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全民健康是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目标,而康复医学在其中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本书站在科普的角度,面向普通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有康复需求的人群、患者及其家属或看护者等,对康复医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通俗的介绍,具有很强的科普性以及高度的专业性,可以为大众提供靠谱的医学信息,成为值得大众信赖的健康读本。
【内容简介】
  全民健康是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目标,康复医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康复知识伴行精彩人生》站在科普的角度,面向普通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有康复需求的患者及其家属或看护者等,对康复医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通俗的介绍。
  《康复知识伴行精彩人生》分为“读经典”和“问名医”两部分,第1部分“读经典”收录了上海市康复医学专家近年来在电视、电台、新媒体等平台上发表的科普佳作,向读者展示了康复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近年来取得的优异成果;第二部分“问名医”选取百余个大众关心的康复知识问答,涉及神经和心血管康复、脑和脊髓损伤康复、认知功能康复、精神康复、肌肉骨骼康复、运动康复、儿童康复等,让大家对康复医学知识有更全面细致的了解。

【作者简介】
上海市医学会成立于1917年4月2日,迄今已有100年的悠久历史。成立之初以“中华医学会上海支会”命名,1932年改称“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1991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市医学会”并沿用至今。百年风雨,世纪沧桑,从成立之初仅13人的医学社团组织,发展至今已拥有288家单位会员、22000余名个人会员,设有92个专科分会和4个工作委员会,成为社会信誉高、发展能力强、服务水平好、内部管理规范的现代科技社团,荣获上海市社团局“5A级社会组织”,上海市科协“五星级学会”。
【目录】
CHAPTER ONE读经典
脑卒中,康复之路有多长
什么是康复,康复科“看什么病”
康复医学:被低估的医学家族成员
膝关节痛仅仅是膝的问题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
浅谈非甾体抗炎药
康复科的爱与愁
脑科学研究成果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力量训练有助于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
谈谈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
“夜跑族”如何跑出健康
脚踝扭伤不要慌,循序渐进来康复
中国传统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棍棒操防治脑卒中后肩关节活动障碍
站直了——脊柱侧凸的家庭康复
“低头族”。你的颈椎还好吗
手足麻木应该警惕什么疾病
腹部手术后长期反复的腹痛、腹胀,你重视了吗
早产儿超早期家庭干预
带宝宝“正视”多彩的世界
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的康复治疗
穴位敷贴治疗颈肩腰腿痛
帕金森病的自我锻炼方法
手功能康复的误区
能有效缓解落枕后疼痛的传统康复方法
宝宝的脊柱发育正常吗
如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轮椅
古代是如何做康复推拿的

CHAPTER TWO问名医
神经和心血管康复
脑卒中有哪些危险因素
脑卒中后什么时候开始康复
为什么脑卒中后家属不要对患者“大包大揽”
怎么脑卒中后就不会讲话了
得了脑卒中,除了按时吃药,还有其他的办法预防复发吗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可以恢复到正常吗
脑卒中后什么时候可以练习走路
脑卒中后伴足内翻何时佩戴踝足矫形托*
脑卒中早期对肩关节的康复与护理应该注意什么
脑卒中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肩肘辅具
如何让脑卒中偏瘫患者站起来
偏瘫患者“僵硬”的肢体该如何摆放
偏瘫患者行走时如何预防摔倒
偏瘫患者走路时脚总拖在地上怎么办
偏瘫患者如何预防踝关节扭伤
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该怎么办
偏瘫患者手肿应如何预防和治疗
怎样指导偏瘫患者穿脱衣服
家中哪些改造可以帮助偏瘫患者改善生活和预防损伤
偏瘫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锻炼小器材
偏瘫患者如何选择和使用手杖
偏瘫患者如何选择和使用足托
帕金森病患者为何不爱说话。家属应如何帮助患者
帕金森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步态、提高步行稳定性
心肺手术前是否需要停止所有用药
心胸手术前需要戒烟吗
心胸手术前可以选择哪些运动
心胸手术前如何选择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心胸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心脏手术后患者如何正确咳嗽
冠脉搭桥术后可以放心运动吗
冠心病患者需要戒烟吗
脑和脊髓损伤康复
脑损伤患者一站起来就头晕是怎么回事
脑损伤患者看东西有重影怎么办
脑损伤患者眼睛闭不紧怎么办
如何帮助脑损伤患者早期预防关节僵硬
如何让僵硬的手脚灵活起来
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食用哪些食物比较安全
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时需注意什么
脊髓损伤是不是永久站不起来了
脊髓损伤后尿失禁、尿潴留为什么要间歇性导尿
认知功能康复
什么是认知功能,怎么了解我的家人是否有认知障碍
什么是认知功能障碍,还能好起来吗
为什么老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
刚做的事情就想不起来是记忆障碍吗
为什么有些人会把遥控器当成锤子用
为什么有的老人做事颠三倒四
该怎么判断家中老人是否患有痴呆
上了年纪的老人如何避免痴呆的发生
如何照护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
什么药物对治疗痴呆有帮助
痴呆患者除了吃药还能做哪些康复
应如何与痴呆患者交流
说话有气无力、口齿不清是怎么回事
我们要怎样帮助失语症患者练习说话
除了说话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失语症患者更好地交流
同说不出话或者话说得不好的患者交流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吞咽困难的患者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吃东西
精神康复
怀疑自己抑郁时该怎样进行自我初步筛查
音乐疗法真的可以放松心情吗
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如何对抗抑郁
家人发生脑卒中后,您感到焦虑该怎么办
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如何帮助突发脑卒中的患者及家属面对“新”生活
肌肉骨骼康复
你知道包“致”百病吗
“上交叉综合征”到底是什么,如何应对
肩痛由哪些原因造成
肩痛到底该多动还是少动
“肩周炎”该如何正确自我锻炼
肩袖是什么,损伤了怎么办
不打网球也会得“网球肘”吗
长期使用鼠标后手部出现麻木酸痛,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为什么手腕痛时臂骨会“变”得不一样长
“猿手”“爪形手”该怎么办
颈椎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手麻
什么样的头晕是由颈椎病引起的
地铁上的“低头族”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颈椎病
为什么说颈腰背痛和生活方式有关系
明明坐着比较舒服,为什么古话却说“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何才能“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急性腰痛该怎么办
腰痛原因有哪些
呼吸方式不正确会引起腰痛,是真的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何时需要佩戴腰围
爱穿高跟鞋的女性如何呵护足部和缓解腰腿酸痛
产后腰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避免
如何远离“跑步膝”
肥胖症患者采取何种运动方式可保护膝、踝关节
被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缠上了怎么办
“膝关节损伤三联征”具体是指什么
你对膝盖、足踝疼痛知道多少
运动损伤后急性肿痛怎么办
脚崴了该怎么办
得了足底筋膜炎该怎么锻炼
外翻该怎么办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骨折内固定后能运动吗
骨折手术后喝骨头汤真的能补钙吗
骨质疏松危害多,该如何及早预防
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也可以开处方吗
怎样让我们的有氧运动既有效又安全
每次运动多长时间才能开始“燃烧”脂肪
练瑜伽和练健美有何不同
很多运动员身上贴着的彩条布是什么
心肌梗死患者该如何安全地运动
年纪大了,心脏功能减退了,该怎么锻炼
房颤患者运动治疗安全吗
肿瘤患者该如何运动
血透患者可以运动吗
治疗糖尿病为什么需要“多兵种联合作战”
怀孕期间患了糖尿病能做运动吗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时有什么讲究
糖尿病患者开展运动疗法前,*重要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疗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糖尿病患者运动训练时应该如何控制运动强度
儿童康复
小朋友肘部骨折后该怎么办
宝宝为何歪着头
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判断孩子脊柱直不直
脑瘫患儿什么时候需要穿矫形鞋
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都有长短腿吗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不能多运动吗
如何正确抱宝宝
宝宝总是不和别的小朋友玩,是自闭症吗,该怎么办
其他康复
面瘫是怎么回事,如何分辨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怎么回事
如何远离咳、痰、喘
长期卧床为什么容易导致肺栓塞,如何发现和预防
有多年吸烟史的患者为何不建议长期卧床
年纪不大为何经常走路一瘸一拐
如何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功能障碍者的“代步工具”——轮椅,该如何选择呢
3D打印技术在康复辅具中的应用只是一个噱头吗
乳腺癌术后康复操怎么做
生完孩子后一咳嗽就漏尿,怎么回事
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真的十分可怕吗
怎样洗桑拿
什么是工伤康复
【前言】

我国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强调以健康为中心,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在现代生活环境下,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方式性疾病和社会老龄化成为医疗消费的“主力军”,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性和养老需求的迫切性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作为一门功能学科,关乎生存质量和生命尊严,是医学发展和“人本”文化的体现。如何减少伤、病、残的发生,如何让患者虽病不残,如何让残障者“残而不废”,如何提高老年人的活动与参与能力、过有尊严的生活……这些都是“健康中国”建设中康复医学工作者肩负的责任。

2016年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总书记提出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战略的高度对建设“健康中国”进行了重要阐释。“健康中国”的建设必须将过去的“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完善健康保障等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工程。就卫生部门而言,“治未病”和“既病防变”“病而不残”“残而不废”均是重要的策略。而对疾病的预防,需要全民参与,个体的主动参与程度是健康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健康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健康教育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环。康复科普正是使大众从接触知识的“知”,到接纳认可的“信”,再到主动康复、自我保健的“行”三者合一的过程,是患者在疾病康复管理中角色参与的过程,也是大众潜移默化地提高健康素养的过程。要促进全民的健康,“教育为先”是重要的策略和理念。时值上海市医学会百年庆典,

上海市医学会

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科分会组织了上海康复界知名专家及优秀的康复临床一线工作者,经过精心编撰,奉上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康复理念、普及康复知识为目的的《康复知识伴行精彩人生》一书。

本书由“读经典”和“问名医”两部分组成。“读经典”部分主要收集整理了历年来上海市众多康复医学专家在相关报刊、电视节目、电台讲座等的康复科普佳作;“问名医”部分选取了大众关心、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常见病的康复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展现并给予解答。

医学科普的科学性、通俗性和实用性要求编者的医学素养、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缺一不可。由于本书受编写时间和编者水平所限,不当与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同行、读者批评斧正。同时希冀未来有更多的康复医学专业人士投身于康复科普工作,为“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和康复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陈文华

2017年11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