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我认识的钱钟书》是作者根据自己了解的钱锺书的一些琐闻所写,亲切具体地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大学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书名是冰心老人1994年建议作者采用的。

作者吴泰昌由于工作关系,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与钱鍾书、杨绛夫妇交往,历时二十多年。作者根据交往中的感性材料,和书信、题赠、签名书籍、合影等实物资料,写成此书。在书中,大师生活点滴、文坛前辈掌故,皆以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并配以几十幅从未公开的珍贵照片及钱锺书亲笔书信、题词手迹、滋味醇正浓厚,使读者走近一代国学大师的晚年生活。

这本书的出版,既是“亲历大家”系列的一个部分,也是表达对钱锺书、杨绛先生永远的怀念之情。


【作者简介】

吴泰昌,1938年生,安徽省当涂县人。1964年自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文艺报刊编辑工作。1984年至1998年曾任《文艺报》副总编。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五、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七届名誉委员。兼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儿童文学》编委、《小说月报》顾问等。他还是冰心研究会副会长。

已出版散文、文学评论集《文学情思》、《梦里沧桑》、《我亲历的巴金往事》、《我认识的钱锺书》、《我认识的朱光潜》等二十余部。《艺文轶话》获中国作协主办的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有《阿英文集》、朱光潜《艺文杂谈》、孙犁《书林秋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7—2000年)散文选》等多部编著出版。


【目录】

秋天里的钱锺书

关于《旧文四篇》

不愿重印《谈艺录》

听李健吾谈《围城》

忆及柯灵《钱锺书创作浅尝》

“瓮中捉鳖”记

朱光潜与钱锺书的一段文缘

学者的书房

姓钱的,不迷信“钱”

电视剧《围城》播映随记

在三里河,后一次看望钱老

病中探望

杂忆与琐记

奖勉晚辈

一本刚翻开的大书

访谈:吴泰昌谈钱锺书

深切怀念钱锺书先生

编后赘语

增订版后记


【前言】

关于书名,我在书的初版《编后赘语》中曾说:“书名是冰心老人1994年建议我采用的。”冰心的这个建议,当时我就告诉了杨绛先生,杨先生说,好,以后出书就用它。杨先生还补充说,你写锺书,他也是这个意思,据你了解掌握的材料去写,只要求做到真实,不“失实”。冰心建议我使用“我认识的钱锺书”书名时,钱先生已经住进北京医院了,开始去探望钱先生时,他头脑还清醒,能用微弱的声音说几句话,交流一会儿。有次他问我关于他的书写的怎么样了,他说千万别为了写钱锺书把身体弄坏了,不值得。我告诉他,书名就用冰心老人建议的 “我认识的钱锺书”,他点点头说可以。《我认识的钱锺书》出版后,杨先生多次向来访者出示该书,说吴泰昌不是写“钱锺书传”,也不是写“钱锺书评传”,是写他认识的钱锺书。有的来访者将他的这番话写文章在报刊上公开了出去,杨先生得知后笑了笑。

《我认识的钱锺书》初版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的。今年三联书店要出版它的增补本,作为“亲历大家”丛书之一,算起来,前后已有十一年了。

2010年是钱锺书先生诞辰百年纪念。三联书店和我原计划届时重版这本小书,后因故未果。为了表达一位晚辈后学对钱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这年我做了两件事:一是应杨绛先生电话邀请写了《深切怀念钱锺书先生》一文。2010年春节后的一个傍晚,我突然接到杨先生用家里座机打给我手机的电话,估计她先打了我的宅电,我正在旁边的饭店用餐。杨先生客气地说,泰昌同志,今天要占用你点时间,说点事。我说,杨先生我去看您,当面说不更好吗?她说:我心里急,今天非要告诉你。今天是锺书诞辰一百周年,你知道,钱锺书是不主张开纪念会、出纪念文集的。我考虑了很久,又同社科院领导商谈,决定召开“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这件事先告诉你,因为你知道钱锺书生前不主张为他开纪念会、出纪念文集,不仅知道,也听他亲自说过。我说:这件事由您和社科院决定,谢谢您对我的信任,提前告诉了我。杨先生说的更多的是“纪念文集”的事。她说,已提名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丁伟志担任“纪念文集”主编,院部和他本人已同意了。书在会前出版。杨先生说,她这次希望并动员钱先生的一些亲朋好友从不同方面写些文章,集子里的文章她都争取先看一下。她说,你前几年刚写并出版了《我认识的钱锺书》,这本书费你多年的时间,辛苦了,但这次我还是想请你写篇纪念文章,因为你们交往多年,交谈也多。他在住院期间,你还多次看望。据看护告诉我,有次你们还谈了不少时间,直至他病到后,我才电话告诉你别再去了。我说谢谢杨先生的信任和鼓励,文章一定按时完成。杨先生说,单位会有人同你联系,但文章寄我,让我先睹为快。我在送呈杨先生原稿(打印)时附了一封信,说拙文请杨先生把关,改动或不用均请她定夺。不几天,杨先生又来电话,讲了几句:尊作我看了,已转编委会,一字未改。

这篇《深切怀念钱钟书先生》同时载入三联书店版《钱钟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集中。

二是新浪网在钱锺书百年诞辰日次日约请我去演播室文化大讲堂讲了四十五分钟,主题是纪念钱锺书先生,主持人现问现答,看来是有备而来,提了不少听众关心的问题,我据自己所知道的一一作了解答。后被告,这次所讲,反应尚好。这个活动,我事先也电话告诉了杨先生,若有讲的不妥或不实之处,请她指正,之后多年一直未听到过她这方面的意见。这次增补本,增加了《深切怀念钱锺书先生》一文和在新浪网所谈的文字稿。谈话经友人整理文字稿后,又承本书责编卫纯先生仔细整理为文章,并且保留了初版的《编后赘语》。初版上的图影数量和安排作了少许删略和变动,图片也有极少量的增补。

感谢三联书店经理路英勇、总编辑翟德芳,特别鸣谢副总编辑郑勇和责任编辑卫纯的热忱关心和支持。增补本今年出版,本是想为杨绛先生一百零五岁大寿添点暖意,可万没想到,她突然于六月二十五日走了。这本书的出版也权作对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一种纪念和怀念!

吴泰昌

2016年7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