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继B.K.S艾扬格畅销书《瑜伽之光》之后又一部重量级瑜伽经典,被誉为“瑜伽呼吸习练圣经”。

艾扬格是现代瑜伽创始人,世界上*伟大的瑜伽导师之一,2004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具影响力100人”之一。瑜伽调息法是瑜伽习练中的呼吸艺术,赋予习练者调控情绪的能力,带给他们内心的稳定、专注和泰然自若的状态。瑜伽调息法犹如一座桥梁,将瑜伽习练者从单纯身体层面的锻炼跨越到内心的拓展,进入自我实现之旅。

¤190多张艾扬格亲自示范的体式照片,20多个调息法重要阶段练习表,200周循序渐进的学习课程设置,详尽讲解14种瑜伽调息法

本书从现代解剖学、古典瑜伽文献的角度讨论了瑜伽调息法的理论、艺术、功效,详细讲解了14种瑜伽调息的练习方法,同时给出了全面的瑜伽哲学背景知识,还讨论了经脉、收束法、脉轮和种子曼陀罗等。本书为习练者提供了200周循序渐进的学习课程,还特别指出了习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规避的风险。

¤适合所有瑜伽练习者和其他人练习的瑜伽呼吸之道

本书翔实而透彻,对所有瑜伽习练者,都是实用的、全面的、精准的操作指南。


【内容简介】

《调息之光》是艾扬格大师继畅销书《瑜伽之光》之后*重要的经典作品,被誉为“瑜伽呼吸习练圣经”。本书翔实而透彻,对所有瑜伽习练者,都是实用的、全面的、精准的操作指南。

瑜伽调息法是瑜伽习练中的呼吸艺术,赋予习练者调控情绪的能力,带给他们内心的稳定、专注和泰然自若的状态。瑜伽调息法犹如一座桥梁,将瑜伽习练者从单纯身体层面的锻炼跨越到内心的拓展,进入自我实现之旅。

本书从现代解剖学、古典瑜伽文献的角度讨论了瑜伽调息法的理论、艺术、功效,详细讲解了14种瑜伽调息的练习方法,同时给出了全面的瑜伽哲学背景知识,还讨论了经脉、收束法、脉轮和种子曼陀罗等。本书为习练者提供了200周循序渐进的学习课程,还特别指出了习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规避的风险。


【作者简介】

艾扬格:

1918年12月14日出生于印度卡纳塔克邦,艾扬格瑜伽创始人,其著作《瑜伽之光》被誉为“瑜伽体式习练圣经”。他的一生为现代瑜伽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现代瑜伽创始人。2004年艾扬格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影响力100人”。2014年8月20日辞世,享年96岁。


【媒体评论】

1.B.K.S.艾扬格的《调息之光》是古老瑜伽科学在当代的崭新呈现。

2.本书探讨了呼吸的微妙运作,各种吸气、屏息和呼气技法,以及使血液中的生命力在经络和脉轮之中畅行无碍的技巧。

3.本书解释了如何激活五种形式的宇宙能量,厘清了调息练习法的谬误,对瑜伽调息练习者有极大的价值。

4.对这部富有启发性的著作,瑜伽习练者们无疑会感兴趣,它是瑜伽苍穹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瑜伽宗师 克里希那玛查雅(T. Krsnamāchārya)


【目录】

祈祷 3

来自我的上师的颂词 4

推荐序一 艾扬格大师,我的瑜伽古鲁 耶胡迪·梅纽因 11

推荐序二 呼吸控制的科学与艺术 R.R. 迪瓦卡 13

作者自序 瑜伽呼吸之道 B.K.S. 艾扬格 19

上卷

部分 瑜伽调息法理论

第1 章. . . 瑜伽是什么? 3

第2 章. . . 瑜伽的步骤 8

第3 章. . . 普拉那和瑜伽调息法 17

第4 章. . . 瑜伽调息法和呼吸系统 21

第5 章. . . 纳迪和脉轮 41

第6 章. . . 古鲁和弟子 53

第7 章. . . 食 物 57

第8 章. . . 困难和帮助 60

第9 章. . . 瑜伽调息法的功效 63

第二部分 瑜伽调息艺术

第10 章. . . 提示和注意事项 69

第11 章. . . 调息中的坐姿 83

第12 章. . . 调整心意的艺术 108

第13 章. . . 契合法和收束法 112

第14 章. . . 吸气与呼气的艺术 124

第15 章. . . 屏息的艺术 132

第16 章. . . 修习者的级别 141

第17 章. . . 种子调息法 144

第18 章. . . 波动调息法 149

第三部分 瑜伽调息技法

第19 章. . . 乌伽依调息法 155

第20 章. . . 间断调息法 180

第21 章. . . 蜂鸣调息法、晕眩调息法和流溢式调息法 190

第22 章. . . 手指调息和摆放的艺术 194

第23 章. . . 风箱式调息法和圣光调息法 217

第24 章. . . 清凉调息法和嘶式调息法 225

第25 章. . . 顺应调息法 231

第26 章. . . 逆向调息法 243

第27 章. . . 太阳调息法和月亮调息法 255

第28 章. . . 清理经络调息法 263

下卷

部分 自由和至福

第29 章. . . 冥 想 283

第30 章. . . 摊尸式 295

附录一. . . 瑜伽调息法课程 321

附录二. . . 术语解释 332


【免费在线读】

作者自序

瑜伽呼吸之道

B . K . S . 艾扬格

我的本书—《瑜伽之光》赢得了众多学生的心,甚至完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历程,他们初都是对这门高尚的艺术、科学与哲学仅仅怀有好奇心的人。我希望《调息之光》也能够提升他们的知识。

出于对帕坦伽利以及古印度那些发现瑜伽调息法的瑜伽行者们的尊重和敬仰,我在此与诸位分享其精髓之简洁、清晰、微妙、精良与完美。近年来,在我的瑜伽修习中,有一种新的内在觉知之光开始照耀着我, 这是我在写作《瑜伽之光》时所不曾经历的。友人和学生们催促我把自身的经验和口头教学内容写下来,以便于深入阐述我在帮助学生精益求精地习练时的细致观察和思考。

许多西方学者已然接受人是身、心、灵三位一体的古老观念。各种体育、竞技和运动的技术被设计出来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它们被设计出来是为了满足人们身体层(annamaya ko?a)的骨骼、关节、肌肉、组织、细胞及器官的需要。印度学者称其为“对物质的控制”。对此我已在《瑜伽之光》一书中予以充分的说明。直到近,西方学者才意识到发源于印度的这种检验呼吸、血液循环、消化、新陈代谢、营养、内分泌和神经等系统的技术,其精微的方式被通称为“对生命能量层(prānamaya ko?a)的控制”。

瑜伽知识是一个定则化了的体系,它奠定了自我实现的八个方面,分别是:禁制、劝制、体式、调息、制感、执持、冥想和三摩地。本书的重点是调息法,旨在保持人体自主控制系统处于一种健康和完美的平衡状态。

在我的家乡,当时还未有任何学者、圣徒或瑜伽行者来启蒙我的瑜伽学习。儿时的我身染多种疾病,正因为如此,拜命运所赐,1 9 3 4 年为了重获健康, 我被引领到瑜伽之路上。此后, 瑜伽便成为我的生命之道。尽管各种困难常常打断我的日常习练、钻研和体验,但是,瑜伽教给我守时和自律。

刚开始,调息法练习对我简直是一种折磨。对日常体位法练习的过分投入,使得我的身体内部在调息法开始的几分钟内就屡屡颤抖。每天清晨,我起床练习,控制气息、保持呼吸的节奏令我感到非常费力。我努力坚持,可是还没做完三四回合,就已经气喘吁吁了。这时,我会稍事休息,然后继续尝试,直到做不下去为止。我问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却找不到答案,也没有人指导我。虽然失败和错误多年困扰我的身心及自我,但我仍坚持不懈地提高标准。直至今日,我依然会每天拿出一小时练习调息法,但即便如此还是远远不够。

语言能够迷惑并吸引读者进入宗教实践(sādhana),使他认为自己理解了某种精神体验。阅读只能使他博学,而把所学付诸实践则使其更接近真理与明晰。事实上,真理与明晰即是纯净。当今是一个科学进步的时代,无数新词充斥着词典。作为一个纯粹的实修者(sādhaka) 而非文字工作者, 我不擅长舞文弄墨,在选择恰当的术语来写下我的想法时,我感到有些吃力。我只能尽己所能将我习练这门精妙艺术的经验体悟呈现给读者。

调息法是一个有着无限潜质的宏大主题。它探究身体和心灵的密切联系,因而是身心的科学。它看似简单易学,但一旦坐下来练习,练习者就会意识到这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其中的奥妙鲜为人知,有待进一步发掘。在过去,瑜伽文献的作者更多关注调息法的效用而非实际做法。这或许是由于调息法过去一直被广泛习练而大多数人对它耳熟能详的缘故。作者们对调息法的功效的解释可以让大家了解他们的一些体验,但这些体验实际上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调息法中的许多动作极度微妙。例如,皮肤向相反的方向做微妙精确的运动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但却在瑜伽中得到发展。经过训练皮肤能以这种方式运动,而这在调息法练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调息法在许多方面看来是一种主观的艺术。当这种技术被发挥到极致时,皮肤的运动就会与吸气、呼气和屏息同步,能量的流动能够达到和谐的状态。

现代科学已经借助电子仪器,证实了瑜伽行者直觉知识的有效性。调息法的效用是确切而非虚幻的。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客观知识(科学或实验)与主观知识(艺术或参与体验)将在调息法及其价值的研究中共同发挥作用。

由于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中的竞争愈发激烈不休,给男人和女人都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想要维持一种平衡的生活已十分不易。影响神经及循环系统的焦虑和疾患与日俱增。在绝望中,人们借助于服用迷幻剂、吸烟、酗酒或者滥交来获得减压。这样做虽能使人暂时忘记自我,但烦恼并未根除,疾病也接踵而至。

只有调息法能够使人们从这些问题中真正解脱出来。但不是靠争论和商讨去学习,而是必须经由耐心和审慎的努力才能领会。调息法从使人们摆脱普通感冒、头痛或心理紊乱一类的症状开始,它是生命的长生不老丹。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涵盖调息法的理论、艺术和技巧三个方面;下卷“自由和至福”是关于自我的调服(ātmā jaya),讨论了冥想和放松。

在上卷,我尝试把调息法与瑜伽的不同方面结合起来。调息法是连接人类身体和灵魂的桥梁,是瑜伽之轮的中枢。

我努力为读者呈现调息法的秘诀,以使他们能够可能地受益而不受疑虑和困惑所侵扰。我增加了表格以分析各种重要调息法的不同阶段。表格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以供参考,同时也使读者看到,这门高尚的艺术与科学可以衍生出无数的排列组合。即使是缺乏经验的学习者,也可以独立练习而不必担心会有什么不良作用。表格中所含信息会使习练者保持谨慎且勇敢的态度。

在附录一中,我介绍了五个课程,它们由简入繁以方便练习者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练习。如果所给标准无法按时完成,每一课程均可另延展数周。虽然古鲁(大师)的当面指导对于调息法的学习至关重要,我已然抱着谦卑谨慎的态度努力引导读者—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去安全地掌握这门修习艺术。

假如我的著作能够帮助人们达到身体的平安、内心的祥和自我的宁静,我会很高兴。调息法是一个宏大的主题,鉴于我在这一领域知识所限,欢迎你为本书将来的再版提供建议。

《瑜伽皇冠之珠奥义书》(Yogachūdāmani Upanisad)一书中说过,调息法是一种高尚的知识(mahā vidyā)。它是通向成功、自由和至乐的高贵之路。

在开始练习之前,请反复阅读、领会并消化本书部分的内容。

我感谢我的古鲁—克里希那玛查雅大师对于本书的颂词。我对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和迪瓦卡(R.R. Diwakar)先生为本书写的推荐序及给予的支持深表谢意。我要感谢我的孩子吉塔(Geeta)、普尚(Prashant) 以及学生B.I. Taraporevala、M.T. Tijoriwala、S.N. Motivala、Dr B. Carruthers、MD、CM、FRCP,在本书的准备过程中付出了宝贵的时间, 他们对书稿耐心反复编辑,使它终成书。感谢Kumari Srimathi Rao 无数次地录入手稿。感谢P.R. Shinde 先生为本书拍摄的大量照片以及Robijn Ong 小姐所绘制的解剖图。

我向Gerald Yorke 先生所给予的建设性建议和鼓励表示诚挚的谢意。假如没有他一直的引导,这本书不可能问世。我永远感谢他为精心编辑整本书稿所做的一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