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通俗的世界历史入门读物。很多人都感觉世界那么大,国家那么多,历史那么长,人物那么多,历史事件又那么的无穷无尽,根本没有办法掌握这个知识系统。但实际上,如果把视角调整到全球范围之上,用地缘的思维来解释世界历史,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而我们曾经认为的复杂的、混乱的世界历史,也会有一个全新的立体的、系统的解释。

本书的特点是用地缘的思维,以地图为根据,以将东西方的文明史进行穿插讲解,以期让读者对世界历史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其实和我们想象中并不一样,很多我们曾经以为颠扑不破的知识、道理、真理,其实另有真相,而这个真相,只能通过我们用更开阔、更高远、更深刻的视角来思考,才能发现、解释。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更适合中国人阅读的《世界简史》。作者安森垚是“知乎大神”、日本京都工业大学在读研究生。在本书中,他采用全新的二维视角,以时间的流转为线,以其中的遗迹、故事为点,全面讲述了从“四帝国时代”,一直到西晋和西罗马灭亡的这段历史。

本书将内容分为东方和西方两条主线,按时间的维度进行对比穿插讲解,以期能让读者以更高、更宽、更远的视角看待世界文明史。通过这种全新的视角,本书将重新定义读者对世界历史的传统认知,将带给读者一个与以往印象中截然不同的世界新面貌——这个世界和它的历史与你想象中竟然如此不同,世界原来并没有那么大,它的历史也没有那么长、那么复杂,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或许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推动历史进步的或许也不是我们曾经认为的那些原因。从上古文明到“四帝国时代”,再到西晋和西罗马,东西方文明是怎样发展的?有什么异同?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历史的发展规律又是什么?且听安森垚为你解密。


【作者简介】

安森垚,黑龙江哈尔滨市人,自小对与地图有关的一切充满兴趣和好奇,希望探寻到所见所闻中的一切东西与星球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过往。15岁便进入北京化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习,后留学日本,在校期间担任过助教及校刊主编等工作,而后升入日本京都工业大学就读研究生。在异国他乡并不想放弃对个人爱好的探讨和追寻,经朋友推荐,在知乎网回答以历史为主的问题后,受到读者热捧,尤其是创办的“祖先”专栏,更是深受历史爱好者的追捧。


【目录】

序章 从中亚五国看一带一路地缘

*章 永远的秦汉

一、取百越,逐匈奴·026

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033

三、泗水亭长·039

四、楚汉之争·043

第二章 在大陆西端等东方的你

一、布匿战争·054

二、汉尼拔·058

三、希腊末路·062

第三章 在大陆东端找西方的你

一、匈奴崛起·066

二、吕后称制·072

三、七国之乱·075

四、汉武大帝·078

五、汉匈之战·082

六、平定百越·086

七、征讨大宛·090

第四章 四帝国时代——罗马,恺撒即是皇帝

一、共和还是独裁·100

二、前三头同盟·103

三、战神恺撒·107

四、后三头同盟·112

五、埃及艳后·115

第五章 四帝国时代——印度、安息、贵霜

一、帕米尔以西的风云·120

二、婆罗门和刹帝利·124

三、悉达多太子·126

四、孔雀王朝·160

五、巴克特里亚·134

六、大月氏的贵霜·137

第六章 四帝国时代——两汉

一、昭宣之治·142

二、虽远必诛·146

三、王莽改制·153

四、光武中兴·160

五、万里封侯·163

第七章 如此生活三世纪,直到大厦崩塌

一、伯利恒的男婴·173

二、从屋大维到“暴君”尼禄,罗马的尤利乌斯王朝·179

三、从军政府到五贤帝·184

四、哲人皇帝,罗马*后的辉煌·195

第八章 汉水入长江,长江入东海

一、燕然未勒归无计·200

二、中常侍和外戚·204

三、董卓出西羌·208

四、岁在甲子,天下大吉·210

五、江东才俊·212

六、乱世前奏·214

七、袁绍得势、阿瞒崛起·223

八、江东小霸王·232

第九章 帝国危机

一、卡拉卡拉·237

二、东西部不稳定的战争·239

三、又一个亚历山大·241

四、萨珊王朝·243

五、混乱的高层以及三世纪危机·245

第十章 一切从头

一、官渡之战·250

二、观海听涛·254

三、赤壁之战·257

四、天下三分·261

第十一章 回光返照后的厄运——欧洲基督化的开端

一、穷途末路·266

二、东西罗马,四帝共和·268

第十二章 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一、开疆扩土·284

二、六出祁山·286

三、经略东北·289

四、三分归晋·292

五、八王之乱·298

六、西晋灭亡·303


【免费在线读】
征讨大宛

解决了南北各国的汉已经开始威震周边,就连远在印度河的大夏国也开始恐惧,并希望同汉交好,但同时迫于匈奴压力,只能静观其变,但对汉来说,折断东翼的匈奴已算是半个残废了。

之前汉朝的连年内乱使得人们心中的血性还没有消失,加上刚统一的政权的休养和集权,很容易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让力量和机动性都要更强的游牧民族吃了大亏,因为游牧民族一旦强大,松散的联盟就由于没有农业基础很难自给自足,*后导致内乱。

刘彻自从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后,就在敦煌郡旁建设玉门关,并修筑长城防护匈奴。走出玉门关后,是一片巨大的湖泊,鸟兽栖息,树木参天。随后这片大湖泊被命名为蒲昌海,也就是现在的罗布泊。蒲昌海旁有一个富庶的国家——楼兰。

张骞通西域,过蒲昌海,发现了一片巨大的沙漠,沙漠中随着天山的融雪产生了片片绿洲,每个绿洲都是一个国家。整个西域,*强大的国家就是连匈奴都礼让三分的轮台,还有以农业为主的龟兹。这时候这些民族随着亚历山大东征以及吐火罗人和周边部族的交流,已经半希腊化,有着巨大的宫殿和砖垒造的房屋,还有一定规模的广场。可惜在这群希望建功立业的史家中,并没有过多记载这些美妙的国度。这些国家的居民以吐火罗人为主,*早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就定居在这里了。沙漠北部是轮台、龟兹等国,南部是莎车、精绝等国。

穿过沙漠以西的帕米尔高原,是以塞种人为主的民族。北方的伊犁河谷是匈奴的附属国乌孙,帕米尔西面的费尔干纳盆地(今乌兹别克斯坦)是当年希腊马其顿建立的极东城邦,后被塞种人入侵希腊化,建立了希腊化国家——大宛。南方是希腊王国大夏,也就是著名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也是亚历山大东征之后留下的塞琉古帝国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居民也是塞种人。

《史记》记载:“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这时的西亚、中亚以及新疆有一定的希腊化,比较大的国家有大宛、大夏、安息,非常有可能建立了大型剧场、浴场、广场和巨大的爱奥尼克、多立克柱子,以衬托贵族的威严。或许在两千年前,汉家的使团就徜徉在这希腊化的国家里,听着古希腊式的交谈、戏剧,可惜这一切都被抹杀在汉家建功立业的欲望里。

刘彻在元封年间,数次和南疆的车师、楼兰、莎车、龟兹进行战争,但很难真正控制他们,都是前脚胜利,后脚就反,所以并没取得太大的战绩。

在罗马控制了小亚细亚之后,亚历山大帝国的残留塞琉古帝国越来越惨,仅仅剩下了叙利亚附近的土地,一批塞种人在波斯的帕提亚地区独立,吞并了伊朗高原和两河,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帕提亚帝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安息。这也是波斯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时代,安息逐渐成为内亚可以和罗马并立的帝国,而越来越多的游牧塞种控制了现在中亚费尔干纳谷地的大宛、阿富汗(大夏)、印度地区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化地区。不过,这个时代*的转折就是——大宛战争。

公元前104年,刘彻改元太初,从此以后,汉就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名字了。

随着连年的征战,刘彻已经拥有了东到朝鲜、北到蒙古高原、南到越南、西到敦煌的广大领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国思想逐渐在刘彻以及汉朝人心中形成,融合自古以来的华夏本位思想,华夏人带着自己的文化优越感开始希望让所有周边部族开化,希望周边的部族都成为华夏人。这种大国心态以及华夏理念慢慢产生之后,对于华夏或中国来说,就没有西部小国那样的“民族国家”界限了,也没有老子“小国寡民,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同想法了,取而代之的是改造后的儒家华夏的大一统帝国,奠定了以后中华的历史之路,也造就了汉族的形成。所以征服西域,包围匈奴,成了重中之重。

可当年很多酸儒,甚至民国的很多知识分子,还是没有看清刘彻这个充满远见的大局。还记得前面说过的那个在冒顿单于帮助下报仇的乌孙国王猎骄靡吗?这老头儿非常能活,当年张骞曾经造访乌孙,希望乌孙可以和汉联合对抗匈奴,乌孙其实也想脱离匈奴控制独立,但又惧怕匈奴,所以猎骄靡十分感动地拒绝了张骞。张骞没办法,只能去求月氏,结果被匈奴打成筛子的月氏竟然完全不记仇,只顾自保,也不理他。张骞又去找大宛,虽然大宛对这个东方土豪很感兴趣,但同样惧怕乌孙和匈奴,仍然只是做了礼仪性的交涉。

西域有良马,良马在大宛。大宛的贰师城盛产汗血宝马,据说可日行千里。汉武帝迫切需要这样的宝马,并希望和大宛结盟。按理说,既然是谈判,肯定得派个有经验的去谈,结果汉武帝偏偏派了个直肠汉子——车令。车令带着一帮人和一匹“金马”就去要宝马了。

车令到了位于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大宛首都贵山城之后,国王毋寡带着希腊贵族的高傲一直对他没好气,当车令要马的时候,竟然直接就回绝了,并表示不稀罕你汉朝的金子。至于车令,则是神奇地把马摔了,我们的*男主角用摔马的动作对国王表示了强烈的控诉。

大宛是个城邦联合体,*后不言而喻,在大宛王的示意下,使团经过大宛边境的城邦“郁成”时,壮士就这么有去无回了。刘彻暴怒,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进攻大宛。

李广利带着6000“属国军”,还有2万多“恶少年”,也就是俗称的少年犯,向遥远的费尔干纳奔去。属国军,主要是曾经匈奴的降部,但这些人一直在河西受汉人的恩惠,往往比汉人更忠诚。

前112年,发兵击南越,皆将罪人。前109年,征朝鲜,募天下死罪为兵。前105年,讨伐昆明,赦警示亡命令从军。

可见刘彻*爱干的事就是把这些犯人弄到军队里去戍边,效果也确实很好。但这次征战刘彻算错了,一路之上,所有的亲匈国家全都惧怕汉军,纷纷闭门不出。而楼兰这种已经臣服的国家,由于过于贫穷,根本不能给汉军提供资助。

军队需跨越沙漠、盐碱地,尤其是还要翻越极度苦寒的帕米尔高原,才能到达大宛边境。李广利军到达郁成的时候,已经剩下仅仅不到一万人,属国军的马也都饿死了。这群丢盔弃甲的残兵,像幽灵一样,进攻较为薄弱的郁成城。大宛制度酷似希腊,虽然有一个中央君主,但城邦都有较高的自治权,所以郁成直接与这群残兵开战。

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杀伤者甚众。

李广利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便狼狈班师,到了玉门关清点人数,不到3000人。

这下大宛可算是开心了,原来把匈奴打得那么惨的汉军如此弱鸡!我好厉害啊!

汉武帝更是暴怒:“宛小国而不能下,而大夏之属轻汉?”

汉武帝令李广利不得进入玉门关,他动用一半的国力,释放大量囚徒,并且搜寻大量“恶少年”加上自愿参军者,*后再加上边境骑兵,共10万余人,还不算粮草辎重,想来一次希腊城邦七日游,因听闻大宛首都“贵山城”引水自城外,汉武帝征上千工匠,希望修筑工事断其水源。又令18万甲卒驻扎张掖、酒泉以北进行布防,发天下七科谪,为李广利运粮。据说部队从头到尾的长度可以走一天。 现在想来,也只有集权国家才能做出这样的壮举。

一路上众多西域国家再也不敢闭门不出了,纷纷给汉军提供住所和食物。这次汉军改走北路,顺着天山,竟然遇到了轮台这个号称西域*大国的国家,他们竟然不识相地希望打败汉军。史书上留下了“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汉军竟然把这个国家彻底灭绝了,至少三万国民,一个不留,彻底被抹杀在历史长河里。

复仇心切的汉家将士,就像一群野兽,残暴地抹杀了一个文明。至此,西域诸国无一敢阻拦汉军。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跋涉,清点人数,竟然只剩下3万人。这些饱受征战之苦的汉人,多半当了逃兵,融入到西域国家中去了。就这3万人,一路杀到了大宛首都贵山城。

汉军断了大宛水源后,没想到城邦文明高度发达的大宛竟用城内的储存水进行维持。 大宛仍然认为汉军是纸老虎,调动全国军队希望歼灭汉军。没想到汉军的弩兵集团和车载强弩,给这个国家造成了科技碾压。一排排希腊骑兵和步兵死在强弩中,汉军3万人全歼6万大宛部队。攻杀40天后,大宛城破,贵族勇士“煎靡”被捉,其他贵族躲在内城恐惧之极。*后,秉承着希腊的民主制度,贵族们一致认为是因为国王的脑残才招此大祸,便开了个会,直接把国王毋寡处死,带着首级来见李广利,并对李广利说,这次战争的罪魁祸首已经除了,希望求和停战,否则大宛会杀死所有宝马并血战到底。

李广利一怕北方的康居南下,二怕马真被杀了不好交差,于是答应议和,立亲汉贵族昧蔡为王,大宛成为汉的附属国。李广利带着大宛所有的马班师途中,听说郁成又偷袭汉军,便血洗了这个有着血海深仇的郁成,但放走了郁成的国王。国王逃到康居,康居惧怕,送给汉军上官桀,手下骑兵赵弟杀死郁成王。

之后就是神奇的连锁反应。军队走到河西走廊后,西域国家纷纷送子女到汉当人质,大骨头龟兹由于接受了周围国家的人质,被汉军又一次吊打,随后全面山寨汉文化,成了塞外汉人重镇。乌孙随即同意依附汉朝,对抗匈奴。

这次战争,使西域到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彻底成了汉的疆域,从这之后,匈奴的第二个翅膀被切断,成了瓮中之鳖。这只大漠草原雄鹰被汉包围,分裂成南北匈奴。

领土极度扩大的汉,文化传播也极频繁。刘彻在位后期,秦隶已经彻底简化为汉隶,已近似现在的楷书,且两千年间几乎未变,成为整个东亚中亚的共用文字。

征战一生的刘彻,随着晚年的“轮台罪己诏”,溘然长逝,死后谥号“孝武皇帝”,但他塑造的汉,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一个从被匈奴以及西域诸国包围的东方国家,彻底成了亚洲大陆上的“中央之国”。不久之后,月氏灭亡大夏和印度,建立了著名的贵霜王朝。为了巩固统治,贵霜开始推崇佛教,而后佛教又慢慢进入我们这个新兴的帝国。

华夏民族的概念在这个时候逐步变成了“中华”概念的雏形,周边无论是说阿尔泰语言的东胡,还是说欧洲语言的高加索部族,吐火罗人、塞种人,全部认汉文化为正统,所有华夏族人在见到外国使团的时候,可以骄傲地说——我是汉人。

从此以后,无论是朝鲜、越南、安息、大夏,甚至后来灭亡大夏的月氏建立的贵霜帝国,以至于欧洲的罗马,都带着深刻的大汉印象,让汉成了世界强权国家的象征。

在罗马、安息、贵霜、汉的带领下,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代。我们这个民族坎坷几千年,终于在汉的时候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让原来毫无存在感的华夏人被世界所认知,也正是因为秦汉奠定的版图基础,让这个大国不间断地存在了两千多年。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有些英雄,是不能忘记的。我们需要英雄,中国需要英雄。虽然过程充满杀戮,但推动历史前进的,往往就是这些征服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