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获得年度童书100 奖项

将音乐与童话结合的桥梁书,让孩子享受快乐阅读,培养艺术与美感素养。

彩色印刷,图文比例3:2,用字浅显易懂,适合小学2-4年级阅读。

故事幽默风趣、节奏紧凑,牢牢抓住孩子的吸引力。

从阅读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提高品德修养。


【内容简介】

《首席大提琴手》:首席大提琴手脾气大、要求多。充满掌声的音乐会结束以后,首席等不到前来接他的加长型礼车,只好自己一个人气呼呼地走在夜雨中。音乐厅外头的乞丐婆婆、草原上的白狗,还有月光草原小乐团,却让他在一夜之间变得不一样!

《何豚先生的小提琴》:何豚先生用珍贵的乐树做出一把独一无二的小提琴。从小就是音乐神童的五线谱先生、小城的首富、客气的伊凡王子,纷纷上门来要这把琴。但是,何豚先生说什么也不卖,只愿意送给*合适的人。没想到,大盗贼西洋芹竟然偷走了这把琴……


【作者简介】

王文华(作者)

家住台湾南投埔里小镇,在一所群山环抱的小学里当老师。曾获得牧笛奖童话首奖和金鼎奖。他*秋天。凉凉的秋天,月光遍洒的夜晚,“故事虫”一只接一只地跑出来,排着队站在月光下,抢着诉说自己的故事。那是他忙碌的时候,煮好咖啡、点上蚊香,豪迈地连开十几个电子文档,希望有十六只手来敲击八个键盘,把故事虫们告诉他的故事一一写下来。

当然,他是个正常的地球人,目前只有两只手来敲击一个键盘;不过这些年来,他创作了很多很棒的故事,像《可能小学爱地球任务》《可能小学的历史任务》《我的老师虎姑婆》《想不到的画》《第100栋大楼》,还有你手中的《首席大提琴手》。

王书曼(绘者)

喜欢听故事、读故事,有时也住在故事里。有时间就到处走走逛逛,收集阳光、古老屋舍、老得不能再老的树、推着杂货车的老婆婆、黑夜覆盖的小山坡……将它们存放于脑中,慢慢孵化成一个个美丽又奇幻的梦……目前一心画画,努力做梦!

画作曾入选2006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插画展。已出版的作品有:《流星没有耳朵》《小小猴找朋友》《看我七十二变》《天凉好个秋——读词曲,学汉字》《红豆生南国——读唐诗,学汉字》《大巨人普普》等。


【媒体评论】

“故事奇想树”是一棵结满想象力与童真童趣的绿色生命之树,缀满对孩子们的爱意,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作者们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以或神奇、或幻想、或有趣、或感人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平易但精巧、生动而凝练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出了一幅幅瑰丽、奇妙、温馨的画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曹文轩

“故事奇想树”是台湾数十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绘者的心力结晶,集中展现了他们的创作才华。对于渴望阅读的孩子来说,这些书是非常优秀的桥梁读物,能够帮助他们较快地建立独立阅读的信心。这套书的主题是多元的,插图风格各有不同,作者们的写作手法也是气象万千,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这份充满了温情、智慧、哲理的精神套餐!——著名儿童文学家 朱自强


【目录】

首席大提琴手

11 人红要求多

35 城外的草原

51 月光草原小乐团

68 意外的返场曲

何豚先生的小提琴

77 乐树

95 五线谱先生

117 大盗贼西洋芹

142 推荐文 月光下的魔法 (严淑女)


【免费在线读】

《人红要求多》

班马先生是焦糖布丁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

班马先生当然不是一匹斑马,他拉的大提琴真的很好听。

在班马先生还没加入焦糖布丁交响乐团前,这个乐团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万六千五百三十九。那时,没人把焦糖布丁交响乐团放在心上。

乐团练习时,邻居常来抗议,嫌他们的音乐吵得妈妈做不出好饭菜,闹得爸爸没法子刷浴室,还害得小孩儿写不好作业。

自从班马先生加入后,乐团的排名蹿到世界第三。一听到他们要来演出,音乐厅附近的交通就会乱套;而想要买到票,比登陆月球还困难一百倍。人人都想跟他们做邻居,因为这样一来,不必花钱,就能经常聆听班马先生拉的大提琴曲。

“班马先生,真帅呀!”年轻的女孩儿跟着他。

“你是我们永远的首席大提琴手。”小城的市长说。

“我爱你,你是我的‘巧克力’。”阿姨粉丝团的成员们送着飞吻。

班马先生人红要求多:他要求乘坐加长型礼车,配备专用司机;巡回演出时,他要住豪华的旅馆,有大片落地窗,有管家,还有专属于他的鲜甜水果。

大家本来叫他“首席大提琴手”,后来只称他“首席”。

人红脾气大:加长型礼车迟到了,他会生气;旅馆不是的,他会骂人;有人忘了叫他首席,他的脸会整整臭上一天。

乐迷想要他的签名?一场多给签三位。

他穿燕尾服,其他成员不行,因为——他是首席。

返场曲只拉一首,拉完就下台——这是首席的规矩,人人都知道。

就像今晚,这是巡回演出的第六十六场,他在满场观众的要求下,拉完返场曲。

“首席,首席,首席!”观众的叫唤声快把屋顶掀开了。

首席在后台,端着茶杯,享受着欢呼声。他当然不会再上台了,他得维持首席的风格。

观众终于死心了,安静地散场。乐团的其他成员忙着收拾乐器。

首席拿着大提琴盒走出音乐厅时,外头下着倾盆大雨,哗啦啦,哗啦啦。

忠实的粉丝们仍然等在门口,排成长长的一队。首席当然只签三个名,就准备坐礼车离开。

但是,礼车呢?礼车怎么没来?

《乐树》

在一个久远得几乎没人能想起的年代,在一座遥远得几乎没人能找到的深山里,有一棵乐树。

树名的个字,不是“快乐”的“乐”,而是“音乐”的“乐”。高高瘦瘦、弯弯曲曲的乐树,远看就像五线谱上的高音谱号。

乐树的枝条比棉绳还要轻软,金色的叶片和玉器一样润泽。风一吹,枝条上的叶片就像风铃一样,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如果莫扎特来了,他一定会很高兴,因为叶片正在奏着圆舞曲,流畅又轻快,让人想跳舞。

但是砍柴的樵夫不懂它,扛着斧头、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怪树哇?”

乐树不好砍,樵夫更愿意找好下手的树木,因为烧火煮饭的木柴不必费那么大的劲儿。

木匠待在乐树下摇头,这棵树做衣橱不够宽,做衣架儿不够直。他摇完头,转身去找高大挺拔的红桧。

这么多年来,偶尔也会有几个雕刻家经过。他们左瞧右瞧,上看下看。

有的觉得乐树的材质不好,更愿意选择黄杨、樟树。

有的觉得乐树太细,至多能刻条小蛇——可是这年头儿,谁会在家里摆个木雕蛇呢?

满山的树木中,雕刻家们总能找到好木材,欢欢喜喜地把它们运下山。

乐树呢,继续留在深山里发呆。

春去秋来,转眼几百年过去了。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矮矮胖胖的老人。

老人离乐树还远远的,就闭着眼睛,支棱着耳朵听啊听。

是樵夫,还是木匠?

风吹了一阵又一阵,这人跟着乐树叶片的声音摇摆。

他听了一阵子,然后来到了乐树下。

乐树不理他,它猜这人是做橱柜的。但是乐树好像没猜对,这人伸出手掌,在乐树的身上轻轻一拍。

咚!声音又深又沉,仿佛要传到地下三千尺。

一阵微风吹来,乐树的叶子叮当作响,他捡了根树枝轻轻一拨。

do re mi fa sol la si……乐树不由自主地荡出一阵轻快的旋律。

“对啦!对啦!”他在树下高兴地跳舞。看他跳得这么快乐,要不是因为根扎得太深,乐树也想陪他一起跳呢。

这人是举世闻名的制琴师——何豚先生。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