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另一种打量历史的眼光

不在帝王将相的政治表演,不在王朝兴替和革命,努力观察中国作为文明的起伏和变化,搜寻历代普通人的生活,叙述探讨思想的变迁和人文艺术的成就,描摹人物性格特征,总结时代框架,严谨而有趣。

★有棱有角,讲述数千年中国文明成长故事的精华

当中国人奋力去寻求真理和追求和平,去施加自己的意愿或与对手斡旋,去生存和发展,去照顾家庭并履行责任时,中国人提出了新的思想,付诸了新的实践。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都是这整个的中国故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中国文明的起源、哲学思想的奠基和发展、官僚体制的创立及其影响、大分裂时代的宗教和民族融合、文化科学的成就、繁荣创新的黄金时代、戏曲与表演艺术、边缘地区与地方社会、庶民百姓和知识分子的心态、重新统一与再度焕发生机活力。

★有温度、有色彩的中国文明历史

两百余幅精美图片、地图,铜版纸四色全彩印刷,*佳的视觉享受,陶器、青铜器、壁画、摩崖石刻、画像石、山水人物画、敦煌经卷、乐器、版画、书籍、建筑、照片……展示一个真实可感的中国。

★剑桥大学出版社“插图史”系列典范之作,已被译成中文、韩文、德语、波兰语、俄语、希腊语和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再版不断

★刘广京、史景迁、许倬云、葛兆光、赵世瑜等海内外学者交口称赞的经典

★美国历史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以一人之力十五年磨一剑,中国历史文化书


【内容简介】

对于中国历史、中国文明的印象,人们大多摆脱不了教科书的框架,好像中国悠久历史,似乎满眼皆是政治上的帝王将相争权夺利、秦汉隋唐盛衰兴亡,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庶民社会的精神和文化、日常百姓的喜怒哀乐,二十四史鲜少提及甚至付之阙如。中国的历史、中国文明的故事,难道真的只是一部延续几千年,反反复复、枯燥乏味、灰暗冰冷的政治史?

在伊沛霞看来,中国正史的记载和叙述以及中国的政治演变显然无法代表中国历史上那些真正引人注目的精彩之处:中国人在每一时代都运用他们所继承的历史遗产——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去确定目标,回应挑战,保卫自己,增强力量;因为一代人的行为对下一代人继承的资源将会产生影响,所以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变化又是同过去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

为此,伊沛霞以独特的宏观视野,从史前时代中国文明的起源到儒学、佛教、道教的兴起,从王朝、帝国到现代中国,探讨中国文明得以形成的诸多基本问题,侧重考察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普通人民生活的影响;涵盖艺术、文化、经济、社会、对妇女的态度等各方面,从复杂、动态、多层的中国历史中,捕捉到*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现象,把中国的过去与现在贯穿成一幅前后相续、特色鲜明的历史图景,赋予读者全新的中国历史视野。


【作者简介】

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博士,近年来致力于宋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涵盖政治史、妇女研究等领域,著述丰富。其中《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曾获1995年列文森奖,《积累文化:宋徽宗的收藏品》曾获2010年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岛田奖(东亚艺术史杰出著作奖)。2014年,美国历史学会为伊沛霞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媒体评论】

作者对中国悠久历史仔细而清晰的概述,才是*引人注目的。我相信,本书总有一天会被视为经典。

——刘广京(加州大学教授、著名华裔历史学家)

伊沛霞的《剑桥插图中国史》是一本精致且具学术价值的优秀之作。它以非常简练的文字,概括了中国四千年历史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和变化;书中艺术作品和图片的选择与呈现,相当精巧且恰到好处,与文字叙述相得益彰。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耶鲁大学教授、美国著名汉学研究家)

伊沛霞是史学界的“才女”,她的专长在于宋代的社会与文化史,尤其注意妇女的身分、地位和遭遇。她对于其他时代也有研究,并且能精能博,因此才足以担负起撰写这本剑桥中国史的重任。她的叙述手法,属于宏观的描述,同时也会针对某一项史事进行详细的描绘。此外本书并配有大量插图,图文互证,这是坊间一般通史所缺,当可得到读者的欢迎!

─—许倬云(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著名华裔历史学家)

伊沛霞的《剑桥插图中国史》相当引人注目的是,*,在世界背景下观察中国历史,从这种世界史的眼光中,对中国固有的一些历史观念提出质疑;第二,这部书常常眼光向下,比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更注意社会生活;第三,凸显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在整体的历史叙述中,关注着当下中国的现实,并且相当注意挑选那些可以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

伊沛霞的《剑桥插图中国史》之所以好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因为她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无论对与不对,它可以刺激和启发读者和学生继续想象和思考,而不像那些似乎提供了所有答案的教科书或入门书,用看似真理的结论堵死了所有可能的思索途径,只要读者按图索骥。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教授)

文字凝练,叙述概括,图文并茂,更重要的是,它不大像我们以往的历史书那样,即使是普及性读本,也是社会发展史或政治史的。……这本书是我们身边生活的源头,是身边发生的一切的过去和现在。我相信,任何一个希望了解本国历史的普通读者,包括青少年朋友,都会喜爱这本书。我也希望,我们自己的历史学家也能写出这样雅俗共赏的作品来。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目录】

刘广京序 / i

中文版自序 / iii

英文版自序 / v

再版说明 / viii

致 谢 / ix

中国文明的起源

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公元前771年以前) / 001

第二章 哲学基础

东周时期(前770—前256) / 035

第三章 官僚制帝国的创立

秦汉(前256—220) / 060

第四章 佛教、门阀政治与外族统治者

分裂时代(220—589) / 089

第五章 世界性的大帝国

唐朝 (618—907) / 112

第六章 重心南移

宋朝(907—1276) / 141

第七章 外族统治

辽、金和元朝(907—1368) / 171

第八章 独裁的限度

明朝(1368—1644) / 198

第九章 满人与帝国主义

清朝(1644—1900) / 231

第十章 行动起来

20世纪前期(1900—1949) / 277

第十一章 彻底的重新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76) / 317

第十二章 对外开放

1976年以来的中国 / 353

跋 / 382

年表 / 387

对图片提供者的感谢 / 392

引文注释 / 396

延伸阅读书目 / 400

译者后记 / 433


【免费在线读】

首次造访中国的西方人也许会百感交集,他们或感到入迷、惊奇,或是疑惑、刺激、沮丧。仅中国人的人口总数就让他们大吃一惊:10亿多的汉人—比东欧、西欧和北美的人口总数还要多。为什么语言、宗教或生活方式的差异没有使他们像世界上其他地方那样分裂成相互猜忌的群体呢?一个单一的政府是如何统治这般众多的人口的呢?除此之外,对于中国民众—那些在田里做农活的男人和女人、在市场里交易的人、在公园里和孩子们玩耍的人,以及在饭馆里吃饭的人,西方造访者也同样感到好奇: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20世纪的种种动乱如何影响了他们及其家庭?他们之中有谁还真心信奉毛主义?

同样令人感到惊异的还有中国的地貌景观。中国本土内(讲汉语的人定居的地区)可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受到如此珍视,以至于不能浪费在生产力较低的用途上—如放牧,人们甚至将那提供木材和柴薪的山林开辟成梯田来种庄稼。中国的农业技术和其社会与政治组织形式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城市空间也引发许多问题。在中国的城市中,仅当人们伫立在实实在在的名将贤相的塑像面前,历史才悄然而至,人们也无法找到曾发生过许多历史事件的古老的房屋、庙宇和宫殿。甚至像西安、洛阳、南京、北京这样的著名古都,都缺乏实在可见的纪念物,而这些却可以在历史同样悠久的罗马、雅典、伦敦或巴黎随处可见。难道中国没有我们所熟悉的那种英雄人物,抑或中国人在以另一种方式尊崇这些英雄?

诚然,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一个古老中国的物质遗存,但是这些文物自身也存在着一系列疑问。古代的杰作—青铜礼器、山水画、书法、瓷器,似乎都在无声地抗议着当代中国这凄凉的文化景象,并引出了令人苦恼的问题:中国文化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了吗?今昔之间的文化联系难道变得如此薄弱,以至于二者可以被视为不同的文化?那些发现并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可能已经开始考虑这些问题视角的公正性了:我是否在按照西方的而不是中国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中国文化的美学成就?我是否在把中国历史上的精英文化与今天的大众文化相比较?本书正是为那些乐意思考这类问题的人 所写。

中国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不理解它的过去就不会明白它的现在。与西方那种把中国视为静止不变的、甚至几乎没有历史的陈旧观念相比,中国如何成为今天我们熟知的泱泱大国,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都利用了他们所继承的遗产,但是更可贵的是:在创造这个我们称之为“中国社会”的过程中,当他们奋力去寻求真理和追求和平,去施加自己的意愿或与对手斡旋,去生存和发展,去照顾家庭并履行责任时,中国人提出了新的思想,付诸了新的实践。因此,现实植根于一个复杂的、多层的、动态的历史之中,而历史始终有可能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继续发展。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都是这整个的中国故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写一部“大中国”的通史,这个“大中国”是指东亚地区,中国在其中起了支配性的作用,而这个区的大部分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疆土。但这里我给自己安排了一个相对较小的工作:中国文明的历史。中国文明是一个不局限于明确的边界之中却又与中国本土具有松散联系的文明。当邻居们将其统治施于中国之时,我的参照点就是这种遭遇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别的什么。尽管我已缩小了我给予“中国”的含义,但我并没有把它缩小到中国的政权或中国的上流阶级。我关注的重点在于中国人及其创造的文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