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三联书店知心书系列第三辑,三联生活书店原班人员引进推出同系列经典《幸福生活的秘密》。

《恰如其分的自尊》《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无处不在的人格》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又一力作。

知心書系列本身就是通识大众心理书系,对于有自我意识、渴望突破心理困境的现代读者,可谓行之有效的心理自助读本,集实用性、专业性、趣味性于一体。

幸福是一个人类的永恒话题,这份内心终极的渴望,带来了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得人不断深入探究。而本书正是围绕“如何获得幸福”这一引人深思的主题展开。

克里斯多夫法身兼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畅销书作家数职,将各个领域融会贯通地运用在作品中,为喜阅心理自助书籍的读者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


【内容简介】

尽管人类总是追求幸福,但有时,他们却难以感觉到幸福。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幸福,又要到哪里去寻找幸福,我们真的能学会幸福吗?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作者如是说:“没有谁能够解开幸福的方程式。不过,观察和聆听那些有幸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人,帮助和陪伴其他人走近幸福,令我受益匪浅……” 本书将带你与这位研究幸福的心理医生僧一起,探寻幸福生活的秘密。


【作者简介】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目前在巴黎圣安娜精神院工作。

著有《恰如其分的自尊》《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无处安放的人格》。


【目录】

序言

*部分 幸福存在吗?

第1章 什么是幸福?

第2章 遇见幸福的阻碍

第3章 幸福:内心深处的故事

第二部分 理解幸福、捍卫幸福

第4章 幸福何处觅?

第5章 幸福知多少?

第6章 幸福——让人恼火的主题

第三部分 缔造幸福

第7章 怎样避免遭遇不幸

第8章 栽培、保护你的幸福

第四部分 你的幸福状态


【前言】

导 言

幸福:心满意足的状态。

——《罗贝尔法语词典》 ( Dictionnaire Le Robert )

那时我还很小。

我就喜欢听人讲故事。可是童话的结局总是让我感到疑惑: “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既然故事不再继续写下去,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幸福了呢?难道公主和王子从来不会脸红争吵吗?他们不会感到不幸?为什么故事戛然而止?难道幸福的生活没有意思?难道幸福的生活不值得讲述?

为什么幸福显得那样神秘?

后来我 10 岁了。

我不再总是听大人们讲故事。我观察他们。当他们偶然谈起幸福时,我竖起耳朵认真听着。和所有孩子一样,当我们渐渐长大,我们看到了不幸,发现了这个世界和童话并不一样。

幸福,真的那么难吗?

我 20 岁。

我可以算是一个快乐的学生。在大学里上完课,去参加橄榄球赛的间隙,我喜欢和伙伴们天南地北地聊天。我一直忘不了心里的困惑,但是却发现一个悖论:幸福,是一个令人不快的话题——让人生气 ( “幸福,太幼稚了” ),引起反对声 ( “幸福让人丧失斗志,变得自私自利” ) 、敌对声 ( “幸福是一种专政” ) 或不屑( “不幸比幸福更值得关注” ) 。

为什么提到幸福,人们反而感到愤怒?

我 30 岁。

我成功地成为一名心理医生!身边都是幸福困难症患者 :幸福受到阻拦,幸福不可能实现,幸福令人恐惧,逃避幸福,幸福让人悲伤。我和他们一起努力寻找着通向幸福的道路……但这并非易事。如同伏尔泰所言:“我们所有人都在寻找幸福,不知幸福在哪里,就像醉醺醺的酒鬼迷迷糊糊找不到家的方向……”

如何才能寻到幸福?

如今……

我依然没有能够解开幸福的方程式。不过,有幸观察和聆听那些能够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人,帮助和陪伴其他人走近幸福,令我受益匪浅……我依然在读伏尔泰的书。他说: “我决定让自己幸福,因为这样对身体好。 ”我是一名医生,任何对病人身体好的事我都欢迎。我喜欢幸福和关于幸福的想法。

你们呢?

关于幸福,你们如何看待,如何感受?


【免费在线读】

幸福: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从舒适感开始

“幸福,就是当我感觉舒服的时候……”

首先,对于幸福这样高贵的概念,谈舒服岂不是太不贴切?说得好听一点儿是舒适,说得通俗一点儿或直白些,难道是慵懒?不过,从性质上说,舒适或许是*接近幸福的状态了。

对于幸福的概念,科学家格外谨慎,他们宁可只用舒适的概念,关于舒适感的研究日益增多。 在让-路易•塞尔旺-施赖伯 ( Jean-Louis SerVan-Schreiber ) 的论著《开心地活着 》 (Vivre content) 中 ,他狡黠地建议大家放弃幸福,或至少不要使用幸福这个词,而是去寻找开心,就像是找一枚 “幸福的硬币” 。

不管怎么说,的确如此,人生的道路上总有愉快时刻,至少我们能够创造出一些幸福时刻。这些时刻有些是顺理成章、可以预见到的,比如春日在熟悉而又喜爱的小路上漫步、参加聚会、和挚友聊生活、聆听心爱的乐曲……也可能只是极其平凡的小事、不期而遇的小快乐,比如正为一项棘手的工作绞尽脑汁的时候转头听见窗外的鸟鸣声、路上陌生人对着你微笑、意外接到心爱友人的来电、看见两个小朋友手牵手在路上走……

这些时刻以不同的形式让我们感觉心情舒畅,对我们很有“好处” 。所有有助于舒适感的事,都会促进幸福的到来,不过只是促进,仅此而已。舒适感是一个十字路口,一扇开启的窗户,通往各种可能的幸福。可能就是舒适,也可能带来其他体验。在舒适感这个层面上,幸福仍然是一种奢望,一个幻影。此时,不过是“有点儿小感觉而已”……

幸福是一种感觉

如果没有*基本的感知意识,舒适感永远不可能是一种幸福。孟德斯鸠曾说过: “即使人们正享受着幸福,他们也压根儿不知道这就是幸福,你还必须去说服他们这就是幸福。 ”这就是舒适感的感知意识,这是幸福的基石,舒适感也由此得到提升,从简单的舒服状态进入更深的层次。

这种感知意识是一种更为费力的心理历程,总是会遭到日常生活的各种阻挠,我的一位病人称之为 “心理污染” :焦虑、压力、疲惫、要求过多……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幸福总是在回忆中,如同诗人的忧伤诗句: “噢,幸福,在你挥别时,我才认出你。 ”

不管怎么说,对当下的感知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有时候这种感知力比幸福本身更重要,如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 ) 所说: “如今的我不再渴望幸福,而是渴望有意识。 ”有一本关于蒙田的好书,书名就叫《蒙田及幸福意识 》 ( Montaigne,ou la conscience heureuse ) ,而蒙田这位关注幸福的哲学家在他的《随笔集》中也曾写道: “此生只求活着并快乐。 ”

幸福是一种主动的念头或内心的对话 (如果没有身体或心理的响应,人们很难说服自己是幸福的) ,也是一种情绪或心情 (好心情) ,有了感知力,幸福才能成为神经心理学者所称之为的“感觉” ,即“某种情绪的个人心理感受” 。从舒服的情绪进入幸福感,感知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不过仅有感知力仍然不够……

幸福一旦拥有,别无他求

克莱芒丝

什么是*的幸福?是今年夏天的一张明信片;是载着我去往希腊小岛的小船,眺望远处的一抹夕阳;是有男友相伴,欣赏着绝美的景致,此时此刻别无他求。像我这种总是对环境挑三拣四的人,难得有这样心满意足的时刻。我觉得所有人类可以感受到的舒服都集中在这一刻了。

幸福的体验,是一种舒适感的升华 (升华:提升,超越) 。幸福和享乐不一样,幸福让人喜形于色,甚至超出了个人对身体或心理的控制。幸福比我们自身更广阔,让人得到提升,超越了个人。而且,幸福是终极憧憬,一旦达到就不再需要任何东西。难怪古希腊罗马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称为 “至臻” 。

感觉到完美和圆满,觉得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再也别无他求,只求这一刻能永恒持久。狄德罗和达朗伯都看到这一点,他们曾将幸福定义为: “一种人们希望永恒持久、不要改变的处境和状态……”

别拿幸福开玩笑!

“全家人聚在餐桌前,热腾腾的浓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妈妈有时候会说: ‘停下来先不要吃,也不要说话。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但觉得很好玩,都照做了。妈妈说: ‘这是让你们想一想眼前的幸福。别想要取笑生活……’ ”

加拿大魁北克歌手费利克斯•勒克莱尔 ( Félix Leclerc ) 的这段童年回忆富有诗意地提醒我们,幸福意识存在一个悖论:幸福意识感越强,舒适感越强,而与此同时,幸福意识也让我们认识到幸福转瞬即逝。

法国作家菲利普•德莱姆 ( Philippe Delerm ) 同样描述了从远处静静看着妻子和儿子时的揪心体验: “我知道,这一刻是我*幸福的时光。说出幸福两个字,令我突然心生恐惧,浑身颤抖。 ”

连环画里的那种傻乎乎、喜笑颜开、毫无伤害、让人安心的幸福,似乎离我们很远……甚至有点儿令人感伤?所有人都憧憬着幸福能够持久永恒,然而幸福自身的特性将这种憧憬变成不可能实现的幻梦,幸福作为一种感觉,是身心平衡、天时地利人和的短暂火花。

万物皆不完美,幸福亦是如此!

幸福的魔力

现在,我们更能理解为什么幸福不是想要就有的!幸福到来所需要的心理历程更是复杂而微妙的。

总之,我感受到幸福,我意识到幸福,我别无他求,同时,我也知道幸福会停止……

幸福的历程非常脆弱,我可以不觉得舒适,我可以没有力量、没有欲望、没有能力汲取*美好的部分。幸福的魔力就在于,无法长久拥有反而令人倍加渴求,又因为无法长久拥有,

令人为之苦恼纠结……

所以,你将在书中和我们一起了解幸福的历程,尽管困难重重,却又相对简单。别担心,这就像好莱坞怀旧老电影那样,主人公在历经各种曲折磨难之后,终究会有一个美好

的结局……

幸福的天赋存在吗?

八岁的朱莉正在给四岁的弟弟马丁讲故事:

“*位仙女来到摇篮前说: ‘我赐给你美丽。 ’第二位仙女也来了,她说: ‘我赐给你智慧。 ’然后又来了第三个仙女,马丁,你猜猜她会给什么呢? ”

马丁是一个很开心的小男孩,整天乐呵呵的,总是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他想了一会儿马上回答: “她会给他……她会给他……她会让他一直心情很好! ”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觉得第三位仙女的礼物*独特,也是大家*期待的……

好心情

“她今天心情很好” “他又找到了生活的快乐”……这是一种*直接的性情描述,也叫作情绪,是一种*基本的情感状态,是我们对周边生活的感受和反应。 心情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现象,至少经常被当事人忽略 (往往是身边人比我们自己更能感受到我们的心情变化) 。心情是精神世界的一块背景板。我们经常把它比作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世界本身没有变化,是我们当下的心境改变了我们的看法,或暖色调或冷色调,或阴暗或明亮。

只是心理学比光学复杂多了,不像无色眼镜那么简单,心情从来不是中性的,总是或者积极或者消极。心情经常没来由地说变就变 (美国人说 out of blue ,出乎意料) ,但是会深刻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心情好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是“玫瑰人生” ,心情不好的时候,那些开心的、让人感动的小快乐都看不见了。情绪不对的时候,对别人没有耐心,容忍度差,情绪对的时候就变得宽宏大量了。因为心情很少会走*,和情感不一样,所以往往人们都不在意,大家都觉得世界观主要是个人的理性判断,实际上却与心情息息相关。

心情不会一成不变,可能像气温一样从上午到晚上会有剧烈的变化,会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的影响。研究表明,天气预报或者是喜爱的足球队的赛事都会影响到当下的心情。

不过,每个人心情的起伏变化都比较固定 (围绕某个“基点”波动)。 有关情绪动荡变化*全面的一份研究,曾经记录了 459 位受访者至少 35 个连续天数里的全天精神状态变化。观察期间,受访者每天准确地记录情绪变化,虽然每天都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论当事人处于积极或消极状态,大部分人的情绪基本保持稳定。从第四天或第五天开始就可以看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时间越长越明确。当然,有些人的情绪波动更显著 (英国人说这种人喜怒无常) ,但还是有一个基准点,情绪波动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下文谈及脾气时,我们将会进一步探讨这一现象。

关于天气对心情的影响,和研究者的预想大相径庭,一份*严谨的研究指出,从长期来看,下雨或天晴对我们的脾气几乎没有影响,气候宜人,阳光普照,对心情的影响也微乎其微。貌似和我们所看到的不一样?而且人们通常会说,这个人像“月亮的脸变化不定” ,或是这个人“很阳光” ?也许的确如此,但是科学家的研究并不是为了证明显而易见的事。就算蓝天白云的好日子会让你觉得更开心,但是也驱赶不了你内心的小恶魔。即使生活在热带地区,也免不了心情郁闷……

那么,为什么人们还会这么说呢?也许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天气和心情有必然联系,总是记得阳光灿烂、神清气爽的日子,或者忧伤的雨夜;记不住或者不愿去想那些不一样的日子,比如心情郁闷的大晴天,或是兴高采烈的下雨天。

如果没有个人因素,我们的情绪通常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连续几年的研究观察表明 (对有些受访者跟踪长达九年) ,一个人的主观感受通常比较稳定,不管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件 (不论是稳定还是动荡的生活环境)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更全面的原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脾气秉性……

性格开朗

“他性格开朗 ” “她的脾气很好,乐呵呵的 ”……脾气指一个人面对日常生活琐事时的惯常表现,某些情感或情绪更外露,有些则难以察觉。 2 这种“基本情感”对心理学家来说,可以分为偏消极或偏积极两种。有些人的性情倾向于接受快乐的事,有些人则更容易伤感,至少对那些“日常琐事”来说,并不是特殊事件。

在日常生活中,脾气秉性通过我们的心情流露出来。脾气和心情息息相关,我们可以用气象来比喻:心情就像气温,变化不定 (同一天或几天里有可能下雨,随即又出太阳) ,脾气则像气候 (温带或热带,地中海气候或大陆气候……) 。

作为心理治疗师,我们尤其对某些容易引发心理疾病的脾气感兴趣,比如神经质,容易焦虑或消沉。这种性情的人,通常会有一些迹象,比如面对压力过分紧张,负面情绪居多(焦虑,敌对情绪,忧伤……) ,情绪不稳 (喜怒无常) 。高度神经质的人会因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加剧负面情绪,实验室里可以模拟这种现象。 2 比如一部伤感的电影,会让他们长时间深深地沉浸其中 (还有可能反复纠结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不快乐) ,而积极开心的喜剧却难以让他们情绪好起来。神经质的人一天的情绪像周期一样变化,人们往往会看到,一天下来,负能量又增加了。 3

脾气秉性可以改变吗?

如果说脾气秉性相对稳定,是否意味着对那些不够幸运、天生性情不好或生活环境不好的人来说,幸福的大门已经关上?

显然,某些气质的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频繁地稳定情绪。不过,根据心理治疗师们的经验,其实很多人都不是“天生懂得体会幸福” ,而是一点点学会提高情商,缩短“幸

福起跑线的差距” 。同时,总是需要通过自我协调 (个人努力或是心理治疗) 来改善心性。

不管怎样,行动起来,让自己更幸福,才是实实在在的:

•明白生活并非 “命中注定” (或者更直接地说,其实不存在 “命运” ) ;

•意识到幸福需要亲手去创造;

•懂得如何去做;

•*关键的就是——行动起来!

通往幸福的四条道路

玛蒂尔德

我的三个孩子各有不同的幸福。大儿子性格外向,整天乐呵呵,但其实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他有着超级物质欲,有好东西总想*个得到,很在乎别人的话,对感情很挑剔,什么都想要。他不满足于仅仅得到爱,他要自己是别人的*爱。他喜欢拥有快乐,努力去获得快乐,展示快乐,并和别人分享。他现在是一家跨国公司的营销负责人。他的幸福就是拥有、获得、创造……

老二相对保守,个性平和,心理素质更强,但是也比较内向,很少展示自己。小时候,兄弟们总是叫他“疯狂工匠” ,因为他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专注于摆弄乐高玩具、模型或电器。家里几乎所有电器都被他拆过。现在他是一名工程师。他的快乐就是动手去做。

小儿子*复杂。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迷失了自己,也许因为他是同性恋,感情生活在某一天变得有点儿复杂,不过也因为他要求很高。他是家里的知识分子。哥哥们嘲笑他“钻牛角尖” ,他总是说: “我需要知道实质和意义。 ”不出所料,他选择了心理学。他的幸福是创造和存在。

拥有、动手去做和存在,各有各自的道路……

没有“标准尺码”的幸福

当然有不同风格的幸福:行动的快乐或是安静地享受、外面的天地或是内心世界、享受亲密或是品味孤独……当被问及幸福问题时,大家是怎么回答的?有些人描述浓烈的快乐,有些人谈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有些人想到做事时的忘我状态,有些人则认为是隐退、解脱……

可以归结为四种幸福风格: 行动、满足、掌控、宁静。

行动的幸福

利昂内尔

记忆中*开心的日子是大学时代,我和几个同学在葡萄园打工,白天辛辛苦苦摘葡萄,然后一起吃饭,晚上值夜班一帮弟兄谈天说地,感觉棒极了。

*种幸福来自参加团队活动时的满足感。比如悉心准备一场庆祝晚会,玩得很开心;或是和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帮助朋友一起维修他买的老房子,或帮他搬家。这是一种行动的幸福,是与人交往和分享的幸福,也是一种归属感带来的快乐,通常来自和团队的共同行动。准备这本书的时候,当我问及幸福时刻的问题,相比无所事事或努力工作的时刻,更多的人会提到 “和好友在一起的时光” 。

满足和成就的幸福

西尔维

幸福是什么?就是把已开始的事做完。把事做完就是一件开心事。说白了,就是事有所成。工作、学习、孩子的教育……只有把事情做完,我才会感到幸福……现在,我可以享受成果,退居二线了。我偶尔会觉得很幸福。

第二种幸福来自功成身退和目标达成后的满足感。例如,收获物质财富或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辛苦一年之后回顾成绩时的满足感。这不是纯粹物质欲的幸福,同样可以来自帮助别人获得幸福时的快乐,看着孩子们开心地玩耍,朋友们在自己精心准备的晚会上尽情尽兴。这也是一种与外界相连的幸福,和*种幸福一样,只不过更内化,退一步品味幸福,不是直接来自行动。

掌控的幸福

卢瓦克

对我来说,幸福就是驾驶船只出海。很难描述这种感觉。还有海面上变幻无穷的景色,倾听海风,欣赏海岸风景。不过*棒的是和船只融为一体,驾驭风帆,精准地沿着航道航行。听着海风吹着船帆呼呼响,海浪拍打着船头,再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事了。这就是幸福。

第三种幸福就是我们在前一章谈及的“心流”状态。这种幸福来自行动,但诉诸内心,是一种专注于自我和自身感受的幸福:阅读、听音乐、做运动、做手工,甚至是工作……所有这些活动,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宁静的幸福

多米尼克

我什么事都不做,别人什么事都不要来烦我,一切太平的时候,我感觉*幸福。有时候,我会猛然间觉得很幸福。比如看着夕阳西下或日出东方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一片沉静。或是听着音乐,不一定是名曲,也许只是一段不知名的小曲儿都可能让我沉醉……沉下心来,后退一步,感知这个世界。远离匆忙的世界,而不是卷入汹涌大流中,我才感到幸福。

第四种幸福来自隐退,是和身边的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对地脱离,但不是完全无视。曾经有一位病人这样对我说:“这种幸福尤其强烈,知足常乐,不畏惧死亡……” 这种幸福更多地诉诸自我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与外界的联系。

偏差和歧途

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过于*地单纯选择这四种幸福方式中的某一种,将可能误入歧途:

•依赖于行动的幸福,也可能会变得太肤浅,注重享乐,依赖外在,需要靠别人来感觉自己的存在。

•成就感带来的幸福,依赖于对投入项目的期待,也可能会变得过于注重结果 (如果目标达成) ,不成功就不满足 (目标没有达成) 。

•掌控的幸福,专注于个人在高强度的活动中获利,让人注重行动,依赖工作或某种行为,但可能会导致自私自利。

•宁静的幸福容易产生消极的惰性,听天由命,不愿面对生活必要的斗争……

四种幸福方式,没有其他……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若这四种幸福交织或交替,幸福的感觉将是浓烈深刻的。了解这四种幸福,实践并享受这些幸福时刻,会让我们更懂得感受幸福。

孟德斯鸠认为幸福相对不稳定,总是变化莫测,他写道:“我们不停地继承自己、超越自己。 ” 变换不同的幸福之路,交替而行,也许会让幸福来得更多。就像饮食一样,幸福也需要品种丰富的配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