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无论是奥巴马、克林顿、卡耐基,还是杰克·韦尔奇、马云、俞敏洪……古今中外99%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善于通过表达和沟通的力量,影响他人,成就自己的超级英雄。有着20余年的公共演讲经验,美国数位演讲冠军导师,大学时荣获过十佳演讲人的称号的史蒂夫·罗尔,联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雪莉•因佩利泽里,以大量的实例解析和真正有用的建议经验,首次风趣幽默、深度完整地解砝“当众演讲”秘密。
如何克服恐惧,如何当众演讲,如果完美表达,如何有效沟通,如何有效说服等等,9个简单、具体、实操秘诀,让你的讲话更有影响力,*终成为会“说话”的人。在任何场合,发表任何讲话,面对任何人,都可以顺畅的表达
【作者简介】
史蒂夫·罗尔(Steve Rohr),美国明尼苏达州康考迪亚学院穆尔黑德分校传媒与政治科学学士以及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传媒学硕士,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词典公关(Lexicon Public Relations)的创始人和总裁。雪莉•因佩利泽里(Shirley Impellizzeri),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博士,美国*著名的拉丁心理学家。
【目录】

目 录Contents

引言// Introduction _001

*章

神经紧张// You ’ve Got Some Nerve _001

第二章

喂,你在跟我讲话吗?// Hey, Are You Talking to Me? _021

第三章

意外:演讲与“你”无关// Accident: Spee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You _035

第四章

讲故事// Tell a Story _049

第五章

出风头// Use What You Know to Steal the Show _069

第六章

像人类一样说话和行动// Talk and Act Like Humans _087

第七章

七条演讲的致命错误// The 7 Deadliest Speech Sins _107

第八章

探讨衣着 // Address the Dress _123

第九章

重置大脑习惯// Rewire Your Routines _135

第十章

组合在一起// Putting It All Together _149

第十一章

轻松讲话:七类演讲的小窍门// Speak Easy: Tips for 7 Types of Speeches _177

附录:演讲剖析// Appendix: Anatomy of a Speech _199


【免费在线读】

/ 引 言 /

Introduction

在美国,什么是*让人感到害怕的事情?演讲,公共演讲!人们对登上演讲台的恐惧甚至超过了死亡。

没错,很多人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登上演讲台。大多数美国人都会不惜一切代价逃避登上演讲台。在学校里,耍着小聪明,或者运气足够好,躲开了种种登上演讲台的“不幸”;在工作中,要么是躲在别人的身后,要么是逃到卫生间里,顺利地逃过一劫。

你很了解自己!为了克服紧张,你想尽办法,诸如上课、参加研讨会、读书或者视频培训。结果使尽浑身解数,一切又回到原点。告诉你,其实你并不孤单。让我们来看看真正的原因。

*,你被骗了。“神经紧张会彻底消失”,说这话的人肯定不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密。这种说法不仅不科学,还假想神经紧张是一件坏事。与此相反,神经紧张不仅很好,我们还要告诉大家在公共演讲时如何调节神经。

第二,和大多数人一样,你听信了神话。关于演讲,时下有些俏皮的说法(例如,想象观众只穿内衣)。这么诡异的想法简直会阻碍你发挥天赋,这样一来世上又少了一位优秀的演说家。想想“内衣观众”传递的信息:“观众真可怕,得想办法逃走”“无论怎样,我们不会表露真心”。其实,观众不是敌人,除了激烈的政治辩论,所有观众都渴望演讲者成功。知道原因后,你还会把观众当成对手吗?如果不能与观众建立真心连接,演讲注定会失败。

第三,不管你读的是什么,作者并不一定擅长公共演讲;演讲专家专注编写大学课本而缺少实际经验,靠编写大学课本就能获得一个大学演讲的专业学位?别做梦了!我们承认,书籍作者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但不是公共演讲专家。有些人,商业背景很强,或者靠演讲谋生,他们也不是公共演讲的权威。自己能够发表演讲不代表可以指导别人。如果你要拔牙,肯定要找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公共演讲难道不也是这样吗?

另外,为什么办法都不奏效?因为落下了一个关键因素,即大脑如何运作。公共演讲时,大部分人急于摆脱神经紧张,甚至都懒得想为什么会紧张,这样才有了“内衣观众”的奇想。一位真正、自信、优秀的演讲者*重要的是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超级演讲术》一书在探讨演讲与心理交集的同时,还要告诉大家大脑的运作机密,帮助大家成为演说家。

在讨论我们的一档广播节目“心理与现实”后我们便萌生了写书的想法。我们发现,公共演讲心理学以及如何演讲的资料都不少,但两者的结合寥寥无几。节目播出后,听众也建议我们写书。想了想,就这么办!我们热爱自己的专业(交际与心理),倾尽毕生所学,致力于实际应用。我们会告诉你演讲为什么可怕,同时希望书中的知识助你一臂之力。

自夸一下:一年级时,史蒂夫给幼儿园小朋友做了*次演讲,尽管小观众精神分散,反应冷淡,但他居然迷上了演讲。高中时,史蒂夫不仅赢得了两次演讲比赛冠军,更是拿到了康考迪亚学院(墨尔海德,缅因州)的奖学金。大学时,他多次赢得演讲比赛冠军,被评为美国大学生十佳演讲人。毕业时,史蒂夫发表了毕业演说,当时台下的院系人员、家长以及学生有8000人之多。全场起立,掌声持久,要知道这在学校百年历史上也是首次。几年后,在新奥尔良Superdome(超级穹顶)体育场,他做主题演讲,再一次赢得全场三万八千名高中生起立鼓掌。史蒂夫拥有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传媒与交际学硕士学位。同时,他还任教于四家社区大学的演讲交际课程,指导出数位国家演讲冠军。因为演讲成功,许多人还获得美国*负盛名的大学的奖学金。史蒂夫还曾在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教授公共关系课程。另外,他还为奥斯卡颁奖典礼演出做公关策划,同时创立了一家总部位于洛杉矶的娱乐公关公司。

人类行为好神奇!高中的一堂心理课竟让雪莉博士开始琢磨人们行为的不同与相似性,由此她大学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心理学学士后,她继续完成了心理学博士的学习。在众多的研究领域中,雪莉*感兴趣的当属神经科学领域和大脑如何运作的机密。经过多年研究,雪莉终于搞懂了人类行为的意义。2012年,在畅销的处女作中她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大脑如何工作?人们的行为方式为什么不同?如何改变对自己不奏效的行为方式?这些都是她在书中跟大家分享的内容。相信电视观众对雪莉博士并不陌生,她经常出现在诸如“医生”与“德鲁博士”等节目中并提出一系列心理学话题。

怎么样?紧张得说不出话?完全可以理解!是时候知道原因了!本书将彻底颠覆公共演讲的概念,深入浅出地揭开演讲的面纱。以全新方式来探究公共演讲,相信对你*奏效!准备好了吗?和我们一起迎接你生命中*精彩的演讲吧!

史蒂夫·罗尔,文学硕士

雪莉·因佩利泽里,哲学博士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

*章

You’ve Got Some Nerve

神经紧张

据大众调查,人们对公共演讲的恐惧超过了死亡。对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如果要参加葬礼,宁愿自己躺在棺材里也不愿意去致悼词。

杰瑞· 宋飞(Jerry Seinfeld)

本章重点

如何与恐惧交朋友(至少不是敌人)

大脑被设定恐惧程序

//逃离演讲台(Stage Flight)//

公共演讲令大师回归凡人,好莱坞电影导演迈克尔·贝(Michael Bay)的故事便是很好的例子。贝拍摄的众多电影,包括变形金刚系列,全球票房累计收入近80亿美金。作为电影界的大腕,他的经历无人匹敌,即便如此,在2014年的拉斯维加斯电子展上,这位名导给台下的媒体做演示时却因为紧张逃离了演讲台。贝归咎于错误的讲词提示器,后来他在网站上写道:“当时简直太尴尬了。”分享这个故事不是要责备贝,但至少说明即使是大腕,也无法抵御公共演讲的压力。事实上,不管是谁,来自哪里,公共演讲都令人恐惧。当然,准备演讲或演讲发挥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比较容易,可并非人人生来能说会道,有效的公共演讲是一门学问。发挥演讲的潜能,会让生活更有趣。

职场专家说,强大的公共演讲技能会成为自己的职业优势。即便是信息技术人员或工程从业人员,有时也被要求做公共演示。如果主动提出来,对于少数能够在公众面前无畏讲话的人来说,晋升、奖金和领导岗位都会接踵而来。

显然,迈克尔·贝逃离演讲台的尴尬并不会影响他的导演生涯。但是,很可能,这会进一步加深他对公众演讲的恐惧,估计他今后都会远离演讲台。

话虽这么说,逃离演讲台的肯定不止贝一人。事实上,公共演讲是美国人*害怕的事情。我们整天谈论,但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如此害怕演讲?

因为我们的大脑被设定了恐惧程序。

//相对而言(Relatively Speaking)//

我们说三人成群,但对于祖先来说,面对一群饥饿的巨型袋鼠,他们要考虑的是如何逃脱成为袋鼠美味午餐的噩运。

没错,食肉袋鼠曾经会捕食早期的人类。人类还要抵御食肉的土狼、蟒蛇、狮子、老虎和熊。天啊!由此看来以结伴成群的出行方式的确能降低被攻击的可能性。原以为自己上班路上危险重重,跟祖先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嘛!

大约12000年前,我们的远亲们居无定所,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觅食。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三五成群结对出行。这样一来,有人寻找食物,有人留意危险。一群人作为出行单位显得极其重要。对个人来说,群体成员是自己*认识的人,所以当务之急要遵守群体规则,保持好自己的群体成员地位。一旦被群体驱逐,就会变成袋鼠的午餐。为了避免被驱逐的命运,成员遵守群体规范(不冒头),尊重等级制度(不站出来),与人和善相处(不显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模式。“脱颖而出”就要被排挤,之后就意味着被群体抛弃。

对了,一旦被抛弃,是*不可能换到别的群的。大脑进化告诉我们“陌生人很危险”。所以,群体以外的人都被视为威胁存在。如果你旅行,尤其是独自旅行时恰巧碰到另一群人,他们会高度怀疑你对他们来说是否危险。

问题来了,这跟你和演讲有什么关系呢?毕竟,结伴出行,艰难觅食,或是抵御野兽对你来说可能性都很小。然而,大脑的一部分却仍然认为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境。好吧,留待后面解释。在此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小脑袋吧。

//从“头”开始(Head Start)//

大脑很多方面令人称奇,但竟然还藏着一个3亿年以来都没有真正进化的地方,或许可以叫它“原始大脑”。究竟有多原始?准备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神经,以及它们的交流方式,跟地球上*古老的多器官生物水母相当。水母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差不多7亿年,而*只恐龙也仅仅出现在2亿多年前。

原始大脑有着非凡关键的意义。 坦率地说,它令我们存活。它是身体机能的控制中心:调节呼吸、心跳速率、体温、消化、代谢、再生和平衡。

原始大脑还是身体抵御外界入侵的“国防部”。意识到危险时,它帮助我们做好抵抗、逃离或者冻结(装死)的准备。

//智囊团(Brain Trust)//

原始大脑检测到恐惧时会自动切换至抵抗、逃离或者冻结(装死)模式。高度警惕的同时,它还会与“思维”大脑断开连接。这其实是好事,尤其对于难以决断的人来说。想象一下,如果撞上一只老虎,大脑里的想法是不是会影响你继续前行?

“嗯,老虎是在注视我还是我身后那只令‘虎’垂涎的羚羊?”

“等等,这是一只友善的老虎,还是上周吃掉全村人的那只凶猛的老虎?”

“哎呀,如果好好听听如何不被老虎吃掉的课程该多好。”

虽然遇上老虎时的恐慌极其罕见,但原始大脑对所有威胁(实际存在的或大脑假想的)一视同仁。换句话说,现代版的被老虎袭击只是披了不同的外衣罢了。例如,你是否曾经有过浪漫的暗恋对象?他(她)不知道你的存在,但你知道他(她)每周二下午三点在哪儿。对,就是这样的想象。如果在超市过道里意外碰见你的暗恋对象会如何?原始大脑告诉你急转身迅速逃离那里,但是思维大脑已奔向面包货架。至此,原始大脑开启了对你有利的模式,想想你连名字都忘了,怎么能对暗恋对象说一些很酷的话呢。这种场景下的威胁是什么——被抛弃——“如果我讲话很蠢,他/她会讨厌我一辈子!”

除了没有实现期待中的约会,这听起来也还不错,至少见到了暗恋对象,也成功逃离了可能的尴尬,可怎么想却始终觉得有一个缺憾。这就涉及原始大脑了,还记得它几亿年来都没有进化吗?大脑一直以来都没有产生什么新奇的想法,原始大脑的机制也一直运转良好,它也在保证人类生生不息。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变化的呢?就让原始大脑一直这样懒下去好了。

这样讲听起来多少有些忘恩负义,毕竟原始大脑对人类的生存那么至关重要。这里请不要误会:对于生存,原始大脑确实贡献巨大。然而,对于不同程度的焦虑它却分辨不清:例如它无法区分被老虎追赶时的极度焦虑,以及诸如公共演讲、封闭的空间或者飞机上飞行时的轻微焦虑。

没错,原始大脑对“恐惧”实行一刀切。没有内部的“智囊团”帮它决定你是即将成为老虎的点心,还是即将在雪夜登上飞往匹兹堡、内心有些焦虑的旅行者。

飞行恐惧,是美国成年人*害怕的十件事情之一。数字显示,对比所有其他的出行方式,尽管商业航空旅行有着压倒性的安全优势,但由于恐惧,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进行航空旅行。有人可能认为害怕飞行的人会担心飞机坠毁,好像挺有逻辑,是吗?意外的是很多心生恐惧的飞行者说,尽管他们知道这些令人满意的安全记录,但仍然害怕。这简直太奇怪了。研究社会恐惧的学者提出这也许跟生存有关,但不全是你预想的那样。一位心理学家近来在对飞行恐惧者进行心理疏导时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客户其实更害怕恐惧本身以及与其他乘客疏远,而并不是所谓的坠机。换句话说,他们害怕被群体抛弃。

这样一来,恐惧极其复杂。原始大脑不仅要假设坠机的情景,还让神经紧张从而制造恐惧,由此而“鹤立鸡群”。老祖宗早就知道,“脱颖而出”一定会被群体抛弃。从某种意义上说,害怕被排斥,而不是可能发生的事故造成了恐惧者幻想中的死亡。

//公共威胁(Public Threat)//

已经了解了原始大脑的功能,以及*糟糕的情况,现在来看看大脑如何应对公共演讲。

站在众人面前做公共演讲,首先意味着从群体中“脱颖而出”。如此一来,原始大脑会给现代的我们发送危险信号。它大喊着:“喂,傻帽,你干什么?你和这个愚蠢的演讲都会被群体抛弃。你找死吗?慢慢转过身去,赶紧跑!”

等等,远不止这些。我们还害怕陌生人。尽管某些方面防范陌生人或许对我们有利,可涉及公共演讲也许不然。环顾四周,我们被一张张陌生而严肃的脸包围着,原始大脑开始喊:“喂,你不认识这些人,他们可能很危险,不要相信他们。还有,他们觉得你的西服很廉价。快跑!”你脑子里已经燃起了恐惧的烟花。之后呢?原始大脑全面开启生存模式。全身的生物信号被关闭,你瞬间觉得口干无法吞咽,头晕脑胀,满脸通红,手脚冰凉,手心湿润。在你*需要的时候,“思维”大脑却切断了联系。其实这些都是原始大脑引发的自然生理反应,我们称为“神经紧张”。不单单是你,我们在公共演讲时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然,有些人管它叫紧张、心慌、忐忑、怯场或者焦虑,这些都说明,我们是普通人。

尽管恐惧生来就存在于原始大脑中,可公共演讲时,我们很少因为恐惧而把观众看成敌人,在后续的章节我们会进行解释。我们即将开启原始大脑,告诉你实际上它们多么希望你能成功。看招!原始大脑!

//两者之间(In Be Twain)//

塞缪尔·克莱门斯(人们更熟知他的笔名马克·吐温)有句名言,“演讲者分两种:一种人会紧张,另一种人谎称自己不紧张。”换句话说,大家都会紧张。吐温本人职业生涯中一共做了1150多场公共演讲,他很清楚自己在讲什么。坦率说,如果有人说他可以“治愈”公共演讲者的神经紧张,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一家大型出版商2014年曾经发行过一本关于公共演讲的书,貌似说他们可以消除紧张。书名就叫“告别紧张”。这里请搞清楚,我们不可能消除所有的神经紧张。*令人诧异的是,这样的书名本身或许会降低读者的自信心。不信你看:假设作者有秘诀令人类20万年来的进化倒退,而且能使神经紧张永远消失,看完书后,读者还是不可避免地继续紧张。那谁是罪魁祸首?毕竟,这本书已经把告别紧张的秘诀和盘托出,如果不奏效的话,那肯定是读者的问题,这只能是*的结论。这种愚蠢的“销售”让读者挫败感十足。作者的确是想帮助大家,这值得我们拍手称赞,可假如一个厨师说你只要按照他的食谱做菜,就永远不会挨饿,可能吗?

为什么说这个呢?只是不想让大家误解,以为真的有治愈神经紧张的灵丹妙药或者认为紧张是件坏事。

//善待神经紧张(Make Nice with Your Nerves)//

神经紧张保证我们存活在世。因为有它,我们不会在高速公路中间野炊,也不会深夜在黑暗的峡谷里徘徊。为什么要急于摆脱它呢?既然如此,不要与神经紧张对抗,何不试试与它好好相处呢?是时候善待天性了。

再返回来看神经紧张时身体发生的状况。通常都是同样的症状(手心出汗,双腿颤抖,或者心烦意乱),这些真让人分心,对吗?你试图控制紧张的症状,甚至想过吃药控制。然而每次紧张时,例如面临公共演讲,它们还是会出现。这里停一下,想想看,你明明知道紧张的症状,也知道每次紧张时都会出现症状,可为什么每次出现时还那么惊讶?是这样:你本就知道自己在公众面前讲话时,手心会出汗,可实际发生时还是会心烦意乱。突然间,你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湿润的手心。从现在起,你要开始期待“预料中的事情”可能随时发生。当真的紧张时,你预期并接受了这样的紧张,承认它们的原始作用,就能成功克服紧张。

//迷茫 (White Out)//

有人说尽管他们知道公共演讲时,神经紧张很自然,他们还是止不住担心演讲过程中会卡壳(头脑空白)。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迷茫”,即突然间被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下一章节,我们将谈到形象思维(想象)的力量以及积极的自我对话的重要性,这些都有助于避免“迷茫”的出现。一般来讲,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靠大量的准备与练习,没什么比它们更管用了。公共演讲不能靠死记硬背,尤其是你希望演讲大放异彩就更不能死记了。如果你仍旧处在一片“迷茫”中,我们会点亮一盏灯指引你走出迷雾。

首先,不能让观众知道你处在迷茫中。演讲稿不是观众写的,他们当然不知道接下来要讲什么。这样一来,你会占据主动。

其次,站着别动。不要坐立不安,或者告诉观众你也不知道下面说什么。*重要的是,不要向观众道歉或者告诉他们你很紧张!观众并不知道你遇到了问题。虽然这些做起来很困难,但非常重要。

*后,想想接下来要说的话,不管说什么,都可以就此提问观众。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给观众提出新的问题。提问题是吸引观众强有力的方法,同时还能给自己争取时间。为什么呢?面对问题时,观众都会进入“回答问题”的模式,他们开始思考问题,注意力会从演讲者身上挪开。这短暂的时间足够你喘口气,让观众慢慢思考问题,同时让你逐渐返回到正常的演讲状态。

例如:之前你正在讲一个故事,一位女士捡钱包上交后得到了意外的奖励。之后,你就断片了,此时可以问观众几个问题,比如:

“大家问问自己:你会奖励这位女士吗?我们不是都希望做正确的事情吗?”

“你是否捡到过有价值的东西并想过自己留下?”

“你是否曾经丢过东西但没有被送回来?”

“你觉得这位女士应该接受奖励吗?”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学到什么?”

“这个故事反映了社会的哪些问题?”

“你们中多少人有过类似的经历?”

知道了吗?很多问题都可以把自己从迷茫中解救出来。这不仅仅可以争取时间,还能吸引观众,让他们认为这是演讲的一部分。

//身体训练(Physical Education)//

公共演讲是体力运动,身体对思维的影响远多于你的想象。它集身体、精神和心灵活动于一体。运动员如果只想着冲击终点线却站在原地不动,那不是白日做梦吗?运动员都知道身心连接的重要性,他们利用身体优势取得*的运动成绩,同时还要避免受伤。身心连接对演讲者同样适用。

我们知道,公共演讲会引起各种生理变化。面对演讲的焦虑,原始大脑帮助我们进入战斗、逃离或冻结(装死)状态的同时肌肉会收缩。由于进化不完善,你需要适应这些变化。想想看,在台上僵硬地站立,肌肉收缩,下巴紧闭,怎么还能轻松地演讲?更别说身体还不断给大脑发送威胁信号。其他物理压力反应还包括:肌肉震颤、抽搐、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胸口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口渴、饥饿、头昏、多汗、畏寒、乏力、昏厥和疲劳。

真的紧张时有人却告诉你“放松,冷静下来!”管用吗?估计你只想给他一巴掌吧。好像你明明可以“放松”或“冷静”,你就是不做!难道人们真的认为,在紧张时,我们单单忘记了怎么放松吗?并没有那么简单!不能放松是因为大脑中存在焦虑,同时我们的身体已经进入战斗或逃跑状态,因此想“放松”才行不通。我们要帮助身体平复下来,之后它会告诉大脑,“我们没有危险了,可以放松一下。”伸展一下胳膊、腿,给神经更多空间,放松肌肉,让身体保持流畅、灵活。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神经系统学:迷走神经是第十条从大脑出发连接全身的脑神经,成为身心交流的“高速公路”。所以即将进行公共演讲时我们会紧张,面对无数次分手总会心碎。有趣的是对于公共演讲而言,大脑与身体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等的,20%的交流从大脑到身体,而80%的交流从身体到大脑。这也解释了让自己放松并不奏效的原因。迷走神经产生的反应还停留在神经本身,因为信息传递只有20%的强度。所以,即便告诉自己放轻松,可是心跳过快、呼吸变浅,身体却告诉你处在危险之中。这就好比把一个拨号上网的调制解调器接入了高速网络。

大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改变身体姿势可以影响自我感觉。哈佛商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卡蒂(Amy Cuddy)研究发现:“非语言表达支配我们的思想和感觉,身体改变想法。”她提出“姿势的力量”的言论,提出了有力、自信且成功的身体姿势:抬头、挺胸、双臂像拳王洛奇·巴尔博亚一样高高举起或者双拳像神奇女侠一样放于腰间。卡蒂建议大家在诸如面试、大型演讲、参加体育比赛之前都应该有2分钟的站姿练习。这种有力的站姿练习能够帮助大家演讲前摆脱紧张害怕,充满自信与力量。

请让身体发号施令。虽然伸展身体不能消除紧张,但它可以缓解身体僵硬,从而平复情绪;采用有力的站姿会告诉你“我会没事的”。这两种技巧会给大脑发送信息“我很放松,很自信”,这两种方法都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手段。

//愚蠢至极的公共演讲建议,简直令人疯狂

(The Stupidest Public Speaking Advice and Why It Makes Us Crazy)//

如果有人说演讲时 “想象观众都不穿衣服”,这并不能证明提这个建议的人就是坏人,只是他的想法有些古怪。这个建议还有很多变种,有时是想象观众只穿内裤。不管怎样,估计没有什么比想象观众一丝不挂更令人分心了。先说到这里。

诚然,“衣着选择”的想法的确让你更自信。想象中只穿内衣或一丝不挂的观众,看起来真的没那么可怕。但这个建议会让你在情感上“疏远”听众。公共演讲是争取一群人的参与,而不是把观众推开,或者想象他们不穿衣服的样子——观众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参与。

另一个糟糕的建议是“看观众头顶”以此避免与任何人的目光接触。如果眼睛真是心灵的窗户,那提这个建议的人大概没有心灵。解释一下:人类互相注视,眼神接触能够建立连接和信任,眼睛通常可以传达很多信息。再简单不过了,如果你不看着观众,就失去了宝贵的交流工具。如果还想着避免与观众目光接触,先试试下面的小实验:

下次与朋友或家人见面时,不看他们的眼睛,往他们头顶上看。其他如往常一样,只是不要有直接的目光接触。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问:“喂,伙计,你怎么了?!”因为跟别人说话时,盯着他们头顶看简直太奇怪了。公共演讲也是这样,只不过此时有更多的人想知道你在他们头顶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我会活下去(I Will Survive)//

本章我们了解到公共演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大脑游戏。首先,由于进化,我们大脑被设定了恐惧程序。当受到威胁时,我们的原始大脑开始行动,帮助我们进入战斗、逃离或者冻结(装死)状态,这些会导致身体发生生理变化,经常被认为是神经紧张。所有这一切发生时,我们的“思维”大脑断开连接,因此我们不用浪费时间琢磨下一步要干什么,这种思考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紧张时大脑会一片空白。祖先还传承给我们另一件礼物——*不是胡扯。作为散居的原始人类,他们结伴出行并且逐渐被灌输了害怕被群体抛弃与害怕陌生人的思想。今天,在诸如害怕飞行与公共演讲的社交恐惧症中突显出来。从根本上说,都与生存相关。

了解害怕从何而来让我们清楚:(一)神经紧张是自然反应;(二)我们应该与神经合作而非对抗。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演讲之前先做热身运动。运动员做热身是为了做到*发挥的同时避免受伤。公共演讲也是体力活动,因此也要做热身。另外,认识到身体对大脑的影响比语言更大,演讲前对自己说“放轻松,你会没事的”并不会很奏效。相反,在演讲前,先做2分钟的站姿练习。*后,与大家分享了两个*糟糕的演讲窍门,建议演讲者不要再想着观众只穿内裤,这样太尴尬了;同时我们还建议演讲时看着观众眼睛而不是头顶。两个可怕的窍门破坏了公共演讲*基本的目的:与观众连接并分享重要的信息。

//尝试并运用:期待意料中的事情Try and Apply Expect the Expected //

下次神经紧张时(一定会有),首先要承认它的存在,不要试图与原始大脑对抗,它并不智能,不能对诱惑、推理、争论或者眼泪做出反应。相反,告诉自己:“没错,我的手心出汗,紧张的时候总会这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看起来很简单,实话实说,也没什么秘密可言。一旦承认神经紧张是自然的生理反应,并由它们自己完成进化的工作,也就开启了与神经合作的模式。突然间,你会觉得紧张不是什么头等大事,事实上,“思维大脑”已经返回,因为你开始“思考”了。

//伸展身体(Stretch Out)//

神经紧张时,身体会僵硬,它会给大脑传递危险信号。你已经知道身体的“国防部”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无非是战斗、逃离或者冻结(装死)。伸展身体使得神经分散开来从而获得更多的空间,之后身体会相应放松。

//尝试站姿训练(Adopt a Power Stance)//

演讲前做2分钟的站姿训练,像拳王洛奇.巴尔博亚或者像神奇女侠一样站立。这两种姿势会告诉大脑:我们很自信,一切尽在掌控中,我们会非常成功!

章节重点(Key Notes)

1.期待意料中的事情:大脑把公共演讲设定为威胁,因此我们可以预期紧张的发生。这有助于降低恐惧,专注演讲。

2.空白:如果大脑一片空白,可以提出反问,这不仅能够吸引观众,还能帮你争取时间回到正常的演讲状态。

3.站姿训练:演讲前,做一个2分钟的英雄式站姿。身体会告诉大脑,没什么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