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洞悉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历史与发展
【内容简介】
著作通过文献研究、规范分析、实地研究、深度访谈和计量研究等分析方法,深入调查农民社会保障的实际情况,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理念与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体系结构、运行和监管体制,明确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进程与步骤等,为当前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有参考价的理论依据,为制度和机制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作者简介】
马冀,历史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目录】

章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起源

节 近代合作运动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领导的卫生事业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雏形

第二章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起

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医疗卫生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起

第三章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第二节 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第三节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快速发展

第四节 医疗卫生政策的转变

第四章 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的高潮

节 覃祥官与“乐园公社”合作医疗的创办

第二节 对发展合作医疗的支持

第三节 大众传媒和政治运动的影响

第四节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者——赤脚医生

第五节 合作医疗的运行

第五章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节 合作医疗的衰落

第二节 合作医疗衰落的原因

第六章 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些思考

节 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赤脚医生的历史作用

第三节 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些思考


【前言】

集体化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也开始对乡村社会进行建设,每一个村庄都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下的组织细胞。在政治运动的推动下,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等形式的变革,把政权渗透基层,加强了对乡村社会的控制。

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广大农民逐渐从个体农民变成集体组织下的社员,并得到国家的种种保护。特别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他们的生产劳动由集体统一调配,日常生活也由国家管理。可以说,国家的政治、经济变革及社会结构变动等逐渐渗透于乡村社会的婚姻、生育及医疗等微观实践中。

国内外学者对我国集体化时期高度关注,因为这是一个具有独特历史特征和鲜明时代个性的阶段,是一个有研究潜力的领域。其中学界对集体化时期农村社会的研究也是关注较多,这些学术成果集中在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研究对象也多是以国家话语为中心对土改、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四清”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探究,相比起来对农村社会医疗问题的关注就显得单薄。

集体化时期乡村社会的医疗卫生实践是一个社会改造过程,对乡村社会的变迁产生重大影响。比如遍布在广大农村的联合诊所、保健站、卫生所、巡回医疗队,以及穿梭在田间地头的赤脚医生,这些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元素,构成了农村卫生医疗实践的一幅幅历史画面。基于此,对农村的疾病、医疗及卫生问题展开探究可以说是理解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以此深刻理解集体化时期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微妙关系。

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都不可能离开特定制度环境的影响。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也处于整个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制度的变迁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改变了过去以往自费医疗的传统,尤其是农业合作化之后,更将合作理念贯穿到农村医疗的服务领域和融资领域,后发展成为中国成功模式的传统合作医疗。

纵观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其成功与衰落为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制度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国家战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体现了公民的健康权。十六大以后,中央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逐步构建了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这也是国家经过 60多年的探索寻求到的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的途径。可以说,对历史的考量都是基于对现实的思考,“以人为本”视域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变迁中全面分析和研究,并总结和吸取经验。

当前,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而我国农村也存在一些医疗卫生问题,如环境污染、卫生条件落后、农民看病难及农村社会保障薄弱等。在国家大力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迫切要求我们在关注现实动态时,也要回过头来反观历史,审视过去走过的足迹,这正是诸多学者对集体化时期农村医疗卫生社会史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免费在线读】

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医疗卫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是比较糟糕的。由于旧中国长期受到鸦片烟毒、战争混乱以及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整个国家处于疫病泛滥、缺医少药的现状,谈不上所谓的医疗卫生保障。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和设施都很差,传染疾病流行,居住环境恶劣,缺乏基本的卫生习惯,巫医盛行,迷信等思想泛滥,生命健康没有基本的保障。

一、民众健康状况

旧中国民众的健康状况甚差,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天花、霍乱、白喉、疟疾等传染病严重流行,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口急剧下降、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可以说,民众的健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寿命较短。20世纪前半期,我国乡村医疗社会整体落后,连年战乱使日常的生活物资匮乏,整个国家长期处于疫病泛滥、缺医少药的状态。再加上人们缺乏卫生意识和知识,卫生环境也不好,使当时我国人均寿命普遍较短。据相关统计,1901年到1910年,我国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0岁,农村地区则低于这个数值。寿命较短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缺医少药,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许多人一旦患病只能等待死亡。

民众的预期寿命很短,医疗卫生水平低下,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他们的高死亡率和寿命短现象。从死亡的年龄看,0~5岁的婴幼儿死亡率,据1937年至1945年的统计,0~5岁的婴幼儿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4.4%,其中,未满一岁的婴儿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3.9%。这些数据表明了在20世纪前半期,我国人口死亡率较高,其中20岁以前死去的人占总死亡人数近一半。

其二是各种传染疾病肆虐。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许多地方疫病横行,其中急性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是人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以鼠疫为例,不仅流行范围广泛,病死率也很高。1900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鼠疫的流行就达到高峰,共有20个省(区)的501个市、县(旗)发生鼠疫,发病人数年均达1万~4万人,累计多达1 155 884人,死亡1 028 808人。天花也很猖獗,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在1933年至1944年,我国就有近38万天花病患者,每年有数万人因此病死。在许多地方流传着“生儿只算生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的说法,可见天花对民众的危害有多可怕。

霍乱也是危害较大的传染疾病。1932年,全国普遍流行霍乱,期间有近10万人染上此病,蔓延至20个省、302个大中城市,死亡3万余人。据浙江鄞县的史料记载:1946年当地流行霍乱,有4 000余人发病,死亡的人数过半。还有记载西乡梁山伯庙会,“有百余香客同时发病,老人、孩童、孕妇得病者无不死亡。一时棺木供不应求,甚有2尸合盛一棺。”血吸虫病也是广为流行的传染病,有近一亿的人口受到危害。疟疾在我国南部各省以及少数民族等偏远山区广泛分布。如1919年云南思茅地区就暴发疟疾,近45 000人的县城由于疾病死亡或逃离就只剩下1 000余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