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史上相对纯粹的一本居里夫人自传,为读者展现一个纤细、敏感但强大的女性形象。
  收录居里夫人书信集,更直观的展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使人物更加立体、饱满。
  内页插图选取居里夫人家庭照片和笔记,更加形象生动。
  中英文双语版,篇幅适中,适合青少年阅读和提高英语。
  封面设计更加柔和,突出居里夫人纤细敏感的内心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居里夫人的自传。她用直白坦诚、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其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以及作为科学家的生活轨迹,真实记录了玛丽·居里--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一生事迹。这部自传叙述了她在祖国波兰的家庭生活,与丈夫皮埃尔·居里相识、相爱,一起做科研并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以及丈夫去世后,她的人生轨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细腻、敏感但又强大的女性形象。
  同时,本书收录了居里夫人与家人、朋友之间的书信集,并附上居里夫人一生所获荣誉列表,呈现了一个更立体饱满的居里夫人形象。

  "这种生活给了我非常宝贵的自由和独立的感觉。我在巴黎这座大城市里默默无闻、独来独往,自己照料自己,但这种感觉一点也不难受。 "

  "我们的一大快乐就是在晚上走进棚屋,看到装提炼物的瓶子或其他容器发着微光,映在每一面墙上,那幅景象真是动人。那些发光的试管仿佛是童话里微微闪烁的小灯。 "

  "人类需要有讲求实际的人,这些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获益,既不忘造福大众,又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但是人类也需要有梦想家,这些人毫无私心地追求一项事业,无暇关注自己的物质利益。"


【作者简介】


  玛丽·居里(1867-1934),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莱尔因为在放射性上的研究和发现。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历史上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1911年,因成功分离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在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还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并亲赴前线,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1921年,居里夫人应邀赴美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增进了法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作为杰出的科学家、成功女性的先驱,居里夫人拥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其为科学事业、为人类幸福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情操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媒体评论】




【目录】



  章 我的家庭 _1
  人生中次经历巨大的变故和痛苦,
  我陷入了深深的消沉中。

  第二章 婚后生活 _ 13
  兼顾家务和科研工作并非易事,
  但我凭着坚强意志做到了。

  第三章 战争岁月 _ 29
  国难当头, 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贡献力量。

  第四章 美国之行 _ 41
  我对美国的总体印象是,
  这个国家将拥有难以估量的未来。

  英文原版
  The Autobiography of Marie Curie_ 49

  附录一 居里夫人书信选 _ 115

  附录二 居里夫人生平大事年表 _ 157


【免费在线读】


   序一
   悼念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去世一年之际,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纪念居里夫人的典礼上,爱因斯坦发表演说,高度颂扬了他的同行和朋友居里夫人。
  在居里夫人这样的杰出人物走到生命终点时,我们不应只满足于回忆她的研究对人类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相比于纯粹智力方面的成就,伟大人物的道德品质对于其时代及历史进程的意义更大。即使论智力成就,其对于品格的依赖也远超过世人的想象。
  二十余年来,我有幸与居里夫人保持着一种高尚而纯洁的友谊。相识越久,我对她的崇高品格钦佩越深。她的坚强,她的毫无杂念,她的严于律己,她的客观精神,以及她刚正不阿的决断--这一切美德很少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时刻把自己视为社会公仆,永远虚怀若谷,毫不骄傲自满。长久以来,她一直受到社会粗暴不公的对待,心情压抑,因此外表看上去总显得很严肃,很容易被不亲近的人误解--她性格中偏向艺术的一面也无法减轻这种罕见的严肃气质。一旦她认定了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会不屈不挠地追寻下去。
  居里夫人一生伟大的科学成就是证明了几种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并分离出了它们,这一成就的取得,靠的不仅是大胆的直觉,更是一种在艰苦的条件下献身研究、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情况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如果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奉献精神能有一小部分存留于欧洲知识分子的身上,欧洲的未来就会更加光明。
  爱因斯坦

  序二
  我的信念
  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很不容易,但我们必须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重要的是必须有自信。要相信我们都有某种天赋的才能,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必须实现它。这样当一切结束时,我们就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
  有一年的春天,我卧病在家休息几周。看到女儿养的蚕结茧的过程, 我很有兴趣。看着这些蚕辛勤忙碌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和它们很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这样做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推动着我--就像是蚕被鞭策着吐丝结茧一样。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我投身科学研究,努力追寻着真理的身影。我有许多愉快的回忆:学生时代,我在巴黎大学独自苦读,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我和丈夫心无旁骛地在书房潜心从事研究,那段日子就像梦一般美好,再后来,我们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追求的一直是一种安定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努力营造了一个不受世人和名利侵扰的宁静的生活环境。
  
  我相信,在科学中我们追求的是做一番事业,而不是获得财富。皮埃尔和我不想通过我们的发现获取经济利益,认为那样做有违纯粹研究的精神,所以我们没有申请制镭的专利,也就等于放弃了相当可观的财富。我坚信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人类固然需要有讲求实际的人,这些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获益。但是人类也需要有梦想家,他们毫无私心地追求一项事业,无暇关注自己的物质利益。我的奢望是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从事研究工作。我知道这种权益不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之前,我一直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生活,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人像我一样敏感,即使受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当他猝然离世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如今我年岁渐长,相比以前,更懂欣赏 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眺望星辰也有了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示它崭新 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有一种伟大的美。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技术人员,也是小孩儿,科学如同大自然的景色,技术人员沉醉其中,就好比孩子沉醉于神话故事。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终生埋首于实验室的主要原因。
   玛丽·居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