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作者、著名军史专家刘统说,《决战》比《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还好看!他说,写《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的时候,纯粹是有感而发的写作。刘统能写能说,开讲座从来不用讲稿。他的讲座《*一生中zui黑暗的时刻:长征路上的戏剧性转折》在微信上疯狂转载,阅读量10万 。
【内容简介】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军90周年献礼书“解放战争”系列。刘统教授以真实的史料、质朴的语言、宏大的格局、恢弘的气势,客观地分析了国共两党的每一步战略决策、战役部署,详细呈现了指挥决策和实际作战情况,揭示了国民党是怎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滑铁卢,描绘了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热血征程。
【作者简介】

  刘统,著名军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著有《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跨海之战:金门•海南•一江山》;编著有《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早年*:传记、史料与回忆》等。他是“解放战争”系列丛书的“总策划”。他是《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的作者,2016年,他的讲座《*一生中zui黑暗的时刻:长征路上的戏剧性转折》在微信上疯狂转载,阅读量10万 。他能写能说,开讲座从来不用讲稿。他认为,“历史能留给我们zui深刻的印象,就是生动的情节。”
【媒体评论】

  ◎以古代史的方法研究现代史——资深性、史料性强
  本丛书作者刘统、袁德金、金立昕,掌握一手资料,书中披露的细节也很多是专属的。所以从史料价值上来说,是极其丰富的。本书作者之一、热卖读书《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作者刘统说“过去的著作着重于歌颂和宣传,重理论而轻细节。我的方法是用古代史的方法去研究现代史,重细节,重考证。”
  ◎以当时眼光写当时史——更新大众历史认知
  写历史,要从当时的环境和时代出发,而不是看着现在的结论回头去论证结论的合理。
  ◎以故事笔法抒写正史——故事性、可读性强
  本丛书作者刘统、袁德金、金立昕,均具有很强的文史功底,以写故事的笔法写历史。书中很多细节及人物刻画均十分活泼,充满生趣及个性,对很多人物的塑造不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向度、多角度刻画,充满了人性的真实感。具体战役和事件的描写张弛有度,不枯燥。
【目录】
引 子 “大时代展开了!”…………………………………………………………… 1
1945年8月9日苏军出兵东北———关东军带着伪满王公逃出长春———重庆延安一片欢腾———日本投降了
第1章 重庆谈判 …………………………………………………………………… 7
*与普通百姓一样,从广播中获悉苏军出兵———延安积极部署反攻受降———蒋介石请*来重庆———斯大林的电报惹怒*———*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出去重庆的决策———各军区将领匆匆返回———临行前*向刘少奇面授机宜
第2章 捷足先登进沈阳…………………………………………………………… 17
*到重庆,像一位乡野书生———延安下达进军东北的命令———曾克林部队在山海关与苏军会师———抗联干部与中央联络———苏军代表与曾克林飞到延安———中共中央东北局在“9·18”这天到达沈阳
第3章 十万大军闯关东…………………………………………………………… 27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提出———林彪在去山东途中接到去东北的命令———黄克诚师千里长征———罗荣桓组织山东部队渡海北上
第4章 万事开头难 ……………………………………………………………… 35
彭真发现东北情况并不乐观———招兵买马发展部队———东北局向延安要干部———*下令:霸占全东北———林彪当了总司令
第5章 接收碰壁 ………………………………………………………………… 43
老蒋忙着接收内地,一时顾不上东北———铁路被八路扒了———接收大员到长春———雅尔塔秘约内幕———斯大林教训蒋经国———杜聿明在营口被堵回来
第6章 初战山海关 ………………………………………………………………55
蒋军在秦皇岛登陆———冀东部队把守山海关———杨国夫师赶来参战———杜聿明亲自督战,拿下山海关,打开通向东北的大门
第7章 锦州战役计划未能执行 …………………………………………………… 61
杜聿明抓住时机,突入绥中———*要林彪在锦州反击———林彪手里没兵,准备放弃锦州———黄克诚赶到前线,发现他们处于“七无”状态———林彪与黄克诚会面,一致决定后撤
第8章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 69
我军向各地分散发展———苏军将东北局赶出沈阳———混乱的局面———刘少奇指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第9章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 79
叛乱之风四起———“老兵老枪,新兵新枪”———要城市还是要农村———东北领导干部的报告和意见———*发出建立根据地的指示
第10章 和平的烟雾 ……………………………………………………………… 93
苏军不想撤走———*对和平乐观———明停暗打———中央命令林彪停火———占了营口丢热河———林彪告诉中央:和平是阴谋
第11章 秀水河子和沙岭战斗 …………………………………………………… 105
东北我军重新部署———“和平民主新阶段”———林彪进行战前动员,讲述“一点两面”———秀水河子歼灭战———沙岭打了个得不偿失的消耗战
第12章 平息通化叛乱…………………………………………………………… 117
日伪残余云集通化———国民党特务与日本军人搭钩———逮捕孙耕晓———大年初一之夜的激战———处决日本战犯
第13章 张莘夫事件与反苏浪潮 ………………………………………………… 127
苏军在东北搜罗财富———卢冬生司令在哈尔滨被害———雅尔塔密约公布引起国人抗议——— 张莘夫之死———国统区反苏浪潮———中共采取克制
第14章 从和谈到破裂…………………………………………………………… 137
中共中央拒绝向东北增兵———东北局在抚顺开会———陈云强调建立农村根据地———罗荣桓劝告不要幻想和平———马歇尔到延安———蒋介石推翻政协决议———*命令在东北大打
第15章 夺取四平、长春 ………………………………………………………… 145
苏军走后的沈阳———黄克诚占领四平———林彪准备在四平决战———兴隆岭、大洼伏击战———夺取长春
第16章 四平保卫战 …………………………………………………………… 155
林彪在四平布防———新1军外围受挫———*命令死守四平———我军暴露出弱点———罗荣桓调来的弹药在梅河口被炸———*给予林彪指挥大权———黄克诚建议撤退———廖耀湘攻下塔子山———林彪决定撤离四平———黄克诚与*的争论
第17章 退过松花江 …………………………………………………………… 171
放弃长春———作战科长王继芳叛变投敌———黄克诚汇报我军困境———蒋介石得意地飞到东北———184
师海城起义———拉法战斗———林彪求和,*要打———*下决心与国民党破裂———山东我军牵制蒋军增兵东北
第18章 《七七决议》指明方向 ……………………………………………………185
林彪当上东北*把手———东北局在哈尔滨举行重要会议———陈云起草《七七决议》———*对决议所做的修订———“我们要在东北建立一个家”———一万多干部下乡建设根据地
第19章 林海雪原剿匪记(一) …………………………………………………… 195
东北匪情———叛乱蜂起———方强到合江———二打刁翎———匪患再起———东北局发出剿匪令
第20章 林海雪原剿匪记(二) …………………………………………………… 205
张闻天、贺晋年到合江———杨清海叛乱———穷追猛打李华堂———活捉谢文东———“四大旗杆”覆灭记———侦察英雄杨子荣———动员群众彻底剿匪———辉煌战绩
第21章 夜幕下的哈尔滨………………………………………………………… 221
光复后的哈尔滨———陈云到北满———李兆麟将军被刺杀———夺回哈尔滨———为民除害——— 粉碎姜鹏飞暴动———“活佛”李明信受审记
第22章 清理内部,重整旗鼓 …………………………………………………… 235
东总下令整顿队伍———分析复杂成分———连队坦白教育运动———清理干部思想———战士为什么要逃亡———改编地方武装———清除贪污腐败分子
第23章 新开岭战役 …………………………………………………………… 251
整编部队军区———周恩来拒绝蒋介石的条件———承德失守———杜聿明向南满进攻———集中兵力迎击敌人———新开岭全歼25师———*祝贺胜利
第24章 陈云来到七道江………………………………………………………… 261
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昌图干部转移记———辽南部队退入“关东州”———分兵招致失败———陈云、萧劲光去南满———七道江会议力挽狂澜———坚持南满,大闹天宫
第25章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一)………………………………………………… 275
南满出击———林彪提出“硬拼战”———一保临江———一下江南———猛攻其塔木———张麻子沟伏击战———苦战焦家岭———林彪作总结:不打莽撞仗———二保和三保临江的胜利———收复南满四县城
第26章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二)………………………………………………… 291
重炮猛轰城子街———德惠战斗———三下江南———杜聿明险遭俘虏———红石砬子歼灭战——— 东北局势的转折
第27章 拾破烂建炮兵…………………………………………………………… 305
共军的大炮是哪里来的———朱瑞受命建炮兵———延安炮校奔赴东北———两手空空退出沈阳———抢出来的破坦克———拣破烂建炮兵———从修械所到修炮厂———《炮字*号命令》———三下江南炮兵参战———朱瑞制订炮战原则———再次收集炮弹———用贸易换装备
第28章 暴风骤雨(一)反奸清算和“煮夹生饭”…………………………………… 323
东北土地状况———反奸清算,开展土改———马斌工作队发动群众———工作团下乡———农民还在观望———姬龙图搞起农民武装———中农被侵犯了———陈云论“半生不熟夹生饭”———张闻天三下会龙山———清洗流氓坏分子———东北局指示搞春耕
第29章 暴风骤雨(二)砍大树挖财宝 …………………………………………… 341
春耕的困难———斗出财宝就不愁———砍挖运动开始了———“大胆放手就是政策”———挖窖指示———斗争扩大化———伤员和农会打起来———刘少奇建设整顿队伍———贫农“坐江山”,干部靠边站———运动再度出现曲折
第30章 暴风骤雨(三)反“左”纠偏,平分土地 …………………………………… 361
“扫堂子”运动———张闻天保护工商业———*下令纠左———重划成分,落实政策———平分土地———1948年的春荒———鼓励生产互助,允许冒尖致富———农民翻身,参军支前
第31章 夏季攻势 ……………………………………………………………… 379
杜聿明求援———蒋介石无兵可派———林彪准备出击———东北局“五五决议”———怀德战斗———*称赞东北———罗荣桓归来———南满攻克梅河口———解放区联成一片
第32章 四平攻坚战 …………………………………………………………… 391
下一个目标是四平———守将陈明仁———从西区突破———核心工事争夺战———林彪准备付出15000人伤亡———陈明仁顽强死守———国民党援兵北上———打援失利,撤出四平———双方谈教训———林彪心里的阴影
第33章 建立强大的野战军 ………………………………………………………409
陈诚到东北———乱套的国民党“整军”———总结四平攻坚教训———要当革命的“兵贩子”——— 组建二线兵团———土改后的参军热潮———东北野战军的12个纵队———建起百万大军
第34章 秋季攻势———全线出击 ………………………………………………… 429
*指示东北出击———辽西三战三捷———远程奔袭抓住敌人———华北敌军来增援———杜家窝棚遭遇战———攻克朝阳、德惠———大意轻敌要吃亏———“陈诚真能干,火车南站通北站”
第35章 军工创业记 …………………………………………………………… 441
没枪没炮怎么打仗———百万吨粮食出口之谜———金日成伸出援助之手———何长工软硬兼施搞武器———创建珲春军工基地———东北局军工会议———团结日本技术人员———大连“建新公司”———东北军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第36章 冬季攻势(一):辽西三捷………………………………………………… 459
调兵遣将准备冬季攻势———沙后所、调兵山战斗———彰武攻坚———公主屯全歼新5军——— 王道屯战斗的教训———顺利攻克新立屯———“教师爷”陈诚黯然离去
第37章 冬季攻势(二):辉煌的战绩……………………………………………… 473
卫立煌走马上任———“固点联线”的死守策略———我军攻克辽阳———*与林彪商讨战略———连克鞍山、营口———政策问题———国民党高层在东北战略上的争吵———60军仓皇撤往长春———夺取四平———辉煌的战绩,形势的转折
第38章 改造国民党俘虏………………………………………………………… 489
184师起义后再叛变的教训———筹建哈尔滨“解放军官教导团”———国民党军官不服气——— 中央和罗、谭首长对改造俘虏的指示———形式多样的学习改造———如何对待高级战俘——— “回忆历史,自我清算”———审俘工作经验———改造战俘,瓦解敌军
第39章 “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 ……………………………………………… 503
营团干部来上学———林彪细说“四快一慢”———野战军参谋会议———刘亚楼对司令部工作提出新要求———攻坚战斗的三条原则———东北野战军全军大练兵
第40章 战略的抉择 …………………………………………………………… 519
郑洞国被迫到长春上任———老蒋与卫立煌继续扯皮———林彪提出打长春的计划———长春外围战斗———林彪改变了主意———*与林彪在南下方针上展开争论———林彪同意南下北宁线作战———抢修铁路———秘密运送十万大军
第41章 饥饿的长春 …………………………………………………………… 535
“要使长春成为死城!”———堵塞漏洞,严密封锁———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饥民———国民党赶老百姓出城———林罗向*报告围城情况———杨滨反映百姓的惨状———林罗下令收容难民———死城长春———12万老百姓死亡的责任由谁来承担
第42章 “战锦方为大问题” ……………………………………………………… 547
*定下辽沈战役方针———兵马未动,后勤先行———锦州一片和平景象———战斗在北宁线打响———国民党统帅部吵成一团———封锁锦州机场———义县战斗朱瑞捐躯———蒋介石亲自部署援锦———林彪一度动摇决心———*转怒为喜———罗荣桓功不可没
第43章 塔山阻击战 …………………………………………………………… 563
四纵奉命进驻塔山———林彪命令:死打硬拼守住塔山———蒋介石到葫芦岛部署援锦———阙汉骞损兵折将———“赵子龙师”在塔山前被碰得头破血流———与阵地共存亡的英雄战士——— *后一天的激烈战斗———林罗首长赞扬四纵———塔山精神永垂史册
第44章 雷霆万钧克锦州…………………………………………………………581
攻锦成败事关全局———林彪命令各部大挖交通沟———罗荣桓到八纵督促夺回小紫荆山——— *说:攻克锦州就有了主动权———三纵血战配水池———总攻开始了———“老头坦克”显神威———31小时攻克锦州———范汉杰、卢浚泉被擒记
第45章 长春解放 ………………………………………………………………597
封锁长春,攻心为上———国民党军的*后挣扎———曾泽生酝酿起义———蒋介石强迫长春守军突围———我方欢迎起义———60军长春起义成功———新7军自找出路———郑洞国拒不投降———我军与新7军达成协议———新7军放下武器———郑洞国向蒋介石诀别———萧劲光、萧华宴请郑洞国———长春获得新生
第46章 黑山阻击战 ……………………………………………………………617
蒋介石坚持要廖兵团西进———廖耀湘浪费了五天宝贵时间———东北局建议抓住时机解放全……
【前言】

  细节铸就辉煌 我写解放战争
  刘统

  当年我开始学习历史专业时,从没想到会从事军事历史研究。
  1988年我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读完了博士研究生,一个偶然的机会,穿上军装,来到北京西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当时我的工作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辑。
  我被带进一个全新的领域,军事历史的研究使我增添了很多新知识,军队的锻炼也把我从一个书生变成了一个军人。我开始喜欢了这份工作。但是,除了日常编辑《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我的科研工作向何处去呢?
  当时与我同办公室的是茅海建少校,工作之余我们经常闲聊。他告诉我:军事科学院收藏了大量的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档案,如果有兴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于是,我有空就钻进图书馆,阅读馆藏的军事档案。
  当年叶剑英元帅创建军事科学院时,为了编写出权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做了大量的资料积累工作。各部队都将他们的作战电报、战斗总结、组织编制、后勤、政治工作等方面资料全部上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各军都编写了自己的军史。编者都是当事人,作战过程记录得非常具体详细。军史历史研究部在60年代编写军战史时,采访了许多高级将领,开了许多座谈会,这些珍贵的史料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艰难曲折。这些原始史料,电报是抄在学生练习本上的,小册子是油印的,总结是手写的。我一边阅读,一边叹服这些前辈,他们的文字如此朴实,故事情节如此生动,绝大多数都是我前所未闻。阅读过程中,我被深深地吸引了。前辈们的记录,为我再现了那个炮火连天、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
  这么多精彩的情节,为什么我们过去出版的历史书没有反映出来呢?1987年军事科学院出版了三卷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这是军事历史研究部集体创作的成果。因为它是正史,要对解放军的发展和战争作权威的论述,要顾及各个根据地、部队,所以只能作宏观的叙述,不能包含很多细节。我突发奇想,我能不能从细节入手,来写解放军的历史呢?
  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辉煌的一幕。我在读史料时,发现第四野战军的史料*丰富、*细致。不仅因为四野打的仗*多,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还因为每次战役结束后,各部队都要进行细致的战斗总结,把作战中的经验、教训都原原本本地记下来,打一仗就进一步。当年中共中央指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从各地派往东北的都是精英。这些大秀才们把后方的工作,如土改、剿匪,也都写得深入细致。于是我白天做本职工作,晚上就在办公室边看史料边写作。到1996年,完成了*部60万字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当时,我还没有出版过一部专著,在学界是无名之辈。谁肯接受我这部书稿呢?我自不量力,找到了人民出版社。马列国际编辑室的王一禾编审把稿子推荐给了编辑部主任郇中建。他认为有新意,有价值,决定接受,并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田士章先生终审把关。田先生以一个资深老编辑的眼光,给我提出了细致中肯的修改意见,使书稿成熟了许多。但是我还是不自信,*版以“东方出版社”名义于1997年出版。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出版后,许多四野的老同志和后代反响很大,社会效果较好。郇中建先生提议以战区为单位,写一套完整的解放战争史。于是我继续承担了《华东解放战争纪实》和《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其余三本,《华北解放战争纪实》、《西北解放战争纪实》和《中南解放战争纪实》分别由我的同事袁德金、金立昕同志撰写。当这套书出齐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年。
  有读者问我:你写的这三本书,特点在哪里呢?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呢?我认为,我写解放战争,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历史的细节。
  *,战争是国共双方的大决战,没有事先注定谁就该胜,谁就该败。我们看到的三大战役都是打起来的场面,实际上战前的谋划运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就辽沈战役来说,双方统帅部的决心都没有错。蒋介石要东北国民党军全部撤离,*要林彪先打锦州,将卫立煌集团消灭在关外。而卫立煌不肯轻易放弃东北,林彪则担心打锦州会孤军深入,造成被动。为此,*和林彪商量了半年多,林彪才指挥大军包围锦州。而蒋介石和卫立煌并未惊慌,国民党军部署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和侯镜如的东进兵团,设想让范汉杰坚守锦州,吸住林彪主力,然后两面反包围林彪。如果范汉杰能够坚守一周,黑山或塔山又守不住,战局真的难以预料。但是无论廖兵团还是侯兵团,都没有全力以赴去攻击,而范汉杰仅仅两天就当了俘虏。这说明,上级运筹是一回事,底下执行又是一回事。统帅部的正确决策和各级干部战士的英勇顽强,二者缺一不可。
  再者,在战前谋划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军委领导和战区指挥员实行了军事民主,上下通气,择善而从。粟裕在谋划淮海战役时,先设想了一个小淮海战役计划,以消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但是*高瞻远瞩,让华野与中野合作,打一个消灭国民党军徐州集团的大淮海战役。国民党统帅部在谋划徐蚌会战时,原来准备先动手,取得战略主动权。就在杜聿明准备出征的那天,蒋介石突然改变计划,让他去东北,主动权就这样丢掉了。蒋介石不与部将商量,而且经常越级指挥,使下属莫名其妙,无所适从,与中共领导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二,战役的过程中,会出现突发的战机和意外的情况,谁抓住了谁胜利。攻克锦州之后,林彪的部队已经疲惫不堪,按常规应该修整。而廖耀湘受到卫立煌和杜聿明的双重命令,一个让他回沈阳,一个让他下营口,廖来回协调,浪费了五天时间。林彪敏锐地抓住战机,命令攻锦部队全力奔赴辽西,在野外消灭廖兵团。各部队跑得吐了血,终于用两条腿追上了机械化的廖兵团,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全胜。淮海战役中,蒋介石见黄百韬兵团覆灭,命令杜聿明集团放弃徐州,南下解救黄维兵团,然后渡淮河南下。华野距离徐州还有两天路程,如果追不上杜聿明集团,刘邓的中野将面临重大灾难。所以粟裕说这是战役中*紧张、*关键的时刻。华野在后面拼命追赶,邱清泉则要求途中休息一天。就这样,华野终于追上并包围了杜聿明集团,为淮海战役奠定了胜局。
  第三,解放战争中除了作战,还有许多方面都与战争的胜利密切相关。例如中共的组织工作和解放军的战场政治思想工作,都表现出巨大的能量。我们都知道共产党打的是人民战争,一场战役有无数民工支前,形成声势浩大的场面。但是这些场面是中共的各级组织有序的动员、领导和实施的,就像一部机器,各个零件组合在一起,高速有序运转。而国民党的松松垮垮,无论从组织的能力和凝聚力,都无法和共产党相比。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18军军长杨伯涛被俘。他在被押解时亲眼看到了后方群众运物资、抬伤员、烧水做饭慰劳解放军的宏大场景。他由衷地叹服了,知道自己的失败不是因为作战,而是共产党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在解放战争过程中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解放军把百万国民党军俘虏改造成了解放军。怎么能让他们调转枪口呢?我看到了一个华野政治部的小册子《改造俘虏工作的初步总结》,后来才知道是我的老首长奚原写的。从俘虏兵分配下连队,忆苦会启发阶级觉悟,用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温暖人心,立功运动的奖励提拔,一步一步的思想工作都有实例,活灵活现。争取了人心,才能让他为你作战。在俘虏群中如何区分国民党军官和士兵,又有一套观察和分析的方法,使伪装的国民党军官插翅难逃。看了这些,你不能不佩服解放军政治干部的聪明和细致。改造国民党军俘虏,使双方的实力转换发生重大变化,这比战场上消灭敌人更有效果。这些生动的细节,还有土改、剿匪、城市接管等等,都被我写进书中。
  第四,历史中*生动的是人物,人物*生动的情节来自关键时刻。关键时刻*能表现出将帅的才能,把握这些细节,人物就写活了。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几十万国民党军层层堵截。淮河是行进路上*的障碍。当时国民党军在后面紧紧追赶,中原野战军想架桥已经没有时间。在这个关键时刻,刘伯承亲自到淮河查看水情。他坐着船,拿着竹竿试水深浅。突然他喊到:“可以徒涉呀!”于是10万大军徒涉过了淮河。刘伯承严肃地批评负责侦查的干部:“粗枝大叶害死人,硬是要害死人!”国军随后赶到河边,淮河突然涨水。国民党军将领长叹:“共军运气好。”岂止是运气,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刘伯承抓住了,简直如有天助。但是,如果不是刘帅亲临一线,下水调查,这样的机遇能出现吗?
  公平地说,国民党军也不缺人才,也有很多能打仗的将领。1947年东北野战军二战四平。被围困的陈明仁顽强死守。战后,王耀武的考察团去四平,写了一个参观报告书,全面再现了四平战斗细节。战斗到了*惨烈的时刻,陈明仁已经没有预备队可用了。情急之下,他把辎重营的马夫派上战场。白发老营长带着马夫们坚守阵地,伤亡惨重后终于等来了援军。这也是很生动的情节,我都引用了。在书中,国民党军一些将领如黄百韬、胡琏、张灵甫、邱清泉,我也给予了客观的描写。但是跟了蒋介石,方向错了,再努力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加上国民党军内部的派系斗争,勾心斗角、见死不救,与解放军的同心协力、顽强奋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历史能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就是生动的情节。读司马迁的《史记》,*经典的就是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之战,张良拾鞋,荆轲悲歌。我们今天写历史,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指战员从井冈山到三大战役,同样是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精彩故事不知有多少。为什么非要把他们写的那么僵化,为什么不能写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写出他们的真实经历呢?谁都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你只写胜仗,就让人不信服。如果你把全过程真实反映出来,更能让读者受到教育,历史也还原了本来面目。我的责任就是恢复历史的原貌,辉煌的革命史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积累铸就的。
  人民出版社的老版本,目前书店已经很难买到。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意再版这套“解放战争”系列。从《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出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年。我也变成了军队退休干部,到上海交通大学从事东京审判课题研究。离开了军事科学院,无法进行大的修订。但是现在看这三本书,依然没有过时,许多史料还是有价值的。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齐书深编审和楼岚岚编辑、马瑞瑞编辑、王继峰编辑,为这套书的再版做了许多修订工作。军事科学院的同志进行了审读,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刘统
  2017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在线读】

  刘统:1948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真正原因

  刚才来的时候有读者问我,你写的书每一本都是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你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先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文革时候的老三届,我是老初二,以后赶上文革,成了黑五类,文革中在工厂当了九年工人,当到三级工。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考本科,结果我家政审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被录取。接着1978年*届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我的*位硕士导师是王仲荦先生。毕业以后我留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王先生主张我再开拓一下眼界,继续深造,于是我1985年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谭其骧先生学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人一辈子如果能够碰上一位名师就是很大的幸运,而我碰到了两位名师,非常幸运。毕业的时候想回北京,当时正好中国军事科学院需要研究人员,就把我招去当兵了。
  淮海战役中的国民党军队到了军事科学院以后跟我坐对桌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少校茅海建,他虽然比我年轻,但他是老兵,他当兵的时候就在东海舰队,1982年硕士毕业以后就到军事科学院,而我是一个新兵。他向我介绍,军事科学院是叶帅创建的,军事科学院里的宝贝就是叶帅当年积累保存的战争档案。茅海建是中国近代史专业的,他没时间读解放军的战争档案,他建议我把这些东西好好地读一读。后来我就到图书馆借这些战争档案看,使我非常震惊,这些东西太好了。一边读着档案,一边向军事科学院的老同志请教,这些老研究员有两种成分,一种是解放战争时期四大野战军的老参谋,还有一种是建国后大将元帅的秘书,他们喜欢给我讲一些故事,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我们党的历史有两种,一种是教育群众用的,比如高中的教材、大学的党史课等等;还有一种是真正的历史,那是藏在我们的档案里,或是当事人口口相传的。我看到这些以后,就下了决心,不再搞历史地理了,改行做现代史、军事史。
  我*后一次见到谭其骧先生是1990年,他中风前的半年,他到中国科学院开院士增选会议。我跟他说起我在军事科学院看到的一些东西,谭先生非常激动,当时便站起来说:“你要把这些东西都记下来!”既然导师允许了,我就自己改了专业,在军事科学院一蹲15年。这期间主要写了三本关于解放战争的书,都是在人民出版社出的,写了一本长征后期*与张国焘斗争的书《北上》,三联编辑看了这些书以后希望我再拓展一些视野,把国民党和共产党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做比较,然后再挖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于是我就写成了《中国的1948年》。写了这本书以后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因为有些东西也不可能放开来写,总是要在表述上比较婉转,内容上也是要有所保留。但是我还是希望,凡是在我书中提供给读者的都是真实的,真实到什么程度那要看社会发展和国家开放的情况,也许今后要不断的修订、补充。
  我今天讲“1948背后的故事”就是想给大家澄清一些误区,讲一些真实的历史。我们现在改革开放20多年,可以说在战争题材上也比较开放,但是不管怎么开放,给大家总是有这么一个印象:我们共产党、解放军的形象曾经塑造了两个代表性人物,一个是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一个是《亮剑》中的李云龙,这其实是文人写的军人,不是真正的解放军。如果解放军的将领都像石光荣和李云龙这样满口的粗话、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仗能打过国民党吗?国民党将领许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是留过洋的,而且人家一开会的时候都是军装笔挺、将星闪耀,咱们解放军的干部开会有的蹲在凳子上,有的叼着烟袋,什么样的都有,这么土里土气的共军怎么能把国民党打的落花流水,这里必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录,一提起三年的解放战争,几乎没有一个服气的,像胡琏,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18师的师长,在华东战场几次跟粟裕较量,在淮海战场上只身逃脱。*后胡琏打胜的一仗就是金门。胡琏说共产党打仗是人海战术,前面一群老百姓拿着手榴弹往阵地上冲,我们能忍心开枪吗?我很负责任的对大家说,我查遍了解放战争的档案,可以说解决战争重要战役的档案我都看了,但是没有看到一个战例解放军是这么打仗的。胡琏可能是一种误解,因为我们解放军当时装备、服装肯定不如国民党军,有很多战士是装不上正规军装的,所以胡琏的这种说法没有根据。
  另外,我对国民党没有那么深的成见,我还是能比较客观地看国民党的战争档案。看后我有一个感觉,蒋介石不像是我们书里描写的样子,专横跋扈、一意孤行、心胸狭隘。
  我看了蒋介石的全集,尤其是跟共产党决战几年中他一系列的讲话、决策,我发现他的想法大多数都是对的。早在1948年初他就预感到东北守不住,于是让卫立煌把东北的精锐部队全部撤到关内,应该说蒋介石当年的这个决策是对的——如果卫立煌把60万部队及早撤到关内来,那么解放战争要打多少年还说不定。第二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在卫立煌守不住的时候,蒋介石做傅作义的工作,让他放弃北平天津,把华北的50多万精兵撤到长江以南。结果傅作义也没有答应,如果他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做了,那么我们的平津战役也找不到战机了,不能在黄河以北歼灭国民党军的主力,那我们国家说不定真要出现南北朝划江而治的局面。但是蒋介石两大决策都没执行,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国民党里面派系林立,各有各的盘算。卫立煌想,蒋介石一贯嫁祸于人,万一出现问题,他到时候把责任推给我我就完了。傅作义想,我本来是华北人,华北是我的天下,我到了江南我算什么?一个地方军政的长官怎能没有根基。蒋介石的种种决策都是因为下面的扯皮、推诿不得以实现,所以蒋介石才越来越着急上火。蒋介石在战略上是有预见性的。在1949年2月蒋介石已经秘密命令上海和南京的官员把上海银行里所有的黄金、白银、银元转移到台湾,而且从那时候就开始修舟山机场,准备把国民党大批的官员、难民撤到台湾。解放军还没渡江之前蒋介石已经料到这一步了,所以他能从容不迫地把南京故宫博物院的国宝运到台湾。但是蒋介石*终还是失败了,把大陆丢了。在过去我们把蒋介石的失败都说成是腐败——国民党腐败、不得人心,但是真正打仗的人、真正在战场上的人心里明白,战场上是你死我活的较量,容不得双方有半点的犹豫,更别说腐败了,所以在战场上,无论是国共双方都是真刀真枪的较量。如果要说一次两次战役的成败或许有偶然因素,但是整个战争的失败是不会偶然的,还是有许多必然的因素。这就是今天我想给各位读者解释的事情。
  我们正规的历史里对*同志过去达到了歌颂和迷信的程度。我们的历史上写到,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为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和国民党展开了较量,是不是说抗战一胜利共产党就想跟国民党争天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披露出来,尤其是《胡乔木回忆*》这本书出版以后,还有《*传》的出版,让这段历史基本上清楚了,没有疑问了。在抗战刚结束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打算跟蒋介石争天下,而是希望在国民政府里拥有一席之地,因为抗战刚结束的时候蒋介石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他是中国抗战的领袖。而且根据共产党当时的实力,虽然有了一亿人口的根据地、90万人的军队,但是相比国民党还是差得远,所以*赴重庆谈判就是希望跟蒋介石谈出一个和平来。当时双十谈判协定规定给共产党提供几条,一个是华北五省的主席由共产党担任,另外全国军队缩编成100师,共产党可以占20师的配额。*对这个结果是相当满意的,回到延安跟胡乔木和中央负责人说,蒋介石并不反共。当时中共中央确实想和国民党搞联合政府,*曾一度想把首府从延安迁到淮阴,淮阴离南京比较近,去开会很方便。但是蒋介石积20年的反共经验,是*容不下共产党的,所以当双十协定要实施的时候国民党不断向共产党施加压力,并且派遣大军从大后方源源不断地向华北、东北扩张。
  中共当时要跟蒋介石争夺内地是不容易的,但当时东北是一块空白,国共双方在那儿都没有基础,于是共产党就占着地利之先,十万大军挺进东北。这一下蒋介石非常着急,因为东北是中国的工业基地,蒋介石必然要占这块地方,所以蒋介石派了缅甸远征军*精锐的部队在杜聿明的指挥下开赴东北。解放军十万大军闯东北,林彪指挥的部队可以说是五湖四海,哪个根据地的人都有,*指示林彪在四平跟蒋介石打一仗,要是把国民党打赢了你就得承认我在东北的合法性,要是打输了再说。国民党对四平这一战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1946年5月的四平保卫战也是林彪和杜聿明之间真刀真枪的*战。我们的东北民主联军当时是各地的部队集合起来的,林彪当时到了那儿以后这个也不认识那个也不熟悉,可以说是仓促打了这一场正规战。国民党进东北的口号是“接收东北主权”,所以这些军队进去以后士气也是相当高,四平这一战林彪因为武器不行、兵源不行、指挥也不协调,守了一个月*后败了,林彪当时是*难受的一段时间,兵败如山倒,退过松花江,就剩下哈尔滨、北满那一块地方。蒋介石四平这一仗打赢之后,下定决心非要消灭共产党不可了。
  *跟国民党打还是不打,胡乔木说*苦苦思索了三天三夜,*后决定跟国民党彻底决裂,打。但是打的赢打不赢,当时共产党的将领中几乎没有几个人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能打赢国民党。当时*有代表性的就是李富春、黄克诚给中央写了一封长篇报告,说二次大战以后苏联受了很大的伤害,不能马上支援我们,国民党现在得到美国的支持又是那么强大,我们现在经过四平这一仗,要认识到以目前的实力不具备与国民党对抗的条件,所以我们现在要忍让、积蓄力量等待国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起来反攻。这份报告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中共党内高级将领的普遍思想。
  *写了一个答复,他说报告说的都是真实情况,但是有一个缺点是对蒋介石的困难估计不足,二次大战以后国际进步力量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我们如果坚决斗争,可能比退让要好得多;如果没有斗争精神,结果将极坏。*这个指示发表在*的军事文集和*文集第四卷上。我当时看了以后觉得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结论,蒋介石比共产党还困难,谁相信呢?结果事实证明蒋介石就是比*困难,*当时就是要占地盘、扩大根据地、扩大军队,但是蒋介石作为国民政府的领袖有好多事情要做。
  *是恢复沦陷区,伪军日本占了那么大的地区他要接收,要把一个一个城市的政权恢复起来,还要养活沦陷区的老百姓,还要处理伪军和日本的战犯,还要把日本的几百万军人和家属遣返回日本,国民政府要干的事情多了。所以*这个论断就是说不要光看到我们自己有困难,你要看到蒋介石比我们更困难,这就显示了*作为一个战略家的远见。解放战争在1946年7月正式揭开战幕,三年打下来,居然是国民党一败涂地。这个过程相当的复杂,但是我们说在战争表象的背后必定有一些条件,共产党能够做到的但是国民党做不到。这些条件是怎么转化的,为什么越来越有利于共产党,越来越不利于国民党呢?我看了解放军的战史和解放战争的历史,我觉得过去的结论都过于标语口号化,像国民党代表反动,我们代表正义;我们得人心,国民党不得人心;我们解放区是阳光灿烂,国民党是一片黑暗。我觉得这里面需要好好地研究。我从个人的研究中悟出来几条,共产党能够得天下、国民党*终走向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共产党之所以胜利,*条就是共产党解放军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敢于大踏步的前进和大踏步的后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国民党处处受到牵制,有优势,但是无法集中兵力。为什么这么说?国民党每收复一个地方就有守土之责,比如占领沈阳、长春要留下一个军,占领张家口、鞍山得留下一个师,占领一个县城起码得留下一个连,国民党越前进、占的地方越多,八百万兵力就越分散,把部队都分散开了,越前进则可以集中的兵力、可以用于前线作战的兵力越少。共产党则不同,*的原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所以丢多少地方他不在乎。像解放战争刚开始的头两个月,共产党丢了106个城市,像样的城市都丢光了,像延安、临沂、张家口、四平等等,大踏步地后退,但是共产党丢了那么多地方兵力损失了多少呢?没损失多少。他走了以后,老百姓可以就地掩蔽,该怎么样怎么样,反正国民党来了以后,他是政府,他也不能大屠杀,共产党可以把自己的兵力调来调去,在不利的时候就大踏步地后退,甚至后退到什么程度呢?这里可以举个例子。四平之战之后,杜聿明大举进攻,林彪带着军队全线退过松花江,国民党的军队到了松花江边上突然停止前进了,当时林彪做了*坏的打算,哈尔滨准备放弃了,他带着主力部队到北满的树林里打游击。但是杜聿明到了松花江边上不动了,蒋介石也很着急,为什么不前进?不是不想打,而是兵力不足。只有一个军过了松花江,那么大的地盘怎么打?所以他被迫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而南满当时是肖华指挥的部队,国民党进攻的是刘玉章的52军,共产党的军队节节后退,一直退到安东,国民党军队眼睁睁地看着共产党的部队从鸭绿江大桥上跑到北朝鲜去了。国民党军队过不去啊,他是政府军,要出国得有外交手续。大家看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后南满就剩临江县一个据点了,南满部队后方伤病员全都在北朝鲜,当时鸭绿江冻住了,所以共产党的军队在北朝鲜境内往来自如,养好了伤、准备好武器再打过来。看着共产党是处于*的劣势,但是共产党这个办法国民党学的来吗?所以共产党在战争初期表现的相当的灵活,就是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能往哪儿跑就往哪儿跑,但是国民党的行动就受到种种牵制。
  过了一年,共产党能够反攻了,蒋介石集中起兵力来跟共产党决战还是不行,共产党想打哪儿打哪儿,蒋介石又处于被动状态,因为他的部队在全国散开了,哪个城市都要守,共产党就抓住蒋介石全盘散开的机会集中兵力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打。比如1948年3月粟裕打开封,本来粟裕是想在陇海线跟国民党进行决战,但是一看国民党摆开大军不好打,怎么办?找防守薄弱的地方打,开封当时是河南省省会,只有一个师的国民党军队保卫,粟裕避实就虚打开封,一个师怎么能挡得住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相当于“军”),一下就打下来了。当时正好南京在开国民大会选总统,一听说开封被打下来了,河南的代表们连夜跑到总统府,有的下跪有的痛哭,非让蒋介石把开封收回来不可,蒋介石没办法,下令五大主力之一邱清泉的5军把开封收回来。邱清泉本来在商丘摆好阵势等着粟裕,明明知道开封是一个空城,毫无价值,但是他也得执行命令把开封收了回来。然后国民党登报纸“国军收复开封”,其实粟裕绕到邱清泉的背后,又把区寿年兵团一口吃掉。与此同时陈赓打洛阳,洛阳守军也是一个师,而且这个师是学生兵,更守不住陈赓,陈赓把洛阳打开了,国民党赶紧叫18军从驻马店向洛阳增援,结果胡琏到了洛水边上,眼看着洛水涨水过不去,等胡琏过了洛水共产党又走了。国民党总是集中不起兵力、总是被动分散。1948年以后蒋介石终于醒过来了,组成重兵集团准备跟共产党进行决战,但是为时已晚,因为当时共产党的优势已经形成了。*在十大军事原则里把集中优势兵力列在*条,蒋介石懂不懂集中优势兵力?当然懂,但是他作为一个国民政府受到太多条件的制约,他是心有余力不足。
  共产党打天下的第二个绝招就是善于化敌为我,说白了就是改造俘虏兵,这是陈毅先发明的。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说是歼灭3.2万人,实际上打死的不到一万,俘虏74师8000多人,当时把74师的俘虏集合起来分俘虏,结果华东野战军的各个纵队都来抢74师的俘虏,因为74师士兵素质特别好,是模范师,受过非常正规的训练,每个士兵起码都有高小文化水平,解放军里的连长都不一定有高小的文化水平。74师8000多俘虏被分到华东野战军的各个纵队里,陈毅说这些俘虏兵真顶用。1947年底陈毅从山东解放区到陕北见*,沿途路过晋绥军区,当时晋绥区的同志说华东野战军打仗打的好,请陈毅做报告,陈毅总结了一条经验,我们华东野战军为什么迅速壮大?就是会用俘虏兵。俘虏兵是好东西,战术素养非常好。我们要是招翻身农民当兵,得训练他打枪、扔手榴弹,然后才能打仗,俘虏兵来了就能用,而且在战争里表现相当不错。有一次打敌人一个据点,连长冲着机枪手说“打打打”,机枪手是一个俘虏兵,说“你让我往哪儿打”?连长说不知道。俘虏兵说怎么怎么打,连长说好,就这么打。陈毅讲,“你看,俘虏兵就是比我们的连长水平还高”。解放军过去缴获国民党的炮,当时主要是山炮,打仗时把山炮和步兵一块儿推到阵前,推到离前沿还有二百米、一百米的地方,人从炮筒里往前看目标,叫“直瞄”。被俘虏的国民党炮兵看着解放军的炮兵笑,说你们这是拿大炮拼刺刀。他们把炮拉到3000米外,算好射程,没有射不准的。这样的经验一推开,中央就下文件,以后各个部队凡是抓到国民党俘虏,除了重伤还有患传染病的,其他的一个不许放,统统补充到解放军的部队里。
  我们可以算笔账,国民党、共产党一边5个人,把国民党军打了一个,就是5:4,可是如果把国民党的俘虏抓过来自己用了,就变成6:4。共产党这么多兵是从哪儿来的?大部分都是俘虏兵。国民党的俘虏兵凭什么就转过头为共产党卖命?共产党有本事。俘虏兵被俘虏之后先开会诉苦,进行阶级教育,国民党兵大多数也是穷人,于是老战士先上来诉苦,地主怎么压迫我,我们打天下为穷人翻身谋解放,启发俘虏兵的阶级觉悟;然后把俘虏兵下放到各个班,但是有一条,肯定这个班里老战士占多数,俘虏兵新战士占少数,班里不能歧视虐待俘虏兵,俘虏兵被叫做“解放战士”。行军的时候班长替他们扛枪,宿营的时候班长给烧洗脚水,从人的情感这方面来说特别容易感动俘虏兵。国民党官大一级压死人,但是共产党的官不像官,班长、连长都来关怀战士,从感情上来说俘虏兵也容易被改造过来。
  在立功方面,俘虏兵和解放军的老战士一视同仁,这样就大大激发了俘虏兵的积极性,打好了一样立功。当时刘伯承培养了一个战士王克勤,原来是国民党的一个机枪手,俘虏过来以后补充到部队里,很快立功升了班长,他特别会带兵,他带的兵不但会打仗,而且在作战中伤亡很少,刘伯承看中了这个人,表彰为二野的战斗英雄,后来王克勤在战争中牺牲了,刘伯承还特别的悲痛,王克勤就是国民党俘虏兵里一个优秀的代表。
  到了1948年初,共产党熔化改造俘虏兵到什么程度?华野当时总结了经验,叫“即俘、即补、即战”,也就是上午俘虏,中午补充到解放军的部队里,下午就参加作战。国民党怎么也比不过共产党,国民党抓来壮丁以后整训,然后整编,然后上战场作战,这个周期*少大半年,刚打一仗就给共产党送了礼了。这个仗国民党越算越赔。74师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华东野战军歼灭,蒋介石非常伤心,保留74师的番号,在江南重新组建,*后组建成74军, 1948年10月74军拉上淮海战场,到1949年1月陈官庄之战74军再次被共产党消灭了。蒋介石辛辛苦苦训了一年,好不容易上战场了,几天就报销了。共产党用这种方式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兵源,在一年多之内就跟国民党的兵力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所以*说我军人力、物资的来源主要在前线,就是靠俘虏国民党的俘虏兵、缴获国民党的枪炮来壮大解放军。
  当时战争打的相当残酷,淮海战役*阶段,粟裕的主力跟黄百韬兵团在碾庄打,这是淮海战役*阶段,打了将近有一个月,结果华野歼灭了黄百韬兵团7万多人,但是也付出了伤亡5万多人的代价。当时华野有一个连报了220人伤亡,一个连满编才120人,由于不断冲锋不断补充兵源,所以伤亡竟超过了满编的人数。粟裕在1949年3月给中共中央写淮海战役的总结,说1948年10月济南战役的俘虏兵到1949年1月打陈官庄时有的已经提升为副排长了。共产党这么大的伤亡,都是靠俘虏兵一拨一拨更换,国民党是打一个少一个,有出没进。这样的话,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兵力对比变化能不快吗?
  大家可能要提问题了,共产党能改造俘虏,国民党怎么不行呢?孟良崮战役之后蒋介石召开高级将领的军事研讨会,他沉痛检讨74师失败的原因,说74师之所以失败*的失误就是用了共产党的俘虏兵。涟水战役中,74师把涟水打下来,当时守涟水的是华野六纵。六纵被张灵甫俘虏了300多人,张灵甫让共军的俘虏兵当辎重队,拉大炮、拉粮食,蒋介石说*不可以这么做,*不可以信任共军的俘虏兵,张灵甫说不要紧,不是让他们当战斗部队,他不当回事。孟良崮战役之前,国民党军10个师一线推开向北走,张灵甫自己带的一个师突出了两天的路程,他把主力部队驻在孟良崮,重炮部队安排在山下的垛庄,陈毅、粟裕抓住张灵甫突前两天的战机,一下用六个纵队15万人包围了张灵甫的3万人,扑垛庄的正好是王必成的六纵,俘虏兵一看自己的部队来了,立刻哗变了,张灵甫的炮兵阵地乱套了,华野很轻易地把张灵甫的重炮阵地占领了,掉转炮口向孟良崮山上轰。这时候张灵甫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孟良崮是一座秃山,寸草不生,炮弹落地溅起的石头就能杀伤一片人。张灵甫*后坚持了三天,74师全军覆没了。陈毅、粟裕看到周边的国民党军围上来了,来不及打扫战场,连夜撤退。孟良崮地区的老乡说,战役打完之后三个月当地的老百姓不敢上山,漫山遍野都是尸首。蒋介石拿这个教训警告国民党,因此国民党用不了共产党办法。而共产党改造俘虏的经验每个野战军都有,抓住俘虏兵怎么办,抓住国民党军官怎么办,办法都是一套一套的。
  化敌为我是共产党的一个绝招,共产党能做到什么程度?当年四野的后勤是*棒的,后来我就问四野的老同志,当时四野怎么有那么雄厚的后勤,有军医院,又有军工厂,还有军事院校。四野的老同志说,四野里面的技术人员基本上是日本人,我听了大吃一惊。抗战结束时四野十万大军闯关东,没有带后方,没有带医院,而且八路军那时候也没有医疗设备。四平战役之后大量的军队撤到北满,撤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那么多的伤员没人治怎么办?四野政治部下了一个九九紧急指示,就地征招医务人员组建军医院。伪满时期东北医院中主要的医生、护士都是日本人。当时四野后勤部长指示干部去接收日本人的医院,把日本人的医生、护士强行征入解放军。当时找到哈尔滨*一个医院,要名单,从名单里看哪个人是医生,哪个人是护士,然后到遣返日本人的难民营里抓,从火车上向下拖。当时一共征了8000多医生、护士,这些医生、护士一开始是被逼来给解放军治病的,解放军一看怎么给我治病的都是日本人呢?*初在军医院里没有一个日本医生护士没有挨过伤兵打的,这些人忍气吞声。黄克诚一看不行,咱们得讲政策,这些医生护士只要肯为我们工作,不管他们思想是否进步都应该给予优待。共产党的干部吃高粱米,给日本的医生吃大米,共产党的干部没有津贴,但是日本的医生护士按原来的待遇发工资,这样把日本的医生护士都争取过来了,后来这些日本医生护士跟着各个野战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岛。
  除了医生护士之外,还有军工。东北野战军迅速发展成为百万大军,而且华东野战军也需要炮弹,怎么办呢?于是在东北办兵工厂。当时解放军*的军工基地在大连,大连当时是苏军占领的,国民党去不了,所以解放军在那儿秘密发展军工厂。我们都读过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说在东北建立军工厂就是在大连的甘井子,当年在那儿建立了一个炮弹厂。吴运铎说他和吴屏周厂长实验炮弹,有一发没爆炸,他们俩跑过去看,往那儿一蹲炮弹爆炸了,吴屏周当场被炸死,吴运铎受重伤。后来我到实地采访,看了当地军工厂写的厂史,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太差,这是一场严重的安全事故。因为当时我们这些土八路没有正规的金属加工技术,做的炮弹撞针有毛刺不光滑,所以拉不着。*后还是得用日本人,当时把在大连的日本军工技师集中起来,有的是制造火药的专家,有的是做炮弹壳的专家,还有冶炼的专家,把30多个日本专家集合起来构成了大连军工厂的技术骨干。另外,我们国家*个航校,东北老航校,*批王牌飞行员,包括后来的空军司令王海上将,都是日本教官教出来的,而且*批女飞行员也是日本教官教出来的。所以不能不说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厉害,能把日本人都教育成革命战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