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荣获2016年度桂冠童书奖 文化历史类!

海峡两岸联袂推荐 台湾妈妈的唐诗育儿经 孩子自己的诗画手工书;借由24首经典唐诗、24幅孩子创作的唐诗画、24个亲子共玩的手工,感受唐诗之韵、享受陪伴之乐!

这是一本给家长看的书:读《陪孩子画唐诗》,向台湾妈妈借鉴与孩子谈诗论画的方法。

这是一本给孩子玩的书:玩《我的诗画本》,用创意手工发现诗词之趣,展开自己的诗画之旅。

这是一套家长和孩子可以共读的书:看两本书,读24首经典唐诗,玩24个创意手工,画24幅自己理解的唐诗画,为经营家庭文化氛围、创造亲子陪伴时光找到话题和内容。


【内容简介】

《陪孩子画唐诗》——台湾妈妈的唐诗育儿经

  在这本书里,台湾的一对母女在唐诗里想象畅谈着:从李白的月光谈到了梵·高所画的卧室;从王维绮窗前谈到毕加索的立体派;从《游子吟》谈到了缝纫机的历史……一次又一次拉近着古代唐诗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从中能看到一个母亲的文化趣味,示范着如何导引孩子读诗、画诗,以及对个人创意的坚持。阅读此书,能感受到台湾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也能从中学会陪伴孩子、读懂孩子的方法。

《我的诗画本》——孩子自己的诗画手工书

  在这本作者和编辑用尽巧思的配套手工书里,将24首唐诗变成了24个好玩的艺术创作,可以让孩子尽情释放思考力、创造力、整合力和动手能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诗画本,也提供了亲子间更多的话题和互动内容,帮助更多家庭开启陪伴旅程、享受亲子之趣。


【作者简介】

作者 刘雨菡,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因个人兴趣,特别着重于中西艺术史、美学史的研究,近年更从佛学中体悟艺术人生的真谛。

  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出版社主编、电视节目制作人、作家、室内设计师、艺术经纪人等职业,现专职写作,以亲子教育、人文历史、生活美学等为创作内容。

  1997年出版**本生活美学散文《生活,其实也可以很美丽》(台湾新路出版社);1999年出版两性关系散文《35岁独立宣言》(台湾商周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二本生活美学散文《今天,回家喝咖啡》(太雅生活馆出版)。

插画者 李怀殊,现年10岁,就读小学3年级。曾于2014年获得日本花王国际公司举办之国际环保绘画比赛,荣获全球第三名、台湾**名的殊荣。


【媒体评论】

24首诗皆是千古绝唱,熟记这24 首千古绝唱及妈妈雨菡所写的趣味“诗文赏析”、“作者介绍”、“小知识”,可以少翻很多书,少跑很多馆,不只穿越进了唐朝,也成了一个懂诗的人。

——管管 台湾知名诗人、诗画家

古诗要与现代生活情调结合,让孩子融古人情怀于真实生活情境之中,画出现代情调的唐诗,雨菡母女做到了。

——凌拂 台湾知名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这本书传统而现代,人文兼科学,中西文化勾连,涉及诸多方面,可读性极强,又一次拉近了唐诗与我们的距离。

——聂焱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美术教师

细阅小品般细腻流畅的行文,处处可见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的默默关爱,同样身为母亲的我,被海峡对岸另一位用心的母亲所感动。

——徐蓉 上海影视导演、制片人、策划人

当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除了会惊叹于小女孩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之外,更能感受到的是亲情的力量,如同涓涓细流沁人心脾,因此带来的感动不言而喻。

——滕桓 天津电视台资深节目主持人


【目录】

*辑 五言唐诗的童想世界

导言

登鹳雀楼——野兽派画风

相思——红豆不是相思豆

春晓——春之圆舞曲

静夜思——月光下的卧室

竹里馆——竹林中的钢琴

杂诗——意料之外的立体派

登乐游原——登猫空赏夕阳

新嫁娘——厨房里的快乐新娘

第二辑 五言唐诗的实景写生

导言

小松——家有小女初长成

咏鹅——白鹅写生记

池上——重温采莲谣

白鹭鸶——白不只是白

答人——蜡笔的涂改趣味

悯农——田野踏青识稻禾

游子吟——缝纫机密密缝

感遇——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

第三辑 七言唐诗的情境创作

导言

种荔枝——爬上长颈鹿的脖子采荔枝

嫦娥——在月球上跳芭蕾舞

清平调——跳舞的公主姐妹

秋夕——化身织女会牛郎

江畔独步寻花——骑脚踏车赏花

渔歌子——西塞山与鳜鱼

乌衣巷——橙色的江南水乡

枫桥夜泊——夜泊日月潭


【前言】

本书缘起(自序)

  女儿怀殊自幼就非常喜欢涂鸦、画画,且走到哪画到哪,作画的速度非常快,产量也相当惊人。她的绘画风格有阶段性:幼儿园小班及之前,画的是米罗的超现实图案;中班起写生能力突然长进,仅凭图像记忆,就能无师自通,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肖像;上了大班,竟在写实的人物肖像画里加入天外飞来的幽默感,譬如画出忧郁的超人、开心的明代谏臣“海瑞”等与他们在电影电视中性格完全相反的形象。

  刚好,怀殊在上大班时受到同学的影响,沉迷于当时流行的卡通影片《珍珠美人鱼》,不但要求定时收看这部卡通影片,她笔下的人物画也受到片中女主角露亚公主及其他美少女画风的影响──画出了日本漫画家创造出来的蓬松又卷曲的长发及大而不真实的汪汪电眼。她甚至偶尔会提及同学中谁的露亚公主画得*像*漂亮,颇有竞争仿效之意。这时候我给予的反馈通常是一盆冷水:“那是没有创意的复制画,根本比不上你自己画的蒙娜丽莎。”

  我以她画的超人、海瑞、蒙娜丽莎为例,一方面开导她不能执迷于漫画式的复制画;一方面也开始寻思如何提供新的题材,来满足她涂鸦创作的欲望,毕竟幼儿的生活经验、创意灵感都有局限,画多了终会出现瓶颈与重复,再不留心,他们就会一味沉迷于复制的便利性和即兴的满足了。

  适巧,大班下学期起,我的时间较为充裕,正准备引导女儿学习唐诗,当时她已听熟了我买回来的唐诗唱诵CD,虽会唱诵却不解其意。某一天,我试着解释文意直白易懂的《登鹳雀楼》,一边解说,一边拿起色笔在纸上画出诗中提到的山、水、楼的造型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我画得很简单,也很写意,未料,竟因此勾起女儿“画唐诗”的兴致,这也令我如获至宝:流传千古的诗词,不正是挖取不尽的绘画题材吗?

  后来在陪孩子画唐诗的过程中,我又发现如果以女儿能理解的现实生活情况来解释诗意,她就更能画出有创意的诗画来。譬如我曾这么引导她:《春晓》这首诗描写的正是她每天贪睡不起来,小鸟在窗边高歌吵闹,叫她起床的情景。我们住在山区,早晨也多半是在嘈杂的鸟叫声中起床的,所以女儿很快就明白了诗文的含意。

  在陪孩子画唐诗的过程中,我找到的创意是“生活化”与“现代化”,女儿则因此学会了让自己化身为主角,去感受、经历唐诗所描写的各种情境。

  有了全新的创意和灵感,我们一起创作出24幅别出心裁的唐诗画,完全跳脱“复制”的窠臼,呈现出与其他唐诗画不同的特色和面貌。是故,我也敢大言不惭地说: 这24 幅画,是艺术画而不是复制画,因为每一幅都独一无二,都经过推陈出新的咀嚼与安排。

  无论女儿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画家,只希望她在绘画或其他经历中,都能将创意与巧思尽情施展、挥洒,而不要萧规曹随、人云亦云,那么,这三年来,陪孩子画唐诗所耗费的工夫也值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