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该套丛书精选国外文学经典,由著名翻译家宋兆霖、李玉民等倾力翻译,打造出这部既保留外国文学特色,又适合国内青少年读者阅读的经典名著,力图为青少年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外国文学盛宴,在注重阅读习惯培养、阅读方法掌握的同时,也能够汲取精华,不断的提升和强大自己。

为了实现这一宗旨,该丛书还根据青少年阅读的规律和习惯,给青少年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规划方向,旨在进行深阅读,以及有意义、有规律可循的价值阅读。诸如经典阅读中的《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著作,本丛书在有针对性地给出具体的时间规划和阅读方法建议的同时,还*直接地探讨“什么是人”以及“人可以是什么”等自我价值、人生意义的主题,它对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另外,借助经典名著的价值阅读,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心、专注、勤俭、坚韧、自信、自立、勇敢等一生受用的优秀品质,使名著阅读真正回归自我成长与素质提升本身。这也是该套丛书的主要价值体现。

该套丛书得到了教育界和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作序,十余位教育专家审定,多位文学家以及著名评论家对该丛书给予厚望并为之寄语。


【内容简介】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部,也是weiyi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本书讲述了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有一次因为捉弄小精灵,而被小精灵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儿。后来他骑在雄鹅莫顿的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开始了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听了许多传奇故事,同时也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与危险,并从各种动物那儿学习到了不少的优点,逐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还培养了他勇于舍己、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当尼尔斯重返家园时,不仅变回了人,而且成为一个勇敢、善良、富有责任感而又勤劳的大男孩。


【作者简介】

拉格洛夫(1858—1940),瑞典杰出女作家,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中洋溢着高贵的理想主义,极具想象力,行文风格平易而优美。主要作品有《一座贵族园的传说》《利尔耶克鲁纳之家》《一个孩子的回忆》等。

石琴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欧文学专家、著名翻译家。曾获瑞典作家基金奖、安徒生等。主要译作有《埃达》《萨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安徒生童话》等。

【目录】

这个男孩子

大雪山来的大雁阿卡

白鹤之舞

在下雨天里

卡尔斯克鲁纳

厄兰岛之行

小卡尔斯岛

两座城市

美丽的花园

五朔节之夜

在教堂附近

水灾

在乌普萨拉

斯德哥尔摩

老鹰高尔果

拉普兰

放鹅姑娘奥萨和小马茨

在拉普人中间

到南方去!到南方去!

海尔叶达伦的民间传说

......


【免费在线读】

这个男孩子

小精灵

从前有一个男孩子。他大概十四岁左右,身体很单薄,是个瘦高个儿,而且还长着一头像亚麻那样的淡黄色头发。他没有多大出息。他乐意睡觉和吃饭,再就是很爱调皮捣蛋。

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这个男孩子的爸爸妈妈把一切收拾停当,准备到教堂去。男孩子只穿着一件衬衫,坐在桌子边上。他想:这一下该多走运啊,爸爸妈妈都出去了,在这一两个钟头内可以自己高兴干啥就干啥了。“那么我就可以把爸爸的鸟枪拿下来,放它一枪也不会有人来管我了。”他自言自语道。

不过,可惜就差那么一丁点儿,爸爸似乎猜到了男孩子的心思,因为在他刚刚一脚踏在门槛上,马上就要往外走的时候,他停下了脚步,扭过身来把脸朝着男孩子。“既然你不愿意跟我和妈妈一起去教堂,”他说道,“那么我想,你起码要在家里念念福音书(基督教圣经中《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的统称,也可指其中任意一本。内容是关于耶稣降生、成人以及其他言行的故事。“福音”原意为“好消息”)。你能做到吗?

“行啊,”男孩子答应道,“我做得到的。”其实,他心里在想,反正我乐意念多少就念多少呗。

男孩子觉得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妈妈动作像这时候那样迅速。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走到挂在墙壁上的书架旁,取下了路德(路德即马丁·路德(14831546)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倡导者,基督教路德派的创始人)注的《圣训布道集》,把它放在靠窗的桌子上,并且翻到了当天要念的训言。她还把福音书翻开,放到《圣训布道集》旁边。后,她又把大靠背椅拉到了桌子边。那张大靠背椅是她去年从威曼豪格牧师宅邸的拍卖场买来的,平常除了爸爸之外谁也不可以坐的。

男孩子坐在那里想着,妈妈这样搬动摆弄实在是白白操心,因为他打算顶多念上一两页。可是,大概事情有回就有第二回,爸爸好像能够把他一眼看透似的,他走到男孩子面前,声音严厉地吩咐说:“小心记住,你要仔仔细细地念!等我们回家,我要一页一页地考你。你要是跳过一页不念的话,那对你不会有什么好处的。”

“这篇训言一共有十四页半哩,”妈妈又叮嘱了一句,把页数规定下来,“要想念完的话,你必须坐下来马上开始念。”

他们总算走了。男孩子站在门口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不由得怨艾(怨恨。艾,yì)起来,觉得自己好像被捕鼠夹子夹住一样寸步难移。“现在倒好,他们俩到外面去了,那么得意,居然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在他们回家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我却不得不坐在这里老老实实地念训言啦。”

其实,爸爸和妈妈并不是很放心得意地走的,恰恰相反,他们的心情很苦恼。他们是穷苦的佃农人家,全部土地比一个菜园子大不到哪里去。在刚刚搬到这个地方住的时候,他们只养了一头猪和两三只鸡,别的啥也养不起。不过,他们极其勤劳,而且非常能干,如今也养起了奶牛和鹅群。他们的家境已经大大地好转了。倘若不是这个儿子叫他们牵肠挂肚的话,他们在这个晴朗的早晨本来是可以心满意足、高高兴兴地到教堂去的。爸爸埋怨儿子太慢慢吞吞而且懒惰得要命,在学校里啥都不愿意学;说他不顶用,连叫他去看管鹅群都叫人不大放心。妈妈也并不觉得这些责怪有什么不对,不过她烦恼伤心的还是他的粗野和顽皮。他对牲口非常凶狠,对待人也很厉害。“求求上帝赶走他身上的那股邪恶,使他的良心变好起来,”妈妈祈祷说,“要不然的话,他迟早会害了自己,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幸。”

男孩子呆呆地站了好长时间,想来想去,到底是念还是不念训言?后来男孩子终于拿定主意,这一次还是听话的好。于是,他一屁股坐到大靠背椅上,开始念起来了。他有气无力,叽里咕噜地把书上的那些字句念了一会儿,那半高不高的喃喃声似乎在为他催眠,他迷迷糊糊地觉得自己在打盹儿了。

窗外阳光明媚,一片春意。虽然才320日,可是男孩子住的斯康耐省南部的威曼豪格教区的春天早已来到了。树林虽然还没有绿遍,但是含苞吐芽,已是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沟渠里冰消雪融,化为积水,渠边的迎春花已经开了。长在石头围墙上的矮小灌木都泛出了光亮的棕红色。远处的山毛榉树林好像每时每刻都在膨胀开来,在变得更加茂密。天空是那么高远晴朗,碧蓝碧蓝的,连半点云彩都没有。男孩子家的大门半开半掩着,在房间里就听得见云雀的婉转啼唱。鸡和鹅三三两两地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奶牛也嗅到了透进牛棚里的春天的气息,时不时地发出哞哞的叫声。

男孩子一边念着,一边前后点头打盹儿,他使劲不让自己睡着。“不行,我可不愿意睡着,”他想道,“要不然我整个上午都念不完的。”

然而,不知怎么的,他还是呼呼地睡着了。

他不知道自己睡了才一会儿还是很长的时间,可是他被自己身后发出的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窸窣,xīsū)的轻微响声惊醒了。

男孩子面前的窗台上放着一面小镜子,镜面正对着他。他一抬头,恰好朝镜子里看。他忽然看到妈妈的那口大衣箱的箱盖是开着的。

原来,妈妈有一个很大很重的、四周包着铁皮的栎(lì)木衣箱,除了她自己从不许别人打开它。她在箱子里收藏着从她母亲那里继承得来的遗物和所有她特别心爱的东西。这里面有两三件式样陈旧的农家妇女穿的裙袍,是用红颜色的布料做的,上身很短,下边是打着褶裥(zhějiǎn,〔衣服上〕经折叠而缝成的纹)的裙子,胸衣上还缀着许多小珠子。那里面还有浆得绷硬的白色包头布、沉甸甸的银质带扣和项链等。如今大家早已不时兴穿戴这些东西了,妈妈有好几次打算把这些老掉牙的衣物卖掉,可是总舍不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