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上海图书馆独家馆藏96种“小小说”,首次系统整理,全新编排,促进了这一场中华传统小说跨越世纪的全面“复活”。在提倡学习传统文化的当下,不少读者对于大部头的名著往往望而生畏,而本丛书的内容依托古典小说改编,选出其中*经典的故事,将文字浅显化处理,更有精美图片助人兴味,既可供文学爱好者品味收藏,亦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民众教育的流行读本。
【内容简介】
近一百年前,一批通俗浅近、装帧精美的“口袋书”陆续面世,是为“小小说”系列。其内容多依托古典小说名著改编,文字浅显,材料活泼,更有鲜明悦目的精美封面助人兴味,既可供文学爱好者品味消遣,亦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民众教育的流行读本。惜历时弥久,今多已散佚。为“复活”这批优秀的传统文化读物,特搜集上海图书馆所藏共96种“小小说”,略据内容分为六册,凡军事、历史、武侠、志怪、世情,涵盖各种类型,集中展现了我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发展水平与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本书取材自20世纪上半叶出版并风靡一时的通俗读物“小小说”。现由上海图书馆收藏、整理并重新编选,以飨今日读者。
【目录】
火烧赤壁 战太平
芦中人
梅花桩
阴阳钟
大言牌

【免费在线读】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当日晴明,智深穿了皂衣直裰,系了鸦青绦,换了僧鞋,大踏步出山门来,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凳上,想道:“俺呆么!往常好酒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教俺做了和尚,饿得干瘪了。赵员外这几日又不使人送些东西来与俺吃,口中淡出清水来,这早晚如何得些酒来吃也好。”正想酒哩,只见远远的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山来,桶上面盖着桶盖。那汉子手里拿着一个旋子,唱着上来,唱道:“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起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鲁智深看见那汉子挑担桶上来,到亭子上歇下担桶。智深道:“汉子,你那桶里是什么东西?”那汉子道:“好酒。”智深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和尚,你真个作耍?”智深道:“俺和你耍什么?”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山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本寺长老已有法旨,倘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去。我们现借着本寺的本钱,住着本寺的屋宇,如何敢卖与你吃?”智深道:“真个不卖?”那汉子道:“杀了我也不卖。”智深道:“俺不杀你,只要问你买酒吃。”那汉子见不是头,挑了担桶便走。智深赶下亭子,双手拿住扁担,只一脚,踢得那汉子双手掩着小腹,做一推蹲在地下,半日不得起来。智深将那两桶酒提在亭子里,地下拾起旋子,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一时,两桶酒吃了一桶。智深道:“汉子,明日寺里来讨钱。”那汉子方才痛止,又怕寺里长老得知,坏了衣饭,忍气吞声,哪里敢讨钱,把酒分做两半桶挑了,拿了旋子,飞也似的下山去了。
【书摘与插画】

话说唐朝玄宗皇帝朝内有个才子,姓李名白,字太白,又自称青莲居士,西川绵州人也。生得姿容美秀,骨骼清奇,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十岁时便精通书史,出口成文,人都夸他锦心绣口,又说他是神仙降生,因此又呼他为李谪仙。一生好酒,不求荣华,意欲畅游四海,看尽天下山水,尝遍天下酒味。先登峨眉,次游云梦,复居于竹溪。与好友孔巢父等六人,日夕畅饮。内中有一人姓杜名甫,又以“酒中仙”称之。李白又听得人说浙江湖州之酒甚好,特诚来到湖州,到酒肆中开怀畅饮,不觉微醉高歌。门外适有湖州县令经过,听得李白高歌之声,差下人问是何人。李白说明来历,下人回报,县令大喜道:“原来是西川李谪仙,快请相见。”留在署中,畅叙十日,临别问道:“青莲居士如此高才,何不游长安应科举?”白道:“今朝政不明,公道全无。有情面者登高第,纳金钱者获科名。若无情面金钱,虽有才具,亦属无用。白所以只愿饮酒作诗,免受盲子试官之气。”县令道:“虽然如此,先生之名,无人不知,一到长安,必有人保荐。”李白从其言,往游长安。

一日到长安后,往紫极宫游玩,遇见了翰林学士贺知章,通姓道名,彼此相慕。知章遂邀李白于酒肆中,同饮至夜,依依不舍,乃留李白至家中下榻。次日李白果将行李搬至贺翰林宅内,结为兄弟,每日谈诗饮酒,甚是相得。光阴迅速,不觉试期已近。贺翰林道:“今年试官是杨贵妃之兄杨国忠太师,监视官乃太尉高力士,二人都是爱财之人。贤弟无金银买嘱他们,便有通天学问,也不取你,见不得圣天子。此二人与下官相识,修一封书信去,预先嘱托,或者看薄面一二。”李白虽才大气高,遇了这等时势,况贺翰林情义,不好违阻,只得由他去写。贺翰林随即写了书信,投与杨太师、高力士。二人拆开看了,冷笑道:“贺翰林受了李白金银,却写封空信,在我这里讨白人情。到那日如遇李白卷子,不问好歹,即时批落罢了。”时值三月三日,大开闱场,聚天下才子,考试文艺。李白才思有余,一挥而就,*个交卷。杨国忠见卷子上有李白名字,也不看文字,乱笔涂抹道;“这样书生,只好与我磨墨。”高力士道:“磨墨也不配,只好与我着袜脱靴。”喝令将李白推出去。李白怨气冲天,回至贺宅,立誓:“以后我若得志,定教杨国忠与我磨墨,高力士与我脱靴,方才满愿。”贺翰林劝道:“且休烦恼,权在舍下安歇。待三年再开试场,别换试官,必然登第。”终日共李白饮酒赋诗。日往月来,已不觉一载有余。

一日有个番使,赍了国书来见唐帝。朝廷急命召贺翰林陪接番使,在迎宾馆住下。次日玄宗上朝,命翰林学士拆读番书,一字不识,拜伏金阶启奏道:“此书似鸟兽之迹,臣等学识浅短,不识一字。”天子闻奏,命与太师杨国忠开读。杨国忠开看,双目如盲,亦不识得。天子宣问,满朝文武并无一人能识得者,不知书上有何言语。天子大怒,喝骂朝臣:“枉有许多文武,并无一个饱学之士,与朕分劳。此书识不得,将何从回答番使?却被番邦耻笑,欺我无人,必动干戈,来侵边境,如之奈何!予限三日,若无人识此番书,一概停俸;六日不识,一概停职;九日不识,一概问罪别选贤良,共扶社稷。”圣旨一出,诸官默默无言,甚为着急。贺翰林朝散回家,将此事与李白说知。白冷笑道:“可惜我李某去年不曾及第,否则,何至无人翻译。”贺翰林大惊道:“想贤弟博学多能,必能辨识番书,下官当于驾前保奏。”次日贺知章入朝,越班奏道:“臣家有一秀才,姓李名白,博学多能。要辨番书,非此人不可。”天子准奏,即遣使赍诏前去贺翰林宅内,宣取李白。李白告天使道:“臣乃乡僻秀才,无才无职。今朝中有许多大臣,都是饱学之士,何必问及微臣?臣不敢奉诏,恐得罪了朝中贵官。”李白说这句“恐得罪了朝中贵官”,隐隐骂着杨、高二人。使命回奏。天子问贺知章道:“李白不肯奉诏,是何意思?”知章奏道:“臣知李白文章盖世,学问惊人。只为去年在试场中被试官屈批了卷子,推出门外,今日教他白衣入朝,心中惭愧。乞陛下赐以恩典,遣一位大臣再往,必然奉诏。”天子道:“依卿所奏。钦赐李白进士及第,着紫袍金带、纱帽牙笏见驾。就命卿自往迎接,不可推辞!”

贺知章领旨回家,请李白开读,并备述天子求贤之意。李白穿了御赐袍服,望阙拜谢,遂骑马随贺翰林入朝。玄宗于御座专待李白。李白至金阶,拜谢皇恩,躬身而立。天子一见李白,如贫人得宝、暗室得灯、饥者得食、大旱得雨一般,开口问道:“今有番国来书,无人识得,特宣卿来译读。”白躬身奏道:“臣因学问浅陋,被杨太师批卷不中,高太尉将臣推出试场。今有番书,何不令二人回答?却要番官久滞在此!臣是被批斥的秀才,不能称试官之意,怎能称皇上之意?”玄宗道:“朕自知卿,卿勿推辞!”遂命侍臣捧番书使李白观看。李白看了一遍,微微冷笑,对御座将汉音译出,宣读如流。番书云“渤海国大可毒,书达唐朝皇帝;自你占了高丽,与我国逼近,边兵屡屡侵犯我界,想出自皇帝之意。我今不能再耐,差官来讲,可将高丽一百七十六城,让与我国。我有好物相送:太白山之兔,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沃州之绵,湄沱湖之鲫,九都之李,乐游之梨。你皇帝都有分。若还不肯,起兵来厮杀,且看哪家胜败?”众官听得读罢番书,不觉失惊,面面相觑,做不得声。天子听了番书,龙颜不悦,沉吟良久,方问两班文武:“今番邦要兴兵抢占高丽,有何策可以应敌?”两班文武如泥塑木雕,无人敢应。贺知章启奏道:“自太宗皇帝三征高丽,不知杀伤多少人马,不能取胜,财力为之消耗。天幸盖苏文死了,其子争权自讧。高宗皇帝遣老将李、薛仁贵,统百万雄兵大小百战,方才灭却。今承平日久,无将无兵,倘干戈复动,难保必胜。兵连祸结,不知何时方止?愿吾皇圣鉴!”天子道:“似此如何回答他?”知章道:“陛下试问李白,渠善于辞令,必能对付。”天子召李白问之。李白奏道:“此事不劳圣虑。来日宣番使入朝,臣当面回答番书,与他一般字迹。书中言语,吓他一番,须要番国可毒拱手来降。”天子道:“可毒何人也?”李白奏道:“渤海风俗,称其王曰可毒。与中国称天子一样。”天子见李白应对不穷,心中大悦,即日拜为翰林学士。设宴于金銮殿,传旨令开怀畅饮,休拘礼节。李白遵旨,不觉大醉。天子乃令内官扶到侧殿安睡。

次日五鼓天子升殿。李白宿酒未醒,内官催促进朝。百官朝见已毕。天子召李白上殿,见其面尚带酒容,两眼还有蒙眬之意,遂吩咐内官,教御厨房中造三分醒酒酸鱼羹来。须臾内官用金盘捧到鱼羹一碗。天子见鱼羹太热,亲取牙箸调之良久,赐予李学士。李白跪而食之,颇觉爽快。是时百官见天子破格相待,且惊且喜。唯杨国忠、高力士见了,颇有不乐之色。当时宣番使入朝,番使拜舞已毕。李白紫衣纱帽,手捧番书,立于右侧,朗声而读,一字无差。番使大骇。李白道:“小邦失礼,圣上大度包容,不与计较。有诏批答,汝宜静听!”番使战战兢兢跪于阶下。天子命设七宝床于御座之旁,取白玉砚、兔毫笔、龙香墨、金花笺,排列停当。赐李白近坐御榻前锦墩上书诏。李白奏道:“臣靴不净,有污宝席,望皇上宽恩,赐臣脱靴而登。”天子准奏,命小内官:“与李学士脱靴。”李白又奏道:“臣有一言,乞陛下赦臣狂妄,臣方敢奏。”天子道:“卿且奏来。”李白奏道:“臣前入试春闱,被杨太师批落,高太尉赶逐。今日见二人在朝,臣之神气不旺。乞命杨国忠与臣捧砚磨墨,高力士与臣脱靴,庶臣神气恢复,举笔草诏,方可不负君命。”天子用人之际,恐拂其意,只得传旨教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二人心中暗暗自思:“前日科场中轻薄了他,今日恃了天子一时之宠,就来报复前仇。”又不敢违背圣旨,出于无奈,只得遵旨而行。李白此时昂昂得意,蹑足登床,坐于锦墩。杨国忠磨得墨浓,捧砚侍立。若论官爵大小,什么李学士坐了,杨太师反而侍立?因李白口代天言,天子赐坐。杨太师奉旨磨墨,不曾赐坐,只得侍立。李白左手将须一拂,右手举起兔毫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一纸,呈于龙案之上。天子看了大惊,都是照样番书,一字不识。传与百官看了,亦是骇异。天子命李白诵之。李白就御座前朗诵一遍,文曰:“大唐开元皇帝诏谕渤海可毒:从来石卵不敌,龙蛇不斗。本朝抚有四海,将勇兵精,甲坚兵锐。高丽违命,天讨再加,传九百年,一旦灭亡,岂非逆天之咎!尔国乃海外小邦,高丽邻国,比之中华,不过一郡,士卒刍粮,万分不及。若不守臣礼,出言无状,天兵一下,千里流血,君为俘虏,国等高丽。方今圣度宽宏,恕尔狂悖,急宜悔祸,毋取诛戮。特谕。”读毕,天子大喜,再命李白对番官宣读,然后用宝入函。李白仍叫高太尉着靴,方才下殿,唤番官听诏。李白重读一遍,读得声韵悠扬,番官不敢作声,面如土色,拜辞而出。贺翰林送出都门,番官私问道:“方才读诏者何人?”翰林道:“姓李名白,官拜翰林学士。”番使道:“多大的官,使太师捧砚,太尉脱靴?”翰林道:“太师大臣,太尉亲臣,不过人间之极贵。那李学士乃天上神仙下降,赞助天朝,更有何人可及!”番使点头而别,归至本国,与国王述之。国王看了国书大惊,与国人商议:“天朝有神仙赞助,如何敌得过!”遂上了降表,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不敢侵犯。天子阅表大悦,更敬重李白,欲加官职。李白启奏:“臣不愿受职,愿得逍遥散诞,随侍御前。”天子道:“卿既不受职,朕所有黄金白璧,奇珍异宝,唯卿所好。”李白奏道:“臣亦不愿受金玉,愿从陛下游玩,日饮美酒三十觞足矣!”天子知李白清高,不忍相强。从此时时赐宴,留宿于金銮殿中,恩幸甚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