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本集收入著者文史论文四十四篇,内容包括著者所撰学术论文、学术札记、图书序跋、补正(如《明人传记资料索引》补正)、纠误(如《清代人物传稿》纠误)等,著者较为重要的中文学术论著多已收入。作者马泰来先生曾先后师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何炳棣和钱存训先生,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香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兼冯平山图书馆主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等职。此次汇集出版先生文集,对于学术研究、勉励后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马泰来1969年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师承香港大学饶宗颐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何炳棣教授及钱存训教授,于1971年以学生助理的身份在美国芝加哥开始其图书馆事业,随后担任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1987年至1997年)、香港大学图书馆副总馆长(1997年至2001年)、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2001年至2015年)。1997年至2000年曾任美国东亚图书馆理事会。
【目录】

学海纪程(代序)…………1

《南方草木状》所记小说故实讨原——伪书窥管…………1

释“立铺”…………15

《京本通俗小说》各篇的年代及其真伪问题…………21

从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论历史上的宋江…………41

《从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论历史上的宋江》发表后记…………47

元代水浒杂剧辨伪…………53

明版水浒传插图两种书后…………64

《明崇祯刻本水浒人物谱》书评…………71

冯梦龙与文震孟…………73

研究冯梦龙编纂民歌的新史料——俞琬纶的《〈打枣竿〉小引》…………76

冯梦龙友朋交游诗考释…………81

冯梦龙研究献芹…………94

评橘君辑注《冯梦龙诗文·初编》…………105

麻城刘家和《金瓶梅》…………111

诸城丘家与《金瓶梅》…………123

有关《金瓶梅》早期传播的一条资料…………139

谢肇淛《〈金瓶梅〉跋》考释…………143

《汤显祖诗文集》徐笺补正…………158

《醉醒石》本事来源及作者考证…………163

《波斯人》作者非蒲松龄…………182

《清实录》中的刘鹗…………184

《无专鼎铭》和刘鹗…………190

林译闲谈…………194

林译提要二十则…………205

林纾译书序文钩沉…………230

林纾翻译作品原著补考…………238

林译遗稿及《林纾翻译小说未刊九种》评介…………247

张冠李戴的林译托尔斯泰作品和译坛幸运儿《泰西三十轶事》…………259

无中生有的早林译《葛利佛利葛》………… 263

罗香林教授和我的林纾翻译研究…………267

读《中国善本书提要》札记…………275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前言…………282

建置华文古籍权威档芹论…………286

明代中国与柯枝之交通…………295

释“左辖”“右辖”…………312

明代文物大贾吴廷事略…………315

明季书贩林志尹事略…………330

《明人传记资料索引》补正…………334

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校议…………361

《明史食货志校注》补正…………374

《清代人物传稿》纠误…………377

读书札记四种…………380

一、《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小札…………380

二、《梦溪笔谈》札记二则…………381

三、《列朝诗集小传》考正…………384

四、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考证三则…………387

识小录三则…………388

一、新调国(读《列子释文》札记)…………388

二、陈际泰的生卒年…………389

三、明季抱瓮老人小识…………391

再访施观民:明人传记资料数据评估…………393


【前言】

《学海纪程》(代序·节选)

本集收入文史论文四十四篇,我的中文学术论著,较为重要的多已收入。例外有二,其一是有关红雨楼藏书的文章,因拟另出专集;其二是1981年编订的《林纾翻译作品全目》,因近年张治、樽本照雄等人的重要发现,需要增补。

兹述闻见,作“考证九策”。虽非渡人金针,野人献曝,容有少助。

不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先有结论,再找证据支持,必漠视不利己说的资料。应广集资料,公允结论不期而至。

应有基本知识,不犯常识性错误第二。

近人尝谓:“‘邱’‘丘’指‘小土堆’时为同字异体,作为姓却不可互代。‘丘诸城’与‘诸城人邱志充’之间并没有多少接近之处。”不知明代只有丘姓,而无邱姓。清雍正三年(1725)因避孔子讳,始有邱姓。《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三年八月)癸酉,谕内阁九卿等,古有讳名之礼,……况孔子德高千古,……至于常用之际于此字作何回避,一并详议具奏。”“(十二月)庚寅,礼部等衙门遵旨议覆,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凡系姓氏俱加偏旁为‘邱’字。”明人丘志充,至是遂成“邱志充”。

不可轻视词汇,望文生义第三。

近人注释明人日记:“目前宜亟议政府及冢臣,共理庶政。”认为“政府,政府体制及分工人选。冢臣,内阁重臣”。其实当日“政府”指内阁,并无现代词语含义;“冢臣”仅指吏部尚书。此君又注释“右辖”为“明代的一种低级事务官吏”,不知“右辖”是明代省级官员“右布政使”。此外,台湾陈教授编撰王思任年谱,不知明人每称京师北京为“长安”,遂使年谱内年幼的王思任,时在西安,时在北京,几若“神行太保”戴宗。如陈教授读过或知有《长安客话》一书,想不会有此失误。总之,多读明人著作,时人用语自必熟悉。

不宜堆砌资料第四。

积聚证据,不是獭祭。作研究必须懂得选择,晓得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每见世人以多为胜,引用资料重复,特别是方志资料。如要“证明”某人是何地人,何年进士,则既引县志,又引府志、通志、正史,甚至《古今图书集成》。其实如无不同说法,选用一较详尽的原始史料即可。近人编写年谱,多有此失。编写成果是年谱长编,不是年谱。近见一篇书评,论及我对徐?生卒年的考证,谓别人“用了六七千字,而马文用了不足千字,不仅所得结论一致,而且更加精确”(周小山:《整理与研究结合的硕果》,《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 年第2 辑)。因为我主要引用徐?嫡孙徐钟震写的徐?行状,不单纪录年月日,还提供时辰。

熟习典章制度第五。

前辈学者,文史兼治,陈寅恪为其中代表。今日文史分家,无异楚汉。一般而言,治古代史者,阅读古籍,多能胜任。而治古代文学者,每乏典章制度常识,官名和地名稍好,因为如不认识,可查字典辞书,典章制度则如根本看不出问题,自然不再深究。现举一误改例子。1978 年,家兄和刘绍铭合编Traditional Chinese Stories:Themes and Variations 一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家兄指令我翻译《醉醒石》中的一篇小说。其中有“代巡”一词,盖指“代天子巡狩”(《明史·职官志》语)的“巡按”,我采用了常用的英译“regional inspector”。书出版,发现被改作“actingregional inspector”(代理巡按)。改者不晓得巡按基本上是一年一任,本身就是一短期临时任命,哪里需再找代理。迄今尚无人指出“代理巡按”一词的不合理。

不可忽视基本逻辑第六。

“刘涓子”人名,是考证《南方草木状》真伪的重要论证,我认为唐慎微因为是医家,熟习《刘涓子鬼遗方》,误改陶弘景、杨倞的“涓子”为“刘涓子”。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编订《南方草木状考补》(1991),则认为“陶宏景和苏颂都和唐慎(微)一样是著名医学家,何以证实其非陶语”。一医家有误,怎可以推论其他医家也犯同一错误。

寻找研究命题第七。

作研究不可趁热闹。别人考证《金瓶梅》作者,不要也找个尚无人提到的明代文人,小心求证为作者。亦不要大胆假设,故作惊人言论。我本无意作林纾翻译原书考证,看到近人的书目陈陈相因,一人有误,众人盲从,有些人不懂外语,无法更正,而懂外语者,则未质疑,前人所言,全部接受。日积月累,我发觉前人考订林译原著,绝大部分不可信,而无人考订的尤多,遂作《林纾翻译作品全目》。

果断第八。

不要和稀泥。一分资料说一分话,不是所有问题都可有结论,但应尽力寻找答案。1983 年在广州主办的“《南方草木状》国际讨论会”,后对该书的真伪没有定论,认为“见仁见智,理解不同”,虽然主办方明显相信该书非伪。

采铜于山第九。

科研不是环保,资料不应循环使用,不然难有新发现,新贡献。(虽然,事情每有例外。我的《京本通俗小说》研究,基本上没有利用新资料。)前人看书,除非家藏万卷,否则要到图书馆,看善本书尤如是。今日使用电子资源至为方便,网上资料一般免费,虽然不一定可靠。电子资料库更包罗万有,以学术论文为例,从前先要翻检多种纸本索引,再设法找期刊。今日期刊资料库多能直接提供论文原文。但各种资料库提供的是制成品,等同顾炎武说的“旧钱”。如作研究,资源不能为资料库局限。电子检索至为方便,但用者如不追访原文,所得支离破碎,不成体系。有闲得多读书,日久收获必丰。

以下例子,非任何电子资源所能解决。原本《醉醒石》,第五回首叶,版面残破。今人多以为第五回是因触犯清人忌讳而被删去。如戴不凡称:“‘□□□□□时,举族殉义固多,若浙江按察使王□□□□子于同僚之妻,然后同夫自焚。盖臣死国,妻死夫,乃天地间大道理。’其语气亦断非出于明人。前缺五字,大约是‘虏骑南下之时’一类的‘违碍字眼’被挖版的结果。”其实此段文字虽残缺,但人物和时间并非不能考证。“浙江按察使王”是王良,王氏夫妻自尽,乃明初靖难时事,见《明史》卷一百四十三《王良传》。其妻托子于同僚之妻,《明史》未载,但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七所述大致吻合。我因看过《西湖游览志余》,依稀记得该故事,乃再读田汝成书,然后查《明史》。靖难事件,清人并不介怀。总之,此处缺字内容,只能“采铜于山”,方可解决。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