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了解孩子的性格,读懂孩子的心理, 择机选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和问答技巧,跟孩子任何时候都能有话聊!

* 孩子内心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小秘密,家长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能读懂孩子,化解他(她)心中的小小反抗,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 帮助家长理解孩子行为,解决亲子代沟,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家长更有技巧,更为有效地与孩子相处,培养高情商、乐于合作和独立自主的孩子。


【内容简介】

本书教你如何看懂孩子的行为,如何与孩子正确相处。通过外在的表象,真正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论述儿童日常行为习惯表面现象下的深层心理机制你很容易就能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能迅速找到心理学的依据,作出恰当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家长对孩子感到迷茫、困惑、不知所措时的应急手册


【作者简介】

文静:心理学硕士,儿童教育讲师。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从事儿童教育方面的心理咨询以及儿童教育指导工作,对家庭教育以及儿童心理学有着独到的研究,出版了《停止吼叫,教育孩子请别任性》《正面管教的孩子有出息》《谁说坏孩子不能优秀》《好母亲培养女儿的63个要点》《孩子的趣味社交手册》《好妈妈对女儿说的66句私房话》等作品。


【目录】

 孩子的心理真相,常常被父母忽略

孩子就爱对着干,爸妈怎么办 / 002

自私是谁教的,怎样纠正孩子自私心理 / 004

粗俗谁之过,如何培育孩子文明心理 / 007

孩子蛮横为什么,孩子任性怎么教 / 010

调皮只是种天性,重在合理利用 / 013

每个孩子都霸道,关键在于如何引导 / 017

细察孩子孤僻成因,给予悉心疗愈 / 020

孩子都爱依赖,你要设法拒绝 / 022

第二章 梳理负面心理,还给孩子心灵健康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开心理困惑 / 028

教会孩子合理疏导自己的愤怒 / 031

培养抗挫心理,给予孩子战胜挫折的勇气 / 034

帮助孩子摆脱失败综合症 / 037

消除自卑心理,让孩子喜欢自己 / 040

孩子心灵稚嫩,谨防消极心理来侵害 / 044

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排解不良情绪 / 047

培养情绪控制力,教出情商高的好孩子 / 049

第三章 及时扫除心理阴霾,让孩子向着阳光生长

别让恐惧心理笼罩孩子的童年及未来 / 054

淡化顺从心理,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 / 057

将孩子的嫉妒心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 062

帮助孩子赶走抑郁这片浓重的阴云 / 064

适当安慰及时疏导,缓解孩子的委屈心理 / 067

引导价值倾向,从小淡化孩子的虚荣心理 / 069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驱散孩子心里的孤独 / 072

培养宽广胸怀,送给孩子豁达的性格 / 074

第四章 提高自我认知,谨防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孩子的心理问题,尤其不能忽视 / 078

孩子出现心理疾病的种种征兆及表现 / 080

被宠坏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 084

别给孩子特殊的家庭地位 / 087

孩子脆弱的自尊心万万伤不得 / 090

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去扭曲孩子的性别认知 / 093

培养适应能力,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 095

杜绝强权教育,不要一味逼迫孩子顺从 / 098

第五章 关注成长敏感期,因势利导培养天才儿童

每个孩子都有一段时期特别任性 / 102

将孩子追求完美的心理变成强烈的进取意识 / 104

抓住语言敏感期,培养孩子语言能力 / 107

抓住人际关系敏感期,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 109

抓住色彩敏感期,培养孩子对美的感触 / 112

抓住音乐敏感期,增强孩子艺术细胞 / 117

理解异性敏感期,给予孩子异性交往的权利 / 120

第六章 找出厌学的心理结症,让孩子自己爱上学习

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孩子厌学怎么办 / 124

如何帮孩子摆脱考试焦虑症的纠缠 / 126

压力太大,教孩子做做“心灵瑜伽” / 129

把孩子的大意心理彻底纠正过来 / 131

孩子偏科别心急,查清原因巧引导 / 134

理解孩子追星心理,但要帮他掌握尺度 / 137

早日帮孩子戒除对网络的依恋成瘾 / 139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 / 142

第七章 摸清拖延心理,让磨蹭的孩子快起来

每个拖延孩子心里都有个“猴子” / 148

慢孩子从父母的看不惯开始 / 152

家有拖沓童,必有催促娘 / 154

很多拖延症都是爸妈逼出来的 / 157

爸妈一味纵容,孩子能拖就拖 / 159

别胡乱给孩子贴上拖延的标签 / 161

培养孩子的兴趣,变拖沓为主动 / 166

引导孩子走出纠结小事的循环怪圈 / 170

第八章 排除交往心理障碍,引导孩子成为社交小能人

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受小伙伴欢迎 / 174

告诉孩子给予有度,教会孩子合理拒绝 / 176

清除排他心理,培养孩子合作精神 / 179

引导孩子自己正确解决小冲突 / 182

激发善良心理,从小培养孩子做有爱心的人 / 185

培养共情能力,让孩子懂得多为别人着想 / 188

树立尊重意识,别让孩子学会轻视他人 / 190

引导而非严控,帮孩子顺利度过“异性好感期” / 194

第九章 解读叛逆期心理,科学引导防止孩子走上歧途

为什么会叛逆,孩子叛逆怎么办 / 200

叛逆期,父母越专制孩子越反抗 / 203

倾听孩子心声,才能打开孩子心扉 / 205

如何避免孩子离家出走的行为 / 208

掌握前因后果,有效归正孩子浮躁心理 / 211

不打骂不放任,不给孩子学坏的机会 / 214

第十章 端正教养心态,别给孩子制造心理雷区

“笨孩子”都是父母给说出来的 / 218

离异——孩子内心永远无法抹去的伤 / 220

允许孩子犯错,而不是将错误扩大化 / 223

不要总在外人面前讲孩子的是非对错 / 226

孩子自负,要降温而不要打击 / 231

冷暴力——孩子无法承受之重 / 235

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接纳孩子的感受 / 237

别让你的偏见,毁了孩子一生 / 240


【前言】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

也许是环环相扣的悬疑小说,也许是精彩纷呈的童话故事,也许是起伏跌宕的历险记……各个都很精彩,但需要爸妈用心解读他、耐心欣赏他、全心呵护他……细细品味每一页的精彩。

很多爸妈总抱怨说,现在的孩子非常难管,他们的行为总是让人难以揣摩,实际上,孩子的每一种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产生,而每一个问题都与其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有关。所以说,教育本质上就是一门“读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心坎上,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就要求爸爸妈妈们务必学会站在孩子心理成长的角度上,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唯有如此,你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才称得上是一件幸事。

然而遗憾的是,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孩子的内心仍然是一座无法探索的迷宫。他们总是认为“童心无忌”,所以并不注意关注孩子内心成长,随心所欲采取教育方式。比如,看到孩子大哭大闹,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孩子批评一顿,却并不去想孩子为什么会哭,也难怪现在的很多孩子都在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更关键的是,有些父母还会把孩子的一些正常表现当成出格行为加以斥责,这样就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孩子会觉得痛苦,从而留下心理隐患。其实,有心的父母会发现,当你的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时,孩子就愿意听你的。

所以说,每一位父母都应该看一看《儿童心理学》。因为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你才能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游刃有余,才能够帮孩子跨过成长中的荆棘。而对于渴望认知孩子内心世界的父母来说,目前需要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心理学理论,专业性的抽丝剥茧,而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分析,以及实用有效的方法,那么,本书无疑是你的选择。我们相信,它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发展历程,提升你的家庭教育能力。


【免费在线读】

孩子就爱对着干,爸妈怎么办

当你和自己的孩子讲道理时,你是否发现他在摆弄手指或者玩具,低着头,似乎根本没把你的话听进去?当孩子做错了事,你批评教育他,他是不是和你顶嘴了?甚至有的时候,你只是让他多吃点儿饭,他都会不耐烦地摆摆手,示意你别说了,嫌你唠叨?对于这些情况,你该如何应对?

豆豆今年5岁了,一天妈妈正准备去机场接一个朋友,看到豆豆在玩雪花片,玩得很入神,已经拼出了一个长长的、色彩斑斓的“尾巴”。豆豆妈妈边整理包包边大喊:“豆豆,把雪花片收拾好跟妈妈出门。”可豆豆就好像没有听见一样,看到豆豆还在那儿坐着不动,妈妈又大声喊了几句,豆豆不耐烦地说:“好了,就来了!”可是几分钟过去了,豆豆妈妈已经收拾好了准备出门,看到豆豆还在玩,豆豆妈妈立刻火冒三丈,直接将豆豆的雪花片拆散了,结果豆豆大哭大闹,说什么都不肯跟妈妈一起出门。

后续的结果无疑是一场“恶战”,那我们一点一点来分析,豆豆妈妈在跟豆豆沟通时,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传达的指令啰唆、不能直入主题

豆豆妈妈传达的指令是:“豆豆,收拾下跟妈妈出门了”。本身这句话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很模糊的,豆豆在玩积木,直接跳转到出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孩子很难一下子就接受。豆豆妈妈如果说:“豆豆,妈妈现在要赶时间出门,你现在需要把手上的积木放下了,然后去洗手,跟我一起出门。”

2.跟孩子说话语气强硬,语速过快,声调过高

我们回顾一下豆豆妈妈说的话,句是“豆豆,收拾下跟妈妈出门”,这是一个祈使句,直接是以命令的口气,孩子肯定不喜欢听;豆豆妈妈着急出门,可豆豆不着急,豆豆妈妈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孩子,用过快的语速,给孩子压迫感,引起反感;豆豆没搭理后妈妈则用喊的方式,声调过高,再次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3.说话时不仅不注视孩子,还“隔空传音”

豆豆妈妈一开始传达的指令豆豆压根好像没听见一样,的原因就是豆豆妈妈没有注视豆豆,而且离豆豆太远,这样跟孩子说话是很难引起孩子的注意的,尤其是当孩子沉迷于自己的游戏当中。

豆豆妈妈之所以会把豆豆的积木推倒是因为三分钟过去了,豆豆还没有采取行动,豆豆妈妈才失去耐心。所以,跟孩子说话离太远,而且边做其他事情边跟孩子说话的方式,不仅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还不能关注到孩子是否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才会埋下争吵的伏笔。

4.不会转移话题

豆豆妈妈用孩子不喜欢的方式表达命令孩子停止玩玩具本身就是孩子不喜欢的,这样直接的表达孩子当然不太乐意。如果豆豆妈妈会转移话题,把初的话换成“豆豆,洗完手妈妈要带你出去玩啦!”,也许这场争吵就不会发生啦!

很多家长都觉得奇怪,孩子以前的时候很乖巧,为什么上了学之后性格就好像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总是想和自己对着干?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个反抗期出现在34岁,在3岁之前,孩子和父母处在一体的状态,但是3岁以后,他们的大脑皮层迅速发育,语言和动作能力大大提高,逐渐可以区分自己和环境的区别,他们希望自己可以独立行动,如果家长处处干涉,他们就会开始反抗,事事和父母对着干。

作为父母,不要因为自己掌握着孩子的一切而忽视孩子的成长变化,应该懂得合理引导孩子。良好的教育是让自己的教育方式适合孩子,而并非让孩子来适应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以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权威的、正确的,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因为无法反抗父母才被迫听从命令的。等到孩子稍微大些,懂得如何说不之后,敢于违抗父母的意思,父母就会突然感觉不自在,觉得孩子在和自己对着干。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