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翟长斌主任医师结合20余年临床经历,撰写你需要的眼科普!

100万 读者关注的眼视光科学教育及大众科普平台E E学院为本书绘制插图。

图文并茂、有图有真相的科普书,让爱眼护眼更加有趣!

近视了怎么办?眼镜选框架还是隐形?仿生晶体能不能治近视?孕期视力下降会影响胎儿吗?近视能献血吗?……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有答案。

近视、眼镜、眼药水、激光近视手术、仿生晶体……那些你不明觉厉的词汇,在这本书里都有科学准确的阐释!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基本的眼睛的常识讲起,围绕大家关心的有关眼睛的疑惑,阐述了视力缺陷的根源以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眼镜与眼药水、生活中不怎么留意的用眼误区,科学解释当前关于治疗近视手术的科学性以及相关的传言。


【作者简介】

翟长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屈光专业组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视光学院医学博士后。现担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每年完成大量全飞秒激光及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对眼睛屈光不正的预防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目录】

目.录

重新识眼 1

近视度数和视力数是一回事吗? 2

吃出来的近视 11

绿色护眼吗? 21

你适合看3D电影吗? 28

献血还要看近视度数 36

眼睛伴侣:眼镜与眼药水 43

那些年眼镜背过的“锅” 44

眼镜君该如何甩掉误背的“锅”? 53

隐形眼镜与框架眼镜选哪一个? 62

你的眼镜“保质期”到了 70

有哪些方法,能让你不戴眼镜? 78

眼花缭乱的眼药水,哪一种才是你需要的? 87

世界上好的眼药水 97

“睛”少一点,就是“晴” 105

孕期视力下降这么快,会瞎吗? 106

儿童太阳镜怎么选? 115

或许这么多年,你的隐形眼镜都戴错了 125

孩子多大能玩手机、电脑? 134

神奇眼贴在哪里? 140

有手术,不近视! 147

听说近视手术会瞎 148

近视手术能把近视“治好”吗? 159

医生不做近视手术? 167

做完激光近视手术,视力会回退吗? 174

拯救近视眼的仿生晶体有什么进展了? 183


【前言】

自.序

眼睛是身上的灯,眼睛若清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您身边完全不近视的朋友多吗?

当前我国视力缺陷防控局面非常严峻。2015年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视力缺陷患者约有5亿,其中近视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中国每3人中就有1人患有近视。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小学生的近视率接近40%,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0%,并呈逐年增加和低龄化的趋势,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届时患病人数将达7亿。

从医20余年来,在北京同仁医院,我已经帮助无数的近视等视力缺陷患者还原了眼前清晰的世界。出于眼科医生的使命与责任,以及更好地与大家互动,解决大家的爱眼疑惑,我在2015年开通了新浪微博@同仁医院翟长斌,目前有粉丝

40多万。

医学科普的意义在于传播科学眼光、医学视角,让更多的人知道疾病和广告“神药”营销背后的真相。每个假期,在北京同仁医院的门诊上,都能遇到心急如焚的患儿的家属,在急切地向医生咨询:大夫,孩子能不能不戴眼镜?是不是戴上眼镜就摘不掉了?是不是戴上眼镜,孩子的度数还得加深?是不是戴上眼镜,孩子的眼球就会往前突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反映了患者及家属对眼睛健康的渴求。还有的患者,在选取进行屈光手术前,小心谨慎地问医生:大夫,是不是我做完近视眼手术就不能顺产生孩子了?是不是近视眼手术后不能坐飞机了?

基于此,我把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以及在微博上被咨询多的问题整理成书。这本书从基本的眼睛的常识讲起,围绕大家关心的有关眼睛的疑惑,阐述了视力缺陷的根源以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眼镜与眼药水、生活中不怎么留意的用眼误区,当前关于治疗近视手术的科学性以及相关的传言。虽然我已经尽力确保本书内容的科学性,但依然只是一家之言,随着眼科临床医学的发展,新观念层出不穷,欢迎大家指正。建议大家在问诊过程中务必听从经治医生给出的诊疗建议和方案。

我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大家都可以对自己的眼睛有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认识,不被虚假宣传蒙蔽,期待大家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眼前的时光,珍惜这稍纵即逝的光影,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特别感谢E E学院为本书绘制插图。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付梓付出心血的胡洪涛和刘杨编辑以及其他老师们。感谢张娜娜女士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的辛苦劳动。

欢迎大家在新浪微博上@同仁医院翟长斌随时与我交流联系。

翟长斌

2018年1月


【免费在线读】

近视度数和视力数是一回事吗?
自从翟叔开了微博以来,常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题”。
其中有一类,粉丝觉得很简单,翟叔却觉得很难解答。

大家是不是都“默认”近视度数和视力数之间有一个“神秘的换算公式”,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必然可以得出另一个的结果?

翟叔想说:近视度数和视力数两者之间真的没什么换算公式,就像鲸鱼和鲨鱼一样,虽然都有“鱼”,可是并不都是“鱼”。近视度数和视力数是眼睛在不同评估体系中得出的结果。
而且,得出近视度数和视力数的两套评估体系并不“兼容”,两者更不能换算、不能换算、不能换算!

简单来说,视力可以理解为人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
举一反三,裸眼视力就是人不戴眼镜时分辨物体的能力。

矫正视力,通俗地说,就是人戴合适的眼镜所能达到的好视力。
影响视力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近视,还有远视、散光;此外,还有弱视、斜视、眼部炎症、眼外伤、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混浊和晶体混浊等。

而近视度数,或者说屈光度数,可以理解为眼睛折射光线的能力,以D为单位。

例如一个人近视300度,眼睛看到的物体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成像,从而导致他视力不好。这时候就需要佩戴眼镜,通过镜片矫正眼睛本身的屈光度,才能让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清晰成像。
后翟叔做个小结:近视度数与视力并不是一回事。虽然单就一个人来说,度数越高视力可能就会越差。但对于一群人,相同的度数可能有不同的视力,相同的视力也可能有不同的度数。

度数与视力,都只是一个检查数据。两者并没有的关系,也不能彼此换算。如果大家好奇自己的度数和视力,为什么不抽空到医院检查一下呢?

吃出来的近视
孩子近视了,一些父母心塞又无奈,觉得是自己遗传的。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近视了是自己提醒孩子保护眼睛不到位。

然而,大家常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孩子近视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可能是“吃”出来的。
虽然很难解释原因,但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吃甜食。

维生素B1是视觉神经的营养来源之一,如果孩子食用过量甜食,里面的糖分在人体内代谢时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不足,很容易影响视神经的发育和功能。
除此之外,在代谢过程中,还有可能导致体内钙的减少。

身体一旦缺钙不仅影响眼肌调节能力,还会影响眼球的弹性和韧性,容易导致近视或使近视加重。
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做辅食,比如南瓜羹、土豆泥等,虽然方便下咽,但会影响面部肌肉,包括眼周肌肉的“锻炼”。
日本有研究表明:常吃软质食物的学生与常吃硬质食物的学生相比,视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父母日常可以让孩子适当吃一些花生、核桃等坚果,增加孩子咀嚼的机会,锻炼眼球晶体的肌肉,有利于它更好地发挥调节作用。
孩子们吃零食,父母们往往并不约束。但大多数精细加工的食物,可能让体内的胰岛素浓度上升,造成眼轴生长失控,影响眼睛晶状体发育,导致近视发生。

此外,不少零食中还含有许多添加剂,过量摄入可能影响视网膜发育;而过量吃烧烤、熏烧的蛋白质类食物,也会造成体内缺钙,从而导致近视发生。
因为父母娇惯,不少孩子非常挑食。可是如果想让眼睛充满活力,需要广泛地摄取营养。比如:

维生素A能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以延缓眼球功能的衰老,增加视神经的营养能力;
铬能维持眼睛晶状体渗透压的平衡;

锌可以维持眼内代谢平衡,有益于改善视力;
硒能保护视网膜健康。

后,翟叔想提醒各位父母,预防孩子近视,不仅用眼、环境、光线等方面需要关心,饮食方面也不能忽视,只有营养均衡,才有清晰的未来!

绿色护眼吗?
前些天,一位妈妈私信翟叔说,现在学校发的作业本纸张都是浅绿色的,这样真能护眼吗?
理论上,一个作业本很难起到护眼的作用。护眼的实质,就是让孩子的眼睛得到充足的休息。
如果一定要说护眼,作业本能保护孩子眼睛的方式可能就是:少让孩子写作业。

目前来说,并没有一篇权威的论文或一项临床研究能证明绿色护眼,也几乎没有医生认为绿色护眼。它存在于人们口口相传,但其实是传着传着,就传错了“重点”。
因为,真正护眼的并非是绿色,而是望远。
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学习,眼睛容易疲劳干涩,到视野开阔的地方眺望远方,能够调节睫状肌和晶状体,减轻视疲劳,对预防近视、控制近视发展等都有益处。

电脑护眼模式,很多时候就是将屏幕设置成豆绿色,但电脑等电子产品伤眼,并不仅仅因为屏幕颜色,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①周围环境与显示器亮度差别太大,容易加重眼睛视物负担。
②浏览资讯太多导致光影不断变化,会对眼睛造成持续的刺激。
③坐姿不当、与电脑屏幕距离过近等,会加重视疲劳。
④工作、娱乐时过于专注,从而忽略眨眼、休息,时间一长造成眼睛干涩疲劳。

因此,单靠设置所谓的“护眼模式”来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根本不够,翟叔建议的做法是:
平常尽量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使用电脑,并根据周围光线环境适当调节屏幕亮度,以视物舒适为准。

保持正确坐姿,减少持续高强度用眼,尽量每工作0.5~1小时闭目休息或远眺5分钟,平时有意识增加眨眼次数,预防眼睛干涩疲劳。

绿色并不是眼睛的保护色,也别再纠结显示器的“绿色护眼模式”如何设置啦,充足的户外活动 良好的用眼习惯才是正确有效的“护眼模式”。

你适合看3D电影吗?
翟叔知道,3D电影很受大家欢迎,它那“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吸引了许许多多孩子和成人。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看3D电影,有些人看完后甚至还觉得头疼、恶心。

为什么呢?翟叔想先跟大家谈谈立体视觉。
大家先分别闭上左右眼做个小实验。

大家可以了解左眼看到像偏左,右眼看到像偏右。因此两个图像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重合。3D电影基本上也是类似的原理。
在拍3D电影时,通常由两个镜头从不同方向同时拍摄影像,制成胶片。

放映时,用两个放映机将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

因此,如果直接观看画面,则会发现重影。戴上专门的3D眼镜后,将左、右的影像重叠,就产生了立体逼真的视觉效果。
首先,3D电影模拟的立体与日常真实的立体并不一样,这种仿真的立体感需要大家不断调动眼肌及晶状体。而黑暗的环境下,眼睛自身的调节力下降,过度调节就更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干涩,甚至出现头晕、恶心等。

此外,有医生提出,看3D电影时,大脑也需投入更多脑力适应3D的效果变化,刺激太大也可能导致不适。

当然,所戴的3D眼镜不舒服对此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立体视觉功能发育不好的人看3D电影的视觉效果也不好,不建议观看。
重度干眼患者本身泪液就很少,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用眼,眨眼时间少,眼睛容易疲劳干涩,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青光眼等眼疾的患者,也好不要观看。
6岁以下的孩子,为了避免影响孩子眼球发育和调节,通常也不建议观看。

翟叔建议:看3D电影时大家可以选择靠后一些的位置,每隔半小时有意识地眨眨眼,摘掉眼镜闭眼休息一下;存在屈光不正的人要戴矫正眼镜看;双眼度数相差大于250度的人,戴隐形眼镜观看效果较好。
如果感觉眼睛不舒服或头晕、恶心,应停止观看,并去医院检查。

献血还要看近视度数
翟叔之前有一位年轻患者,本来和朋友一起献血,结果被婉言拒绝了。原因也比较特殊:因为他的近视。

这不是翟叔次听人抱怨因为近视献血被拒了。尽管献血是奉献爱心的体现,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献血的。
《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中有明确规定,患有以下眼疾的人群不能献血:

不让高度近视的患者献血,其实是为了患者本身好。因为,可能会增加眼睛本身负担。
一般高度近视患者(>600度),通常会有很多并发症出现,比如眼轴延长、眼底病变等。

因为,高度近视者眼球前后径明显变长,但视网膜和脉络膜却不能相应变长,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被拉长,相应血管也变得更加纤细。
由于血管对血压的变化非常敏感,再加上献血者的紧张情绪,献血时血压也会有波动。

高度近视者眼底血管较为纤细,在这种失血加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眼底血管痉挛,对眼睛造成损伤。

此外,因为献血前很少检查眼底情况,所以,实际操作中为了安全起见,高度近视患者一般不能献血。考虑上散光等因素,大多数情况下会以500度为基准线。
当然,如果献血前做过眼底检查且眼底没问题,高度近视也是可以献血的。
后翟叔建议近视患者,尤其是近视度数>6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好每年能为眼睛做一次专业的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如果视力突然快速下降,或者视物变形,好马上看医生。
平常好避免进行剧烈的、冲击头部的运动,如跳水、蹦极等,防止视网膜脱离。

那些年眼镜背过的“锅”
翟叔出门诊常遇到一件怪事,很多患者近视度数挺高,就是不戴眼镜。

万万没想到,大家对于眼镜君的误解如此之深。
翟叔记得漫威漫画中的钢铁侠就是著名的“背锅侠”,跟他比,大概眼镜君也不逊多少。

那么,“背锅侠”,不,眼镜君究竟背过几口“锅”呢?跟着翟叔来数一数。
这本来是近视的错,却让眼镜背了“锅”!

一般来说,近视人群的眼轴要比一般人的长,且度数越深,眼轴越长,加上镜框可能会对鼻梁附近有一定的挤压,所以看起来会显得眼球突出,眼眶凹陷。
其次,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加上镜框会影响你的视觉,因此摘掉眼镜后,视觉上眼周会与戴镜时有所区别。
另外,经常眯眼视物,也会影响眼周的正常状态和脸部的美观。

很多患儿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担心孩子一旦戴上,这辈子都摘不掉了。

真性近视不可逆,孩子戴上眼镜看得清楚,当然不愿意摘。
当发现孩子近视(屈光不正)时,如果不及时戴镜控制,孩子近视反而会越来越深,严重时甚至有可能诱发弱、斜视等问题。
总而言之,孩子已经近视了,为什么不让孩子看得清楚些呢?
很多人不愿戴眼镜还有一个原因,担心眼镜越戴近视度数越高。

那么,为啥会有这样一个错觉呢?
(1)验光检查不准确。验配的眼镜度数偏高,这必然会导致近视加深。

(2)佩戴眼镜后,依然没有良好的用眼环境,比如缺乏户外活动、每天用眼过度等。
(3)存在其他眼疾,导致视力下降,却误以为是因为戴眼镜。

后,翟叔想说一句,希望大家能对眼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别再让眼镜君“背锅”了!
近视了就及时到医院检查就医,不要因为一些传言就讳疾忌医。
此外,眼镜虽然能矫正屈光不正,若不改变用眼习惯,很容易导致近视继续发展哦。

眼镜君该如何甩掉误背的“锅”?
上回翟叔跟大家讲了眼镜背过的“锅”,今天翟叔想谈一谈,该怎么做才能让眼镜君告别这些“锅”。

一般来说,近视(屈光不正)和眼镜,就像一对“好朋友”。多数人在近视后的选择,往往就是配一副眼镜了事。
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眼镜不是你想配就能配~~

近视一般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通常可以称为早发性近视,大多数人的近视多属于此类。

这个时期的孩子眼睛调节能力较强,父母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医学验光。
在医学验光过程中,通过散瞳,可以判断孩子属于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并确定近视的度数。
如果是假性近视,一般无需配镜,多加注意通常是可以恢复的。
此外,如果属于真性近视,度数很低,也可以暂时不配眼镜,先定期检查观察一下。

什么时候才需要配镜呢?很简单,检查之后遵医嘱。
理论上,验配一副合适的眼镜,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