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海底两万里》通过描写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和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而尼摩艇长反抗压迫的光辉正义形象,体现了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正义、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视野宏大、想象丰富,充满着传奇色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书中感受到神奇瑰丽的大自然魅力,并由衷赞叹作者运用科学知识展示出 旖旎动人的精彩画卷。而这部作品揭示出的深刻道理也让我们深省。在书中,作者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告诫我们人类在享受科 技文明的同时,也要防止坏人利用科技手段做出危害人类自身的恶行,这是人类对正义深层次的思考,也说明了人类已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再者,尼摩艇长 自己设计、请人打造的神奇无比的***号,令人大开眼界,说明了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 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但如果连想象都没有,就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作者简介】

 儒勒 凡尔纳(1828-1905),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创作出较多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科幻小说,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品有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陈筱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译作有《名人传》《忏悔录》《新爱洛伊丝》《巴黎圣母院》等。


【媒体评论】

一辈子读过经典和没读过经典的人生整个都不一样,我不敢劝你们读一辈子的经典,但是希望你们至少认认真真读几本经典。
  ——马 原
  这些书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乃是它可以chaoyue时间、年龄、语言和族群而成为人类心灵成长的营养。商务印书馆是信誉极好的出版机构,相信这套书能带给读者莫大的阅读惊喜。
  ——方 方
  对于学生们来说,应该是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书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文字的背后。这样才会在“经典”引导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北 村
  当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经典作品,那么他的少年就会被经典作品中zui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带走,当他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和灵魂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延续。
  ——余 华 著名评
  经典本身蕴涵着更高品质的文化价值在里面,我觉得我们的历史文化传承至今主要是由经典来构成的……今天强调经典、强调经典阅读,对我们这样一个时代文化传承的一种坚守和一种再造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文学评论家 陈晓明
  因为这些书承载着一个民族zui重要的文化记忆,也承载着人类zui重要的文化记忆,它塑造的民族和人类至少是正面的……所以我觉得经典对于我们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它的重要性永远是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学评论家 张清华
  商务印书馆“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理念和倡导重读经典、倡导价值阅读、倡导“为中国未来而读”的践行活动,在这个时代不同凡响。当然,经典的价值不会立竿见影,但它一定会潜移默化地改造世风,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
  ——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家 孟繁华


【目录】

部分
章飞逝的巨礁
第二章赞成与反对
第三章随先生尊便
第四章内德兰德
第五章向冒险迎去
第六章全速前进
第七章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第八章动中之动
第九章内德兰德的怒火
第十章海洋人
第十一章鹦鹉螺号
第十二章一切都用电
第十三章几组数字
第十四章黑潮
第十五章一封邀请信
第十六章漫步海底平原
第十七章海底森林
第十八章太平洋下四千里
第十九章瓦尼可罗群岛
第二十章托雷斯海峡
......


【免费在线读】

部分
  章飞逝的巨礁
  一八六六年出了一件怪异的大事,是一个没人说得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想必没人会忘记得了的。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弄得心神不定,内陆民众惊诧不已,就连海上的人们也都感到震惊。欧洲和美洲两大洲的商人、船东、船长、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确实,一段时间以来,有好些船只在海上与一个“庞然大物”相遇。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子状物体,有时泛着磷光,比鲸鱼的个头儿大,而且速度也比鲸鱼快得多。
  各种不同船只的航海日志对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都做了记录,说这个物体或这个生物速度极其地快,动力极其地大,像是天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它是一种鲸类动物的话,那它的体积要比当时科学所分类的所有的鲸鱼都要大得多得多。无论是居维叶(1769—1832,法国著名博物学家)、拉塞拜德(1756—1825,法国博物学家)、迪梅里(1774—1860,法国博物学家、医生),还是卡特尔法热(1810—1892,法国博物学家、人类学家),都不会承认这么个大怪物的存在的,除非是他们见过它,也就是说,除非他们自己亲眼所见。
  按照多次观察所得,平均算来,去除保守的估计,即此物长二百法尺(法国古长度单位,相当于325毫米),也不按夸张的算法,即这个大家伙宽一海里,长三海里。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庞然大物要大大超过鱼类学家们迄今为止所认同的所有的鱼类,如果这个大家伙真的是存在的话。
  可是,它真的是存在的,而这种存在也是无可否认的,而人是一向喜欢听神奇的事的,所以,这个不可思议的东西的出现,就必然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根本不是什么奇谈怪论。
  确实,一八六六年七月二十日,加尔各答布纳克轮船公司的蒸汽机船希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五海里处,就曾遇见这个游动着的大家伙。起先,巴克船长以为是遇见一块不为人知的巨礁,他还准备对它的准确位置加以测算哩,可是正在这时候,这个奇怪的大家伙竟然突然地喷出两根水柱,高达五十尺,直插云霄。如此看来,要么是这块巨礁上有间歇喷泉,否则的话,希金森总督号所遇见的就确实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只是尚不为人知罢了,这种动物能从鼻孔里往外喷出混杂着空气和蒸汽的水柱。
  在这同一年的七月二十三日,西印度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水域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况。这么看来,这个奇特的鲸类动物速度惊人,能够快速地从一处游到另一处,因为希金森总督号和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是在两个相距七百海里(此为古海里,1古海里约等于5556千米)的不同地点看到它的,而时间上只是相隔三天而已。
  半个月后,在距克利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上遇见那个大家伙两千海里处,国家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和皇家邮轮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与欧洲之间的大西洋海域迎面近舷对驶时,分别在格林威治子午线(即0度经线,是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的北纬42度15分、西经60度35分处,同时发现了那个怪物。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即使首尾相接才一百米长,估计那个大怪物至少得有三百五十尺,这两艘船与它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是,当时在阿留申群岛的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一带海域的鲸鱼,个头儿的,也从不超过五十六米长,甚至都没见有达到这一长度的。
  有关的报告接二连三地传来:横渡大西洋的佩莱尔号的几次发现;跑伊兹兰航线的埃特纳号与那个怪物擦肩而过;法国诺曼底号驱逐舰的军官们所做的记录;海军准将菲茨·詹姆斯的参谋部在克利德勋爵号上所测定的精确方向。所有这些报告,都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在那些生性爱说俏皮话的国家,这件事被当成了笑谈,但在那些认真务实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人们对这件事就极其关注。
  在各个大的中心城市,这个怪物成了时髦话题;在咖啡馆里,人们在津津乐道地谈论它,在报刊上,人们在嘲讽它,甚至有人还把它搬上了舞台。各家小报可算逮着机会了,随心所欲地编出种种离奇的故事来。有些因为编不出新花样,便把想象出来的那些巨型怪兽又给刊登了出来,从此报海中的那头白鲸——可怖的“莫比·狄克”(美国小说家、诗人赫尔曼·麦尔维的小说《白鲸》中的那头可怕的鲸鱼的名字),到斯堪的纳维亚传说中的巨型海怪克拉肯(系北欧传说中的大海怪名,据说其触须可缠住五百吨的船只,能将船拖入水底),应有尽有。有的人甚至把老古董也给搬了出来,包括亚里士多德和普利尼(公元23—79,古罗马作家,著有《博物志》等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的看法也被引用了,因为他们两位也认为有怪物存在。还有彭图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保罗·埃纪德的游记什么的。后,还搬出了哈林顿先生的那诚实可信的报告来。据此报告称,他于一八五七年在卡斯蒂朗号上看到过一条大蛇,这种巨大无比的蛇直到当时为止,只是在旧时的北极探险船立宪号驶经的海面上出现过。
  于是乎,在学者圈内和科学杂志上,轻信者与怀疑派之间便展开了一场没完没了的论战。大家因“怪物问题”而变得异常激动。信奉科学的记者与相信神灵的记者大打起笔墨官司来,有些记者还因此而动起了手,因为他们从海蛇争起,后竟发展到人身攻击了。
  这场论战持续了半年,双方各不相让。各种小报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矛头指向巴西地理研究所、柏林皇家科学院、不列颠学术研究会、华盛顿史密斯协会等所发表的论文,对《印度群岛报》、穆瓦尼奥神甫(1804—1884,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的《宇宙》杂志、皮德曼(1822—1878,德国博物学家)的《消息报》上的辩论文章大加抨击,对法国及其他各国的大报上所登载的文章也进行了无情的批驳。小报的那些才华横溢的作者们故意引用其对手们曾经引用过的林奈(1741—1783,瑞典博物学家)的那句话——“大自然不创造蠢才”,其本意是想让当代人不要违背大自然,相信什么大海怪、大海蛇、“莫比·狄克”以及海员们脑子发热胡编乱造的东西。后,一份极具讽刺意味的报纸上的一篇十分受编辑们喜爱的文章起了作用,像伊波利特(古代希腊神话人物,他曾打死一个海怪)一样,给了那个怪物致命的一击,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结束了这场论战。才智终于战胜了科学。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