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世界侦探小说发展史话:西方卷》在绪论部分概述了侦探小说的特点、基本格式及西方侦探小说中的诸多潜规则。中国以前研究侦探小说的著作甚多,侦探小说多作为一类社会文学,从社会性及人文角度去研究,但纵观西方侦探小说的发展,西方侦探小说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学,而且是一种“文学游戏”,以“设谜一解谜”的游戏互动满足文学的娱乐性。虽经“硬汉派”侦探小说改革,其游戏性有所消解,但根植于逻辑推理的猜谜趣味仍是当今侦探小说的价值核心,并被中国、日本等继承发展。《世界侦探小说发展史话:西方卷》尝试从游戏性角度论述侦探小说的基础理论,梳理侦探小说的发展规律,绘制侦探小说的发展脉络。
【作者简介】
《世界侦探小说发展史话:西方卷》在绪论部分概述了侦探小说的特点、基本格式及西方侦探小说中的诸多潜规则。中国以前研究侦探小说的著作甚多,侦探小说多作为一类社会文学,从社会性及人文角度去研究,但纵观西方侦探小说的发展,西方侦探小说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学,而且是一种“文学游戏”,以“设谜一解谜”的游戏互动满足文学的娱乐性。虽经“硬汉派”侦探小说改革,其游戏性有所消解,但根植于逻辑推理的猜谜趣味仍是当今侦探小说的价值核心,并被中国、日本等继承发展。《世界侦探小说发展史话:西方卷》尝试从游戏性角度论述侦探小说的基础理论,梳理侦探小说的发展规律,绘制侦探小说的发展脉络。
【目录】

绪论侦探小说概说
节什么是侦探小说
第二节侦探小说的源流和产生的社会原因
第三节侦探小说的艺术特点和构成要件
第四节侦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五节侦探小说的谜团和产生谜团的手法
第六节侦探小说的创作技法
章解谜侦探小说的产生及萌芽期(1841—1887年)
节埃德加·爱伦·坡与侦探小说的诞生
第二节爱弥尔·加波里奥与法国侦探小说的诞生
第三节威廉·威尔基·柯林斯与英国侦探小说的诞生
第四节“侦探小说教母”安娜·凯瑟琳·格林
第五节侦探小说产生及萌芽期的特点
第二章短篇侦探小说的“黄金时期”(1887—1913年)
节阿瑟·柯南·道尔及其享誉世界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
第二节短篇侦探小说名家名作
第三节亚森—罗宾与黑色反侦探小说
第四节长篇侦探小说的新发展
第五节短篇侦探小说“黄金时期”的特点
第三章短篇侦探小说向长篇侦探小说的过渡期(1913—1920年)
节爱德蒙·克莱里休·本特利的“反侦探小说”《特伦德后一案》
第二节侦探小说的发展
第三节长篇侦探小说的新变化
第四节侦探小说的过渡时期
第四章长篇侦探小说的“黄金时期”(1920—1950年)
节长篇侦探小说的大丰收
第二节“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与英国长篇侦探小说的丰收
第三节英国女性侦探小说作家
第四节S.S.范·达因、埃勒里·奎因与美国长篇侦探小说的丰收
第五节“密室之王”约翰·狄克森·卡尔与圈套、谜团设计的丰收
第六节乔治,西默农、保罗·霍尔特与小语种国家侦探小说的发展
第七节千奇百怪的作案手法、谜团设计及谋杀计划成为作家们竞相斗智的战场
第八节解谜侦探小说的游戏规则
第九节欧美长篇侦探小说“黄金时期”的特点
第五章“硬汉派”侦探小说的“黄金时期”(1930—1980年)
节“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形成与特点
第二节塞缪尔·达希尔·哈梅特、雷蒙德·钱德勒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诞生
第三节战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勃兴
第四节以玛莎·缪勒、苏·葛拉芙顿为代表的当代女性“硬汉派”侦探小说
第五节苏联和俄罗斯的侦探小说
第六节拉丁美洲侦探小说简介
第七节“硬汉派”侦探小说的特点
第六章战后西方的犯罪惊险小说期(百家争鸣期)(1950年至今)
节古典解谜侦探小说的全面衰落
第二节犯罪小说
第三节惊险小说
第四节惊悚小说和恐怖小说
第五节悬念小说
第六节警察程序小说
第七节法庭推理小说
第八节间谍小说
第九节国际政治惊险小说
第十节黑社会暴力小说
第十一节幽默推理小说
第十二节行业犯罪惊险小说
第十三节当代侦探小说的多样化发展
附录西方主要侦探小说奖项


【免费在线读】
2.错视。不同于镜子骗局,这是利用道路远近高低的错觉制造视觉盲点的手法。如:某人在山道上走着,忽然看到对面山道上有人持械追打一个女人。目击者迅速爬上盘旋弯曲的山道,但刚才目击的两人不见了踪影。目击者仔细搜索了周围,周围方圆数里一览无余,却始终不见刚才追打的两人。随后他继续向山上走去,但寻找未果,当下山再次路过同一地点时,山路边发现可疑的血迹。目击者报案后,警方迅速搜索了周围地方,在血迹不远的道边发现一具女尸,死亡时间恰与目击者目击时间相同。但目击者上山时未找到尸体,其原因是凶手杀人所在的山路与目击者搜索的山路并非一条,由于山路曲折,目击者自以为目击到的案发地点距离很近,其实很远,他将近距离山路和远距离山路看混,起初并未找对地方。但凶手发现了目击者,利用目击者的错视,杀完人后将尸体转移到目击者寻找的地方,隐藏了现场。
3.距离的错觉。距离的错觉既有错视也有错听。如:有三块霓虹灯广告牌,其位置距离目击者不同,但从目击者所站角度看过去,恰巧三块广告牌相互重叠遮掩,看上去犹如一块,目击者因此就可能把不同的广告牌看成同一块广告牌,而模糊了距离的差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