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杨天才翻译的《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活水源头,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一部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古老的经典著作,相传为周人所作。
  《周易》内容十分丰富,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中间讲人事,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每个人都能从中聆听教诲,受益匪浅。

【目录】
周易上经









小畜



同人
大有










无妄
大畜

大过


周易下经



大壮


明夷
家人
















归妹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周易系辞上
周易系辞下
周易说卦
周易序卦
周易杂卦
【前言】
  《周易》本来是殷末周初人们用来占卜算卦的方法,起初,它并不是一本书,也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卦爻辞,更没有《彖传》、《系辞》、《象传》、《文言》、《说卦》等被后代易学家称为《易传》或“十翼”的部分,只是蕴涵数理逻辑的卦画而已。后来,经过长期的演绎,这些卦画与事物产生了一定的对应规律性后,人们就逐渐在每个卦画下系属了一些简约的卦辞。再后来,《易》“变则通,通则久”,于是,又在六十四卦的各爻之下系属了爻辞。至此,《易》就有了卦画、卦辞和爻辞,形成了汉代易学家称之为《易经》的部分。到了汉代,又将《易传》并入,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的样子。
  《易经》的创作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阴阳概念的产生,八卦创立,重卦并撰成卦爻辞。
  无论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都是由阴阳两爻组合而成的。前人把宇宙间变化万端、纷繁复杂的事物分为阴、阳两大类,用阴、阳两种符号表示:阴物为--,阳物为—,象征着广泛的相互对立的种种事物、现象。
  在此基础上,古人以阴、阳符号为“爻”,每三爻叠成一卦,出现了“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的取象,已经从阴阳二爻对事物的广泛象征发展到对自然界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物质的具体象征。在后来的易理演绎和易筮运用的过程中,八卦的卦象又不断扩展增益,可以分别象征八种类型的诸多物象。
  此后八卦两两相重,出现了六十四卦,并产生了解说这些卦形所寓哲理的卦爻辞。卦爻辞的出现有两大意义:其一是使《周易》成为卦形符号与语言文字有机结合的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其二是使易象从隐晦的符号暗示发展为用文字表述的带有一定文学性的形象。卦爻辞的表现形式是“假象喻意”,即拟取人们生活中习见常闻的物象,通过文字的具体表述,使卦形、爻形内涵的象征旨趣更为鲜明生动,而每卦的卦辞与六则爻辞在相互联系中披露了该卦所蕴涵的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哲理;六十四卦相承相受,从六十四种角度分别展示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事理特征和变化规律——此时,《周易》“经”文全部创成,其独具体系的哲学思想已趋成熟。
  现存的《易传》共七种十篇,又称“十翼”,它们是《文言》、《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这十篇的创作宗旨均在解释《易经》的大义,但各有一定的侧重点或特定的角度。《文言》分前后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象征意旨,故前节称《乾文言》,后节称《坤文言》。《彖》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及一卦大旨。《象》亦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其中释卦象者六十四则,称《大象传》,释爻象者三百八十六则,称《小象传》。《系辞》因自身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篇,可视为早期的《易》义通论,其要义在于发《易》义之深微,示读《易》之范例。《说卦》是阐说八卦象例的专论。《序卦》旨在解说《周易》六十四卦的编排次序,揭示诸卦相承的意义。《杂卦》即打散《序卦》所揭示的卦序,把六十四卦重新分成三十二组,两两对举,以精要的语言概括卦旨。总法对事物的发展与变化预先做出吉、凶、悔、吝等判断,其目的是劝善惩恶,避凶趋吉。
  《周易》本是一本用来占卜算卦的书,它一直笼罩在宗教仪式和神秘奇异的迷雾之中。后来,因为有了《易传》出现,使得《周易》具备了义理富赡、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同时,也赋予《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神圣责任。古人以其具象思维从卦象和阴阳之道中逐渐悟出一些抽象玄奥的哲理,使其成为融数学、伦理、哲学、历史等为一体的人文科学。帛书《易传》之《要》篇记述了孔子不信卜筮而观其德义的《易》学观,清楚而明确地将占卜之《易》与哲理之《易》区别开来。因此,战国以后的《易》便有了二种精神:一是用《易》占卜解疑的数术学,一是用《易》教化人心、安邦治国的经学。根据这种情况,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将内容属于前者的书归类于“数术”类,将内容属于后者的书归类为《六艺》。其实,《易》从占卜的书上升到经学的书,反映着古人对《易》学思想的认识从天道、神道向着人道的转变过程。总的来看,从卦画一卦爻辞一易经一易传的过程,也就是天道→神道→道→义理的变化过程。
  本书经文以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之《周易正义》为底本,采取文白对照的形式,以对开的方式排版,以方便读者阅读。
【免费在线读】
《彖传》说:崇高而伟大的上天啊!您是所有事物的统领,万物依赖您的阳气而生息,世间万物都统属于天道。云儿在天空飘荡.雨水降落在大地,各类事物随地成形。辉煌温暖的太阳周而复始地运转,按照上天、下地、东西南北六种位置形成了昼夜变化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犹如羲和驾驶着六条龙拉着太阳运转在天空。虽然大自然变化莫测,但是它还是以自己的规律保持事物的正道本性。保全太和元气,以利于守持正固。阳气周流不息,当春天到来时,大地又沐浴在春光里,万物萌生,天下万方都和美安泰。
  《象传》说:“天体以劲健刚强的方式运行,君子也应当像天体的运行一样自强不息。
  “潜伏在水中的龙,暂时不宜施展自己的能力”
  ,这是因为龙属于阳性之物,潜在水下时,说明阳气还很微弱。“巨龙出现在田间”,也就是阳气之德普泽广施于世间之时。“整日勤勉健进”。反复行其正道而不知疲倦。“有时飞起,有时伏处深渊”,前进也不会有灾害。“巨龙在天空自由飞腾”,这是大人奋发有为之时。“龙飞至极高之处则会有悔恨之事发生”,因为刚强过甚的行为是不能持久的。用九,它在说明天的美德在于不自居首位。
  《文言》说:开初的生长,是众善之长;亨通,是美好事物的集合;有利,是“义”的和谐体;正直,是做事的根本。君子实践仁德之本,就足以为人们的尊长;会聚美好的事物,就符合“礼”;有利于物,有利于人,则足以和谐“正义”;坚守正义、正直的品德就能做成事情。君子就是能够实行这四种美德的人,所以说他们就像《乾》卦的卦象所蕴涵的哲理一样,具有“元始,亨通,利人,正直”的品德。初九的爻辞说“巨龙潜伏在水中时,就不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这说的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指有龙一样的品德而暂时隐居的人。他们不会因世俗的丑恶而改变自己的坚贞品德,也不会因侥幸的成功而扬名于世。他们遁隐于世也不苦闷,不能扬名于世也不苦闷。所乐于做的事就去卖行,所忧愁的事就避开不去做,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这就是‘潜龙’。”
  九二的爻辞说“当巨龙出现在田间时,就利于拜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有龙一样品德的人,他也就是立身中正的人。他平常所言必讲信用,他的平常之行为也是谨慎的,防止邪恶而内心保持真诚,有功于人、有惠于民而从不自我夸耀,其道德广大而能感化人心。《周易》说‘巨龙出现在田间,就有利于拜见大人’,这才是人君之德啊!”
  九三的爻辞说“君子整日勤勉健进,直到夜间还像是遇到危险一样保持警惕,这样就会免于灾祸”,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就是说,君子要不断地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发展事业。忠诚待人,言而有信,通过增进道德和修饰自己的言辞树立诚实可靠的形象,这也是蓄积功业的方法。知道自己的事业上所能达到的目标。就去努力实现它,这样的人才是可以谈论事物发展的征兆的人。能预知自己将有某种结果,而去努力奋斗得到这种结果,这样的人就可以与他共同保持适宜的状况。因此这样的人能身居上位而不骄傲。身处下位而不忧愁,所以能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而始终保持强健和警惕,即使是有危险也不会酿成灾祸。”
  九四的爻辞说“龙有时飞起,有时又伏于深渊,这种情形没有过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指君子之行,或上升。或下降,本没有什么一定不变的道理,这种行为并非出于自私的邪念。或进取,或隐退,本没有什么常规可循,这也并非是脱离群众。君子涵养道德,建功立业,就是要在需要自己的时候,抓住机会,不失时机,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灾祸。”
  九五的爻辞说“巨龙在天空自由飞腾,利于出现大人”,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在譬喻相同的声音是相互感应的,同类的气息是相互吸引的;水向湿处流,火向干燥的地方烧;云随着龙吟啸而涌动,风跟随着老虎呼啸而出现;圣人创作卦的目的在于以类比的方式描绘和说明万物的情理,这样,万物就可以欣然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依附于天的东西本来就亲近于上,依附于地的东西本来就亲近于下,世间万物都是按照类别而相从相应。”
  ……
【书摘与插画】
  乾
  《乾》卦象征着天:是万物的开始,有亨通的力量,能和谐而有利于物,有光明正大的品格。
  初九,当巨龙还潜伏在深水之中时,就不应该使自己发挥作用。
  九二,当巨龙出现在田野之间时,就有利于去拜见大人。
  九三,君子整天勤勉健进,直到夜静更深时还像遇到危险一样保持着警惕,这样,就会免于灾祸。
  九四,龙时而有飞起之状,时而又伏处在深渊之中,这种情形没有过错。
  九五,当飞龙在天空自由飞腾时,此时利于出现有道德并居于高位的人。
  上九,龙飞至极高之处,就会出现悔恨之事。
  用九,群龙相聚而没有一个以首领自居,吉利。
  《彖传》说:崇高而伟大的上天啊!您是所有事物的统领,万物依赖您的阳气而生息,世间万物都统属于天道。云儿在天空飘荡.雨水降落在大地,各类事物随地成形。辉煌温暖的太阳周而复始地运转,按照上天、下地、东西南北六种位置形成了昼夜变化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犹如羲和驾驶着六条龙拉着太阳运转在天空。虽然大自然变化莫测,但是它还是以自己的规律保持事物的正道本性。保全太和元气,以利于守持正固。阳气周流不息,当春天到来时,大地又沐浴在春光里,万物萌生,天下万方都和美安泰。
  《象传》说:“天体以劲健刚强的方式运行,君子也应当像天体的运行一样自强不息。
  “潜伏在水中的龙,暂时不宜施展自己的能力”,这是因为龙属于阳性之物,潜在水下时,说明阳气还很微弱。“巨龙出现在田间”,也就是阳气之德普泽广施于世间之时。“整日勤勉健进”。反复行其正道而不知疲倦。“有时飞起,有时伏处深渊”,前进也不会有灾害。“巨龙在天空自由飞腾”,这是大人奋发有为之时。“龙飞至极高之处则会有悔恨之事发生”,因为刚强过甚的行为是不能持久的。用九,它在说明天的美德在于不自居首位。
  《文言》说:开初的生长,是众善之长;亨通,是美好事物的集合;有利,是“义”的和谐体;正直,是做事的根本。君子实践仁德之本,就足以为人们的尊长;会聚美好的事物,就符合“礼”;有利于物,有利于人,则足以和谐“正义”;坚守正义、正直的品德就能做成事情。君子就是能够实行这四种美德的人,所以说他们就像《乾》卦的卦象所蕴涵的哲理一样,具有“元始,亨通,利人,正直”的品德。
  初九的爻辞说“巨龙潜伏在水中时,就不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这说的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指有龙一样的品德而暂时隐居的人。他们不会因世俗的丑恶而改变自己的坚贞品德,也不会因侥幸的成功而扬名于世。他们遁隐于世也不苦闷,不能扬名于世也不苦闷。所乐于做的事就去卖行,所忧愁的事就避开不去做,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这就是‘潜龙’。”
  九二的爻辞说“当巨龙出现在田间时,就利于拜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有龙一样品德的人,他也就是立身中正的人。他平常所言必讲信用,他的平常之行为也是谨慎的,防止邪恶而内心保持真诚,有功于人、有惠于民而从不自我夸耀,其道德广大而能感化人心。《周易》说‘巨龙出现在田间,就有利于拜见大人’,这才是人君之德啊!”
  九三的爻辞说“君子整日勤勉健进,直到夜间还像是遇到危险一样保持警惕,这样就会免于灾祸”,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就是说,君子要不断地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发展事业。忠诚待人,言而有信,通过增进道德和修饰自己的言辞树立诚实可靠的形象,这也是蓄积功业的方法。知道自己的事业上所能达到的目标。就去努力实现它,这样的人才是可以谈论事物发展的征兆的人。能预知自己将有某种结果,而去努力奋斗得到这种结果,这样的人就可以与他共同保持适宜的状况。因此这样的人能身居上位而不骄傲。身处下位而不忧愁,所以能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而始终保持强健和警惕,即使是有危险也不会酿成灾祸。”
  九四的爻辞说“龙有时飞起,有时又伏于深渊,这种情形没有过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指君子之行,或上升。或下降,本没有什么一定不变的道理,这种行为并非出于自私的邪念。或进取,或隐退,本没有什么常规可循,这也并非是脱离群众。君子涵养道德,建功立业,就是要在需要自己的时候,抓住机会,不失时机,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灾祸。”
  九五的爻辞说“巨龙在天空自由飞腾,利于出现大人”,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在譬喻相同的声音是相互感应的,同类的气息是相互吸引的;水向湿处流,火向干燥的地方烧;云随着龙吟啸而涌动,风跟随着老虎呼啸而出现;圣人创作卦的目的在于以类比的方式描绘和说明万物的情理,这样,万物就可以欣然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依附于天的东西本来就亲近于上,依附于地的东西本来就亲近于下,世间万物都是按照类别而相从相应。”
  上九的爻辞说“巨龙飞至极高之处,就会有悔恨之事发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就像一个尊贵的人没有实际的地位,爬得太高而远远脱离了民众,贤人居于下位而朝中却无人辅佐君主,所以若要妄动就会发生悔恨之事。”
  “巨龙潜伏于水中,暂时不要施展才能”,说明它的地位处在低下。“巨龙出现在田间”,这是贤人暂时的居住之所。“整日勤勉健行”,这是君子勉励做事的精神。“有时飞起,有时又伏于深渊”,这是自我试验,展示自己才华的时候。“巨龙腾飞于天”,这说君王在上治理着国家。“巨龙飞得太高,就有悔恨之事”,这说明过极就会有灾祸。天有元德,天有善德,所以至“用九”则化刚为柔,由阳变阴,阴阳合和,天下大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