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韩国总统——文在寅亲笔自传

韩国政坛改革前锋,东北亚新焦点

半岛局势热点人物,世界秩序新角色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

关于文在寅:

从贫民之子到韩国总统,演绎逆袭人生,青年励志的榜样。

◎做人干干净净,坚持原则——韩国政坛的“清道夫” 。

◎三次进出青瓦台,一心回避权力,却登上韩国政治高峰。

◎重情义,爱家庭,昵称“月亮大人”(文的英语是moon)。

关于文在寅与中国:

◎豆瓣评分9.1《辩护人》的律师原型,震撼万千中国观众。

◎30年前,20世纪80年代,曾为中国死囚无偿辩护,助其改判无期。

◎推动“六方会谈”的核心人物,与中国渊源颇深。

◎打破中韩僵局,积极推动中韩互动,终于2017年12月访华。

关于本书:

◎G20峰会 “习文会”,《命运:文在寅自传》是两国领导人“暖场话题”

◎中韩两国高度关注,外交部直接推动,致敬中韩建交25周年。

◎讲述韩国社会变革30年,见证韩国发展的一次次阵痛!

◎文在寅为中文版特别撰写序言,诚挚致意中国读者!


【内容简介】

凤凰联动隆重推出《命运:文在寅自传》。《命运:文在寅自传》是韩国总统文在寅亲笔撰写的个人传记。

韩国总统文在寅在书中回忆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他选择律师之路,遇到卢武铉,从此开启从未想过的人生和事业,来到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他从朝鲜南下的贫民之子,成为为民请命的律师,一路奋进,进驻青瓦台做幕僚,后来成功竞选韩国总统。

文在寅在书中致敬了自己一直生活在贫困中的父母,并感谢父亲在苦难中给予的思想上的影响。他讲述了自己读了九年大学的始末缘由,分享了与妻子相遇相恋的经过。

文在寅有长期的律师从业经验,而且是卢武铉政府的主要幕僚,在书中,着重介绍了自己对韩国政府和社会的看法,给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韩国社会。本书的时间跨度有五十年之久,读了这本书,了解韩国近几十年年的社会变革。在自传里,他表达了对朝韩、中韩、韩美等国际关系的看法,并对中国在“六方会谈”的支持表达谢意。

他用客观和冷静的笔调,对自己的半生做了一次细致的回放,给读者呈现一个立体、形象的文在寅。


【作者简介】

文在寅(1953— ),韩国律师、市民活动家、政治家,现任韩国总统。

文在寅出生于韩国庆尚南道巨济郡的贫寒家庭,毕业于庆熙大学法学院。他曾是特战司令部士兵,有过极为艰苦军旅生涯。1978年退伍后,他与卢武铉合作开律师事务所,随后两人成为密友。他和卢武铉做律师期间曾为很多底层人士辩护,是韩国有影响力的律师。

2003年到2007年间,文在寅曾以卢武铉政府青瓦台民政首席、市民社会首席秘书官和秘书长的身份,三次进出青瓦台,做卢武铉总统的幕僚。2012年6月17日,文在寅正式宣布竞选总统,主张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和多接触朝鲜,后来以微弱劣势败选。

2017年5月9日,文在寅在韩国第19届总统选举中获胜;5月10日,宣誓就职韩国总统。

译者介绍:

王萌,女,1980年出生,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韩语系讲师,现为北京大学韩语系博士,研究方向为韩国近代史、中韩关系。


【目录】

部分 相遇

/ 那天清晨

/ 初遇

/ 合伙人

/ 既像前辈,又像朋友

/ 人权律师之路

/ 并肩前行

/ 热情与原则

……

/ 与地域主义做斗争

/ 2002 年的感动

第二部分 人生

/ 父亲与母亲

/ 贫穷

/ 问题少年

/ 大学,抵抗

/ 拘禁,母亲

/ 与妻子相遇

/ 看守所的收监生活

/ 强征入伍

/ 空降部队

/ 考试

/ 再次被拘

/ 在拘留所迎来的考试喜讯

/ 律师之路

第三部分 同行

/ 走向青瓦台

/ 李沧东入阁:神来之笔

/ 首尔生活,青瓦台生活

/ 对朝汇款风波

/ “ 集团抗命”事件始末

……

/ 龃龉

/ 卸任

/ 告别青瓦台

/ 乡村生活

/ 农夫卢武铉

/ 政治报复

/ 耻辱的一天

第四部分 命运

/ 丧主文在寅

/ 国民葬

/ 路祭:50 万人的海洋

/ 安葬在峰下村

/ 缅怀石板,国民的心

/ “ 峰下财团”监事

/ 回归律师行业

/ 回首来时路

/ 一切都是命运

/ 后记 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 附录


【免费在线读】

贫穷

父亲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时期毕业于咸兴农业高中,当地的人都管它叫“咸兴农业”,这是与咸兴高等普通学校并驾齐驱的咸镜道地区的名校。据说当时周围人都叫我父亲“秀才”,当年把他养大的大伯母说:“考试之前也没怎么见他学习,结果别说家里,就是远近多少里寺也就他一个人考上了‘咸兴农业’。”毕业后父亲考上了公务员,当了咸兴市政府农业股长。

当时在北方做过公务员的人好像也有机会在南方做公务员,但是父亲因为在北方时的经历,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做公务员了。所以,他搬到釜山后就开始做生意。在我看来,我父亲并不适合做生意。他性格安静,又不会喝酒,做公务员或者教师其实是符合他性格的。

父亲做的生意是从釜山的袜子工厂进货,然后卖给全罗南通地区的商贩。可是他做了几年生意,只攒了一堆未能收回的欠款。好多商贩都破产了,他也欠了很多债。但是他还得把进货的钱还上,为了还债,很长时间家里的日子过得都是磕磕绊绊。父亲总以为将来能拿到钱,收钱的票据都保管了好久,但是这一天始终没有到来。为此,父亲倒下了,再也没能站起来。人在他乡,无亲无故,无依无靠,后来父亲丧失了赚钱能力。他也没能走出贫穷。

父亲本来性格就安静,生意失败后更是整日无话。家庭的贫穷固然让我痛苦,但更痛苦的是战争让父亲失去了自己原本的人生道路。后来我被大学开除,进了监狱,从监狱出来后参军,退伍后依然未能恢复学籍,那是我人生中灰暗的一段时间。父亲就是在那段时间里去世。他的生活原本就已经很不幸了,一天也没看见我有出息的日子,这让我无比愧疚。虽说我日后过得还不错,但是一切也无可挽回了,这让我遗恨终生。

父亲生意失败后,家庭的重担就都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可母亲几乎也没什么挣钱能力,只是勉强糊口而已。她虽然东一件、西一件地努力做了很多事,但都没挣到什么钱。母亲开始把救援物资中的衣服拿到市场上卖,但我们住的村子本来就有一个小铺子,村里人都穷,人家也不多,母亲的生意当然好不了。她又开始送煤饼,想着如果能从有点规模的工厂进煤再卖,虽然累了点,但是应该能赚钱。结果也不是这样,她只能从小店里进,然后给附近的人家送上门而已,所以我们的生活始终就是勉强糊口。

即使这样,母亲也从未让父亲帮忙送煤。要是需要帮忙,她就会跟我或弟弟说,放学回家或者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帮忙拉送煤车,或者干脆用手拿着煤饼给人家送上门。送煤饼总是弄得浑身黑乎乎,我觉得很丢人。年幼的弟弟反而默默地帮母亲干了很多,不像我总是嘴里嘟嘟囔囔的,让母亲伤心。

有一次拉煤车上装满了煤,下坡时我在前面拉,母亲在后面抓着,结果母亲累得不行脱了手,我一个人扛不住车的重量撞到了路边,虽然我并没有受伤只是弄碎了一些煤,但母亲还是非常伤心。

那时不光我家穷,所有人家都很穷。当时影岛有很多从北方来的居民,我们住的山间道路周围,像我们这样的外来居民比本地居民还要多。

釜山龙头山公园下面的棚户区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整个棚户区全被烧毁了。后来又盖了几个收容灾民的村子,我们的村子就是其中之一,那里真是穷得叮当响。

经常有人说,北方来的人生活能力强,很多人都很成功。我看并非如此。在战争之前南下的很多人是因为不喜欢北方的政策,这些人大部分是上流阶层,把家产处理好了才来到南方,所以过得还不错。而开战之后为形势所迫南下的人就不是这样了,白手起家的普通人想要取得人生成功,绝非易事。大部分人到今天也未能摆脱贫穷。

因为贫民有很多,附近的教堂会提供救济粮,这些估计是美国无偿援助的剩余农产品,以玉米面为主,有时候也有全脂奶粉,这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当时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每当发放配给粮的时候,一放学就得提着水桶去排队等配给粮。虽然我很讨厌这个活儿,但是这是长子应该干的。

有时候修女们管我叫“小不点”,给我手里塞糖或者水果。在我幼小的世界里,修女们穿着修女服的模样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天使。出于对她们的感激之情,母亲首先入了天主教,我也在小学三年级时受了洗。地点就在影岛的新仙圣堂,后来我的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的。我母亲现在还去这个教堂,因为她信得虔诚,时间又久,还做过教区司牧评议会的女性副会长,以及教堂信用协同组织的理事。

学校也是一样穷。我上的南港小学本来就不大,突然涌入的人潮导致一个学年的学生人数猛增至1000多人,无奈之下只能用周围的棚子和铁皮屋顶搭建临时教室,被称为“假校舍”。我从入学一直到三年级,一直都是在这种假校舍里学习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