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企业规模大不相同,问题却惊人地相似:供应链的成本做不低,交付做不快,库存水平居高不下。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供应链的执行不到位;但仔细探究,根源却都离不开计划,比如需求预测变动频繁,紧急需求频发,没有足够的响应时间等。

解决方案必须从供应链的三道防线着手:
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有效整合需求与供应端信息的预测错得*少。这是供应链的*道防线。
预测不准怎么办?那就得靠第二道防线:科学合理地建立安全库存,以应对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
安全库存不意味着*“安全”,而是一定波动范围内的“安全”。当安全库存被突破时,就需要执行实施来弥补。这就是供应链的第三道防线。


【内容简介】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全面覆盖计划与执行,聚焦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兼顾供应链的执行实施。当然,如果认为本书只是写给计划人员看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计划的本质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时时刻刻,这本书都是从管理的角度入手,在管理层面阐述需求预测、库存计划和供应链执行的解决方案。

本书是对《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蓝皮书)的延伸,聚焦中间治乱的问题,基本的思路在蓝皮书中有阐述,这里用整本书的篇幅,纳入大量的案例,更系统、更全面地阐述供应链计划,兼顾供应链执行,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库存周转,同时改善按时交付水平。


【作者简介】

刘宝红

畅销书作者,“供应链管理专栏”创始人,西斯国际执行总监。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刘先生有十几年的实践经历,主要来自硅谷高科技行业。他的专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自2012年出版以来,每年都居供应链管理销量榜首。他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整体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刘先生旨在填补学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空白,在研究和著述的同时,还通过培训、咨询,积极参与供应链实践,全面覆盖汽车家电、电信设备、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石油石化、快时尚、电商贸易等多个行业。

赵 玲

上海驭策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有20年的实践经验,聚焦于制造行业、消费品和零售行业。作为中国需求计划管理领域的开拓者,赵女士在SAP中国研究院担任过需求计划产品架构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国际化的业务视角。同时,她也是一位资深的供应链计划管理咨询师,擅长供应链整体策略规划、需求计划体系设计、供应计划优化以及S&OP产销协同流程优化。多年来,赵玲女士致力于将管理与技术完美融合,创立了以流程为导向的需求预测管理系统,独创数字化S&OP产销策略协同引擎。


【目录】

序一:貌似没做到,实则没想到

序二:给读者的几点说明

作者简介

引言:供应链的三道防线 / 1

*篇

供应链的*道防线:需求预测 / 13

你没法回避需求预测 / 13

【小贴士】推拉结合也离不开预测 / 15

【小贴士】要预测,是因为供应链响应能力有限 / 16

【小贴士】没有预测,意味着有多个预测 / 17

需求预测是“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 / 18

【小贴士】存量来自数据,增量来自判断 / 21

从数据开始:谁的数据 / 23

从数据里面学什么:以发货记录为例 / 26

【小贴士】数据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 30

【小贴士】光有数据,没有判断会怎么样 / 32

由判断结束:谁的判断,判断什么 / 34

寻找和管理“大石头”(一):聚焦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 / 37

寻找和管理“大石头”(二):尽早发现,尽快纠错 / 41

寻找和管理“大石头”(三):他没说,你问了没有 / 50

【小贴士】聚焦重点客户的重点变化 / 53

谁在做需求预测:兼谈计划的进化史 / 56

【小贴士】让听到炮声的人做计划是个误区 / 58

【小贴士】为什么没法建立独立的计划职能 / 61

计划与执行的分离:某快消品公司的组织设计案例 / 63

需求计划做什么:快消品行业为例 / 70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需求计划 / 75

【小贴士】分析能力是可以评估的 / 77

【小贴士】如何提高需求计划人员的影响力 / 79

需求预测汇报给哪个部门 / 80

【小贴士】计划与执行的二度分离 / 83

【小贴士】需求预测汇报给销售vs. 一线销售提需求 / 84

如何做准预测:选择合适的预测颗粒度 / 85

【小贴士】自来水模式的预测机制 / 88

【小贴士】SKU和SKU泛滥 / 93

案例:谁的预测更准,销售还是计划 / 96

为什么一线销售做不好需求预测 / 106

【小贴士】一线销售做预测vs. 主教练兼任总经理 / 108

【小贴士】如何应对向渠道压货行为 / 110

【小贴士】销售目标10万,年中调为8万,现在能做6万,怎么办 / 111

既然做不好,为什么一线销售还在做预测 / 113

【小贴士】即便考核,也没法让一线销售“做准”需求预测 / 115

销售提需求,计划做判断,如何 / 117

需求计划的绩效考核 / 119

【小贴士】要不要考核预测准确度 / 123

【小贴士】销售老总要对需求预测的*终结果负责 / 126

【小贴士】按哪个预测评估准确度,非限制性预测还是限制性预测 / 127

预测不是衡量准确性,而是偏差率 / 129

【专题一】长周期物料的预测:需求预测的一大难点 / 133

【专题二】计划体系改进:你不能忽视现状的合理性 / 137

【专题三】改善计划以改善供应链:一个本土企业的变革之路 / 145

本篇小结 / 151

第二篇

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库存计划 / 153

预测之不足,安全库存来应对 / 154

【小贴士】你是怎么设定库存水位的 / 156

安全库存的设置:库存计划的看家本领 / 158

【小贴士】当需求陡变时,如何量化需求的不确定性 / 159

【小贴士】供应周期如何确定 / 161

【小贴士】你知道缺货的代价,但不缺货呢 / 166

【小贴士】服务水平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 167

【小贴士】承诺的是服务水平,还是库存水平 / 170

【小贴士】适当拔高预测,不就替代安全库存了吗 / 173

会设安全库存,再订货点就很容易 / 175

【小贴士】再订货点法的几个变种 / 177

【小贴士】设再订货点,还是安全库存 预测 / 180

为什么不能一刀切地设置库存水位 / 184

库存计划要学赌场,而不是赌徒 / 188

【专题一】VMI是好东西,对供应商也是 / 190

【小贴士】VMI和寄售没关系 / 191

【小贴士】VMI的库存水位如何设置 / 195

【小贴士】VMI是对供应链三道防线的终极挑战 / 199

【专题二】“长尾”产品:库存计划的终极挑战 / 201

库存计划的优化:组织和系统的博弈 / 218

高库存、高服务水平是怎么来的 / 223

库存究竟多少才算合理 / 226

【小贴士】库存的边际周转率 / 228

【小贴士】优化能力来优化库存 / 230

四分法来识别、管控库存风险 / 233

【小贴士】所有的短缺,*后总是以过剩收尾 / 237

库存控制:应对“打不死的妖怪” / 240

【案例】三管齐下缩短周转周期,降低周转库存 / 244

【小贴士】聚焦成本vs.聚焦库存 / 249

降库存要避免互扣人质的死循环 / 250

降库存是推动意志力极限 / 255

本篇小结 / 258

第三篇

供应链的第三道防线:供应链执行 / 261

催货是有学问的 / 263

【小贴士】虽然抱怨,但其实*喜欢的还是催货 / 267

把自己做成大客户,驱动供应商快速响应 / 269

要不要给供应商预测 / 274

【案例】日本供应商供不了货 / 275

计划能随意变动吗:你得尊重供应链的刚性 / 280

人都在忙什么?在做信息系统的事 / 282

ERP:信息系统的核心应用 / 288

【小贴士】为什么MRP跑不起来 / 291

电子商务:供应商的电子连接 / 302

【小贴士】采购自动化带来的更快、更多、更便宜 / 312

本篇小结 / 315

后记: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317


【前言】

貌似没做到,实则没想到

自2008年以来,我每年拜访、服务几十家本土企业,它们的年度营收上至千亿,下至刚过亿,规模大不相同,问题却惊人地相似:供应链的成本做不低,交付做不快,库存水平居高不下。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供应链的执行不到位;但仔细探究,根源却都离不开计划,比如需求预测变动频繁,紧急需求频发,没有足够的响应时间等。

与这些企业的计划部门对接,发现很多共性的组织、流程和系统问题。比如虽然规模很大了,很多企业却没有独立的需求计划职能,需求计划由销售、生产计划甚至老总兼任;库存计划拍脑袋,库存水位一刀切,统一设成一定天数的用量,一边是短缺,一边是过剩;信息系统落后,BOM、库存和主数据准确度太低,物料需求计划MRP没法跑,员工大量的时间花在做本来该由信息系统做的事情上。

于是,供应链的成本越来越高,库存越来越多,但客户服务水平越来越低;企业的生意越做越多,钱却越赚越少;或者说账面上赚了,却都赚到库存里去了。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执行不到位,但解决方案呢,则必须从计划,或者说供应链的三道防线着手。

1.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错多错少可不一样。有效对接销售和供应链,制定“准确度*的错误的预测”,提高首发命准率,这就是需求预测,也是供应链的*道防线的核心任务。

2.预测不准怎么办?那就得靠第二道防线:建立安全库存,以应对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库存水位,兼顾客户服务水平和库存周转率,是库存计划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安全库存不意味着*“安全”,而是一定波动范围内的“安全”。当安全库存被突破时,就需要执行来弥补。这就是供应链的第三道防线。比如,赶工加急,压缩响应周期;整合供应商,集中采购额,驱动供应商更快响应等。

需求预测、库存计划和供应链执行是供应链的三道防线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就相当于一条河的三道堤坝:需求预测是*道堤坝,希望能把80%左右的洪水拦住,拦不住的就溢出来,进入第二道堤坝;安全库存是第二道堤坝,希望把10%~20%的洪水拦住,拦不住的就溢出来,进入第三道堤坝;供应链执行是第三道堤坝,用来对付那5%~10%的洪水。这是良性的三道防线。但在实践中,计划上的先天不足,加上执行上的拖泥带水,导致这三道防线没法建好,出现结构性的问题,给供应链执行带来莫大挑战。

*常见的就是需求预测准确度太低,*道防线习惯性地失守,被需求的“洪水”一下子冲垮,那作为第二道防线,安全库存自然就顶不住,导致所有的“石头”都落到执行者的头上,供应链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救火模式。而计划呢,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管理供应,比如催货加急,导致花在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上的时间更少;计划上的资源投入不足,导致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做得更差,给后续的执行带来更多问题。这就陷入恶性循环。

我到过很多行业,比如家电、手机、汽车、大型设备、快速消费品、零售贸易、纺织服装、跨境电商,发现它们的业务看上去区别很大,但供应链的问题却惊人地相似,而解决方案都能在供应链的三道防线上找到答案。于是我就开始总结这些行业的共性,提炼、完善供应链的三道防线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写就本书,希望更多的企业、更多的职业人能够受益。

三道防线的内容非常广博,本书的重点是计划,即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兼顾供应链执行。当然,如果认为本书只是写给计划人员看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计划的本质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我们的一大误区就是过于强调计划的技术特性,而忽视其管理本质,这也是导致供应链计划做不好的一个根本原因。时时刻刻,这本书都是从管理的角度入手,在管理层面阐述需求预测、库存计划和供应链执行的解决方案。

想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虽说企业的问题有很多共性,供应链的三道防线也有很多共性,但这些共性并不应该掩盖具体行业的特点。我深知供应链计划的跨度非常广,从快消品到零售贸易再到工业产品,各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很少有人能同时覆盖这么多的领域。为了写好本书,我特邀请赵玲女士一起合作,主要是基于几个考量:

*,我的职业经历主要在工业产品和B2B贸易领域,比如批量小、品种多、存货单元(SKU)数量很大的环境;赵玲女士在快消品、零售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两人一起,覆盖了所有的主要行业。

第二,我在供应链的组织、流程管理领域有多年的实践,赵玲女士在企业应用软件商SAP等公司实践多年,在系统和流程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两人一起,全面覆盖了组织、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能力建设。

第三,我在库存计划领域有近10年的职业经历,管理过大型的全球计划团队,熟悉复杂库存网络的优化;赵玲女士在需求预测领域深耕多年,熟悉销售与运营计划(S&OP),熟悉需求预测的数理统计模型。两者结合,能够很好地从技术层面全面覆盖需求预测、库存计划的主要领域。

整个协作过程是这样的:赵玲女士先写了一本书《如何让你的需求预测比同行更准》(未出版),主要从销售与运营计划、需求预测的角度着眼;我开发了供应链的三道防线模型,主笔写就全书的三大块框架,融合赵玲书中的精华,主要在需求预测领域,*后的定稿工作由我完成。

这就是您看到的这本书,一本以管理为主,兼具技术细节的书。对于高层管理,希望这本书提供了供应链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对于供应链人士,希望这本书能给需求预测、库存计划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刘宝红 | Bob Liu

供应链管理畅销书作者

供应链管理专栏创始人,西斯国际执行总监

bob.liu@scm-blog.com | www.scm-blog.com

2018年1月4日于硅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