己专业成长过程的梳理,其二是将自己的经历和新教师一起分享,给他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两年前,我开始准备叙说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叙说能更好地聚焦于新教师遇到的真实问题,使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我前后两次向一百多位新教师访谈调查了解情况,借与他们的交流来唤醒自己还是新教师时的困惑,以及寻找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代背景。

结合访谈调查的结果和个人工作经历,我整理了涉及教师专业成长的24个问题,并将其分为五个主题。

个主题:“教育与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识都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基。我从一位新教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如何当班主任,教育学生需要什么技巧,如何与家长、科任老师一起开展教育活动,当前需要什么样的儿童成长观念,如何提高教师领导力等问题的认识,涉及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教育阵地、技巧、团队、理念、魅力等要素。

第二个主题:“课堂与教学”。课堂教学是新教师遇到多问题的地方。许多人都要经历一段从不知到知道、从不会到会、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的过程,如何缩短这个过程,加快专业成长的速度呢?一位新教师必须认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要学会组织课堂、设计课业和策划教学方案,主要的是要学会读懂教材。针对上述五个专业成长要素,我对如何读懂教材、课堂教学要关注什么、如何组织调控课堂、如何设计作业以及如何设计与执教公开课等五个问题做了解答。

第三个主题:“学习与交流”。随着新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与提升素养。新教师要掌握边工作边学习的方法,要学会向学生学习,要突破传统课程,要学会听评课,要走进“学习共同体”等涉及学习的方式、对象、角度、效益、环境等专业成长要素。

第四个主题:“研究与反思”。教师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新教师、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从新教师成为有经验的教师,只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是不行的,还必须参与教育研究。我从反思技法、经验提炼、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等四个专业成长要素出发,阐述自己是如何反思悟道、如何总结经验、如何把日常工作与研究结合起来、如何做课题研究的。

第五个主题:“理想与追求”。一位新教师,可以用“迷茫”一词概括入职初期的认知状态: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来当老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自己初为人师的迷茫状态、如何去创造专业发展的机遇和平台、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说明专业成长轨迹上的初衷、方向、机遇、路径、梦想却是重要的,使新教师回顾自己职业情感培育历程,梳理每个时期激励自己追求教育、增长教育技能的方方面面,增强专业成长动力。

我的工作经历比较丰富,当了三年的农村教师、五年的城市民办学校教师、一年的城市公办学校代课教师和六年的省级示范小学教师。这十五年里,我的专业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个阶段核心问题的解决对后阶段都有很大的影响。借助这本书,回忆自己当年还是新教师时的困惑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也包含了自己的一些教育认识。当然,新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本书只是介绍我个人体验和感悟,必然不够全面。希望在叙说自己真实的教学经历与专业成长轨迹时,能实现哲理性与操作性的统一;希望自己经历的事、领悟到的理,能为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一点帮助。曾经感悟于一个故事:

山上庙里有尊佛像,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铺在山路上的石阶开始抱怨:“大家同是石头,凭什么我被人蹬来踩去,你却被人供在殿堂?”

佛像笑了笑:“当年,您只挨六刀,做了一方石阶,而我经历了千锤万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回答新教师所遇到的问题,答案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锤炼自己,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


【书摘与插画】

每一位新教师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诸如:如何召开家长会、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如何听评课、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等等。如果不解决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轻则影响新教师的工作质量,重则导致他们产生职业倦怠,以致体会不到职业的乐趣。

十五年前,我也是一位新教师,当时面对问题茫然无措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我特别希望能有一本书或是一个人来解答自己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十五年间,我转换过三个单位,每一次到新的学校工作,我就是一名新教师。而在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面前,自己更是一名新教师。我同样希望能有一本书或是一个人给我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回想自己这十五年的工作,我发现,在不同的阶段里,自己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但都是从一头雾水到拨云见日,再到应对自如。我还发现,在这十五年里,自己无不是在重复解决相似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自己从一位新教师成长为有经验的教师的过程。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和现在的思考整理出来。其一是对自己专业成长过程的梳理,其二是将自己的经历和新教师一起分享,给他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两年前,我开始准备叙说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叙说能更好地聚焦于新教师遇到的真实问题,使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我前后两次向一百多位新教师访谈调查了解情况,借与他们的交流来唤醒自己还是新教师时的困惑,以及寻找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代背景。

结合访谈调查的结果和个人工作经历,我整理了涉及教师专业成长的24个问题,并将其分为五个主题。

个主题:“教育与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识都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基。我从一位新教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如何当班主任,教育学生需要什么技巧,如何与家长、科任老师一起开展教育活动,当前需要什么样的儿童成长观念,如何提高教师领导力等问题的认识,涉及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教育阵地、技巧、团队、理念、魅力等要素。

第二个主题:“课堂与教学”。课堂教学是新教师遇到多问题的地方。许多人都要经历一段从不知到知道、从不会到会、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的过程,如何缩短这个过程,加快专业成长的速度呢?一位新教师必须认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要学会组织课堂、设计课业和策划教学方案,主要的是要学会读懂教材。针对上述五个专业成长要素,我对如何读懂教材、课堂教学要关注什么、如何组织调控课堂、如何设计作业以及如何设计与执教公开课等五个问题做了解答。

第三个主题:“学习与交流”。随着新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观念与提升素养。新教师要掌握边工作边学习的方法,要学会向学生学习,要突破传统课程,要学会听评课,要走进“学习共同体”等涉及学习的方式、对象、角度、效益、环境等专业成长要素。

第四个主题:“研究与反思”。教师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新教师、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从新教师成为有经验的教师,只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是不行的,还必须参与教育研究。我从反思技法、经验提炼、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等四个专业成长要素出发,阐述自己是如何反思悟道、如何总结经验、如何把日常工作与研究结合起来、如何做课题研究的。

第五个主题:“理想与追求”。一位新教师,可以用“迷茫”一词概括入职初期的认知状态: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来当老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自己初为人师的迷茫状态、如何去创造专业发展的机遇和平台、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说明专业成长轨迹上的初衷、方向、机遇、路径、梦想却是重要的,使新教师回顾自己职业情感培育历程,梳理每个时期激励自己追求教育、增长教育技能的方方面面,增强专业成长动力。

我的工作经历比较丰富,当了三年的农村教师、五年的城市民办学校教师、一年的城市公办学校代课教师和六年的省级示范小学教师。这十五年里,我的专业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个阶段核心问题的解决对后阶段都有很大的影响。借助这本书,回忆自己当年还是新教师时的困惑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也包含了自己的一些教育认识。当然,新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本书只是介绍我个人体验和感悟,必然不够全面。希望在叙说自己真实的教学经历与专业成长轨迹时,能实现哲理性与操作性的统一;希望自己经历的事、领悟到的理,能为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一点帮助。曾经感悟于一个故事:

山上庙里有尊佛像,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铺在山路上的石阶开始抱怨:“大家同是石头,凭什么我被人蹬来踩去,你却被人供在殿堂?”

佛像笑了笑:“当年,您只挨六刀,做了一方石阶,而我经历了千锤万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回答新教师所遇到的问题,答案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锤炼自己,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