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历史”第二部

十位君子的春秋,就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

春秋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霸主相继崛起,哲人不断涌现。

我们应该汲取那时的智慧、优雅和力量。

从诸神闪耀的远古时代到夏商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六朝到唐宋元明清,再到近代,“中国人的历史”聚焦于一个个杰出的历史人物,梳理中国文化的源流,建立了中国人心灵的完整坐标系。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历史”第二部。

春秋是霸主的时代,也是君子的时代。四方诸侯在追逐霸业的同时,还讲究道义和礼节。迎宾送别,祭祀盟会,节庆仪典,就连排兵作战都要依礼而循。建功立业不仅要靠实力,也须依礼义,中国文化绵延千年的力量之源就蕴含其中。

《中国人的历史:君子的春秋》选了十个人,作为“春秋”的坐标系。他们的人生,是一条蜿蜒向前的时间之线,连缀起春秋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他们每个人的人生又与成百上千的人相互交织,汇作一幅纷繁复杂的画卷,形成风云激荡的“春秋时代”。


【作者简介】

申赋渔

作家。著有个人史三部曲《匠人》《半夏河》《一个一个人》;“中国人的历史系列”《诸神的踪迹》《君子的春秋》《战国的星空》;非虚构文学《不哭》《逝者如渡渡》《光阴:中国人的节气》《阿尔萨斯的一年》;戏剧剧本《愿力》《南有乔木》《舞马》等多部作品。2018年,《匠人》法文版Levillageencendres,由出版社AlbinMichel在全法推出。


【目录】

章 郑庄公

他不为已甚,从容自如,用一种高明的手腕,挑战了原本天经地义的道德与秩序。

第二章 齐桓公

仁义是一种力量。远国民众仰望他如父母,近国民众跟从他如流水。

第三章 宋襄公

他迂阔而悲凉地坚守着崩溃中的礼义,至死而不悔。

第四章 晋文公

他流亡十九年,尝尽人间冷暖。然后又用九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第五章 秦穆公

他的霸业在于横扫西戎,拓地千里,一雪周天子东迁的耻辱。为后来秦帝国的强力崛起,铺下坚实的基石。

第六章 楚庄王

鼎是一种象征,轻重不在于鼎本身,而在于“德”。他问鼎中原,以德行之,而后霸。

第七章 申公巫臣

因为爱情,他挑起了一场“海伦”式的战争,只是更漫长,更曲折,更残酷。

第八章 延陵季子

他以君子之风,串起了一个个百年不遇的贤人与大师,并由此掀开了中国文化史上全新的一页。

第九章 伍子胥

他在漫长的时光中受尽了屈辱与苦难,只是为了那一瞬间的快意恩仇。他是司马迁笔下的“烈丈夫”,又是百姓口中的钱塘潮神。

第十章 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用超人的智慧,点亮了满天的星斗。这光华穿越千年,照亮的将是整个人类。


【免费在线读】

当春秋的帷幕缓缓拉开之时,舞台上只有一些匆匆过客,主角没有出现。舞台的背景是一幅宽阔的长卷,长卷是写意的,在时光之风的吹拂下,充满了动感。高山、城池、兵车、烽火,被一种紧张的氛围浓浓地笼罩着。

周王朝的都城已经迁到了成周洛邑。从周公姬旦营建,到周平王迁都于此,周朝在洛邑经营了二百八十年。此时的洛邑,宫阙壮丽,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从镐京逃奔至此的君臣百姓,脸上的惊惶也开始慢慢褪去。

平王东迁的这一年,是公元前七七○年。周王这一迁都,失去了本可扼控天下的宗周都城,丢弃了千里沃野,从此只能偏安在无险可守的洛邑了。周朝再也无法振作,周国自身的安危,也要靠四周的诸侯拱卫。

周天子栖身的洛邑,开始了歌舞升平。而周的发祥地岐山一带,却是血雨腥风。数百里的大地上,血战一场接着一场。驿马不断地把战报送到周平王的案头,他只是轻轻地瞥了一眼。这个地方,他已经不去想了,他已经把它拱手相让。

一年多前,犬戎杀了周幽王,把京城抢掠一空,盘踞不去。诸侯国的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秦襄公等率兵赶来,合力驱逐犬戎,拥立周平王登基。秦襄公又派出兵马,一路把周平王护送到洛邑。平王于是封秦襄公为诸侯,让他去攻打犬戎,并且许诺他赶走戎族之后,就把岐山以西的地方赏赐给他。秦襄公回国之后,立即对西戎发动攻击。周平王无奈的东迁,却成为后来的大秦帝国崛起的起点。

秦国与西戎连绵血战,仍然不能让周平王放心。他又让虢国替他牢牢守着函谷关。西戎完全被挡在外面,悬在周平王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北方的赤狄、白狄、长狄等,都凶狠残暴,时不时就冲进周王朝境内,烧杀抢掠。周平王就以晋国在北方防卫。晋国是大国,实力雄厚,可以抵挡北狄潮水般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南方就有点让他操心了。南方的屏障是申国和吕国。这两国都是小国,荆蛮楚国的逼迫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平王只得加派部队,去协助他们守卫。

替周守护东方的是郑国。郑国地方不大,建国不久,却变得越来越强大。《春秋》这部波澜壮阔的大剧,便是从郑国拉开序幕的。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