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首本著作
在东方文化圈里,“素养”比之引译自英语的“技能”、“胜任力”或“读写能力”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几乎成为“真善美”的另一种表达。而“而核心素养”更是能够统摄我们所期望发展的“品格、关键能力和重要观念”,界定了学生发展zui重要的和zui优先的目标。因此,当“核心素养”作为一个育人目标观念出现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就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在丛书总序中,主编崔允漷教授发出了这样的反思之问:“我们的学校教育为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做好准备了吗?”
学校教育要做的准备必然是多方面的,但课程、教学和评价比如是zui重要的核心领域。于是,这样一本以打破学校教育“黑箱”、颠覆片面教育质量观、揭示课程实施过程意义、构建全新互动模型为主旨的书成为本丛书的开门之作与奠基之作,也就是题中之义了。
《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选取了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三个关键议题——课堂教学形态、课堂学习品质、教学平一致性,展开深入研究,发现时间、内容、行为、观念与态度对课程实施过程质量的影响,构建学校课程实施的互动模型,在教师—方案、教师—学生、学生—方案三种互动中解释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丰富意义。
无论是从树立全面的、过程化的教育质量观出发,还是从寻求课堂学习品质提升策略、发现影响课程实施质量症结所在出发,抑或是从学习评估技术、工具开发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基于教育事实的专题研究出发,对于一线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而言,这本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贡献都相当值得赞许。更重要的是,重视并研究课程实施过程的意义是当前教育研究者的使命与责任,但当前惨烈的教育竞争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病态教育生态决定了要改变片面的教育质量观、为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做好准备绝不是一项容易达成的、可以一蹴而就的任务。这本书不仅是研究团队与作者迈出的*步,也是变革的漩涡中教育学者自觉而默然的担当。


【内容简介】

《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从探索课程实施的本质出发,系统梳理了40年来有关学校课程实施研究的相关文献,深入分析了世界各国和地区在评估学校课程实施时所采用的各种框架,建构了一种全新的学校课程实施互动模型。第二部分从教师—方案、教师—学生、学生—方案三中互动出发,探讨其合理性与可行性。第三部分基于上述的课程实施过程选评估框架与技术,开展应用的、拓展的专题研究,从互动的视角出发选取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三个关键议题——课堂教学形态、课堂学习品质、教—学—评一致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试图验证学校课程实施互动模型的合理性,解释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丰富意义。


【作者简介】

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其研究成果“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等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正在主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等项目。出版著作20余本,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近期合作发表SSCI论文两篇。


【目录】

前言:追寻课程实施过程的教育意义/1

*部分 理论模型
*章 学校课程实施的价值:促进个体的学习与发展/3
一、课程实施的本质/3
二、课程实施研究范式的转变/7
三、学校课程实施的价值:促进个体的学习与发展/13
第二章 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估:已有经验/19
一、学校课程实施的国际性大规模调查/19
二、苏格兰、中国香港与南非的学校课程实施质量评估/31
三、美国实施课程调查、艺术课程调查项目/40
四、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48
第三章 重构学校课程实施过程模型:互动的视角/59
一、课程实施过程的关键要素:多元的视角/59
二、课程实施过程互动模型的建构:已有的尝试/62
三、我国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理论模型:一种互动的视角/67

第二部分 评估技术与工具
第四章 教师—方案互动质量评估/75
一、教师—方案互动的实质/75
二、教师—方案互动的测评/80
三、教师—方案互动测评举例/87
第五章 教师—学生互动质量评估/97
一、互动视角下的课堂教学/97
二、教师—学生互动重要主题的评估工具/107
三、教师—学生互动质量评估举例/117
第六章 学生—方案互动质量评估/127
一、学生—方案互动的实质:已有研究的启示/127
二、学生—方案互动检测工具:基于大规模测试的工具分析/133
三、学生—方案互动测评案例/142

第三部分 专题研究
第七章 初中课堂教学形态研究/155
一、概念理解/155
二、分析框架/157
三、研究设计/160
四、研究结果/162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175
第八章 初中课堂学习品质研究/181
一、学习品质研究框架的提出/181
二、研究设计/189
三、研究结果/190
四、结论与讨论/197
第九章 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202
一、文献分析/202
二、研究设计/212
三、研究结果/213
四、讨论与结论/221


【前言】

前言:追寻课程实施过程的教育意义

教育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行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年轻一代的行动。理所当然,这种行动既包括有意义的过程,也包括有价值的结果。然而,长期以来,有关我国的学校教育从话语到实践,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只有作为教育结果的分数,而没有此分数是由什么样的过程所导致的解释。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仿佛是一个“黑箱”,学生获得哪些机会,这些机会质量如何,教师是如何从事专业工作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的……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真正体现专业实践的地方,真正实现学生发展的地方,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就课堂教学而言,除了当事人(一个教师和一群学生),每天发生在课堂上的那些事,课堂之外的人并不知道;就学校教育而言,那么多人在封闭的空间里忙得如此辛苦,校外的人也不了解。如此重要的“教之室”“学之校”事实上却一直处在“打闷包”状态,外人无法知道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人们知道且津津乐道的那些话语,大多指向教育结果:对或错,考多少分,上什么学校,多少人上北青……这种无视过程只关乎结果的教育质量观导致的后果就是,以分数论英雄,要分不要命,唯分数问责,甚至为分数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或者是自己的专业信念、尊严与责任。而且,这种后果反过来又导致教育过程问题丛生:课业负担超重、师生关系敌对、学科等级明显、课程结构失衡、非学即考泛滥、价值意义丧失……凡此种种都强烈地指出,教育过程的意义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时候了!

幸好!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高度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并有一系列的对策与行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明确地提出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提出“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定期对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各地要根据监测结果,加强和改进课程实施工作。”
《2016年工作要点》要求“启动建立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监测机制。”办公厅于2016年4月1日专门下发《关于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对课程开设情况、课程标准落实情况、教材使用情况、课程改革推进情况四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国家、省级两级监测。在课程实施监测中,要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情况。
这是针对性极强的重大教育决策,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然而,课程实施监测制度的建立会涉及到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我们要开发出一套能够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评估或监测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手段。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的学校课程实施评估长期缺乏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尽管有些研究项目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缺乏严谨的理论框架或严格的抽样,得出的结论不太令人信服;尽管有些如督导或教研部门在实践层面从事过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估,但没有立足于监测,可能关注到改进,而忽略了管理;尽管有些部门在学业质量监测时会涉及到某些课程实施过程的变量,但无法涉及课程实施的整个范畴,而且,学业质量监测虽然相对客观,但它是不完全的教育评价,它无法监控动态的课程实施过程,更不能深入剖析教师的实施行为。
如果把好的教育等同于好的输入 好的过程 好的结果,上述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的理由显而易见:一方面,不关注输入、不关注过程、只关注结果,是片面的教育质量观,它是不专业的。另一方面,由此不专业的教育质量观所导致的后果是:课业负担过重、教育竞争惨烈、教育生态无序,这样的后果是不道德的。客观上,输入指标比较清晰也易控制,结果指标有一部分(如成绩)容易获得且多是量化的数字,过程指标比较复杂且难以清晰,人们对此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认识相对肤浅。因此,在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养教育的今天,重视并研究课程实施过程的意义是当前教育研究者的使命与责任。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2011年申请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11JJD880003),并已按时结题。2016年,我们成功申请到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项目批准号:16JZD047)。此书是上述项目的成果之一。同时,此书还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高峰学科建设”的著作资助。

本书分三个部分。*部分从探索课程实施的本质出发,系统梳理了40年来有关学校课程实施研究的相关文献,提出关于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核心观点——促进学生个体的学习与发展;然后立足国际视野,认真研究了PISA、TIMSS、NAEP、PIRLS、ECLS、ELS等国际上著名的大规模测试框架,深入分析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评估学校课程实施时所采用的各种框架,*后建构了一种全新的学校课程实施互动模型,为评估或监测课程实施奠定了学理基础。第二部分从教师—方案、教师—学生、学生—方案三种互动出发,探讨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其中合理性的论证是基于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大规模测试所涉及的相关范畴,可行性的寻求是从某个互动众多的问题中提取一个问题开展探索性的研究。第三部分基于上述的课程实施过程评估框架与技术,开展应用的、拓展的专题研究,从互动的视角出发选取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三个关键议题——课堂教学形态、课堂学习品质、教—学—评一致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试图验证学校课程实施互动模型的合理性,揭示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丰富意义。
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尽管有悠久的过去,但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它只有短暂的历史,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许多问题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书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性的尝试,是“万里长征的*步”,期待更多的同仁加入我们的共同体。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谢诸多为本研究做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感谢社会科学司,本项目获得的前期与后期资助对于研究的开展十分重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市高校高峰学科资助计划”!感谢《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研究》等编辑部允许我使用一些前期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感谢我的研究团队,一是“中国学校课程教学调查项目”(Investigation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n China,简称ICIC)团队,近四年跨学科、大兵团的研讨与对话,给了我许多观点或方法上的教益;二是我前后指导过的研究生们,特别是雷浩、夏雪梅、周文叶、邵朝友、曾家延、温雪、李静、黄山、董泽华等,正是他们的精诚合作和共同努力,保障了本书的研究品质!

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017年2月16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