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

1. 棋圣李来群与象棋特级大师阎文清、张强诚意。

2.双色印刷,图文并茂,还特别增加象棋词典与百科,教学自学都适用!

3.人们常说:“下棋的孩子聪明。”这是因为象棋是“智慧的体操”。在学校积极倡导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青少年象棋启智课堂:入门与百科》不仅讲解系统、循序渐进,而且特别注重文史并读与实战性。60堂精选课、200多个经典案例、400张图解,附带进阶练习题解,帮你快速入门,逐步提高,全盘吃透。

进阶:《象棋特级大师讲布局:定式与战理》《象棋特级大师讲布局:骗着与对策》《象棋特级大师讲布局:疑形与攻击》


【内容简介】

《青少年象棋启智课堂:入门与百科》不仅讲解系统、循序渐进,而且特别注重文史并读与实战性。书中介绍了象棋的基础技术知识、象棋的起源和历史变革,和象棋有关的典故逸事以及近代、现代的棋人棋事,使广大读者在学到初级的象棋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立体性了解象棋这一传统艺术瑰宝。

愿本书能够伴随大家一起穿越于古老的楚河汉界、神驰于方寸间的纵横捭阖,体验象棋带来的无穷乐趣!


【作者简介】
胡明

象棋世界冠军,特级国际大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现任河北省体育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象棋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她11岁进入河北省象棋队从事专业训练,曾获得世界锦标赛个人冠军2次、亚洲锦标赛冠军3次、全国锦标赛个人冠军6次(其中曾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冠军,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战绩)。她开创了象棋界的“胡明时代”,在国内乃至世界棋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2012年中国象棋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的表彰活动中,胡明获得突出贡献奖,并入选象棋名人堂。

尤颖钦

象棋世界冠军,特级国际大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现任河北省象棋队教练,并担任河北省象棋协会副秘书长兼青少年发展部主任,象棋*裁判。

她于1989年调入河北省象棋队,曾获得全国性比赛冠军8次,世界锦标赛冠军1次,全国性比赛亚军2次。

在2012年中国象棋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的表彰活动中,以尤颖钦为代表的河北象棋女队获得优秀运动队奖,其本人入选象棋名人堂。


【目录】

*章 入门开篇

第1课 楚河汉界一盘棋.............................................003

第2课 车、炮的走法和吃子.....................................010

第3课 马、兵的走法和吃子.......................................016

第4课 帅、仕、相的走法和吃子..............................021

第5课 读棋谱和做记录..........................................026

第6课 胜、负、和..............................................030

第7课 象棋的规则.................................................035

第8课 棋子的价值.................................................040

第9课 战斗从*回合打响..................................044

第二章 杀法初步

第10课 白脸将..................................................050

第11课 双车错....................................................056

第12课 重炮.....................................................061

第13课 夹车炮...............................................067

第14课 闷宫..............................................072

第15课 闷杀......................................................077

第16课 铁门闩....................................................083

第17课 沉底炮和空头炮....................................089

第18课 天地炮...................................................095

第19课 挂角马.................................................100

第20课 八角马............................................105

第21课 卧槽马..................................................111

第22课 双马饮泉.................................................117

第23课 钓鱼马....................................................122

第24课 高钓马.................................................128

第25课 马后炮....................................................134

第26课 大刀剜心.............................................138

第27课 双车胁士和炮碾丹砂.............................143

第三章 基本战术

第28课 抽将得子.................................................150

第29课 捉双得子............................................154

第30课 牵制战术..........................................158

第31课 闪击战术..........................................162

第32课 解杀还杀.............................................165

第33课 攻击窝心马............................................169

第34课 回马金枪.................................................172

第35课 兑子战术.................................................175

第36课 弃子战术..................................................179

第37课 运子战术和基本常识......................................183

第四章 布局基础

第38课 顺炮对垒(一).................................189

第39课 顺炮对垒(二)..................................193

第40课 列炮......................................................198

第41课 三步虎....................................................201

第42课 马炮争雄(一).....................................205

第43课 马炮争雄(二)..................................209

第44课 马炮争雄(三).............................213

第45课 反宫马...............................................217

第46课 单提马....................................................221

第47课 仙人指路.................................................225

第48课 士角炮.................................................231

第49课 过宫炮...............................................236

第50课 飞相局.............................................240

第五章 残局定式

第51课 马擒单士..........................................249

第52课 门东户西..........................................252

第53课 残局炮归家............................................254

第54课 三仙炼丹.............................................257

第55课 太公坐椅.........................................260

第56课 海底捞月.............................................262

第57课 保家卫国.................................................264

第58课 只马当士.................................................266

第59课 单车保肋士和基本常识.....................................269

第六章 快乐象棋

第60课 有趣的排局................................................274

练习题...........................................................277

练习题答案.......................................................290

附录:象棋大事记 296


【前言】

序言——智慧王冠上的明珠

人们常说:“下棋的孩子聪明。”这是因为象棋是“智慧的体操”。

象棋7个兵种,每个兵种的走法都不相同。对弈时,首先要开动脑筋,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然后,必须学会如何协调指挥不同兵种统一作战。看似下棋是一个人的战斗,其实,某种意义上,对弈者是在统率千军万马。

所谓“马无足,车无轮,炮无声,卒无甲胄,士无羽纶,相无帷幄,将帅偏能用奇兵”。

下棋的过程,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一盘棋从开局到结束,始终伴随着对弈者对棋局的分析、判断、谋划、推理和决策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下棋时,每走一步棋,都要考虑之后的几步应该怎样走,所谓“走一步看十步”。

当对方落子时,就要通盘考量思索对策,极力遏制对手实现计划。在双方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伴随着的是观察力、计算力、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所以,学象棋可以使你更加聪明。

而当你落子时,一定要思量周全,一旦选择不容重来,如果一步走错,需要潜心专注而力挽狂澜,从而考量你的定力、承受力以及大局意识,所谓“落子无悔”。

下棋,还能够培养同学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局势占优时,不轻敌;处于劣势时临危不惧,沉着应战,甚至转败为胜。没有“常胜将军”,胜利时不骄傲,继续努力;输棋时认真复盘总结,争取下一次的胜利。下棋时要拼搏到底,决不服输。生活中也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就是“棋如人生”。

象棋是两个具有个性的人之间的搏斗,这种搏斗又需要运用智慧和想象力,需要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所以人们把它比作科学、艺术、体育三合一。现在,不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开设了象棋课堂,就连重点大学里也都设立了象棋选修课,并招收具有象棋特长的学生。同学们进行象棋训练,不仅不会影响读书学习,而且还能促进学习成绩。比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里,很多博士生、硕士生都曾获得过省、市及全国大学生象棋比赛的冠军。同样,获得象棋大师、象棋冠军的孩子们,也都可以更有机会进入这些高等学府里去读书学习。

象棋与课堂,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象棋变化无穷,有着神奇的魅力。棋中有乐,“棋”乐无穷。

前 言

2001年国家和体育总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象棋、围棋、国际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在学校积极倡导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这是在新时期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从娃娃抓起”的重大举措。作为专职的象棋工作者,从多年的学习和教授经验出发,我们感觉有必要从象棋的历史文化、艺术渊源、逸闻趣事等角度,将象棋全面而生动地展示给初学者,这不仅可以普及象棋知识,同时也可以使初学者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对象棋的爱好,甚至可以有益地补充课堂之外的博学多识。

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青少年象棋启智课堂》。本书主要面对的是初学象棋的中、小学生,力图做到浅显易懂、启发思维,同时图文并茂,利于激发初学者的入门兴趣。

本书的写作以科学性、趣味性为原则,以全面介绍、适度展开、文史并读为目的,介绍了象棋的基础技术知识、象棋的起源和历史变革、与象棋有关的典故逸事以及近代、现代的棋人棋事,使广大读者不仅可以学到初级的象棋专业知识,而且还能立体了解象棋这一艺术瑰宝。因此,本书既可作为象棋的课堂教材,又能成为业余爱好者的通俗读物。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为保证其规范性和权威性,参考和引用了一些象棋名家的著作,在此谨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愿本书能够伴随同学们一起穿越于古老的楚河汉界、神驰于方寸间的纵横捭阖,体验象棋带来的无穷乐趣!

胡明 尤颖钦

2017年3月于河北石家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