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离开爸妈更强大——留学十年成就自我》是一本留学生写的书,更是一本写给父母看的书。可以为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带来很好的借鉴。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质,离开了爸爸妈妈,你们的孩子会变得更强大。

★作者文笔风趣幽默,读起来会让你倍感温暖而又充满力量

★本书四色印刷,装帧精美,图文并茂

★锁线装订,雅致不凡,方便阅读

【内容简介】
《离开爸妈更强大——留学十年成就自我》是一本青少年励志图书。作者在2007年北京二中毕业后,独自到荷兰留学,先是文科生学习商科,再换学校换专业改学工科,大学毕业成为工科工程师。期间考过了荷兰*难的荷兰语语言等级考试,经历了租房、考试不及格、洗盘子打工、失眠、抑郁、恋爱、结婚生子等种种难题与挑战,*终通过归化在荷兰立足,并加入荷兰国籍。她并没有把种种困难告诉父母,而是在自己的努力和朋友们的帮助下,从一个被宠爱的独生女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女子。
离开爸妈更强大——留学十年成就自我

【作者简介】
王淼,1989年生于北京,17岁到荷兰留学。在荷兰十年,从土生土长的北京土著,变成每天午饭吃面包的荷兰人。从一个小姑娘,到为人妻,为人母。工作时间是软件工程师,用编程语言写程序。朝九晚五以外,喜欢用文字记录每天的生活感悟。
【目录】

序 /39

女儿到荷兰上大学 /40

*篇 /45

留学荷兰 /46

1. 来荷兰,是为了留学 /46

2. 留学之前的心理准备 /50

3. 初来乍到 /53

4. 凄风苦雨之夜 /55

5. 蓝楼轶事—学会骑自行车 /57

6. 未满 18 周岁开不了账户 , 即将露宿街头 /63

7. 乐乐帮我搞定房租汇款 /69

8. 银行的“开户礼包”惊着我了 /71

9. 秋假,组团去阿姆斯特丹 /73

10. 留学噩梦—商学院小组项目不及格 /77

11. 涵涵支招儿—“一哭,二闹,三上吊”/83

12.“恭喜你们,可以明年再来一遍。”/86

13. 不及格后遗症—失眠 /89

14. 想换专业换房子,彷徨中 /92

15. 因为小程,租到新房子 /94

16. 她对我说:“我喜欢男人。”/96

17. 涵涵发脾气 /99

18. 在中餐馆洗碗,听锅碗瓢盆进行曲 /101

19. 在旧船上开 Party/106

20. 换学校换专业:北京文科生—格罗宁根商科生—埃因霍温工科生 /110

21. 在乌特勒支过了个夏天 /114

22. 王老板的爱情传奇 /117

23. 被逼学荷兰语 /122

24. 姥姥的苹果派 /125

25. 在荷兰跟谁过生日 /128

26. 亚里士多德子 /131

27. 餐馆洗碗过情人节 /135

28. 在大学做兼职秘书 /138

29. 邂逅牙哥 /141

30. 为牙哥心动 /143

31. 牙哥问:“你愿不愿意跟我结婚?”/146

32. 嫁老外被人误解 /150

33. 在荷兰当工作妈妈 /153

34. 我和牙哥的蜜月旅行 /157

35. 海南旅游 /159

36. 海南小镇发生意外 /161

37. 漫长的等待 /163

38. 一片冰心在玉壶 /166

39. 小镇的住院生活像开 Party/168

40. 夜半歌声 /171

41. 回荷兰重做手术 /175

第二篇 /181

荷兰生活 /182

42. 放羊的哲学家 /182

43. 小镇“反对超市扩大规模和搬迁”运动 /186

44. 牙哥的脑外科大夫二舅 /190

45. 芳邻—一对老冤家 /193

46. 意大利老大爷的农场 /196

47. 房东大叔和他丈夫 /199

48.“讲西班牙语的胖子”/203

49. 二丫头来了 /207

50. 鸡毛掸子的头发 /210

51. 电话看病记 /212

52. 超级居委会 /214

53. 米儿的新招数 /216

54.“骑车”去露营 /219

55. 骑车去罗马 /220

56. Let’s sport! 我们去运动! /222

57. 邻居大哥的篮球筐 /224

后记 /229

附录 /233

我的荷兰准女婿 /234

在荷航上 /246

1. 在教堂里听音乐会 /250

2. 俺有了外孙女 /255

3. 护士阿姨跟着回家了 /256

女儿在荷兰坐月子 /256

4. 要让孩子多接触外面 /258

5. 开裆裤与咖啡馆 /260
【前言】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女儿。

女儿差一个月不到18岁,要去荷兰留学,我和她妈妈送到机场。她高高兴兴往里走,我和她妈妈被工作人员拦下。她离开我们的视线,没回头。我们把脖子伸到*长往里看,徒劳。她妈妈说了一句,这丫头不回来了。

她妈说,有人跟她说,这个时候孩子回不回头,基本标志着孩子是永远远走他乡,还是学成之后再回来。

十年过去了,此话成真。

我讨厌那个跟她说这句话的人,不管这个人是谁。

哪个父母不愿意儿女在身边,何况我们只有一个孩子。

她只身一人到了荷兰,当时留学中介说,有人接机,有人帮助安排。我和她妈妈之前没有任何出国的经历,身边也鲜见送孩子出去读大学的,尽管心里明白一切都不会一帆风顺,但也没想到,她*初是那么的艰难。

看了她的这本书,才知道。

如果一切能重新来过,她妈妈一定会陪她出去,尽管可能还是帮不上什么忙,但妈妈在身边和只身一人且离家两万里*不一样,*起码哭的时候,可以躲在妈妈怀里。

时间在往前走,一切不可能重新来过。

好在女儿足够坚强。她的毅力、智慧,还有朋友们,帮助她战胜了困难。

我不知道她荷兰毕业的那个学校叫什么名字,学业到底有多成功,因为我不擅长说不知道的东西,但我知道,当初她和她妈妈视频的时候,说要凭自己的努力,凭工作实绩获得荷兰的永居,而不是因为婚姻。因此,在她生下孩子才20天的时候,我和她妈妈抱着我们的外孙女米儿,到位于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咖啡店里等她,她去参加一整天的荷兰语*等级考试,咖啡店与考场相邻。午间休息的时候,她出来给米儿喂奶。我还知道,她在家的时候,从没动手做过饭,然而现在,她会做很多中国饭,饺子也会包了。我的宝贝米儿*喜欢的饭就是吃妈妈做的虾仁菠菜馅儿儿饺子。如今,我的二米儿也会爬了,还会假装咳嗽求关爱,等到二米儿三岁多的时候,会点什么吃呢?她妈妈准备好了么?

说到这儿,还得说说女婿。

外国人金发碧眼,女婿是外国人,不能例外,外国人取名字都是字母一串串,他还是不能例外,于是乎取其中一串,就叫他优一。他在北京的生活,我写过一个小纪实,就在书中。他们结婚时,我把女儿交到他手上那一刻,相信他看到了我眼眶里噙着的泪,我交给他的,比我的生命还要珍贵。这几年来,虽然见面不多,但我相信,优一爱他的妻子,他现在能听懂一些北京话,能简单与我们交流。我们从阿姆斯特丹回北京,他们到机场送行,告别的一刻,女儿面涩,他把她搂在怀里,从这些,就可以感觉到。

我爱我的女儿,优一也爱他的两个女儿。不过他有点粗心,据我女儿报告:前几天,他骑自行车带着米儿出去玩儿,玩儿的场地里不能穿鞋。该回家了,他们收拾一下就走,到家发现,丢了一只鞋。

当然,谁都丢过东西。只是米儿有一阵儿的不高兴。

谁又能没点不高兴的事儿呢。

比如,女儿上小学时,老师说她作文写得不好,她不高兴,我一看,她写的真不是作文,是一篇好文章,内容我忘记了,但引用的名言记住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告诉她,就这么写,不必在意老师打分。她的数学也不太妙,她妈妈去请教老师。老师说:“你家孩子上高中以后肯定没问题”。这话她妈信了,数学老师是当时全国华罗庚数学竞赛的评委。但她妈妈还是很担心,直到上高中,才算放心。

上高二时,各科作业太多,她不想写英语作业了,怎么办呢?当时她的雅思成绩已经公布,平均7.5,我给她的英语老师写个小请示,大概说她肯定会,所以不写英语作业了。女儿回家就笑:“老师说你爸怎么这样啊?!”。

她爸就这样。而且在家里很甩手掌柜的。她妈妈很辛苦也爱张罗。说一件小学的事儿:当妈的骑着自行车带女儿上学,早晨6点多,从北四环外到二环内上学,晚上再回。冬天,零下,脚冷,女儿冻得直哭。就这样,数年坚持。

女儿也有点小牛气,高中二年级时,得老师恩助,读完高中全部课程,提前参加会考,顺利通过,拿到高中毕业证书。同时到香港参加了美国高中SAT1、SAT2的考试,成绩不记得,只记得她到了荷兰后,美国的西北大学还在给她发邮件,谈上学的事。她报考了托福,后因留学方向转到欧洲,改考雅思,只参加了一期口语小培训,便也是高分,照片曾被培训学校挂在光荣榜内。她的同学还在上高三,她已经飞到荷兰,开始上大学了。

写了以上这么多,有点乱,之所以写这个序,是因为编辑老师命题,我的命题作文很差,女儿得父亲真传,一脉相承,没办法。

这可以当作此书的序么?

算是软广吧。

这本书,是女儿在荷兰十年留学生活的一个小结,对那些想送孩子

出国学习的家庭,可能会有些许参考价值,是为序。

王希泉

2017年9月1日


【免费在线读】

来荷兰,是为了留学从我*次踏上荷兰王国的土地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荷兰司法部和移民局经过慎重的审核,接受了我的入籍申请,我通过归化的方式(归化,是指某个人在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行为。—百度百科)加入荷兰国籍,正式成为荷兰王国公民。

这十年里,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来荷兰?又或者你为什么要离开北京?我总会回答,我到荷兰来,是为了留学。十年前出国其实已不算太新鲜,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是在国内完成本科教育,然后在硕士或者博士期间留学。这其实也是我当时的打算。我一开始给自己设计的留学线路,可以被称作是一条经典线路:先在国内考一个不错的大学,大学期间好好学习拿一个高点的GPA,再考托福和 GRE。22 岁时在国内大学毕业,再出国读一个硕士,毕业之后工作一两年再回北京,到时候我应该是 26 岁左右,正好再找个老公。我为自己规划出这条线路的时候是 16 岁,正在上高一,距离我想象中出国的时间还有 6 年,所以留学这事情看起来还很遥远,还远不需要被提上议事日程。

我高中读的是北京二中,是北京老字号的重点中学,而且还是文科实验班,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不惭愧地说想考个靠谱儿的大学应该不成问题。这条经典路线的*站,如果不受外界太大影响的话,以我当时的条件,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事情的发展当然就像你猜的那样,当然是和我所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了。这条经典路线,我连*站都没有达到,因为半路上杀出来了个“程咬金”。

“程咬金”是我的数学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我这位“程咬金”老师姓邱,我们班里的同学总私下里喊她阿秋。阿秋老师是会发光的。很抱歉,我不太知道除了用发光这个形容词,还可以怎样形容她。因为她真的很引人注目,无论她身着怎样普通的装束,在人群里,目光总是会被她吸引住。我还记得,是我娘开完家长会回到家里,突然非常郑重地和我长谈了一次,问我究竟对留学的事情是怎样想的。

很多年以后我娘与我谈起此事,我才知道,她当时去开家长会,偶然与阿秋谈起留学一事,阿秋非常认真地告诉我娘,如果我真的想要出国留学,不一定非得要等国内大学毕业以后。我们都在国内上过学,国内的高中环境有多么紧张,大家心里都有数。高中毕业进入环境相对宽松的大学,摆脱思想上的压制束缚之后,我们会迎来一个人生观、价值观迅速重塑的阶段。大学四年下来,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上已经塑造完成了。这个时候再出国留学,在三观上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对于一个 20 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可能不会太好受。如果留学结束之后回国那倒还好,但是如果之后会在国外定居下来,这种不太舒服的滋味可能会成为长期的困扰。与其如此,还不如在高中毕业,18 岁左右的时候就出国。阿秋说服了我娘,她的观点,在我娘这里得到了极大的认同。我的留学进程,一下子就提速了好几年。参加考试,准备材料,递交申请,办理签证和手续,我个人觉得是比较烦琐而且枯燥的工作。我当时是寻求了专业留学中介机构的帮助,当然也可以完全自己完成。以目前留学市场高度发达的状况来看,除了在选择中介的时候记得选一家正规机构的,或是准备资料时一定要细心全面之外,我并没有更多的建议。留学的时间确定下来了,去哪里留学就是我们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我报名参加了出国考试培训,还专门到香港参加了SAT 考试。开始做准备的时候,我的留学目标非常朦胧,尽管我在准备美国大学要求的入学考试,心里对此却有一点小小的排斥感。我当时并没有勇气完全放弃国内的高考,所以想既在学校里拼中国高中的学习成绩,又试图在一场标准和模式都与国内完全不同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我感觉压力太大。另一方面,美国留学的竞争相当激烈,国内的高中生想要申请到好的学校,还想要申请到奖学金,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同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那时候还在 1 : 8 左右,如果没有奖学金,四年本科所需的费用相当可观。这一部分排斥感是出于理性考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一周七天,其中六天的国际新闻里,美国都在唱主角,我觉得有点闹腾。—这当然是主观而非理性的。

我们一家三口在参加了几次留学教育展,并到留学中介做了数次咨询之后,把目光锁定在了荷兰。我选择荷兰,理由很充分。荷兰是老牌欧洲强国,经济富裕,社会高度稳定,治安良好,可以称得上是适宜居住的国家。荷兰地理面积有限,自然资源上并不丰富,人口不足两千万,作为一个西欧的弹丸小国,却拥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科技、能源有飞利浦、壳牌,日常生活有联合利华和喜力啤酒,甚至还有 G-START 和Suitsupply这种混时尚圈的,这些强大企业的背后,一定需要有雄厚的教育实力作为支持,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足够的人才。荷兰的官方语言是荷兰语,但是很多大学都开设英语授课的专业,且费用合理,这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荷兰的思贤若渴。在我准备来荷兰之前,有位长辈主动与我爹娘长谈了一次。这位长辈苦口婆心地劝说我们,不要让我这么早一个人出国留学,退一万步讲,就算我一门心思铁了心的要出国,也千万不能到荷兰这种地方来。荷兰人又吸毒又赌博,而且还可以卖淫嫖娼,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人间罪恶的地方,实在是太可怕了。这就像围观群众眼里的宁国府,除了两个石狮子干净,连猫儿狗儿都脏。我一个年纪*篇

轻轻的女孩子,到了这么个地方,肯定是要学坏的。她老人家身为长辈,决不能坐视不理,眼睁睁地就看着我爹娘这一对糊涂蛋,把亲生女儿往火坑里推。我们对这位长辈是感谢的,人家是真心实意地为我好,不然何苦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苦口婆心地来劝我们。我爹娘的反应着实把这位长辈吓得不轻。尤其是我娘,自信得简直不像话。

她坚决认为,她的女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学坏,在她眼里我简直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一朵白莲花,她放心。我娘查过不少关于荷兰的资料,也咨询过在荷兰有留学和生活经历的人,这些人都告诉她,所谓“荷兰毒品、赌博、性交易肆无忌惮”,根本只是以讹传讹。这是一个社会秩序井然、治安良好的国度,否则我娘也真没有那个胆子。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我娘的自信也就不能称其为自信了,那叫脑残。2007 年的夏天,我高中毕业,到荷兰来留学。在到达荷兰以前,我和我父母通过我们所搜集到的信息,对这个国家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初印象。我当时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我想象中的荷兰并不真实,真实的荷兰是多面的,是立体的,是一个既能令我跌破眼镜,又能让我尽情享受人生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