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研究》首先研究了文化与翻译的基础内容,然后论述了文化对比对翻译产生的影响、文化对比下翻译的原则与策略,接着分析了英汉词汇、句法、语篇的对比与翻译。在此基础上,书中主体部分的各章节主要对英汉修辞文化、语用文化、称谓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节日文化、色彩文化、数字文化的对比与翻译进行了探究。
  《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研究》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作者简介】

黄岩,女,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跨文化、翻译。现任职于沈阳大学从事教学研究。近几年发表论文2篇;主持校教改立项1项;主持省级科研立项3项;参与立项多项;出版编著1部。


【目录】
前言

*章 文化视角与翻译转向
*节 文化概述
第二节 翻译概述
第三节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第四节 翻译文化视角转向的意义

第二章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对比概述
*节 文化对比对翻译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对比下翻译的原则
第j节文化对比下翻译的策略

第三章 语言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
*节 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
第二节 英汉句法对比与翻译
第三节 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

第四章 修辞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
*节 英汉修辞文化的对比
第二节 英汉修辞文化的翻译

第五章 语用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
*节 英汉语用文化的对比
第二节 英汉语用文化的翻译

第六章 称谓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
*节 英汉称谓文化的对比
第二节 英汉称谓文化的翻译

第七章 地域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
*节 英汉地域文化的对比
第二节 英汉地域文化的翻译

第八章 典故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
*节 英汉典故文化的对比
第二节 英汉典故文化的翻译

第九章 节日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
*节 英汉节日文化的对比
第二节 英汉节日文化的翻译

第十章 色彩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
*节 英汉色彩文化的对比
第二节 英汉色彩文化的翻译

第十一章 数字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
*节 英汉数字文化的对比
第二节 英汉数字文化的翻译

参考文献
【免费在线读】
《文化对比下的英汉翻译研究》:
  二、生态文化对比对翻译的影响
  受到地理位置差异这一客观性因素的影响,英汉民族的生态文化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就我国的地理位置来看,典型的大陆性国家使我国具有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这一特点,并出现了诸多具有特殊地域色彩的表达。例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黔驴技穷”等。英国则是一个岛国,以其发达的航海业著称,其语言表达中也出现了很多与船、海洋、水等相关的表述,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等。加强对这些生态文化因素的对比对翻译实践中的与之相关文本材料的理解非常有帮助,有利于作者在源语和译人语之间进行更好的思维转换。
  三、宗教文化对比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信仰作为对社会群体所认知的主宰崇拜或文化风俗的教化,它在世世代代的流传过程中积淀在民族文化的底层,无形中对民族人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等起着不同程度的引导作用。
  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等国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可以说是西方特有的一种宗教信仰,英语作为基督教民族的一门语言,英语中就存在很多词、短语专门用于表达特定的宗教意义。例如,“Every man must bear his cross.”(人人都得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该句中的cross就是基督教中的标志性物品,同时,这句话也充分反映了基督教的《圣经》中的观念和想法。
  相比之下,汉民族则在很大程度上受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并有着大量和这些宗教相关的语青表达。例如,借花献佛(offer a present to a guest withot her people's things)。再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are half a boy;three boys are no boys.)这句话借用了佛教文化中的“和尚”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哲理的阐释。
  如果对宗教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不了解,仅按字面进行翻译,就会产生错误联想。因此,加强宗教文化对比也对英汉语言的翻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政治文化对比对翻译的影响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还会涉及一些政治术语、经济术语的翻译。但是,由于各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同,这些文化差异具有客观存在性。因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潜意识中树立政治文化对比意识,以保证对这些内容的精确翻译。例如,我国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所采取的“一国两制”政策,该政策是用以解决港澳以及台湾问题的一种特殊政策,对这一政治术语的直接译法是“One Country,Two Systems”,但是对于仅有一种体制国家的读者而言,要想很好地理解就应对这一政治文化背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应对我国在解决台湾回归这一问题所采用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有明确的认识,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就是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两岸实现了统一之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