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不仅为中国早期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理念和视角,也为儿童认知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眼光和思路,此外还给中国的家长和幼儿教育者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比如,书中经过研究者对德国学者、科学家、小商贩、移民、父母、教师等150人的两次访谈整理出来的“69条童年体验的清单”,既高度浓缩了艾博士的研究理念,又触动了众多父母、研究者、教育者的心灵。

【内容简介】

本书告诉你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应该经历过什么?学会了什么?又应该知道些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接触过什么?而你作为一个家长、一个指导者又应该站在哪里?怎样看待孩子的那些探索和成长,69项认知世界清单给出了*答案。不一样的童年体验,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世界。不要只看着孩子的现在,而忽略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尝试,而69项体验涉及生活实践、社会意识、身体运动机能、生理认知和审美观等方面,它是一个孩子成长的缩影。当家长看的更远、更高的时候,才可以带领孩子到达未来的彼岸,去寻找更加美好而丰富的人生。
本书主要分为四部分:*部分,认识世界的旅程,重点提出了7岁儿童应该经历的69项童年体验。第二部分,我们越了解世界,世界就越吸引我们,主要回顾和总结了150份访谈调查。第三部分,教育点滴,明确提出了自己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期望。第四部分,国外学龄前教育状况,主要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和匈牙利的学龄前教育状况。

【作者简介】
[德]多纳塔•艾申波茜 著
赵远虹 译

【目录】
章 认识世界的旅程 1
父母的关注 5
不同文化中的儿童观 9
教育工作者 11
关于儿童认知世界的社会调查 15
17世纪儿童认知世界的标准 & 21世纪的新诠释 33
世界观的知识 45
第二章 我们越了解世界,世界就越吸引我们 50
有必要设立一个教育标准吗 56
让孩子学会主宰自己的生活 67
每个孩子都是研究家、收藏家和发明家 81
在德国生活的外国孩子还缺少…… 123
聪明伶俐的学龄前儿童能保证入学后获得好成绩吗 134
第三章 教育点滴 151
让孩子有一本《我小时候的相册》 152
让孩子享受与物品的关系 156
让孩子体验主心骨的感受 162
让孩子感受乡愁 166
让孩子在窗口张望 171
让孩子保持自己的整洁观 174
让孩子体验“缺乏”的滋味 179
让孩子回忆起出生的那一刻 184
让孩子重复练习的意义 190
让孩子剥开一个橙子 193
让孩子享受森林 196
让孩子懂得书写文字 199
让孩子感受音乐的休止符号 209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双手 215
第四章 国外学龄前教育状况 220
美国 222
英国 227
日本 235
匈牙利 242
后记 重新定义孩子 247
鸣谢 250

【前言】
再版序
一个孩子,在他生命的头7年中,应该有过的经历:
● 修理一件生活用品。
● 夜间长途行进。
● 生病时得到父亲的精心照料。
● 能辨别3种水果的味道。
● 与一个成人钻研过一个无人可解的难题(体验“无人知晓”)。
● 因为“我知道得多”而自豪。
● 包扎过一个流血的伤口。
这是些多么奇特的愿望!
两个世纪交替之际,我们在德国收集了上百条诸如此类的观点和意见。当时,接受我们采访的对象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段。其中一部分是外国移民,他们讲述的童年故事,我们闻所未闻。
采访的问题简单而直接,譬如:您对7岁的孩子寄予哪些希望?他们应当具备哪些生活经验?应当接受过哪些教育?他们应当知道些什么?会做些什么?他们至少应该接触过哪些人?
人人畅所欲言
这个采访调查的主意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我在德国青少年研究院已就童年问题研究多年。后来接手一个委员会的领导工作。这个委员会负责撰写德国每届立法会议期间有关青少年的报告。按照惯例,我必须阅读过去5年内所有关于孩子和家庭的研究成果和已发表的报告,内容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没有多久,阅读就进行不下去了:一部部文件冗长无聊,重复繁杂,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孩子被一堆精准的专业行话活生生淹没,看不到一点他们“闪光的智慧”(弗洛伊德语),这里没有他们热情的旺盛精力,也没有他们富有同情心的人性。
绝望中我想,该换换样式了:使用简单、明快的提问和人人理解的话语,直接走进人群。被询问的人可以是银行职员,也可以是失业修理工;可以是康复中心的年轻母亲,也可以是80岁的女诗人;可以是老人院的院长,也可以是读企业管理的女大学生,甚至是火车站小商铺的印度老板。请不同的人来回答同样的问题:你们认为今天的7岁儿童,应当掌握哪些对世界的认知知识?
这一提问如同一枚三棱镜,引发受访人们想象力的迸发四射。许多回答积极乐观,极富感染力。他们赞叹孩子的生气勃勃,赞叹孩子对待世界的开放态度。
调查进行得如火如荼,现实却几乎被我们撇在了一边。其实为了让孩子实现一个独立自我的生活,仅仅凭借想象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整天围着孩子,绞尽脑汁牵挂的是他们一生的问题。每每投向孩子的目光中,更多掺杂的是一些担忧和野心。同一切生物一样,我们得为自己后代的生存而搏斗。换成若干现代社会的口号,便是“不能让孩子在竞争中倒下!”“让孩子尽善尽美!让孩子占取秀的位置!”所有这些都出自本能,如同先天输入我们身体的一道程序,可以说,与蚂蚁、斑鬣狗和母狮没有更大的区别。
然而,人类毕竟还是具备文化天赋的,还有能够自由做出判断的思想。我们对审美有所需求,对真理自身也有追逐。不是吗?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我们就时常反问自己:怎样才能让他们获得一个美好的人生?一个不仅仅所谓成功而且更富有意义的人生?正因如此,我们的诸多愿望也许不应该只紧盯着未来成功的跑道,也许愿为他们准备一个“幸福的童年”,使他们从小就开始累积自我行动的经验。而这一切恰恰与我们认知世界调查的初衷不谋而合。
那些在世纪交替时只有7岁的孩子们,如今已是年轻人,有的或许是在读的大学生,有的或许已迈入工作行列。不久的将来,他们也许会为人父母,那么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们将寄予怎样的希望?父母当年热衷的这本书,假如摆在他们面前,会重新获得认同吗?他们还会承认这份认知清单的现实意义吗?
中国呢?自2004年次出版以来,如今又遇到怎样的情形?不久前,本书的译者赵远虹女士向我提问:在本书发行10多年后的今天,我书中的观点是否有所改变?是否有些新的思考和补充?我对这个问题深表谢意。
在过去的10年中,我为父母和教育者拍摄了大量纪录片,有两个题目始终贯穿整个拍摄过程当中。
向生活物品学习——认知世界的陈列柜
意大利诗人皮埃尔•帕索里尼曾经说过:“从生活物品中学到的知识,我将永远不会忘记。”
日常生活用品中隐藏着这个世界的大学问。我们的祖先留传下来的都是他们独创的发明:秤、筷子、纸巾、雨伞……父母——孩子早期教育的陪伴者,每天帮助孩子与这些物质文化建立一种联系,引领孩子,如同电影快速镜头一样,穿越上千年的人类文化历史。
为了强化和扩展家庭中对生活用品的学习,我们在德国开发了一个项目——“认知世界的陈列柜”。父母和教育者将有意思的日用品收集积累,然后在幼儿园和小学里进行展示。陈列柜中摆着工具、厨具、礼品以及找到的宝贝。这些东西平常无人留心在意,天天见,却熟视无睹。而进入陈列柜后,它们的日常标签便慢慢淡化褪去,渐渐显露出文化的特质。孩子和父母可以将这些东西借回家,既可以把玩,也可以研究。等再送回到陈列柜时,或者附带着一段孩子短暂的记录,或是一幅相应的图画。近距离接触之后,这些原本被忽略的东西成为家庭经常讨论的话题。而教育研究进一步证明,在家庭中的对话和沟通,能为孩子一生的兴趣奠定基础。
在中国的幼儿园里也有这种认知陈列柜吗?我很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做的?
帮助、分享、合作
孩子天生乐于助人,因为合作是人类初始的特性。在比较行为研究专家看来,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中,人类的合作能力天生强大。而这一特性是如何在孩子身上体现的呢?成人是强化还是弱化了这种特性呢?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好像变得越来越像是一捆捆强迫孩子驶入快速道的措施和计划。作为人类特性的协助能力假设得不到强化,整个世界便会卡住不前。
如何学习互助协作?这是一个教育课题,应当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为认知世界清单增添一个的愿望
对于中国新版的读者们,我真诚地希望:请紧随你们的孩子,不时跨入他们的无拘无束之地,支持他们每一次积累经验的旅程,并时而让权给他们。作为回报,孩子将向我们展示:如何利用多种资源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要知道,这是我们成人已经久久荒废的能力。
多纳塔•艾申波茜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