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230余张国内罕见老照片,感受历史细节的震撼——

  真实的历史不在宫斗剧里,不在教科书里,只有直面这些真实的影像,才能感受到历史细节的震撼。230余张老照片,带你走进遥远却真实的历史,去看一看一百多年前人们生活的样子。

  来自西方摄影师的客观记录,从别人眼中看到我们自己的历史——

  北京、福建、江浙沪、广州、香港、澳门……人物、风光、建筑、物什……

  曾担任中国海关福州和宁波的税务司的美国人杜德维,是一位老资格的中国通,带着西方人探寻的目光,记录下他生活中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过的,多角度的中国,也看到了今天的中国是如何从百年前的羸弱一步一步走向现在的强大。

  一个时代的缩影,珍稀的实景史料——

  这些照片记录的不仅是19世纪末中国的真实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

  不惜成本,追求卓越——

  采用国际印刷巨头德国海德堡四色印刷机印刷单色图文,据说印刷RMB的也是它。

  附赠:清末民俗画画师周培春绘《京城店铺幌子图》,该作品属国际上首次实体印刷呈现,四色精美印刷,可鉴赏、可临摹、可收藏

更多精彩好书请点击:


【内容简介】

《晚清中国的光与影:杜德维的影像记忆(1876-1895)》是作者在中国任职期间拍摄的摄影集,记录了1876-1895年间北京、福建、江浙沪、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及作者家人和朋友,这230多幅照片记录下了作者眼中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是晚清重要的实景资料。这些照片不仅是19世纪末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过的中国,也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作者简介】

杜德维(EdwardBangsDrew1843-1924),美国人,1865年来到中国。曾任中国海关福州和宁波的税务司,并长期在中国任职。这些照片是他在中国任职期间拍摄的,拍摄于1876-1895年间,记录了这个时期北京、福建、江浙沪、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风景人物及杜德维家人及其朋友。


【目录】

*册:福建周边(1876-1877)/001

第二册:上海/澳门(1887)/035

第三册:宁波周边(1876-1880)/063

第四册:北京周边(1892)/139

第五册:广州/香港(1893-1895)/165


【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本书?

  摄影术的发明和应用几乎与我们近代打开国门的时间相同。这个让西方遐想的神秘国度吸引了许多知名的摄影师——从战地纪实记者到社会学家、传教士、旅行者,等等。有一些名字如费利斯.比托、约翰.汤姆森、甘博、小川一真、赫达.莫里逊..被大家熟知,但还有大量普通的西方旅行者特别是一些驻华工作者,如格雷戈里、杜德维、菲尔曼.拉里贝,他们有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充裕的时间去行游中国,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一百多年前中国的风土人貌。但他们毕竟不是职业的摄影师,许多照片没有刻意瞄准时事,也没有试图渲染成媒体想要的氛围,甚至没有做任何的照片笔记。

  百年之后,我们再看这些老照片,从面对镜头面色忐忑不安的清末到充满期待与欣喜的民国,从萧条泥泞的街道到布满西洋招牌的马路,从金钱鼠尾到剪发易服..我们还能看到百年前京城的宫阙市景、江南的商船漕运、山间的僧道寺观、田间的农人劳工……简单的文字记录让这些照片像电影画面一样从我们眼前演过——微笑有了温度、街道熙熙攘攘、寺庙有了香火气息、服饰也变得鲜艳..通过这些照片之间时间与空间的组合,我们或许可以还原百年前的一些生活片段。

  感谢影像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让这些老照片历经百年后再次呈现,让今天的我们能透过胶片感受近代中国的变迁,但由于那个时代的影像技术还未普及,社会跌宕起伏、战火不断、文化变革..所能保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少之又少,致使我们不能完全了解清末民初的社会状况。这些影像记录算作一个基础的铺垫,我们希望更多的读者也参与到老照片的解读和分享,让今天的人们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更加清晰、丰满、鲜活的认识。

  代序

  ——老照片的“意义”

  影像历史,暗含着一种“无意”与“巧合”。地域沟通的便捷与网络通信的发展,让今人得以打开一个万里之外、又颇为神秘的“影像历史宝库”,使那些曾经在中国这片土地驻足的西方人,和他们所拍摄的照片,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摄影术诞生后的发展历程,无疑是西方世界日渐崛起的一个缩影,与之相对的是,近代中国经历苦难和倾颓的重重危机。坚船利炮轰开国门,通商口岸从沿海向内陆延伸,官员、传教士、商人、旅行者..各色人等纷至沓来,也带来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西洋物件。

  如同当下很多人外出旅游,总要拍照片留念一样,百年前的西方人其实也是旅行者,甚至还比今人有着更浓重的好奇心,想要亲眼目睹这个神秘东方国度的真实状貌。在此之前,他们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知,仅停留于为数不多的图画与文字之中,交织着曲解与误读。待到自己登上这片广袤的土地,用相机记录感兴趣的景观与时刻,把底片带回去集中冲印留存、或分赠好友,其间借助某个特定时机,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等途径广泛传播,以真实的影像记录,更新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认知..探究照片背后蕴含的信息与动机不难发现,这些拍摄者大多都是在“无意”间进入历史进程的,图像浩繁、时间太久,个体生活的“无意”记录,在种种“巧合”下被提炼出来,转而成为我们对历史的共同记忆。

  这种“无意”与“巧合”的出现,与照片自身的特定属性有着很大关联——可操作者众多,时间与取材各异,私密属性强,存量基数大,不确定性多。正因如此,任何新物证的出现,都可能颠覆之前所有的研究成果;而一旦掌握了全新的史料,便可能意味着在一个领域内占据先机。

  近年来“历史影像”的持续升温,推动了大批晚清及民国时期的中国影像的出现,涵盖自然风光、社会景观、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拍摄者难以计数,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佚名拍摄者。这批影像文献为观者带来惊喜与好奇的同时,也引起不少有心者的深思——应该怎样有效利用如此庞大且散碎的史料基础,以期搭建一个相对完整且涵盖面广的近代中国影像史?当下通用的研究方法,是将一个或几个拍摄者作为个案,设置一个特定时间段,在此基础上进行影像整理与比较研究,三位不是摄影师的“摄影师”因此纳入视野:

  杜德维、菲尔曼.拉里贝、格雷戈里,三位身份不同的西方人,在不同的时间来到中国,以照片呈现出他们对中国社会的观察与记录。值得一提的是菲尔曼.拉里贝,他少时便喜欢摄影,后来在华负责法国公使馆的保卫工作,工作之余拍摄了大量照片,涵盖题材广泛,同时他也有意通过照片来体现自己对中国的独到观察,并由此为法国的《画报》(L’illustration)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照片。而杜德维和格雷戈里集中呈现的人文及自然景观影像,将其与众多西方摄影师的已知影像进行对照,亦能发现中国社会在动荡变迁的大背景下,体现出的细微变化。

  这些流落在西方的影像回归“故土”,说明近代中国历史正在得到更多人的重视,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我们研究这些历史影像的*终目的,绝不是看个新鲜、图个热闹,一定要让“无意”变得“有意义”:以史为鉴,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张逸良


【免费在线读】

北京城墙顶

On top of the wall of Peking

北京,皇城,景山

Coal Hill, Imperial City, Peking

景山

元代这里有座小土丘,名叫青山,属于元大内后苑的范围。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宫时,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又称煤山。由于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又是皇宫北边的一道屏障,所以,风水术士称它为 “镇山”。

明清时园内种了许多果树,养过鹿、鹤等动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园,山上曾叫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名为景山。

景山名称含义有三:首先是高大的意思。《诗.殷武》中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之句,说的是3000年前商朝的都城内有一座景山;其次,因为这里是帝后们“御景”之地;再次,有景仰之意。该园1928年辟为公园。

北京城外,黄寺,或称黄庙

Huang-Ssu, or Yellow Temple, outside Peking

黄寺

黄寺位于安定门外黄寺大街,修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当时称之为西黄寺。因为在西黄寺之东,早在清顺治年间就建有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称之为东黄寺,因此清人常常把这两座寺院叫作“双黄寺”。

北京,皇城,寺庙

Temple, Imperial City, Peking

北京大钟寺,或称觉生寺

Ta-Chung-Ssu, or Bell Temple, Peking

觉生寺

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雍正帝下旨敕建,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冬天正式获赐名觉生寺,现时觉生寺山门的“敕建觉生寺”匾额乃由雍正帝御笔手书。根据雍正帝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立的《敕建觉生寺碑文》记载,雍正帝选址西直门外曾家庄(今海淀区内)建寺,乃在于该处高朗干爽,林木佳茂,而且“右隔尘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适宜用作“寂静清修之地”。该碑文又记载,雍正帝有云“以无觉之觉,觉不生之生,所谓觉生也”,是故雍正帝为寺庙取名觉生寺,希望借佛寺“振其大觉之道,达夫正觉之旨”。

北京,英国公使馆大门

Gateway, British legation, Peking

北京,英国公使馆公使住宅

Minister’s house, British legation, Peking

北京,英国公使馆,赞善里小巷

Chancery Lane, British legation, Peking

北京,英国公使馆成员

Members of the British legation, Peking

北京,美国公使馆

American legation, Peking

北京,美国公使馆,杨约翰(美国公使、政要)

J. Russell Young, U.S. minister and party, American legation, Peking

杨约翰

又译约翰.拉塞尔.杨恩(John Russell Young18401120日-1899117日),美国记者、作家、外交官、第七任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他曾受邀加入了尤利塞斯. S .格兰特总统1877年到1879年的环球旅行,这段旅程也记入了他所写的书《与格兰特将军环球旅行》中。他在旅程中的表现受到格兰特的赏识,特别是在中国他与李鸿章建立起了友谊。格兰特向切斯特.艾伦.阿瑟总统引荐杨约翰,他也因此受命于1882年成为美国驻华公使。在这段任职期间,他为美中关系和法中关系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官员乘坐的轿子

Chinese official chair

中国的有篷马车

Chinese covered cart

西山,通往三山庵的石桥

Bridge leading to the San-shan-an’, Western Hills

西山

是太行山的一条支阜,古称“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西山林海苍茫、烟光岚影、四时俱胜,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为它四时的景色所倾倒,诗人陈志岁《夏栖西山》“暂绝去来心,西山一片林。枯根滴泉响,嫩蝶抱花沉。日午蝉声懒,庭荫榻迹深。白云如有意,穿竹伴清吟。”便是对西山物象人文的诗意表述。

三山庵

三山庵是北京八大处风景区中的第三处寺院,创建于金天德三年,距今九百余年。山门面朝东北,是一座布局精巧、构筑工美的四合院落。

西山,通往大悲寺的石桥

Bridge leading to Ta-pei-ssu, Western Hills

大悲寺

位于北京市西山系脉平坡山半腰,三山庵西北一里的密林深处。大悲寺旧名“隐寂寺”,始建于辽金时代(1033),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在原有两层大殿后增建了大悲阁,以供奉观世音菩萨。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重建此庙,改为“大悲寺”。大悲寺在元、明两代皆为名刹,清代康熙、朝降时期香火尤盛。康熙帝几度幸临此寺,召见慧灯和尚,并赐诗,赐“敕建大悲寺”匾额等。

大处中面积*的一座寺院,过去是帝王游山时休息的地方。因这里山势平缓,又名『平坡寺』。该寺创建于唐乾元初年(758),明洪熙元年(1425)重建,改称『大圆通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再次重建,改称『圣感寺』。乾隆十三年(1748)经重修改名为『香界寺』,意为『香林法界』。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