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续接文明香火 重现中国传统文化之魂

  一百一十六年来*好的语文教科书

  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兼具的识字字典 配图别开生面 书写被誉为传统书法样板

  晚清、民国启蒙经典

  认汉字 明事理 做端庄中国人

  每一个渴慕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都应拥有的工具书

  正本清源 图文并茂 一部真正的识字字典,亦是一部兼容并蓄的百科全书。

  精心修复,原汁原味,以复制方式呈现古籍原貌;奉送新式检字手册(汉字部首及汉语拼音检字),识字百科自此恢复活字典功能。制作考究,价廉物美。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线装竖排套装全8册,修订收藏版。)》点击进入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点校本)(精装本)》点击进入

《更优秀作品请进入新星出版社旗舰店》点击进入


【内容简介】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全书五册四卷,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册为凡例、目录和检字索引,其余四卷各有所专: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卷四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当时,本书以石版印刷流通,随即广为仿效和普及,成为全国各小学学堂通行教材。几十年间,其扩印之多、流布之广、版本之杂,一时无二。本书作为有史以来*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1915年),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共和国教科书》(1912年),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诸多知名人士如胡适、竺可桢、茅盾等都是以此书发蒙的。胡适到上海造访澄衷学堂旧识时曾说:"中国自有学校以来*部教科书,就是《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即本书),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 

  附赠科米先生编写的《检索手册》,分汉字部首检字和汉语拼音检字两部分,简化字和正体字相对照,方便实用,彻底解决了古籍的检索问题,使之成为可以随时亲近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刘树屏(1857-1917)

  字葆良,江苏常州人,晚清政治家、教育家,历任翰林院检讨、安徽候补道、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总理、津浦铁路南段总办等职务。一生提倡教育改革,并创办皖南中学。1900年,在任澄衷蒙学堂首任校长时主持编纂教材《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媒体评论】

  “中国自有学校以来,*部教科书,就是《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即本书)。”

                        ——胡适

  “现在的孩子看到这部书,不知要该多开心了。”

                        —— 陈丹青

  “我觉得编者非常了不起,编书的态度非常开放,把西方科技知识融入了传统的中国蒙学教育中,并对中国文字源头进行了一种系统梳理,还原给大众。这也是这套书*有价值之处:用‘新’眼光整理了‘旧’文字。现在国内的人文教材都应向这套书看齐。”

                        ——余世存

  “从那典雅疏朗的版式,从那秀美遒劲的字形,从那带有书者体温的点横撇捺,你都能体会中国人对文字的敬畏与虔诚。书中影印文字为唐驼所写,他因写字过勤,把背都写驼了,遂改名唐驼。因《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一书,‘唐体’名噪一时。”

                        ——叶匡政


【目录】

凡例

检字

类字

图说卷一

图说卷二

图说卷三

图说卷四

附赠《检索手册》目录:

汉字部首检字表

汉语拼音检字表


【免费在线读】

  许多年过去,煌煌大唐已胜景不再,江山残破、藩镇四起。人们再谈论起开元年间往事与东都天策的时候,都会摇摇头、一声叹息。

  光阴似沙海,生死如微尘。

  很多事情,不说也罢,很多人,不记得也罢。

  大唐开元九年,秋。

  林深、夜静、月色如纱。

  山林间有人提着灯笼大步疾行,高壮的身形踩在落叶枯枝上几无声息,遮盖他全身的斗篷下,步履间偶尔透出铠甲叶片的摩擦声。

  来人走到林中空地,有同样身披黑布斗篷的人迎上来,躬身先接过灯笼,又悄然做了个手势,指了指空地中间几个身披棕色斗篷的人。

  此人调匀了一口气,上前几步,朝那几人抱拳道:“末将来迟,让高将军久等了。”

  对面几人中,身处中间位置的高瘦男子一直在仰头赏月,稍等了等才转过身来摆摆手,用略细的声线回应道:“大统领多礼啦,咱家这个右监门卫将军,不过是个虚职,全赖圣上的恩宠呢。哪比得了你,这个真正统带过千军万马的天策府大统领。”

  大统领将斗篷的遮头掀掉露出头面,微笑道:“高将军从龙的功劳无人可比,您是亲身经历过两军战阵的,您是货真价实的将军!”

  高力士面色得意,却双手举在胸前连连摆动,岔开话题道:“方才大统领失期未至,咱家怕圣上久等,又怕那几个叛臣发觉逃走,就用御赐宝剑下令天策军进攻了。这越俎代庖、擅调别军的罪过,还要大统领赎罪啊。”

  大统领略一沉吟,点头道:“高将军有御赐信物在手,自然可以号令进攻。只是末将事前侦到,那几个叛臣的住所外,有一处水塘围绕,所以才因地制宜,定下了打草惊蛇之计。如果偷袭而入的话,夜半时刻蛙鸣受惊而停,必然会引起对方警觉。对方也是久经战阵之人,手下还有几个昆仑奴在,如此一来偷袭必然变成强攻,折损也就在所难免了。”

  高力士面色微变,大方地点头道:“唉,这一点就是咱家远远不及你的地方了。大统领百战的经验,岂是我等纸上谈兵之人可比?也罢,今夜阵亡的天策将士,咱家回宫后一定会奏明圣上,优厚抚恤。”

  林外有人进来禀报军情,已将对方尽数全歼,人头就摆在林外等候勘验。

  高力士面露喜色,抱拳道:“此番辛苦天策军了,咱家这就带了人头连夜赶回长安交旨。他日等大统领再进宫,高某定要布置酒宴,为此番的孟浪,给你赔罪。”

  看着高力士与神策军一行人匆匆而去的背影,大统领默然而立,半晌无语。

  林中有人无声无息的踱步走出,站到大统领身侧与他并肩而立。此人推掉斗篷的遮头,露出紧束着花白头发的道冠。

  “留啦?”大统领低声问道。

  “留啦。”道人低声回应。“幸亏你拖延了片刻时间,我在那边说的都要口舌生烟了,他才领会这一番好意。孩子已经连夜送往纯阳,我那都快成孩子园了。唉,掌门也是无奈呢,到底是多年相交的故旧,英雄相惜。只不过是跟错了人,就落得个身死族灭的结局。”

  大统领长吁一口气,将斗篷解了甩铺在旁边伏倒的树干上,又伸手到自己背后,将裙甲、护腰这些硬邦邦碍事的物件都解开扔下,这才在树干上坐了。他伸手从背囊里摸出个精巧的银酒壶来,自己先仰头灌了一口,递过去道:“这是我从西域带回来的上好葡萄酒,九蒸九晒过的。”

  道人伸出去推挡的手停在半空顿了顿,听到九蒸九晒时,言语上就打了磕绊。“贫道不??哦就不驳你的好意了。”

  美酒入口,道士仰头向天双目微闭,几弹指之后才睁开眼睛赞一声:“果然好酒。”他转头见大统领有些闷闷不乐,笑道:“方才事情我都看见了。你还是看开些吧,为人君者无不多疑。再说圣上年初派神策军去黔南办差时候,不也一样赐剑给你同去‘协助接应’了吗。”

  大统领伸手要过酒壶,灌一口酒道:“既有天策,何须神策?”

  道士见他开口,先伸过手去将酒壶抓了来,也是仰头灌下一大口道:“你这都是统领三千精锐的人了,怎么还看不开呢?唉,天策是大唐等精锐,唯听命于天子,神策却是他三郎的。那三郎尚在东宫时候,可谓万众瞩目,但他能调得动你天策府吗?所以他才会看重神策私军。天策保的的大唐天子,神策尊的是皇座上的三郎。”不等大统领答话,道士又仰头灌下一口美酒,才继续道:“他李家天下从玄武门起,哪次传位是欢天喜地一团和气的?所以今上多疑也是无奈之举。可今上虽然多疑,如今却是开元盛世呢!”

  “开元盛世。”大统领长叹一声,点点头按膝起身,大步走向林外。

  他顺山路转过山势,纵身跃上一块巨岩举目远眺,数百步之外对面山腰间,十余间木屋草房正燃起冲天大火。火焰如龙在屋顶、梁柱间游走,一口口将面前物件吞嚼,撇下一片灰烬;火星如萤在半空中升腾跃动,为毁灭而翩翩起舞。火光下,屋外院间伏尸一片,火光将血迹映照得一清二楚。热浪将木材烧裂的噼啪声,和濒死者痛苦的呻吟声传送过来,直冲入耳。这景象惨烈如人间地狱一般!

  大统领目光所能见的一切,人与物、恩与仇、今与昨;一切俱在烈火下成灰成烬,成烟成尘。跟随他身边的道士已闭了眼睛,右手捏诀将拂尘搭在手肘上,轻轻念动咒文,替逝者超度。

  洛阳城外,天策府巍峨依旧。两座跃马弯弓的巨大石雕骑士,静静矗立在正门口,俯视着过往人群。石雕下的草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着,怕惊动了一旁披甲持枪的站岗卫士。

  一位身形瘦弱的少妇,从天策府里急匆而出,她一系黑衣,头戴斗笠,黑纱遮面,肩头斜背一个小小包裹,右手还拉扯着一个四五岁年纪的小孩子。这小孩一手高高举起被母亲攥着,另一只手倒拖一根比他略高的小木枪,边走边回头望。

  今天在天策府正门当值的,是龙飞营队官徐长海,他一抬头,正撞见这对母子走出来。徐长海慌忙扯下肩头斜披的值星绶带,塞进同伴怀里,大步跑上来拦在这对母子之前,躬了身子抱拳急声道:“嫂子别走??您再等等??统领他就要回来了!您千万别走!”

  黑衣女子脚下不停,拖着孩子继续前行。徐长海不敢拦也拦不住,只好弓着腰连连后退,急得额头上冒出汗来。一连退了十几步,徐长海索性一咬牙,闭了眼双膝跪地,伸长了双臂横在黑衣女子身前,一声“大嫂”,两目含泪说不出话来。

  黑衣女子叹了口气,垂了头撩起面纱道:“长海你起来,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地下跪家国,岂可轻易跪于妇人?”

  徐长海摇摇头道:“嫂子,长海嘴笨,可总教头的抚恤,是朝中有奸臣使坏!大统领正在周旋,嫂子您一定得信他!”

  黑衣女子摇摇头坚定地道:“先夫他不愧李唐是尽忠,我不愧先夫是尽孝,我要让这孩子将来读书习字做文章,为杨家传宗接代。不论是为人妻、还是为人母,我必须这般作为!我杨家,为李唐、为天策流血已经够多了!”

  黑衣女子侧身绕开拦路的徐长海,手指身后的天策府,扯一扯孩子的小手道:“宁儿,你记着这里,为娘愿你一生不进此地,一生不识此地中人。”说着拽过孩子手里的小木枪扔在地上,抱起孩子决然而去。

  小孩子乍失玩具,满脸委屈几乎要哭出声来,却不敢抗拒母亲,趴在母亲肩头上咧开嘴小声喊着:“徐叔??徐叔。”

徐长海身高肩宽的一条汉子,跪在地上扭过身子,背对天策府望着远去的母子,终于哇哇大哭起来。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