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王剑冰老师的散文有的清新优雅,文笔潇洒,闪现出灵性的光芒;有的质朴自然,厚重开阔,具有沧桑的历史感。除了这些鲜明的个人风格,本书所选的一些文章还记叙了作者在唐山大地震震前、震中、震后的一些亲身经历和体验,极富现场感,具有珍贵的价值和震撼人心灵的力量,有助于读者更加立体、全面地认识灾难面前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
《或天涯 或咫尺》获河南省第六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内容简介】
《或天涯,或咫尺》系著名散文家王剑冰选取自己有关乡情、乡愁的散文40余篇结集而成,涉及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生长的三个地方,这些散文清新明丽、隽永优美而又耐人寻味,充满清纯真挚的乡韵、乡恋、乡思、乡愁,展现了作者对故乡故土故人炽热、深挚的情感系念。
【作者简介】
王剑冰,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中外散文诗协会副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著作《绝版的周庄》《卡格博雪峰》等三十一部。散文《绝版的周庄》入选上海高中语文课本,被刻碑于周庄,作者被周庄授予荣誉镇民;《吉安读水》被刻碑于江西吉安白鹭洲;《天河》被刻碑于湖北郧西天河广场,作者被授予荣誉市民;《洞头望海楼》被刻碑于浙江洞头景区;《瓦》《古藤》《荒漠中的苇》等三十余篇散文被选入各种试卷及课外阅读教材。曾获全国首届及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全国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中国文联理论奖,河南省政府第三、四、五届文学奖,中国散文诗九十年重大贡献奖,首届杜甫文学奖,中国散文学会三十年散文理论奖等。
【目录】

地气

夜黑里

写意渤海湾

落日

那年好大雪

家乡

桃黍

瓜庵

大海遗留的滩涂

二叔

风从哪里来

野地里的村子

小庄夜归

夏天的雨

冬天的野地

土坯

新嫁娘

乡间的瓦

经历与表达

想起那个大午

生活中总有一种愿望

荒岗的意义

小荷子

相逢何必曾相识

生计

情洁如水

地震纪念日想起你

黄昏中的美儿

那时回乡是一种无奈

老屋·老人·老树

封存的心愿

寂寥的田野

芦草

遥远的雨声

田野情结

远远的少女

兔儿情

哑巴朋友

静静的农具

采桑

乡间素描

后记


【前言】

找得到灵魂家园,记得住美丽乡愁

——“乡愁文丛”总序

王剑冰

我们强调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当中就有乡愁。乡愁是中国人热爱家乡、牵念故里的独特情结,是一种美好自然的文化观念。社会越是变化、越是浮躁,这种情结就越显珍贵。乡愁也是一种寻根意识,记住乡愁,记住美好的童年,记住美好的向往,也便是铭记我们的根本。

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乡的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无论飘落多远,都无法摆脱大树对于叶子的意义。一个人的身上总有着故乡的脉络,流着故乡的血,带着永远不可改变的 DNA。一个个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个村子的化身,他们走出去,分散得到处都是,却不会把村子走失。

说起乡愁,那是一种与生俱在的情怀,住在心中的故乡常常鲜活在那里。故乡是安放你的灵魂、温暖你的寂冷的地方,是接纳你的疲惫、抚慰你的忧伤的地方。翻开一页页被繁忙弄乱的过往,记忆中的余香总在儿时的故乡。那里有我们*亲密的玩伴、*吃的食物、*漂亮的衣衫、*天真的憧憬。而芬芳入梦的,多是亲人亲切的面容与温馨的相聚场面。那些亲人或已故去,或还在乡里。现在多数人对故乡的感觉同对年节的感觉一样,那种热闹团圆、香气弥漫的味道是乡情中*重要的部分。“每逢佳节倍思亲 ”,所以归乡*多的时刻是年节,带着满满的怀想、满满的辛苦,万水千山相携于途,构成*为壮阔的乡愁景观。古往今来,人们因为各种缘由漂泊在外,但总是要找机会赶回故里。金圣叹曾列举“不亦快哉”之事,其一即是“久客得归,望见郭门,两岸童妇,皆作故乡之声”。然而他们的欢喜中又带着那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复杂心理。漫长的时光已然流逝,乡愁的话题始终没有停息,情怀早已渗透于诗歌典章,直至后来,还有余光中、三毛、席慕蓉不约而同地同题《乡愁》。

诚然,远在故乡之外的游子,生发的多为眷念之情,即使老杜有“漫卷诗书喜欲狂”“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返乡之举,回到家乡也还是要再出去 ,因“莼鲈之思”而辞官归返的张季鹰毕竟是少数。还有,余光中的《乡愁》或代表了一些人对于故乡的认知,那就是故乡即是母亲(或双亲)的代名,对 于故乡的怀念即是对于母亲的怀念,回故乡即是为了看母亲,母亲不在了,故乡的概念便模糊起来。随着生活的变化,有人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回乡的矛盾,记忆与现实发生了冲突,那种期待值与仪式感渐渐折损,许多美好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所以有人会说:“我是真的爱家乡,不过爱的可能是记忆里的家乡。”确实,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这是时间所带来的不可逆转的事实。然而不可逆转的还有那份强烈的牵绊,永恒的顾念并未因此而中辍,情感的执拗还是同那些疏离与怨怼扯断了关联。生生不息地以文字表达出来的乡愁,也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特有的传统。

作家们大都已离开生养自己的故土,但我们却能看出那种深深的乡愁情结,这其中有写生养自己的故乡的,也有写生活过的第二、第三故乡的,还有赞美如故知的他乡的。文丛中,地域山水皆有代表,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多方位地展现出人与历史、人与环境的关系,彰显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怀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深切感慨,给我们带来亲近,带来回味,带来启迪,让我们感受到温馨而深挚、苍郁而辽阔的文字力量。

我们说,在意乡俗年节,提倡尊崇温情,爱护碧水蓝天,留住美好记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这样会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和建设

得愈加贴近期待与理想,也会使我们愈加容易找得到灵魂家园、记得住美丽乡愁。大象出版社倾心打造这样一套阵容壮观的“乡愁文丛”,就是带有这样的初衷。该文丛是具有欣赏性、研究性、珍藏性的文学工程,也是一种文化的记忆与期望。“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随着时间的挥手远去,

这种记忆与期望会愈加显现出它的意义。        

                 2017年初春


【免费在线读】

生计

被一场突降的灾难弄蒙后,一切都无所适从。房子倒塌了,一家一家的人死不复生;工厂的烟囱半截半截的,没了气息;地上到处裂着口子,温热的黑沙溢出来,不知是来自多深的地底。多大的区域遭受了损失?会不会再来一次回震,将剩余者也葬身地腹?幸存的人们坐在自家门前,麻木地看着、等着。几个小时过后,当神经受到饥饿敲打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面临的还有一个问题。

没有多少人预见性地储水存粮;即使有了水粮,震塌了房子,一时也无处去寻。

于是,就有人奔向坍塌的商店、粮店,当然那出格的事大多数人还不敢。

渐渐地,听见杂沓的脚步从不远处跑过,且越来越稠密。

“快点吧,都上地里找吃的去了!”终于有人明白地喊了一声。

一种本能支使舅母全家动员,年轻人拿了铲子、筐子奔村里的菜田而去。

正值7月,是蔬菜正旺的季节,地里有白菜、青椒、土豆、茄子、豆角、黄瓜、菜瓜、西红柿……

我下乡的地方是郊区蔬菜队,全村的人靠集体种菜为生,这时全没了集体观念。有人传是支书暗自允许的,想让大家暂时解决一下危机。这就给公开抢劫打上了名正言顺的旗号。一时间,种有土豆、青椒、西红柿的菜地被翻腾得一片狼藉,人们都知道这些菜既能顶饥又可补充营养。

舅母家的地上,也堆了不小的一堆,可想不少家庭都受了集体的益。每天做饭,舅母都做好大一锅青椒土豆配西红柿,真让人吃得倒胃口。其实没两天部队即空投食品,大部队赶来后又分发了米面。可当时我们终算是幸运者了。

两小时以后,队里民兵紧急集合,要求制止这种抢劫,许多人才知没有什么支书暗谕。得了便宜的,一哄而散;没得着多少的,自认倒霉。我是基干民兵,且还任个小职,自然拿了枪参加这次保护菜田的行动。

民兵毕竟人手少,菜田却很大。仍有人跟我们兜圈子抢便宜。喊叫不顶用,就威胁:

“不走就开枪啦!”

好多人已不是我们村子的,真得要有小本位主义了。不知谁起了头,一边高声喊着,一边就冲天勾了火。那时没人理会应不应该开枪,枪即是一种权力。我们远远地排成一排,子弹一上膛,满天乱响,真跟鬼子“扫荡”一般。

人们听见枪声,起先吓得趴在地上了,继而嗷嗷叫着跑去,有的连筐子、铲子都不要了,看了让人感到又好笑又同情。没办法,民兵得执行命令,让保护菜田就得尽力保护。

我的枪膛里只打出两发子弹,那是为了好玩。有的则打光了一排。我旁边的黑子手里的老式三八枪,响起来特别震耳,因而167

也就特别有威慑力。我看见,好多小伙子是在人们头顶放的连响。

到中午时分,尽管地边上还有几个人瞅机会摘几根黄瓜之类的,整个大田算是让我们十几个人控制住了。当然还得不停地走动,分兵把守,时不时地放一两枪。

“扫荡”了半天,民兵们早累了,坐在地头上喘气。和我一起的一位该叫三哥的小伙子,大概是太渴了,跑瓜田里摘了两根菜瓜过来,扔一根给我。他正要坐下,忽又发现了什么,抓枪奔了过去。

瓜地里,竟猛地爬起来三五个活人,扔了东西跌跌撞撞呼喊着狂跑。两个老妇跑不动,干脆就地一坐,抱着怀里篮子不动。三哥吼着,让把筐里的瓜倒下,老妇死活不倒,三哥上去扯下其中一个篮子,扔得远远的。我的心一下子随那篮子跌得好重。老妇呜呜哭起来。恰这时又有几个刚逃走的想迂回再来。我跟三哥说,你去那边,这儿我来办。

三哥是个直性子,遂端枪奔了过去。三哥一走,我便对老妇说:

“你们快走吧,不要再来了,我们村子还得靠这菜田养人呢。”

两位老妇立时拾了篮子,慌慌而去,走时顺手抢摘两个菜瓜,我也只当没看见。这块地上来的人,大都是前边不远市区的居民,想来房子倒塌,也没什么吃食了。

刚转过身子,又见不远处葱地里几个人影晃动。待奔过去,人立时跑了,唯剩下个十三四的小女孩,想跑没跑直直地站立着瞪我。她的身边,横放着好大一捆葱。这葱地里还有很多捆,是昨晚人们收好准备今天运往市区的,发生了地震也就没人管了。

“还不走,站着干什么?”我连问两遍,这小女孩就是不吭,只管把眼睛瞪着我。

“要这么一捆葱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

我变了一种口气,谁想她竟哇的一声哭了。

“我家的楼房塌了,我妈妈没有了,我爸爸给砸伤了,还躺在那里,没有一点儿吃的东西,呜呜,奶奶听说人家都上田里来了,就让我来看看,我是看有人拿我才拿的,呜呜呜……”

她诉说着,辩解着,看着拿枪的我,充满了委屈、悲伤和恐惧。

她找到田里已经晚了,只看见了一捆葱。听人说让拿枪的抓住就要被打死,她只有等着处置了。

我的枪不自觉地慢慢放下,并且往身后藏着。我喊叫什么?威风什么?我的心被这双泪眼深深地刺痛了。

“你能扛得动吗?”

我走过去提了提那捆葱,好重,足有30斤。她戛然止住哭声,疑惑地看了看我。

“你让我扛走吗?我能!”

“那好吧,你快点走,别让人看见。”

我把葱提起来,放在她弱小的肩背上。她往前一趔趄,差点就栽了去,那捆葱早已滚了下来。她看都不看我,扑上去拖着、滚着,艰难地把葱拖向前去,她舍不得放弃一点。我看见地上丢着两根菜瓜,长长的,还不小,追上去塞进那捆葱里。

“快点吧,路上别让人抢了去。”

我终于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子和那捆大葱滚出了地边。三哥他们尚未走过来,我舒了一口气。

那捆葱拿回去能做什么吃呢?煮菜?包包子?许能暂时维持一下那老少一家的生计。不知她的家庭住址,真想回去弄一筐土豆送去。

明天她还会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