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轻税应该与现代政府相伴随。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所征的税越少,政府服务越有效。大国提供公共服务,多有规模经济效应,是轻税目标实现的有利条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要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在现代税收制度建设中贯彻轻税理念。

本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九章,内容既包括税收基础知识,也积极回应消费税税负、投资者税负、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等社会热点问题。本书在不失专业性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税收专业知识,阐述未来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选择的看法。现代人已离不开税收。本书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未来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选择的大趋势,以帮助读者进行消费和投资决策,同时也可供财税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简介】

杨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财政研究室主任、《财经智库》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研究”首席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首席专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14次,中国财政学会全国优秀成果奖2次。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著有《比较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财政制度改革30年》(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英文版Cengage Learning Press,2012)、《现代财政制度探索: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财税改革》(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等。


【目录】

一、“大国轻税”: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匹配的理念

轻税与减税

“轻税”:古今中外的诉求3

轻税≠不征税

轻税是一种心理感受

轻税与税收负担的分布

轻税:横向比较

轻税:纵向比较

税负轻重:税制结构因素

税负轻重:区域因素

“大国轻税”的有利条件

轻税如何可能:政府的收入不只是税收

二、税是什么?

税收与个人

税收与企业

税收与国家(政府)

税收的形式特征

税制要素

三、税负是什么?

税收负担:对谁征税就是谁在负担税收吗?

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税负转嫁有哪些类型?

四、消费者税负如何轻?

消费者税负有多少?

海外购物蔚为流行

海外购物的税收因素及其他

增值税税率需要再下调

消费税需要再轻些

五、投资者税负如何轻?

投资者需要“轻税”政策

正视企业家的税负提醒

“死亡税率”不能说明多数企业生存的现实

增值税税率简并且降低税率可以让减税更加有效 

投资者轻税负应对世界经济变局

重要的是降低企业的各类负担

销售税与增值税:重要的是税负

降企业所得税,让投资者更真切地感受到轻税负

六、个人所得税负担如何轻?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个人所得税  

个税改革定位:建立一个让人民满意的个人所得税制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

个税改革需要考虑家庭负担,但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收

高收入者税负就一定要重吗?

税收征管与个税

七、房地产税如何轻?

个人住房房地产税:躲不过去的一种税

不要用房地产税来调节房价

房地产税开征可能带来的国家治理风险

房地产税的恰当设计:别让政府办实事变成了办坏事

八、信息与“大国轻税”决策

税收决策与信息

信息与“营改增”决策

信息与个人所得税改革决策

信息与房地产税改革决策

税收决策信息的获取和使用

九、大国轻税:一揽子政策清单

减税降费

减消费税

减增值税

减个税

减企业所得税

取消土地增值税

减税要注意策略

减税的保障

减税政策的评估

减税与精兵简政

变化世界中的预算改革

预算信息公开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统筹预算

十、结束语

税收争议越来越多是常态

税收作用不宜夸大

大国轻税需要税收法治性

重视收入分配需要更多的公共政策工具配合

对机器人课税的争议与出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前 言

为什么我要写这本书?时下各种涉税的书可谓汗牛充栋。本书不是“纳税筹划”类的专业书。纳税筹划可以减轻税负,但是那样的书确实太多太多了。我更希望通过本书传播税收的一些专业知识,让公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税收,掌握一些税收运作的规律,从而更明了税事,扮演好各自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同时,我也希望本书能够有效传递“大国轻税”的理念,从而推进现代税收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完善。

税收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应该有什么样的税收制度?税收政策应该如何选择?税负到底是轻还是重?诸如此类的税收问题,无疑都需要有明确的回应。税收和个人关系密切,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税收打交道,于是所有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生活体验给出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无论如何,都代表了意见持有者的立场。

这样的立场无论对错,都会对现实中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选择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可是,税收问题的专业性,决定了相当部分的看法是建立在立场持有者不了解税收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一旦此类相关知识能够得到普及,那么这样的看法就可能改变。相应地,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选择就可能朝另外的方向进行。

中国是一个大国。13 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决定了中国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不能不立足于国情。中国正在进行现代税收制度建设,就是要建立与大国地位相称的税收制度,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关于大国税收制度,仍有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税收政策的选择必须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公共政策目标的需要。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通常需要一整套的公共政策工具体系。税收只是其中之一。

合理的税收功能定位,可以让税收作用得到更恰当的发挥。时下,关于税收功能定位的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说法还有不少。合理的税收政策选择必须拨开迷雾,才能识得税收之“庐山真面目”。大国税收政策选择的复杂性,需要税收知识的普及。信息在税收决策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国轻税”是中国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选择必须奉行的理念。“大国轻税”中的“轻税”需要理性看待。“大国”需要“税收”。没有税收,就没有公共服务。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减税。“减税”才能“轻税”。“大国”需要“轻税”。中国古代就有轻徭薄赋的政策,国际上也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以“减税”为主题的改革。“轻税”与“重税”相对,纳税人对税负的感受,是纳税人对公共服务有效性的高度评价。“轻税”不等于“无税”。轻税的“轻”是有限度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选择不可能有太多的鱼与熊掌兼得的事。

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的表述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大国轻税”强调取之有度,用之有法。中国目前的税收收入主要直接来自企业,因此,取之有度首先应围绕企业进行。企业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源泉,没有了企业,也就没有了大部分税收。从这个层面上看,税收与企业应该是共生的。重税犹如杀鸡取卵。轻税才能保证税收收入的可持续性,保证税源的稳定性,实现税收与企业的共生。这就是投资者税负如何轻的问题。

当前,个人和家庭所直接提供的税收收入虽然有限,但是这样的税收收入未来还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样的税收负担更容易为个人和家庭所感受到。纳税的过程总是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牺牲,税收的痛苦也变得习以为常。关键是:如何让个人和家庭的税负保持合理状态?如何让作为消费者的个人和家庭感受到税负的轻?如何让取得收入的个人和家庭感受到“轻税”?答案并不能容易给出。“轻税”不仅要作纵向比较,还要进行横向比较。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轻税”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国际环境的变化,呼唤税制的国际竞争力。

税收不是对谁征收实际负担就落在其身上。税负转嫁与归宿问题,在实际当中总是不断地被提及。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或看法值得剖析。时不时可见“增值税是价外税,是层层转嫁的,因此,不存在企业增值税税负重的问题”。天哪!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一些企业抱怨增值税税负重呢?在许多时候,对一些看法的回应,只要稍加提醒就容易为人所明白。我们也总是遇到一个又一个的不容易说清或说清但不为人所接受的情形,这个时候也许困扰我们的是苦恼。为什么我们不容易说清,或者说清却不容易为人接受呢?这个时候,也许我们更想要的是巧舌利嘴,更想要的是辩才的尽情展示。但这又谈何容易呢?

谈到税负转嫁问题,我们又会遇到消费税的负担难题。为什么海外购物蔚然成风?除了商品品质之外,税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这种状况形成的机理又是什么呢?不管怎么说,税负转嫁与归宿问题,是“大国轻税”必须处理的问题。税负能够顺利转嫁,那么再重的税也可能是“轻税”。

税负的轻重,在许多时候,是海内外比较的产物。放眼世界,这个问题甚至没有明确的答案。即使有解,也应该不是那么好理解的。本书将对“大国轻税”这一理念作全景式的展示,在强调专业性的同时,注意和现实相结合,特别注意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介绍税收专业知识,阐述税收政策主张。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理解税收的逻辑,更好地把握税收政策,更好地进行决策。本书适合社会各界对税收问题感兴趣、关心中国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人士阅读。

本书除了前言和后记外,共分10 章。本书在介绍税收学基础知识之后,分专题阐述消费者如何轻税、投资者如何轻税、个人所得税如何轻、房地产税如何轻等,尔后分析税收决策的信息因素,*后给出“大国轻税”的一揽子政策清单。未来税收图景如何?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社会。只要国家存在, “大国轻税”理念就有存在的必要。具体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选择应当与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相适应。

杨志勇

2017年8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