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女校,前身中西女校和圣玛利亚女校都高度重视戏剧教育。扎根学校的土壤,“教育剧场”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花朵中分外夺目的一支。“教育剧场”的课程目标不是培养演员,而是要让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学生能在台上自信地表达,自如地展现,投入角色的情感,富有同理心,并能和大家一起讨论,发表意见,就获得了成功。
【内容简介】
作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创新课程,教育剧场不仅是艺术教育、国际教育的实验项目,还是在既定的课程框架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思想的课堂。在发端、发展直至成熟的六年里,教育剧场课程继承了女中的传统,借鉴了姐妹学校的课程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在课程开发伊始,教师团队就确定了教育剧场的课程性质:教育剧场课程不是传统的戏剧课程,其课程目标也不是将学生培养成演员,而是在亲近戏剧艺术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并创造健康人格,实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突破。
【作者简介】
徐永初,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妇联执委、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女学生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学校长兼职教授。曾主编《女校女生》《为了明天的辉煌》《圣玛利亚女校》等图书。
【目录】
章 教育剧场:不是戏剧课的戏剧课
节 历史足印:过去的女校一直有戏剧课
第二节 他山之石:其他女校的戏剧课
第三节 舞台在呼唤:我们也要开戏剧课
第四节 大幕将拉开:老课新开

第二章 戏剧游戏:营造安全环境及建立默契
节 开启破冰之旅:“暖身”和建立默契
第二节 身体雕塑:感知你的身体语言
第三节 自画像: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我
第四节 微型诗剧:内在自我的诗意表达

第三章 戏剧定格:运用动作呈现情境百态
节 创设定格:发现动作的“魔力”
第二节 定格的张力:调用生活中的冲突构建故事
第三节 演与谈:演出后的真实思想交锋

第四章 “虚戏”:用想象尝试艺术形态的融合
节 颜色:演出对美的直觉
第二节 绘画:演出情感的画面
第三节 诗歌:演出虚实相间的意境

第五章 过程戏剧:在过程体验中换位思考
节 心怡的故事:走进学生的内心
第二节 百日维新:和历史的碰撞

第六章 校园大戏:在戏剧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节 戏剧社的发展
第二节 三十个学生一台戏:《苍黄》
第三节 面向现实的经典改编:《小王子》
第四节 关注现实的学生原创:《寻找小猫的妈妈》
第五节 戏剧与音乐珠联璧合:音乐会《悲惨世界》

第七章 春华秋实: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节 学生需求:成就一门好课程
第二节 教师发展:造就一支好团队
第三节 路漫漫:这还是个新事物
后记 回忆与展望
【前言】


  “教育剧场”告诉我们
  《女中的创新课程——教育剧场》的书稿我看了几遍,每次都很激动,“教育剧场”走来的一幕幕情景历历在目。这门课程,实践着我们的办学理念。今天这一门综合课程的成功,让我们不仅回味着“教育剧场”的精彩,也聆听和感悟着“精彩”对我们的述说……
  “教育剧场”告诉我们:一门成功的课程要扎根学校的土壤。
  我们市三的办学思路是传承女校历史,把市三办成“有文化的名校”;开发女校课程,把市三办成“有特色的女校”。《教育剧场》课程就是在这两条交汇线上产生的。
  市三的前身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校都高度重视戏剧教育。很多校友,包括在理科方面卓有成就的著名校友,在回忆母校时,也会对当时的戏剧课充满深情回忆,认为影响一生。我们近有两本书《圣玛利亚女校》和《中西女中》出版,其中专门回忆戏剧活动的就有十几篇,提到戏剧活动的就更多了。
  教育戏剧之所以成为女校的特色课程和传统课程,是因为艺术教育和女生发展有天然的联系,它符合市三的特色和传统,有了市三的沃土,教育戏剧必将开出鲜艳的花朵。
  “教育剧场”告诉我们:一门成功的课程要能让每个学生共享。
  作为一所有历史的女校,我们要开这样的课。但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演员,是要让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接受教育。所以我们开的是“教育剧场”课。“教育剧场”的特色在于是一门全体女生参加的必修课。把“教育剧场”开成“必修课”是我们的着力点,也是突破点。
  戏剧依靠舞台表现,使女生阳光,有自豪感。爱演戏的女生,展示风采,不爱演戏、羞于演戏的女生挑战自我,悦纳自我,重新认识自己,培养自信。
  戏剧需要角色认同,使女生宽容,有亲和力。演了班主任,演了校长,演了父母,演了学霸……演了不属于“她们自己”的角色,她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对“他人”有了更客观的理解。
  戏剧需要合作表演,使女生大气,有影响力。重视合作,学会沟通、相处,个人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是每个人的成功。
  既然这门课程立足教育,就必须每个人参加。对很多女生来讲演得好不好没关系,能在台上自信的表达,自如的展现,投入角色的情感,富有同理心,并能够和大家一起讨论,发表意见,就获得了成功。许多专家都指出,“教育”和“必修”是这门课的精髓所在。
  “教育剧场”告诉我们:一门成功的课程要“跨学科”。
  我们的“教育剧场”教研组由语文、英语、音美等老师组成。每年的“大戏”,语文、英语、政治、心理、历史等学科组都会参与其中,开设有关剧情背景的知识介绍,组织相关社团进行纪念品“义卖”等衍生活动。跨学科,学生才能迁移运用多种知识;跨学科,教师才能合力组织多种活动;跨学科,才能联动全校,形成校园文化,更加体现新课程的引领价值。
  “教育剧场”告诉我们:一门成功的课程必将促进教师的成长。
  创新课程的成功,是教师勇于、乐于挑战的成功,是教师团队的力量。我们的“教育剧场”教研组没有一位是专业戏剧老师,但他们从无到有,课程不断成熟,影响原来越大。特别是后还写出的相关“专著”,更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成长的写照。
  不仅这个团队成长了,全体教师也从中受益匪浅。我们组织全校教师观摩听课,评价研讨,“教育剧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我们学校“激活课堂”、“走进女生心灵”、“做女生教育的行家里手”等教学改革行为都起到了示范作用。
  这些收获,在我们2016年六月由230多位学生参演的年度大戏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宣传册中,我写下下面这段话:
  “市三校园版的音乐剧《悲惨世界》就要上演了。这部经典的文学著作、经典的音乐剧,通过学校的新课程带给了学生。
  这部戏是市三女生的能力展示。她们不仅是演员,而且还是配乐师、布景师、化妆师、灯光师、广告设计师……这次演出展示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她们没有上过舞台,她们没有专门的排演时间,她们通过课程用习得投入换来了舞台的精彩。
  这部戏是市三精神的艺术写照。这些指导老师都不是专业戏剧老师,白手起家,一路坎坷,终于使《教育剧场》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也为上海戏剧课程探索了一条新路。这台音乐剧也是老师心血的结晶。
  这部戏是市三课程的魅力演绎。不仅语文、音乐、历史、美术传统融入其中,更是健美、新媒体课程、OM课程、ipad课程、行进乐队等学校新课程的集体亮相。各科教师形成团队,多种知识融为一体,显示了课程综合的美好前景。
  艺术是女校的特色,戏剧是市三的传统。我们为特色和传统的发扬光大不懈努力。
  这是一场戏,是艺术课程大融合的尝试,是一次校园文化盛会,是市三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的舞台诠释,是我们对学校、学生和艺术的爱。”
  这门课程的成功,使我们对市三的办学理念有了更坚定的认识。很多人问,市三培养女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想,办好女校重要的是形成女校文化,要有女校特有的文化气息,女校要有“女校味”。
  市三的文化是“雅”。
  雅的教育对学生而言,就是不俗气,不功利,陶冶性情,遵循规律,厚积薄发,规划美丽人生。
  雅的教育对学校而言,就是不专制,不盲从,尊重个性,激发认知,润物无声,走进女生心灵,。
  我们“独立、能干、关爱、优雅”的“IACE”育人目标,就是要通过有“女校味”的学校课程,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出“女孩味”,成为志趣高雅的阳光女孩,学识博雅的知性女孩,形象优雅的魅力女孩。
  在“教育剧场”的引领下,我们的课程正不断走出新天地。
  《中西讲坛》是我们女校又一门的特色课程,取“学贯中西、智通文理”之意,每学期定期由本校教师同时开设几十个讲座,已是第三季。人文艺术类的有《道家智慧与心理疗伤》、《走近指挥家》等。数理科技类有《条形码和二维码》、《和物理老师一起看电影 》等 。
  《大学体验课程》是由大学教师与本校老师共同专为女生设计开设的,让女生走进各类大学,有幸体验专业实验室的研究过程和实验方法。
  《社会实践研究课程》是每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确立课题,以2~4人为小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性课程。女生的课题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
  艺术审美类课程丰富多彩,形成了浓厚的美育艺术氛围。《吹奏乐鉴赏与实践》、《“Drumline”行进打击乐》、《生活中的实用美术》、《女生健美》、《茶艺》、《女生礼仪》等课注重艺术品位和生活情趣,为女生喜闻乐见。
  我们的学生对市三这些课程心存感激。
  近几年每每到海内外大学放假时就会有一批批校友回归母校、泡在市三,蹭市三课,赏市三景。我在校园中也经常见到一位披着披肩专注画学校建筑的女孩,她画画身影也成了校园的风景,感染着身后来来往往的学生,她就是目前在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学习的学生(这所学院的目标是发现和培育每一名学生的独特才智)。她告诉我每次来校园都能带来灵感和快乐,有种回家的感觉,故每次回国都要来母校浸润创作并留下画作送给学校。她之所以对学校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是因为“是学校让我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此时,我特别要介绍的是这本书的后记。在出版前我曾经有一次与三位已毕业的学生蔡恬吉、杜佳宁、蒋怡琳有过一次关于戏剧教育的谈话,整理之后,我觉得可以作为本书的后记。
  这三位女孩在市三的校园里都是普通的学生,但在戏剧的伴随下,她们的生活已经显现了多元性、独创性和丰富性。她们的对话反映了“教育剧场”对她们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影响,我们为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感到高兴,我们也更加深刻理解和坚信这门课的正确定位:以戏剧为载体,以教育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
  人生如戏,戏有人生。写戏,演戏,谈戏,愿学生们感悟人生百味,演绎人生精彩。
  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们老师和同学的全心投入,感谢家长的理解关注,感谢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感谢来自新加坡的何家伟先生、黄俊鹏夫妇在课程构建和本书编写方面给予的热心帮助!
  把市三办成“有文化的名校”,把市三办成“有特色的女校”,我们任重道远,矢志不渝。

  徐永初
【免费在线读】

  章 教育剧场:不是戏剧课的戏剧课

  节 历史足印:过去的女校一直有戏剧课

  近年来,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教育剧场(Theatre in Edcation)等概念被人们越来越熟悉,戏剧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
  很多人认为,这是舶来品,于是把探索和借鉴的目光投向国外的教育戏剧理论和实践。国外教育发达的国家固然戏剧教育历史悠久,而且目前也取得了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但事实上,我国对戏剧教育功能的探索与实践,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已开展,而且有了一定的声势和影响。
  以中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为例吧。张伯苓生于天津,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他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他自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之初,就非常重视戏剧的美育功能。早在1901年就提倡话剧(当时称“新剧”,也称“文明戏”)。
  他和教职员学生一起创作演出话剧。他说:“戏园不只是娱乐场,更是宣讲所、教室,能改革社会风气,提高国民道德。”,“从戏剧里面可以得到做人的经验。会演戏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必能做事,戏剧中有小丑、小生、老生等,如果在戏剧中能扮演什么像什么,将来在社会上也必能应付各种环境。”
  当时周恩来、曹禺还在天津南天中学读书时,已经成为南开新剧团的主要演员,曹禺后来成为中外知名的戏剧文学家。曹禺也曾说:“南开新剧团是我的启蒙老师,不是为着玩,而是借戏剧讲道理,它告诉我戏是很严肃的,是为教育人民、教育群众,同时自己.也受教育。”
  张伯苓曾亲自编剧、导演。也培养了一批出色的演员。对剧本的编选,非常严格。在他的提倡影响和扶持下,四十多年来,在天津、昆明和重庆各个时期的南开话剧理论、史话、纪事、演出剧目(近200个),创作及改译的剧目(近100个)剧评等。
  周恩来在他写的“校闻”中也说:“校中每次周年纪念会,例演新剧,以志庆贺。今年暑假期问,校长(张伯苓)特集同新剧团团员数人,前往高家庄李氏小学,预先编纂,以冀勿匆忙于临时。……每人均编稿本三、四,而业经校长认可演者有二。所费手续,计经四次……其中情节,固求能免俗,然悲欢离合,实深合社会心理,且布景丰富,以之陪衬内容,情节当能益肖。”
  当时中国已兴女校。女校从诞生那天起,就和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再以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女中为例。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社长韦君宜在南开女子中学有六年学习生活。
  入学不久的一次校庆日,"南开新剧团"排演易卜生剧作《娜拉》,由大学部万家宝(曹禺)主演,在一个不满十一岁的女孩眼前展现了一个新的天地,从中呼吸到了时代的气息。那时人家是大学部学生,可是我是初一小孩子,他当然不认识我,可是我这个小观众却对此戏印象极深。至今,在末幕换上深色衣群的娜拉站在台中央说:我原来是一个洋娃娃!'诀绝出走的模样儿,还留在我的脑际。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以下简称“市三女中”)的前身是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校,这两所上海著名的女校,在当时都非常重视戏剧教育。
  演短剧是中西女中的传统。当时学校经常指导学生演英语短剧,如莎士比亚戏剧的片断或欧美文学名著改编的片断。茅盾先生写的《我走过的道路》一书中曾评论中西女塾演出的《翠鸟》),说“这大概是中国戏剧史上演出的个外国话剧,比神州女校学生排演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早了几年。”
  薛正校长认为,中西女中学生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应通晓祖国文化。她亲自任导演,学生次在中西女中演出了中国现代剧《一片爱国心》。以后学校又演出了曹禹的《雷雨》、郭沫若的《孔雀胆》、《棠棣之花》、《屈原》等名剧。
  中西1940届钟吉鱼回忆:“高三时在学校大礼堂的舞台上我们演了英语剧《傲慢与偏见》,当时全班同学积极投入,容文贞、沈冰如、张惠芳等任主角,班主任当导演。舞台布景、服装设计由师生合作制成。”
  圣玛利亚女校也是非常重视戏剧教育的。1945届应曼蓉回忆:
  我在课外,还看了些现代的西方戏剧,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我就尝试自己写剧本,构思了一个故事情节,和同班刘锦宰、刘天眷一起设计了一个三幕剧《圣诞节降临到红木古堡》,我写了这出戏的、二幕,刘锦銮写了第三幕,她还为全剧配了音乐。此剧得到了桂质良老师和全校同学支持,46届郭志媛还把她漂亮的一件塔夫绸晚礼服借给我们做戏装。1944年圣诞前夜,我们在圣约翰大学交谊室舞台上演出,刘天眷演男主角,我演女主角,邵曼琳演特别有趣的一个女配角,这出戏演出很成功,轰动了约大。
  1945届 应曼蓉这样回忆:
  我们在初三读Treasurelsland就演绎那个强盗在小旅店一段情景,全由学生自己排演。有时我们班会演出舞蹈节目,那是因为我们有李葵、王丽天这样有芭蕾根基的同学,演出使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信心百倍,终于在高二那年汇同一部分1953届同学,从约大请来胡思永、叶惟德导演,演出《夜店》,效果非常好,更增添了我们敢想、敢做的意气,对承担从没做过的事毫不畏惧。可以说母校不仅赋予学生高素质的学科知识,而且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了一种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使我们一生享用不尽。
  重视戏剧教育的传统,在解放后中西女中和圣玛利亚女校合并为市三女中后,仍然得到很好的传承。1957届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丁铮宜对当时学校的戏剧活动有过详细的介绍:
  1954年我们如愿以偿地坐到了市三女中高一(六)班、(七)班的课堂。在课余时,我们一起走进行政办公室,非常礼貌地询问能不能在大礼堂舞台上搞一些演出。办公室的老师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他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大礼堂以往的辉煌,似乎说以前曾演出过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他还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到一间仓库里去看,居然还留存了一些服装和道具。我们深刻的印象是看到了一件像婚纱礼服一样的长裙……于是一出童话剧《雪女王》便酝酿成形,戏剧社团继往开来的炮就此打响了。我担任的是幕后配音乐效果的“角色”,记得演出的时候,我台前、台后的跑来跑去,一边观察剧情的发展,一边跑回侧犀放唱片,并为自己能即兴的发挥让音乐轻点、响点甚是得意。这种幕后的激情一直延续至今,特别在我担任大活动导演时,常常感到自己仍然带着那份熟悉的、市三女中的“青春”气息。
  我还忘不了,稚气的我们次“玩”得太开心了,高举着火炬的“强盗”刹是威风,居然在舞台上点起了明火。但一不小心干燥的侧幕烧了起来,火焰很快地往上窜……幸好舞台上有灭火器,胆大的同学手忙脚乱地把它颠过来倒过去,终于喷出了白沫沫,将火扑灭。事后我们揣揣不安地等待着校方的“处罚”,谁也不会想到后等来的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换上新幕,再度“公演”。从此以后,我们这批喜爱艺术的孩子们,在母校的呵护下就更加大胆地往前走啦。每个社团团员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扑在戏剧社团的“事业”上,一台台古今中外,不拘一格的演出给校园带来了阵阵欢乐和多多的话题。记得木工间的老师傅对我们特别关照,有求必应,制作出来的大窗户、茅草屋具有专业水平,制作的道具更是没得话说使得我们的演出,还真像那么回事了。
  戏剧社团的任团长是56届的范巴陵,她和58届尤赐圻(尤嘉)演出的《破旧别墅》是白砥民老师导演的。导演的高超手法加上潇洒自如的“男”角和歇嘶底里狂笑的“女”角的表演,令剧场气氛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这也可能就是电影《枯木逢春》尤嘉被选为女主角苦妹子的必然吧。
  戏剧社团的第二任团长是黄淑帧。我唱歌,她为我伴奏,我演白天使,她扮小黑人。高三时我们搭挡演出了越剧《盘夫索夫》令人瞠目。因为她是团长,所以“别人不演的,我来演”。她在《祝福》中扮演的媒婆却是歪打正着,服装、化妆任她发挥,一出场满堂彩。有的角色真是非她莫属,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在她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种精神、这种勇气当然应验在她的事业上,成了一位遗传基因的开拓先锋。
  市三女中的大礼堂“舞台”对于我的人生来说,似乎从未离开过,有一种延续、一种永恒的感觉……唱着“小二黑结婚”次登上了市三女中大礼堂舞台,又唱着“小二黑结婚”闯进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大门,走进了上海人艺。从演员到导演,从未离开过“舞台”。
  过去上海有很多女校,都很重视戏剧教育。语言、音乐、戏剧,往往是当时女校的支柱课程,因为那时候对女子学习数理化没有很高的要求,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课程符合女生特点,符合女生一生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外国办的女校,对英语、外国音乐和外国戏剧的教学更加热衷,当时女性能讲英语,听外国音乐,看外国戏剧,是很时髦的,很洋气,在今天来看也是艺术修养的一种表现。所以戏剧教育一直是中国女校的一个教育传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