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逻辑学普及读物,目的是轻松、愉快地向普通人介绍逻辑知识和理论,带领大众进入逻辑思维的神奇世界。这也是一本“逻辑学习完全手册”,完整解析52个逻辑问题,将抽象的逻辑问题和概念具体化,你会发现,原来“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其实不一定就是真正正确的。

本书以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解释说明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不符合逻辑的说法与概念,全面、系统地对逻辑学中的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进行阐述与讲解。本书的主旨不只在于讲解逻辑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本书介绍的逻辑知识点全面、讲解由浅入深,使用大量实例、辩论对话,充满思辨与趣味,可读性强,是一本适合广大读者的逻辑类读物。

本书获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2018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第1名。


【作者简介】

孙 勇,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复旦大学逻辑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全国著名逻辑命题、应用、考试及辅导专家,多次参加全国MBA和工程硕士逻辑统一考试的试题题库建立工作,自2000年开始从事MBA、MPA等国家考试的逻辑科目辅导,被十多家培训机构聘请为考前辅导教师。他的授课深入浅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逻辑考试规律及解题技巧。

在教学之余,他长期从事逻辑命题特点的研究,对现代逻辑具有独特的理解。他所创造的逻辑术语,如简单命题三特征因素、命题性质的传递、误置因果、因果倒置、有无他因、论证的A、B模式、共因削弱、他因和本因的关系、比较逻辑、比例逻辑、合规式评价等,形成了在金岳霖的形式逻辑后,中国现代逻辑的范式,而这些范式已成为自2000年以后的中国逻辑书籍,尤其是逻辑应试书籍中的基本术语。




【媒体评论】
2017年新书首发&签售,现场火爆




2018年8月参加上海新闻广播FM93.4《科学魔方》录播节目



2018年上海书展,参加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举办的“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分享&签售会”视频直播节目:“上海科普系列直播——逻辑大师带你走进逻辑思维的神奇世界”。


【目录】

01 布罗基学习的基础:概念/ 1

公鸡真的会下蛋吗?

模范丈夫就是好色之徒?

头上长多少根头发就不是秃子?

哪里有红色?我只看到红色的枫叶

孙悟空墓存在吗?

达尔文是猴子变的?

大蚂蚁是大动物,而小象是小动物吗?

贝克汉姆英俊吗?

我在格林大街,左边是一座雕塑。你怎么还是找不到我?

地球可以划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吗?

非生物系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为什么拉布拉多狗可以进入?

个人英雄主义就是强调个人英雄的理论吗?

02 布罗基学习的深化:判断和推理/ 65

大多数斯巴达人是勇士,是否意味着少数斯巴达人是懦夫?

答案错了,解题方法就一定错吗?

为什么喜欢吃植物的兔子却不喜欢吃胡萝卜?

从“有些樱花不是粉色的”为什么推不出“有些粉色的花不是樱花”?

“不傻就是不爱我!”“那么,爱你就是傻了?”

我信任长胡子的阿拉伯人,阿卜杜拉没长胡子,所以我不信任他

老鼠不是狗并且狗不怕猫,因此“老鼠怕猫”?

公认美女都有崇拜者,为什么姗羽滂关有这么多崇拜者却不是公认美女?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我知道你很温柔,可是你太丑了!”

如果狗会飞,那么斯考尔教授今天会正常上课

只有癞蛤蟆才想吃天鹅肉吗?

法官到底该怎么判?

为什么无赖不会说自己是无赖?

布罗基给并且仅给那些自己不削苹果的人削苹果,他给自己削苹果吗?

已经确定校长同意换乘大飞机,为什么还是小飞机?

不能证明外星人不存在,那么你认为存在外星人了?

你是不是不再害怕蓝色的鬼了?

03 布罗基学习的应用:论证/ 165

到底要吃几条河豚才能证明它没有毒?

火鸡为什么没有在主人摇完铃后被喂食?

蟾蜍搬家真的能预测地震?

母老虎更像公老虎还是更像女人?

年龄越大越成熟,所以老约翰比他儿子更成熟?

游泳运动的建议到底好不好?

为什么民意调查往往不能预测普选结果?

80% 肺病患者吸烟仍然不能证明吸烟容易导致患肺病?

校园里为什么要安装电子警察?

买股票还是买债券?

为什么能够计算天体运行轨迹的牛顿却预测不了股票价格?

你们的观点到底是堵还是雨?

人们真的崇拜驴?

为什么能左右逢源?

真的不是水库造成的干旱?

蝴蝶抖动翅膀真的是龙卷风的原因?

结婚使员工的离职率下降?

负债越高的人越感到快乐?

是打折促销还是优惠让利?

你不是恐龙,怎么会知道恐龙不喜欢吃鱼?

名人的话就更可信吗?

《国王的新装》中的小孩子说真话有什么用处?

除了逻辑,还要注意什么?


【前言】

逻辑从产生就与辩论联系在一起,不管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还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墨辩逻辑,都认为逻辑是一种辩论的规则,尽管逻辑从本质上说不仅与辩论相关。我们经常会批评别人“不逻辑”,又被别人批评“不逻辑”,但是什么是逻辑?逻辑又怎样在生活中体现?我们如何识别生活中的各种“不逻辑”?面对“不逻辑”,我们该如何应对?本书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回答上述问题。

本书将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不逻辑”用一个个小故事来说明,故事编排以逻辑学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为线索。本书的主旨不在于讲解逻辑学知识本身,而是重点说明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因此,小故事的编排根据其所涉及的逻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来取舍,重在解决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不逻辑”。故事对话中,一方是“不逻辑”的,另一方则通过辩论来揭示对方的“不逻辑”。小故事的主题包括:

公鸡真的会下蛋吗?

模范丈夫就是好色之徒?

头上长多少根头发就不是秃子?

孙悟空墓存在吗?

贝克汉姆英俊吗?

为什么无赖不会说自己是无赖?

蟾蜍搬家真的能预测地震?

蝴蝶抖动翅膀真的是龙卷风的原因?

校园里为什么要安装电子警察?

为什么民意调查往往不能预测普选结果?

负债越高的人越感到幸福?

名人的话就更可信吗?

……

通过这些小故事,本书阐述逻辑学中概念辨析、判断分类、推理规则、因果关系等基础知识,这些小故事的分析不涉及具体的专业知识,而仅从逻辑角度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每一个小故事及其中的对话、辩论都充满思辨和趣味。通过上述小故事的阅读,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仅能掌握逻辑知识,还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逻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使读者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不逻辑”时,读者一定可以从容应对,巧妙化解。


【免费在线读】

头上长多少根头发就不是秃子?

9月的魔都,气温已经比较低了。早晨,布罗基缩在热被窝里,眼看着上课要迟到了,他才匆匆起床,洗漱后奔向教室。同桌郝辛斯基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他看起来有什么心事。

“发生什么事了?怎么愁眉苦脸的?”尽管已经上课,布罗基还是小声地询问郝辛斯基。

“没什么,只是早上起床发现又掉了至少 5 根头发,这样下去,我就快变成秃子了。”郝辛斯基的头发原本不多,再加上到了魔都大学后,可能因为水土不服或者学习压力大,每天早上都掉头发。

“不会的,你目前头发还是很多,就算再掉几根,也不会变成秃子。”布罗基安慰道。

“那要是再掉呢?”

“不会。”布罗基再次否定。 “那要是再掉呢?”

“这个,应该不会一直掉吧……就算再掉几根,也不会秃。当然,不能一直掉……”想到“一直掉是否就秃了”这个问题,布罗基的安慰也显得犹豫了。

两个人的小声对话引起了斯考尔教授的注意,他把脸转向布罗基,“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与大家分享?”

“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布罗基回答道,“只是有件事情想不通。”

“什么事情想不通,说来听听?”教授有些好奇地问。

“教授,请问,掉一根头发会让一个人变成秃子吗?”布罗基问道。

“当然不能!”教授立即否定。

“那么,再掉一根头发呢?您肯定说不能。那么,再掉一根头发呢?还是不能……如此循环,直到这个人的头上只剩下一根头发时,您依然认为掉一根头发不会让一个人变成秃子吗?如果秃子就是一根头发都没有的状态,那么*后这一根掉下来,他就是秃子了?是不是只要有一根头发就不是秃子呢?或者到底头上有

多少根头发才不是秃子呢?比如说是 1 000 根?那么,再掉一根,变成 999 根,是不是就变成秃子了?但这又与您刚才说的‘掉一根头发不会让一个人变成秃子’相矛盾了呀?”布罗基自问自答地向教授提出疑问。

教授听完了布罗基的问题,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今天温度是多少?”

“7 度。”

“热吗?”

“热?应该是冷吧!我们国家要到 12 月以后才会出现这个温度。”布罗基尽管不知道教授为什么突然谈起温度,但是还是忍不住抱怨气温太低。

“哦,那么,升高 1 度会不会变热?”教授不理会布罗基的抱怨,而是继续提问。

“升高 1 度也只有 8 度,怎么会变热,还是冷。”

教授接着追问:“那么再升高 1 度呢?你可能回答还是冷,不会变热。那么再升高 1 度呢?……如此循环,直到多少度才热呢?比如 35 度,是不是热了?显然是热了!那么是不是从 34 度上升 1 度,达到 35 度就是从冷变成热呢?而你刚才却说升高 1 度是不会从冷变成热的呀?”

“啊?我没有说 35 度不热呀!”布罗基有点被搞糊涂了,他显然没有搞明白教授的意图。

教授笑了笑,说:“你当然没有说,你肯定认为 35 度的天气是炎热的,我也是这样认为。那么 34 度呢?自然还是热,那么我们认为多少度算天气不热呢?这其实是一种感觉,没有精确的内涵。同样,头上有多少根头发才不秃呢?这也是一种感觉,比如你们可能感觉我看起来是秃子,但是感觉郝辛斯基看起来不是。” 教授把自己有限的几根头发向后撸了撸,继续说道,“那么‘秃子’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呢?逻辑学不研究这个概念的具体内涵,但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概念,当然我们的使用是模糊的、不精确的,因为我们无法精确地说明‘秃’与‘不秃’的界限,全凭感觉,也许未来会产生对‘秃’的内涵的量化说明,比如秃子就是指一个人平均每平方厘米头皮上的头发根数少于 3 根,但是这个与逻辑学无关。假设现在有了‘秃’这个概念内涵的量化定义,这时候,你要是问我‘掉一根头发是否使人变成秃子’就比较容易回答了。”

“但是,这太搞笑了!”布罗基反驳道,“您看,一个人多一根头发,少一根头发,实在感觉不出有什么差别,为什么却存在 ‘秃’与‘不秃’的实质区别呢?”

“量化既是逻辑上对概念内涵的一种规定,也反映人们对于某一概念认识的深入。”教授语速明显放慢,他说,“人们对事情的认识*初只是一种感觉:这个很漂亮、你开车太快、这个食品很好吃、今天很热等。但是什么是漂亮?什么是开车快?好吃是什么意思?到底多热?这些语言不仅模糊,可能交流双方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样。”教授停顿了片刻,好像等待全班同学能完全理解后,继续说道,“事实上,从逻辑的角度,如果对一个概念的内涵不能从量化的角度说明,说明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是模糊而不科学的。只有量化以后,对概念的理解才是精确的、科学的。而正是因为量化,才会出现‘掉一根头发变成秃子’的可能性。就像‘超速’,我国规定行车速度每小时超过 80 千米就是超速,所以你从 60 千米加速到 61 千米,这时候快 1 千米不会超速;但是当你从 80 千米哪怕再稍微加速 0.1 千米时,抱歉,你超速了,警察就会拦下你。尽管看起来,每小时 80 千米与每小时 80.1 千米真的感觉不出什么区别。”

“那么,是否概念不能量化,模糊而且不精确,这个概念就没有意义?”布罗基问道。

“当然不是了!”教授语速明显快了些,“就像我无法精确量化告诉你头上要有几根头发才不是秃子,但是……”教授笑了笑,指着郝辛斯基说:“我觉得他肯定就不是秃子。”

学 习 总 结

★ 概念内涵和量化:很多概念内涵的本质特征必须量化,量化既是对概念的理解精确,也有利于交流,很多概念是通过量化确定概念内涵的。

★ 即使不能通过量化来精确说明概念内涵,这也不妨碍概念本身的存在。

法官到底该怎么判?

斯考尔教授要求大家先阅读讲义中的一个逻辑案例,并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案例是这样的:

据说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学者普罗泰戈拉是一位很有名的律师,向他学习诉讼的人很多,而他向学生收的学费也非常贵。第欧根尼想向他学习诉讼,但是觉得学费太贵,不公平。普罗泰戈拉说道,“第欧根尼,你向我学习诉讼,学费事实上是投资,将来学成以后,你成为大律师赚到的钱会远远超过学费。你不能将学费仅仅看成是学习的成本。”

“但是,我怎么知道您的教学质量好或者坏呢?您现在就收学费,但是我将来是否能成为大律师尚未可知。如果将来我的*场官司就打输了,我连律师都做不了,就更不用说大律师了。但是您早已经收了学费。”第欧根尼反驳道。

“既然是投资,总归有风险,”普罗泰戈拉从对话中,发觉第欧根尼思维很清楚,所以,他很想收这位学生。“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我建议:你先交一半学费,等学成以后,如果你的*场官司打赢了,就把另一半学费补给我;如果你的*场官司打输了,那么另一半学费也就不必缴纳了。你看如何?”

第欧根尼同意了普罗泰戈拉的建议,于是两人签署了以下合同:

第欧根尼向普罗泰戈拉学习诉讼,学费 100 万,先缴纳 50万。第欧根尼学成毕业后,如果*场官司打赢了,补交余下 50万学费;如果*场官司打输了,免除余下 50 万学费。

欧根尼完成了学业并且很快成为有名的律师,他打赢了很多官司,但是却一直没有补交余下的 50 万学费。面对向他追讨学费的老师普罗泰戈拉,第欧根尼说道,“老师,您那一半学费现在还不能补交,我们得按照合同约定的执行。”

“合同约定,如果你的*场官司打赢了,就要补交另一半学费。你说你成为律师以来,打赢了多少官司?*场官司输了没有?”普罗泰戈拉质问道。

“哦,我的确打赢了很多官司,也从来没有输过。但是,那些官司都是我代理原告或者代理被告打的官司,都是别人的官司。我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原告或者被告,也从来没有与别人打过官司。所以,我的*场官司到现在还没有打过,这样也就谈不上我的*场官司的输赢,所以目前还不能补交剩下 50 万学费。”第欧根尼回答老师。

普罗泰戈拉一听就知道,第欧根尼将合同中的“*场官司”做了与自己不同的解释:他认为“*次当律师帮别人打的官司”就是*场官司,现在却被第欧根尼解释为“*次当原告或者被告与别人打的官司”。普罗泰戈拉不再与第欧根尼继续辩论什么了。

很快,第欧根尼收到法院的传票,他被老师普罗泰戈拉告上了法庭,要求立即补交另外一半学费。老师普罗泰戈拉是原告,学生第欧根尼是被告,老师的诉讼请求是第欧根尼立即补交另一半学费。

普罗泰戈拉的逻辑推理是:如果法官判我赢,那么根据法官的判断,第欧根尼补交学费;如果法官判我输,那么第欧根尼作为被告,他打赢了*场官司,所以根据合同,第欧根尼补交另一半学费。因此,无论官司输还是赢,第欧根尼都必须补交另一半学费。

但是,第欧根尼也构造了类似的逻辑推理:如果法官判我赢,那么根据法官的判断,我就不用补交学费;如果法官判我输,那么我作为被告,打输了*场官司,所以根据合同,我就不必补交另一半学费。因此,无论官司输还是赢,我,第欧根尼,都不必补交另一半学费。

现在,如果你是法官,你该如何公正地裁决呢?

“案例中的师徒两人*后的逻辑推理结构很相似,这种结构的推理成立吗?”姗羽滂关有些糊涂。

“应该成立的,尽管这种推理结构确实很特殊……教授,这是什么特殊的推理结构?”布罗基向教授提问道。

“逻辑上将这种推理结构称之为‘二难推理’。”教授一边回答一边在黑板上写道:

二难推理的扩展结构:

已知:如果 A,那么 B;如果非 A,那么 C。

所以:B 或者 C。

例:如果维拉自己开车,那么她现在在超市购物;如果维拉不自己开车,那么,她现在只能在家门口等超市班车。所以,维拉现在在超市购物或者还在家门口等超市班车。

二难推理的复杂结构:

已知:如果 A,那么 B;如果 X,那么 Y。又,A 或者(并且)X所以:B 或者(并且)Y。

例:如果维拉这个月超额完成指标,那么她有超额奖;如果维拉这个月满勤,那么,她有全勤奖。又,维拉这个月超额完成

指标或者(并且)这个月满勤。所以,维拉这个月有超额奖或者(并且)有全勤奖。

“在二难推理的复杂结构中,前提如果是‘或者’连接的判断,结论就是‘或者’判断;如果前提是‘并且’连接的判断,那么结论就是‘并且’判断。”教授指着*后的复杂结构解释道。

“案例中学生和老师的推理都是二难推理吗?既然二难推理是正确的推理结构,他们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又如何解释?” 郝辛斯基提出疑问。

“从结构上看,案例中的老师和学生的推理都是二难推理,但是其中有一个人的二难推理是有漏洞的,大家能否看出哪一个人的推理有漏洞?”教授对郝辛斯基的问题表示肯定,同时反问学生。

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教授的提问。教授只好继续讲解道,“大家看,老师的诉讼请求是,‘第欧根尼立即补交另一半学费’,这个诉讼请求即使被驳回,结果也只是‘第欧根尼不必立即补交另一半学费’,这不等于‘第欧根尼不补交另一半学费’。”

“那法官怎样判决才是公正的呢?”姗羽滂关对结果特别感兴趣。

教授回答:“由于学生和老师的分歧点源于对‘打赢*场官司’涵义解释的不同,又由于合同没有明确定义到底什么是‘打赢*场官司’,所以,老师和学生对‘打赢*场官司’的解释都是合乎逻辑的,不能认为某一方的解释就是诡辩,这需要法官来确定采纳何种解释。”

“既然双方的理解都合乎逻辑,那么法官根据什么来确定采纳何种解释?这是不是就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郝辛斯基接着教授的话问道。

教授点了点头,说道,“算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吧,所以法官是高危职业,控辩双方都希望法官的这种自由裁量权对自己有利,这样就可能会产生一些不道德的交易。但即使自由裁量也有一定的原则,比如:裁量结果有利于弱势一方。在财产纠纷中,裁量结果一般应有利于欠钱的一方。”

“那么,法官会采纳第欧根尼关于‘打赢*场官司’的解释了?我认为很不公平!”布罗基说道。

“为什么不公平呢?”教授反问布罗基。

“这样法官判决不就是第欧根尼不必补交另一半学费了?这不太符合师徒两人*初签订合同的本意。”布罗基答道。

教授摇了摇头,明显不同意布罗基的回答,他继续说道,“你错了!法官的判决是:按照第欧根尼‘打赢*场官司’的解释,在老师与学生打官司以前,第欧根尼不必立即补交另一半学费;所以这场官司第欧根尼获胜。但是‘第欧根尼不必立即补交另一半学费’并不意味着‘他不必补交学费’,现在第欧根尼打赢了他作为被告的*场官司,所以,他就需要向老师补交另一半学费了。”教授给出法官的判决结果并结束了今天的课程,他知道学生们还需要对案例*后的结论进行理解消化。

学 习 总 结

★ 二难推理的一般结构:已知:如果 A,那么 B;如果非 A,那么 B。所以:B。由此形成二难推理的其他衍生结构。

★ 二难推理的扩展结构:已知:如果 A,那么 B;如果非 A,那么 C。所以:B 或者 C。

★ 二难推理的复杂结构:已知:如果 A,那么 B;如果 X,那么 Y。又,A 或者(并且)X。所以:B 或者(并且)Y。

★ 法官在断案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是这种权力的使用也是有一定原则的。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