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媒体精英如何在近代中国生成,其间身份与思想经历了怎样的转型?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中,报人群体如何发展为与政权相离异的一股势力,从体制内“清议”,走向“抗议”?本书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关注近代中国精英如何使用报刊展开政治诉求,影响晚清政治进程,以及报刊抗议如何对城市民众形成示范和感染,激发和配合其他政治抗争行动,从而激发、塑造不满和怨恨,瓦解清廷的合法性,影响辛亥革命的到来。
【作者简介】
李礼,资深媒体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多家媒体主编、专栏作家。现任《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另编著出版有《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穿越百年:民国前传》等。
【媒体评论】
有一种知识分子,叫做媒体人。他的前世今生,让这本书给说清楚了。从清议到抗议,从士大夫到媒体人,有公共担当的知识分子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甲午战后,新媒体迅速崛起,对中国政治发展变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部专著资料扎实详尽,叙事清晰条理,有思想有见解。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自由世界首先从思想与言论自由开始,晚清报人的兴起为中国步入这个新世界开启了一扇窗口, 本书的“历史追记”相当值得关注。
——高全喜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报纸是*早出现、也是中国引进*早的现代媒体,在清末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过程中,报人的作用不容低估。本书对现代报人的产生与发展,做了详实描述与深刻的分析。
——雷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晚清是中国的大变革时代。报人群体的兴起,不惟改变这一群体的古代状态,而且在清议转向代表大众的公议进程中,催生了中国的“第四权力”。本著从社会变迁等相关角度,再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转变。
——任剑涛 清华大学教授

【目录】
上篇 / 1
绪论 / 3
章近代社会变迁与报人群体 / 13
第二章报馆和报人:形象与角色重塑 / 35
第三章媒体权力与精英报人的生成 / 61
第四章古典民意如何转向报刊舆论 / 85
第五章言论“抗议”的展开 / 118
第六章社会动员与“怨恨”的激发 / 159
下篇 / 183
第七章王韬:早期报人的意外崛起 / 185
第八章汪康年:传统精英的转身 / 208
第九章章炳麟:新报刊与“旧”革命 / 244
第十章梁启超:国家主义下的言论批判 / 280
结语 / 312
参考文献 / 322
后记 / 337
【前言】
从绅议到舆论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以来,除了少数人之外,一般都会有点家产。即使是穷秀才,谋生的机会,也比一般贩夫走卒要多些。所以,他们的地位,从经济到政治,都比较高。自西汉以来,民间士大夫的议论,朝廷是要听的。所谓御史的弹劾,其实消息来源,就是这些议论。至于选拔官吏,一度要看民间士人的评议,所谓“月旦评”是也。后来实行科举考试了,但报考的人,也需有民间士人的担保,如果一个读书人品行很差,担保的都找不到。地方官到一个地方,懂事的,首先要拜门,把当地有名的士绅拜上一拜,以后好办事。所以,后世有人说,中国的乡村,实际上是乡绅自治。

其实,乡绅自治的说法,多少有点夸张。如果地方官真的安心要搜刮,而且他的来头又足够的大,那么,乡绅是挡不住他的。不到万不得已,乡绅不会动用自己在京里的关系弹劾他。因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动,就意味着翻脸。翻脸之后,扳倒了这个人也就罢了,万一扳不倒,以后的麻烦可就大了。所以,乡间的士绅议论,对于朝政的影响,其实没有像后人想象的那样大。所谓自治,也只是在宗族治理和乡村的互助事业上,有那么点意思。清朝是“异族”统治者,对于汉人乡绅天生怀有敌意,所以,清朝的乡绅自治,就更谈不上了。

然而,这种状况,到了太平天国之乱的时候,出现了变化。当家的统治者,在大乱之际,已经完全丧失了控制力,不得不祈求汉人士大夫出来帮忙。在这种情况下,不喜欢太平天国的士绅冒了出来,从而颠倒了清朝政治,开始了地方坐大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由于此后的洋务运动的加持,使得士绅以及后来演化出来的绅商,力量越来越强大。到了戊戌变法失败,朝廷乱政,义和团兴起的时候,居然可以策动东南地方,实行暂时性的独立。

到了清廷实行新政之时,在内外压力之下不得不开放报禁的朝廷,面对各地的报界舆论,已经只能做乖乖宝了。此时,地方势力的膨胀,已经到了绅商当家,新旧士人帮忙的阶段。过去的读书人中,出现了留学生,学堂学生,中国的记者编辑和撰稿人,用手中的笔,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舆论场。在这个舆论场面前,没有什么权贵人物敢于瞒天过海,胡为乱来了。

此后,在民国期间,舆论场的作用更是可怕,任你是谁,都不敢轻忽。袁世凯的称帝,败于梁启超的一支笔,而张勋复辟,也同样在舆论面前吃了瘪。尔后的军人派系之间的混战,首先开打,不是用枪炮,而是先打电报战,在报纸上互相攻击,谁打得好,后来真刀实枪的战争,还就真的占便宜。

近代中国,从古代变过来,变得很大,的,其实就是出现了舆论场。这种转变意义深刻,影响深远,本书由此展开广阔的历史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张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