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南极洲,一片神秘的大陆,新知文库系列,这是一本科学、博物学与旅行见闻录的奇妙混合。作者在书中生动地描绘了南极洲的面貌。她不仅有科学家的身份,而且兼具探险家、驾驶员、厨师、洗瓶工人和游客的视角。这本书她五次穿越冰封的南极大陆,在南极大陆各地都扎过营,从南极洲的非正式首都美国麦克默多站到俄罗斯东方站,也从南极点到法意两国共同经营的协和站……

南极洲独特,宁静,亘古如一,它保存了有关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的线索,对它的研究将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南极洲是地球上*另类的地区,也是人类*无法独立生存的地区。在这里,鱼儿在血液里产生了防冻剂,冬天在封闭的深海里不断游动。水流在厚厚的冰盖下潜行,造成向上喷涌的瀑布,并载着冰盖缓缓滑动。蓝藻生长一些岩石的内部,在温暖夏季的阳光和水滴滋润之下,会把岩石内部变成一片“迷你的热带雨林”……


【作者简介】

加布里埃尔•沃克(Gabrielle Walker),是一位极富天才、多次获奖的科学作家,已经出版了四部科普作品,包括《大气:万物的起源》。她是剑桥大学的化学博士,在BBC的多档新闻热点节目中担任嘉宾主持人,并担任《冰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Ice)和《每一次呼吸》(Every Breath We Take)等多部BBC科学纪录片的策划人和片中解说人。她还是剑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员,也是《自然》杂志和《新科学家》杂志的特邀编辑。她居住在伦敦。


【媒体评论】

围绕南极洲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由于人类从未能在此永久居住,所以南极洲仍是“世界上*神秘的大陆”。但是对某些人而言,南极洲已经融入了其生命。正是通过对这些人的接触和访谈,作者成功捕捉到南极洲的真正神奇之处。

——《自然》


【书摘与插画】
军舰岬位于干谷的另一侧,是一大片林立的砂岩峭壁,从麦克默多坐直升机去要两个小时。军舰岬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岩架,延伸了几百米,麻麻点点地布满了砂岩塔和砂岩尖以及黑色辉绿岩鹅卵石。我从空中就看见零星的几块雪地上有几行脚印,像蚂蚁的爬痕一样,一路通向几顶颜色鲜亮的帐篷。直升机一降落,便看见克里斯·麦凯从*的那顶帐篷里钻出来迎接我。
克里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工作,是个进行冰面研究工作的老手。从1980年起,他每年都会来这里。克里斯身材高大,差不多有1.98米,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把自己塞到这些小帐篷里的。他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字斟句酌,偶尔还穿插几个文学典故。一会儿提到《伊利亚特》,一会儿又引述刘易斯·卡罗尔的文字。谈到他刚来这里的时候,触目之处没有任何生命,感觉非常怪异,他引用了《海象和木匠》里的一句诗: “没有鸟飞过你的头顶,因为天上根本没有鸟。”对卡罗尔来说,这可能是句无厘头的废话;但对干谷里的克里斯来说,却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
他告诉我,跟许多其他“老南极”不一样,自己在这里总觉得不自在。眼前总是见不着活物,自己倒像个外星人。但他比大多数人都更了解生物如何在这片严酷的土地上各显神通,顽强地生存。一见到我,他就提议带我四下转转。说完转身钻进主帐篷,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把地质锤。“要是手里不拿锤子,我就没法出去转悠,”他说道,“就跟读书时手里不拿笔一样。”
悬崖从空中看是金黄色的,但凑近一看,岩石要么是灰色,要么裹着一层铁锈般的荒漠漆皮,这是辉绿岩里的铁风化后的产物。
但岩石上很多地方都有斑斑杂杂的凹坑。“看到没有?”克里斯问我,“就跟染了病一样。”这是*种迹象,表明生命已在干谷内找到一种全新的、非凡的生存之道。克里斯捡起一块布满凹坑的砂岩,轻轻剥掉*外面的一层。在苍白的岩石缝隙里,竟见到一抹绿色。
接着他把石头翻过来,用锤子轻巧地敲掉边角部位。在表层下方,有一线闪亮的翡翠色条纹,就跟宝石一样。条纹由成千上万的蓝藻构成,就像在世界各地的排水管道、池塘和水坑里一样,它们在此也能生存、呼吸、成长。但这里的蓝藻与众不同,因为一切都在岩石中进行。
我把翡翠条纹石拿在手里一边翻来覆去地欣赏,一边听克里斯向我解释它们是如何生存的。蓝藻整个冬天都保持在冻结状态。当夏季来临,岩石温度超过冰点,里面的生物就会苏醒。它们离岩石表面很近,而且砂岩本身又是半透明的,所以它们总能感受到*缕阳光的触摸。阳光融化岩石上的雪,水向内渗透,滴下一滴或者两滴。接下来就是一场竞赛,要以*快的速度从这一两滴水中获得滋养,从而将岩石内部变成克里斯所称的“迷你热带雨林”。一年中只有几周,其中每天只有几个小时,太阳的热量能够穿透岩石表面。接着阳光消退,蓝藻便又重新入眠。
克里斯说,这听起来很辛苦,但对蓝藻来讲,生活其实并不是那么糟糕。“它们有水、有光,也足够暖和。环境要么非常适合睡眠,
要么非常适合成长。一点儿也不会乱套。要是你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那真是不错。每年睡十一个月,只需辛苦工作一个月。*绝的是,在这十一个月的睡眠期内不会衰老,因为你处在冻结状态。这样一来,你就能活很长很长时间。”蓝藻为什么会这样生存呢?在干谷内能找到蓝藻的大多数地方,原因都是因为有水或者缺水。它们要是长在岩石表面,很快就会被风干。不过在这个地方,情况稍有不同。由于地理上的缘故,军舰岬异常暖和,因此也异常湿润。悬崖仿佛一面镜子,将阳光放大并聚焦。“到下午一点钟,太阳将彻底照耀这个位置,还有这个位置,”克里斯一边说,一边指着前方的悬崖和我们面前的一块辉绿岩。“要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变成个大火炉。”
我们一路向下走到一处砂岩断裂的地方。裂缝很小,但阳光特别充足,冰面上的融水熠熠发光,岩石因沾上了水渍,布满了黑色的斑点。克里斯又捡起一块石头敲开。果不其然,里面也藏有富含生命的翡翠条纹。他指着石头表面让我看,我这才发现黑色的斑点并不只是水渍,表面上还附着一些东西。而且,是活的东西。“你怎么看?”克里斯问我,“为什么这些家伙(他指着绿色的条纹)活在下面,而这些家伙(他又指着表面上的黑斑)却幸福地活在表面?”他目光里充满了期待。我耸了耸肩,表示等他来揭晓谜底。很明显,这块小石头上不存在干燥问题,所以我不明白蓝藻为什么要住在石头里面。但问题似乎在于光照强度。“两种都是蓝藻。”克里斯说,“它们之所以呈黑色而不是绿色,原因在于它
们能分泌一种吸收紫外线的色素。基本可以这样讲,它们抹了防晒霜。”
这么说来,表面上的这些黑斑原来竟是在晒日光浴的细菌。我盯着它们,内心充满了好奇。它们就是这样应对夏天强烈的光照;克里斯说,这里是世界上*能找到它们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