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式教育倾向于人云亦云,家长们没有能力协助孩子放大自己的特别之处,于是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原创,很多慢慢活成了盗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务实的家庭教育图书。作者是一位有情怀、有格局的智慧妈妈,在她的引导下,接受传统教育的女儿本科被耶鲁和普林斯顿两所名校同时录取,研究生就读于哈佛大学。 作者用温柔而理性的笔触,记录了女儿一路成长的点滴,字里行间流露着她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及对中国教育现状与问题的体察和反思。 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有无限的可能性,重要的是父母能否认识和发现这种可能性,用温柔的爱和理智的心,为孩子创造一个始终良性的、被激发的成长环境,保留并巩固孩子的独特性,避免孩子由原创活成盗版。

【作者简介】
郭力,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前总编辑。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历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助理、学科副总编。曾在多家留学机构、育儿机构、家长课堂、网校、家庭教育社群等分享家庭教育及子女留学经验。女儿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美国迪尔菲尔德高中、耶鲁大学、哈佛大学。 张玲玲,记者、书写者。毕业于山东大学,曾任《心理月刊》专题编辑、新浪网高级编辑,现专职于人物及生命成长写作。

【目录】

推荐序 — 愿这本书成为一个驿站

自序言 — 让我们成为理性的母亲

*章 独特:挖掘辨识度

发现不同于细微处——从孩子的天性看未来

不说“儿语”——营造丰富规范的语言环境

多多尝试,勇敢叫停——要不要报兴趣班

自信是孩子的*驱动力——从兴趣到特长

广泛阅读是*好的人文教育——尽早向孩子开放自己的书架

罂粟般的奥数——关键在于父母如何运用

第二章 点燃:当火柴遇上火柴皮

走一条贴近天性的自在之路——让孩子选择适合他的路

用孩子所长,避其短——人生只有一时的输赢

帮孩子保有完整的自我意识——有趣而尽兴地生活

引导孩子理性叛逆——做孩子背后坚定的支持者

父母也要“指手画脚”——尽早和孩子一起规划未来

不要低估孩子的理性程度——金钱教育背后的欲望控制

受欢迎的家教——榜样的力量远超父母的引导

第三章 距离:过度关注即干扰

关键时刻“拔刀相助”——理性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多创造“共情”事件——爱孩子所爱

“危险”的青春期——不干扰是*好的陪伴

陪孩子一起疯——和孩子保持思维同步

敬畏生命——保护孩子对万物的悲悯之心

被信任的孩子更自尊——经验来自体验

第四章 情商:生活即教养

生活即教养——从日常点滴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

不指责、不评判——让孩子独立面对矛盾与冲突

“金钱”的次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财富观

多带孩子“社交”——尽早为孩子铺就情商底色

孩子没那么娇弱——因人而异的抗挫教育

自然生存能力训练要趁早——是生存需求,也是人格锻造

第五章 远方:步履不停

不可懵懂留学——理性判断,慎重决策

见识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孩子收集信息的能力

“一箭多雕”的留学路——既仰望星空,亦脚踏实地

“推”一把孩子——做狠心的老鹰式父母

第六章 见识:未来已来

设定反方的“批判性思维”——凡事不止一个定论

尊重个体——以每一个人为本

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国外文科教育给我的启迪

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只是锻炼身体

成为独立的“人”——远离子女依赖症

和孩子各自精彩——彼此尊重,互不干涉

第七章 分离:育儿当如待客

得体退出——保有蓬勃的生命状态

持续修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亲密与分离——父母独立,孩子才会独立

幸福是投入的副产品——有愿心,无目的


【前言】

推荐序 愿这本书成为一个驿站

我还在《大西洋》杂志工作时,有一天中午和两个美国同事坐在楼下的户外餐厅,一边聊天一边吃午饭晒太阳。三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不知怎的谈到了以后结婚生子的事。想想父母培养自己的过程,教育是件难事——大家一致感叹,然后一些奇奇怪怪的假设开始冒出来:

“现在想想,孩子成长不好,可能出岔子的地方真多。”

“可不是,我们能成长得这么正常,真不容易。”

“如果将来我的孩子吸毒上瘾怎么办?”

“如果我的孩子不尊敬爷爷奶奶怎么办?”

“如果我的孩子将来不喜欢看书怎么办?”

问题越来越匪夷所思,同事随着想象的延伸越来越焦虑。我有点儿哭笑不得,忍不住打岔:“真的会这样吗?教育你的孩子喜爱看书,教育他们尊敬老人,引导他们不要吸毒,不就好了?这些事情不是在父母的控制范围之内吗?”

同事疑惑地看了看我,摇了摇头:“那可不一定。如果孩子注定会长成这样,父母有什么办法?”

听到这话后,我立刻释然。身在美国的第七年,我对这样的看法已经不再感到诧异,对其背后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已经有些许了解。

如果孩子是一条小船,处在社会的湍流中,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父母是掌舵的船长,控制船的速度和方向,甚至未来的目的地。而在美国中产阶级的主流教育理念里,父母的职责是帮孩子移开河边的朽木和碎石,让小船能顺畅无阻地前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人格。

然而,不一样的理念背后,隐藏的是全世界父母对教育这一话题的共同探索和对自身教育方法的反思。在中国现有教育体系里,怎样使孩子拥有广泛的兴趣、聪慧的头脑和心怀天下的志向?在以鼓励为主,尊重孩子选择,宽容叛逆和崇尚个性的美国社会,怎样教育出中国孩子所具有的自制力、抗压力和吃苦精神?

或许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教育成了一个富有争议而又发人深省的话题。本书便是我的母亲在教育这门广博的学科中的一点感想。然而,教育不同于做饭,按照菜谱将油盐酱醋葱姜蒜一股脑儿加进去,就可以毫无悬念地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市面上几乎所有由父母撰写的亲子家教书,似乎其潜台词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我们的孩子是个成功案例,且看我们是如何培养的。”

然而,教子真的可以取经吗?书中提倡的教育理想真的可以通过薄薄几页纸传达给迷茫的父母吗?类似“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要选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走得相对优秀、相对快乐”这样的经验,通过学习素不相识的孩子的成长案例,难道比体会和自家孩子磨合的过程来得更刻骨铭心吗?

如同书中所述,教育的方法没有*的对错,而在我的朋友里,健康快乐的孩子大有和我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天差地别的。若将许多家教书中的建议奉为真理,照本宣科地教育孩子,本身就与“让孩子自由成长,不被条条框框束缚”的希冀背道而驰,而我相信这样的希冀也是许多父母在书店拿起本书的初衷之一。

因此,作为本书的“主要案例”,我恳请阅读的父母带着审视的目光看待书中的词句,将它们当作看法而非建议,回忆而非经验。希望本书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变化如同发达国家社会演变的快进版。现在的老人,当年的父母,在自己养家育儿时还在为*基本的生存需求挣扎,食不果腹,无暇照料年幼的子女,而子女长大以后却已经开始在“教子丛书”“育儿手册”中徘徊,将“蒙台梭利”和“杜威”教育理论挂在嘴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不得不让人感到赞叹和钦佩。在这样令人眩晕的飞速前进中,用更多的方法、理论和知识来为父母育儿添加更多的燃料,或许只会让已经超负荷的家长和孩子更加迷惑。或许是时候停下,让家长有时间思考前行的方向,听听孩子的声音。

请让本书成为这样一个驿站。

作者女儿 月月

自序 让我们成为理性的母亲

2013年,我在中信出版社出版了家庭教育图书《*好的教育是陪伴》,书中分享了我培养女儿的一些心得,受到了很多读者朋友的关注。近几年,我也应邀做过多次家庭教育经验的分享,并担任了澎湃问吧家庭教育与赴美留学主题吧吧主,回答了很多关于教育与留学方面的问题。在与家长们的互动中,我感受到目前的教育和留学环境与我女儿出国留学时已有很大不同,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中,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们尽己所能为孩子择校,学区房的价格不断攀升。各种课外班、兴趣班更是五花八门,令孩子们应接不暇。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中产以上家庭为孩子提供的重要选择之一。常春藤等世界名校更是成为中国成千上万优秀学子竞相追逐的梦想。在这样纷繁躁动的环境里,我常常会被家长们问一些问题,比如:您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上名校就意味着成功吗?您的教育经验可以复制吗?家庭教育中*重要的元素是什么?这些问题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又在北京大学工作了十八年,在中国*学府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使我对中国教育的利弊有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的环境给我提供了了解西方教育的机会,使我能够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行对比。我认为西方的教育并非完美无缺,但是它启发式、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可以使孩子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学会批判性思维方式,具备求知创新的激情,这对人一生的发展至为重要,也是我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

我的女儿本科就读于耶鲁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哈佛大学,毕业于两所世界名校的背景让很多人歆羡不已。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意味着成功。就读名校意味着接受了优质的教育,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名校毕业生身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应该有更宏大的人生格局,淡泊名利,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喜欢而又有社会价值的事情。目前我的女儿在北京一家咨询公司做社会政策研究,业余时间读书写作,收入并不丰厚,但她非常满足。有朋友得知她的情况后,表示非常不解,觉得以她两个“藤校”毕业的背景,即使没有高薪的收入,也应该有个美国的身份。我对此一笑置之。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关于留学目的的一段话:“出国学到的就两样东西:一种去到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认识的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一种名车豪宅也动摇不了愿意每天坐公交去实现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这两样足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这段话深得我心。

身为“藤妈”的我,经常被家长问:你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甚至有家长说:我也想把孩子送进耶鲁大学,您能告诉我如何做到吗?对此我想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一套通用于所有孩子的教育方式。所谓“别人家的孩子”是不能被复制的。每个孩子都有其潜在的美好神奇的天赋,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将其发掘出来,并使之发扬光大。进名校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格完善、身心健康、具备一定知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只要孩子具备责任感、独立性,拥有认真努力、善良博爱的品德,一样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有了微信等交流工具以后,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家长,看到很多探讨家庭教育之道的好文章。这让我对什么是家庭教育*重要的东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的结论是:家庭教育*重要的元素在于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能力。在社会环境千变万化、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的今天,家长的这种能力尤为重要。做父母是一生的修行,家长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提高教育和沟通的艺术,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郭 力


【免费在线读】

生活即教养——从日常点滴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

教育孩子,要从五个方面做起:诱导他的秉性,拓展他的志向,培养他的才能,鼓舞他的勇气,克服他的毛病。*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一直都忘不了那个台湾男孩。

他曾经是我们的邻居,跟着做生意的父母来到北京,租住在我们家所在的住宅楼里。他看上去只有八九岁,但每次我们在电梯里遇到,他总会微笑着跟每一位邻居主动打招呼,“叔叔”“阿姨”叫得既亲切又热情;电梯停下后,他总是先用手微微挡在门边:“爸爸请走,妈妈请走。”然后像一个小绅士般护着妹妹离开;我还在地下车库看到过专门接送他和妹妹上下学的司机,兄妹俩对司机非常有礼貌,恭恭敬敬,没有一点儿骄矜和盛气凌人……

每次看见这个男孩,我回家总要跟先生念叨两句: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看到这个孩子的表现,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他的父母也是非常有礼貌、有教养的人。这样的孩子,一定是从小父母就随时随地言传身教的结果。可惜的是,他们住了没多久就搬走了,后来我再也没见过像他那么有礼貌的孩子。

从月月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和先生就很注意对她礼貌习惯的引导和培养。比如跟她说话需要指称别人的时候,我们从来不直呼其名,都是“某某叔叔”“某某阿姨”“某某哥哥”“某某姐姐”,不管是在外面当着别人还是在家只有家里人,都是如此。所以从小到大,除了她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在女儿嘴里从来听不到直呼长辈或平辈名字的时候。别人因为这件事夸奖她,她也只是笑笑,不说话。因为这种做法对她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她根本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女儿进行一些基本的礼貌习惯的培养之外,我还会有意识地把女儿带到一些社交场合去,让她见识得体的工作、应酬语言和礼仪。同时,在每一个场合,我也会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做除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我还要给女儿当一名合格的老师。

潜移默化是*好的教育

孩子的礼貌习惯,反映的是一个家庭的教养和父母的素质。对此,很多人可能觉得无所谓。“我的孩子需要见人就打招呼吗?人家不理他还显得尴尬呢。”“会不会在社交场合说话有什么关系,学习好能进上流社会自然就学会了……”我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这样说,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至于其他方面都无所谓。我有一个朋友,女儿读高中了,一家人都非常重视女儿的学习。朋友经常打电话跟我交流孩子的学习,但几乎从来不说其他方面的事。直到有一天,我遇到跟这位朋友在同一单位上班的另一位同学,聊天说起孩子,同学形容朋友的女儿,*句便是“没有礼貌”:到了妈妈单位从来不跟其他人打招呼,直接就跑到妈妈身边去了……

孩子有这样的表现,百分之百的责任在家长。首先是父母并没有重视礼貌这件事。孩子从小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要求和引导,自然不会把见人要打招呼这样的基本礼貌当作一回事。我在去各地做留学讲座的时候,见过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孩子,有些孩子确实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他们的礼貌习惯确实不敢恭维。他们的父母对此也熟视无睹,表现得一点儿都不在乎。在他们看来,孩子能考多少分,进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找一份多么好的工作才是*重要的。至于跟人讲话时应该怎么表达,对什么样的人应该用什么样的交流方式,这些“不怎么重要”的事情,孩子没有必要刻意注意和学习。

我想这些父母可能没有想到,孩子将来要走向社会,要承担各种工作。那时的他,不是作为一个标明成绩的工具,而是一个立体丰满的人出现的。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如果他没有基本的礼貌和教养,即使再有能力,恐怕别人也不愿意与之交往。而缺乏健康、顺畅的人际关系的人,在其他方面也不会有太好的发展。

教育孩子,要从五个方面做起:诱导他的秉性,拓展他的志向,培养他的才能,鼓舞他的勇气,克服他的毛病。*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关于礼貌习惯的培养,我并没有给女儿过多的说教,几乎很少跟她讲“你应该怎么怎么样”的话,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随时随地用自己的言行给她做示范。当她看到你如何同别人讲话,如何对待别人,别人才是愉快的;如何处理意见,事情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她自然会乐意效仿。这是家长的熏陶和浸染。

另外,我和先生带她出去的时候,如果遇到特别没礼貌的孩子,也会适当地点评一下,让她知道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做是比较恰当、礼貌的。没有哪个孩子是不乐意向好的榜样学习的,所以,当我们告诉女儿关于礼貌礼仪的问题时,她很愉快就接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