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著名设计师王志弘、电影《花吃了那女孩》导演陈宏一、SVA教授兼《纽约时报》艺术总监史蒂芬.海勒、《纽约客》专栏作家格拉德威尔一致好评推荐! ★SVA教授黛比.米尔曼VS. 21位当代著名设计师的深入对谈,访谈对象包括业界大师施德明、薛.博兰、五角设计合伙人迈克.布雷特、“I LOVE NY”标志设计师弥尔顿.格莱瑟、《侏罗纪公园》LOGO设计师奇普.基德、图钉工作室创始人西摩.契瓦斯特、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主任奈维尔.布罗迪、元老设计师詹姆斯.维克多……
★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师不可错过的思维导航宝典,窥探大师头脑,领略高手交锋,指引你的设计之路。
★思维方式的差距,才是设计师能力差距的根源。

【内容简介】

21位美国当代设计师心路历程的自我剖析;

21场围绕设计与人生理念针锋相对的深度对谈。

当SVA品牌专业教授、超人气播客Design Matters创始人兼主持人黛比·米尔曼,遇上业界大师施德明、薛·博兰、五角设计合伙人迈克·布雷特、“I LOVE NY”标志设计师弥尔顿·格莱瑟、《侏罗纪公园》LOGO设计师奇普·基德、图钉工作室创始人西摩·契瓦斯特、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主任奈维尔·布罗迪、元老设计师詹姆斯·维克多……

一问一答的言语交锋中,他们分别展露出与众不同的一面。有人辛辣尖锐地揭示出当代设计面临的严峻问题;有人主动分享自己平时启发创意的方法;有人侃侃而谈起在著名设计公司工作的生存之道;有人机智幽默地吐露设计师职业生涯的酸甜苦辣;有人真诚坦率地为设计学子与新人设计师提供了高质量建议……

共同之处是,他们都为对设计行业感兴趣的人们揭示了设计师与常人不同的思维能力、人生理念、行为习惯。

准备好了吗?那些伟大头脑里异彩纷呈的世界,将在你眼前毫无保留地展开。


【作者简介】
黛比·米尔曼在设计领域工作已逾20载,是美国*的品牌顾问公司Sterling Brands的合伙人,并担任设计总监与首席营销管。同时,她还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品牌专业的讲师,与史蒂文·海勒(Steven Heller)共同创立了*个品牌研究生硕士学位。 黛比创建并主持的设计播客节目“Design Matters”在互联网上极受欢迎,被iTunes评为年度*播客之一。此外,她还是美国设计师协会(AIGA)名誉主席,设计报道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长期为设计博客“Speak up”、《印刷》杂志(Print Magazine)等具有非凡影响力的媒体供稿,现居纽约。

【媒体评论】
“我在书中看见了一些令人期待的谈话,并验证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思考模式与作法。其中还包括了业界*真实的喜悦、愤怒与困境。”——王志弘(台湾知名平面设计师)
“学习设计,不能读这书,读了,会发现所有的创意书上都有了,只能照本抄袭。不学设计,也不能读此书,真的读了,可能就成了设计师。”——陈宏一(广告、MV和电影《花吃了那女孩》导演)

“这本书不是真的在谈设计,也不是在教人如何设计。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窥探当代*奇特且*创新精神的大师们的绝佳机会。”——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纽约客》专栏作家,2005年《时代周刊》评出的“100位*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任何想要创造了不起的作品的人,都会受到这本书中那些非凡思想的启发和激励。” ——乔伊斯·鲁特·凯,《Print》杂志主编

“米尔曼的采访妙趣横生,让局外人得以一窥设计师的头脑与心灵。”——美国人气设计网站Core 77

“在这场旅程中,我们将看到成功设计师们职业生涯中的动力、抱负和挫折。” ——《交流艺术》杂志(Communication Arts)

“黛比·米尔曼和她的受访者们策划出了设计世界里的绝佳创意和实践。”——格兰特·麦克拉肯(美国知名咨询顾问、文化评论家)

“在这些生动的对话中,黛比·米尔曼不仅仅通过这些领军的先行者的生活和思想勾画出当代平面设计的万花筒,还为我们呈现了成就任何伟大事物所要具备的热情。”——弗吉尼亚·波斯特尔,著有《风格的本质》(The Substance of Style)和《未来及其敌人》(The Future and Its Enemies)

【目录】

序言史蒂芬-海勒(Steven Heller)

前言黛比-米尔曼(Debbie Millman)

迈克-布雷特(Michael Bierut)

真正迫使我去看医生诊疗的原因就是我对清洗衣物的病态般的强迫症。

凯琳·葛尔堡(Carin Goldberg)

早年设计师都默默无名,他们不制造噱头。

弥尔顿·格莱瑟(Milton Glaser)

一天l决要过去时,我会把它们重新压扁,期待第二天再次创造世界。

薛·博兰(Paula Scher)

我希望创造出精彩绝伦、受人喜爱、举足轻重的作品。

史蒂芬·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

一位成名的设计师就像一个出色的电工。

奈维尔·布罗迪(Neville Brody)

我可以有时间思考,检查我的鞋子,买几件满意的衣服,舒适安逸地过一阵子,然后再打量周遭世界。

彼得·萨维尔(PeterSaville)

我在五角星设计联盟的时候产生了奇怪的想法,他们想要我放弃自己的观点,并认可他们才是*正确的殿堂。

埃米莉-奥伯曼(Emily Oberman)和邦妮‘西格勒(Bonnie Siegler)

/第十七号工作室

我们应该互相替对方回答,我知道你的答案,而且你也一定知道我的。

詹姆斯-维克多(James Victore)

我试着把所有作品都当成为了“信念”而做。

约翰·梅达(John Maeda)

我发现你不能拿对付A4纸的办法来对付人。

保罗·萨尔(Paul Sahre)

我相信我能像查尔斯·舒尔茨一样靠画画赚钱。

奇普-基德(Chip Kidd)

那就是平面设计中*接近鱼水之欢的瞬间了。

杰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

他们今天嫌我写得太圆滑世故,明天又觉得写得太平淡无昧。今天太抽象、太学术、太文雅,明天又不够文雅了。

西摩·契瓦斯特(SeymourChwast)

我先用头脑工作,后用手。

露西尔-坦纳兹(LucilleTenazas)

我告诉自己不要为一个月内给别人打三次电话而感到尴尬。

沃恩·奥利弗(Vaughan Oliver)

我想重新找回对平面设计的热爱,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丢失了这份热爱。

……


【前言】
序言 史蒂芬·海勒(Steven Heller)
有人认为采访者与受访者在访谈中的表现应该是旗鼓相当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一场精彩纷呈的访谈中,有位豁达大方、能言善辩的嘉宾固然重要,但采访者也绝不能表现出被动、冷淡或者更差劲的孤陋寡闻的样子。他要用饱满的热情把握整个采访,在受访者爆料时维持场面,控制谈话的进程。因此,经验老到的主持人必须提前做足准备。以詹姆斯·利普敦(James Lipton)的“演员工作室”(Inside the Actors Studio)节目为例,詹姆斯手持一叠招牌式的蓝色提示卡,每张卡片上都记录了一个犀利的问题,清晰地组织起谈话的脉络。当嘉宾们谈及自己职业中发生的小插曲时,詹姆斯会兴致高昂地加以验证,但他也会非常灵活地处理随机产生的话题内容,给予交流自由的空间,同时又让整个采访保持流畅,这是件了不起的事。
访谈节目中,采访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让喜欢和不喜欢谈话的人都能开口。*糟糕的时候,会遇到防范心理很强的受访者,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视若珍宝。此时采访者可以用一些犀利的问题来给他们施加压力—当然出发点必须是好的。
黛比·米尔曼(Debbie Millman)从20 05年开始主持一档互联网广播节目“设计很重要”,她总是事先做好功课—而且远远不止这一点。她嗓音优美,频频用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发出令人意外的回答。同时,出于对嘉宾们生活和工作的兴趣,她总能给受访者鼓劲,激发他们的自信。虽然她的风格与巴巴拉·沃尔特斯(Barbara Walters)的“难缠”大相径庭,但她也并不容易对付。我曾经几次受邀接受过她的采访,每次的话题切入点都不一样,与采访当时的氛围十分契合。她准备充分,用友好但颇具挑战的口吻从*初的寒暄自然过渡到自由讨论。手中的提示卡从不粗制滥造,上面列举了通过广泛调研而总结出的大量深刻犀利的话题。
虽然黛比是*一档以设计为主题的广播节目的主播,但她并不是记者出身。几年前我*次认识她还是在当时初建不久的名叫“大声说”(Speak Up)的设计博客里,她与博客的建立者阿曼·维特(Armin Vit)就品牌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后来这件事成了论坛中的“雷区”)。黛比逻辑严密,有说服力,维特则持高度怀疑的态度,身后跟着一群支持者,双方针锋相对,针对品牌的效用价值展开激烈的唇枪舌剑。而谈及辩论,黛比又怎么会不是此间好手呢?作为纽约“标准品牌”设计公司的合伙人,她充分发挥口才,在男性统治的行业里,将企业推向*。同时,她周详的营销战略也使她成为设计工作的成功推广者。
很大程度上她是设计行业和设计师的忠实拥趸,虽然她对科学和心理学也颇感兴趣[她在自己的博客中(http://debbiemillman.blogspot.com)完美地展示了这一点]。她擅长访谈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她非常喜欢向他人学习,对设计实践和设计发展史的热情令她的访谈极富魅力。有些设计工艺就连行家听起来也觉得晦涩难懂,但黛比却通过一些平衡的办法使节目充满乐趣。例如她能一边讨论迈克·布雷特(Michael Bierut)自身的强迫症,一边讨论他为美国第五大道专卖店(Saks Fifth Avenue)设计的购物袋的巧思。
我经常讲述保罗·兰德(Paul Rand)的一个思维习惯:他先凭直觉发现一个点子,然后再赋予其意义。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指对一个概念或其相关技术刨根问底是不对的,而是说在采访中要利用修辞技巧,见微知著,从细微处解构表面的素材,从而避免细节的平庸。与给设计师写介绍性文章不同,跟设计师访谈的优势在于不管谈话内容是什么,它们都会超越知识层面,揭示创意的本质。
采访并不容易,*的谈话能让设计师展现他的智慧、幽默、讽刺,甚至是尖刻。黛比与设计师们的交流都抓住了要害,又彰显了设计师的个性。她让他们侃侃而谈,但谈得恰到好处,既不太多,也不太少。

前言
黛比·米尔曼

本书不会像书名那样,给读者列举一份清单,教授如何像这个时代*杰出的设计师一样思考。它只是让我们走近那些受人尊敬的大人物的头脑,尝试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形成这种方式的原因。
这本书刚开始时的构想倒并不是这样。起初,我的确打算编一本册子来揭示设计界优秀设计师的共同点,描述他们的思维过程。我*初设计的许多问题都有点肤浅,但即便我收到斯蒂夫·盖斯布勒(Steff Geissbuhler)的回复感到生气的时候,我也及时找回了理智。斯蒂夫抓住了一个核心问题:我们有时候是在跟我们自己聊、聊自己,而且聊得太多了。鉴于设计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我们必须反思,如果圈子内的声音过于纷繁复杂,是否代表着这本身就是个问题?
无论一个人的头脑如何严谨、神奇或者优秀,试图分析这样一个卓越的头脑是件主观的事情,而模仿这样的头脑去思考更是件复杂的任务。成功并没有一条标准化道路,更不要说推荐一个经过实践证明、万无一失的,可以让读者雄心勃勃、风度翩翩地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了。如果我硬要给这个本已众说纷纭的话题再增加一点谈资,我希望能跳出设计师如何工作的技术层面,从更深的心理层面入手,来理解这些设计师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起因。
设计工作会在原材料上增添布鲁斯·莫(Bruce Mau)所谓的“表演性”—就是让原本干巴巴的材料活动起来。要达到*效果,设计师要虚构这种力量,然而整个步骤非常复杂。衡量任何一个设计方案的根本价值并不在于它是否能让观者换种方法思考,而在于它能否激发观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回应。
设计是为数不多的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学科。功能强、价值高的设计作品需要设计师所有智慧、理性,以及清晰表达情感和信念的能力。因此,每设计一件作品,设计师们都必须在情感和逻辑之间达到平衡,这*是一项特殊的才能。本书中许多接受采访的设计师都把设计描述成一种解决问题的工作,但事实很清楚,他们做的远不止这些。这群设计师除了拥有一些明显的共性之外,都具备了一个特点:高度的同理心。他们的敏感让他们可以严谨、生动并迅速地将一个概念传达给其他人。那些天赋异禀的设计师仿佛拥有非同寻常的神奇力量,往往能卸下当下混乱的感官负累,运用纯净的表述传递信息。本书中受邀采访的每位设计师都具备这种卓越的力量。弥尔顿·格莱瑟(Milton Glaser)在采访中向我指出,“您表达的想法代表了真实的自我”。读者纵观全书,会发现许多杰出的大师都真实地阐明了他们的想法和智慧。*终,我们的谈话将揭示设计师是如何思考和看待这个世界的,也证明了他们是如何,而且为何能创造出意义非凡的作品。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