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造就了精湛的手工艺文化,我们应当尊重先辈们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之发扬广大。面塑保留了汉代时期的祭祀作用,到今天依然在乡村发挥它作为民俗用品的祈福和祭祀之用,让乡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面塑艺术家更是将其技巧凝练得更加精湛,使面塑作品在城市中成为人们争相鉴赏的艺术品。面塑之美,美在其材料的自然、工艺的自然、手工艺人心境的质朴, 无一不体现面塑艺术家至诚的“工匠精神”。
【内容简介】
面塑,俗称“面花”“花糕”“捏面人”等,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种工艺美术。它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经过防裂、防霉变等处理,再经手工捏、搓、揉、捻等工序制作而成。海派面塑突破了传统面塑常用的婚、丧、嫁、娶等题材,加入了戏曲人物、历史文化典故和贴近现实、颇具时代特色的内容,使面塑的表现题材涵盖了历史故事和当代生活,趣味性更浓,拉近了作品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

【目录】

前言

专家寄语

面艺千年

指间面团

岁时礼俗

“民间面花”有形

“民间面花”有色

“妙手生花”的海派面塑

海派面塑鉴赏

海派面塑技艺学堂

我来学做中国龙

面塑新艺

面塑定格动画

面塑学习单

学习评价表

艺术语录

后记
【作者简介】

朱茹洁 杨浦区少年宫主任,杨浦区拔尖人才、上海市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园丁奖获得者。自2007年担任少年宫主任以来,她以“让每个老师享受职业的幸福,为每个孩子打下亮丽的生命底色”为理念,带领少年宫连续荣获杨浦区教育系统办学先进单位、杨浦区文明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电影百年行”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等50余项集体荣誉。主持编写了《为孩子的发展打下亮丽的底色——中小幼学生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小巴腊子炫动大舞台——上海本土文化艺术综合课程》、《中小学生场馆探究活动指导手册》等书。策划组织了国际、全国、上海市区各类大型的活动21项,均获得和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荣获各组委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她是一位对校外教育有着前瞻性理解和有效性实践的新时代教育管理者。


【媒体评论】

美育可以让教育真正回归“人”的本原,回归人的自身发展, 让“人”

成为教育的目的。美感是无国界的,美育*真实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发展美、欣赏美、理解美,进而能够创造美。

——尹后庆(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怎么行动?该做哪些工作?当今的“非遗”保护,是对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时就必须创造性地重建文化系统。“非遗”教材建设就是当下非遗保护活动中的一项创造性的成果,希望“智慧中华·我是‘非遗’传习人”系列教材的出版,能推动校外课外的“非遗”文化传承,更新校内的“非遗”文化课程体系,增强当下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促使青少年进行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我们更希望这些教材走进

家庭生活,让家庭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集体与空间,因为只有修身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希望教材面世后,通过实践,不断修订,创出一条中国“非遗”传承的教材编写之路。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民俗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智慧中华·我是‘非遗’传习人”系列教材是为3-5 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所编写的。学习目标清晰,内容充实,由《剪出万千世界》(刻绘技艺)、《与众不同的盘扣》(编织技艺)、《上海灯彩真神奇》(扎制技艺)、《奇妙草木扎染》(织染技艺)、《好吃又好看的面塑》(雕塑技艺)五个板块组成。每一册教材包括微课程、课程教材和手工材料包,涉及“非遗”历史文脉、艺术特色、技艺工序与体验、创新设计方法、创意衍生品等内容,涵盖工艺制作、鉴赏评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模块。值得。

——钱初熹(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书摘与插画】

这一系列教材凸显以下特征:

1. 立足上海地域的“非遗”技艺与作品,突出工匠精神。

2. 涉及“非遗”鉴赏方法及“非遗”创意设计方法。

3. 设计项目式的开放问题,创造亲子互动时刻。

4. 每一册教材选用一种传统色,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有“温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