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本书让所有家长成为童书专家一份可以陪伴孩子一生的阅读礼物全球发行15种版本畅销十国

雀巢童书奖评委会主席携手

6位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

4位凯特·格林纳威奖获得者

6位惠特布莱德童书奖获得者

及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内基奖、布克奖、卡夫卡奖等

30余位大奖获得者和超级畅销书作家甄选、解读、推荐

世界47个国家2500年的童书经典


【内容简介】

《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由雀巢童书奖评委会主席,惠特布莱德童书奖、布兰福·博斯奖评审,依列娜·法吉恩奖获得者朱莉娅·埃克谢尔主持编选。她邀请世界各地三十余位杰出的作家与插画家共襄盛举,对人类历*优秀的童书进行梳理,甄选了1001种被广泛认可的童书,并加以解读与评介。

本书的撰稿人团队中有6位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4位凯特·格林纳威奖获得者,6位惠特布莱德童书奖获得者及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内基奖、布克奖、卡夫卡奖等获奖者和众多畅销书作家,以及文学评论家和教师。

本书为父母和孩子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无字绘本,到识字数数的图画书,一直到或深刻或尖锐的青少年小说。这份书单包括各国经典和当代颇负盛名的成功作家的优秀作品,从适合0~3岁孩子的《好饿的毛毛虫》《花格子大象艾玛》,到5岁以后爱看的《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再到8岁以上孩子迷恋的《哈利·波特》《小王子》,以及12岁以上直到成年人也欲罢不能的《指环王》《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优秀的童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这份书单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美妙的探索之旅,走进奇幻、冒险、历史和现实交织的世界。

这是一部可以摆在所有家庭书架上的理想参考书。对于渴望将孩子领进精彩图书世界的父母及所有能自己选择读物的孩子来说,《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都是极佳的选择。这本书是可以陪伴孩子成长的贴心礼物,也将帮助家长迅速进入孩子的阅读世界,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甚至成为童书专家。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团队

朱莉娅·埃克谢尔:雀巢童书奖评委会主席,惠特布莱德童书奖、布兰福·博斯奖评审,依列娜·法吉恩奖获得者,《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主编。

昆廷·布莱克:位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国际安徒生奖、凯特·格林纳威奖、惠特布莱德童书奖、依列娜·法吉恩奖、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童书奖获得者,本书序言与封面图片作者。

安妮·范恩: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两次卡内基奖、两次惠特布莱德童书奖、两次英国图书奖年度童书作者、卫报儿童小说奖、雀巢童书奖获得者,《面粉娃娃》《窈窕奶爸》的作者。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布克奖、卡夫卡奖、星云奖获得者,《使女的故事》《盲刺客》《在树上》的作者。

迈克尔·罗森: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

艾瑞·卡尔:美国视觉艺术协会奖获得者,《好饿的毛毛虫》的作者。

大卫·阿尔蒙德:卡内基奖和惠特布莱德童书奖获得者,《当天使坠落人间》的作者。

菲利普·普尔曼:卡内基奖、卫报童书奖、惠特布莱德年度图书奖获得者。

古斯塔沃·马丁·加尔索:西班牙作家,2004年西班牙儿童文学奖获得者。

海伦·奥克森伯里:两次凯特·格林纳威奖和两次科特·马希拉奖获得者。

加文·毕夏普:新西兰作家、插画家,日本野间插图奖奖、玛格丽特·梅喜奖获得者。

·克雷赫德·乔治:美国作家,纽伯瑞金奖、纽伯瑞银奖获得者。

杰奎琳·威尔逊: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帅妞崔西》《非常妈妈》的作者。

罗伦·乔尔德: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凯特·格林纳威奖、雀巢童书奖获得者。

洛伊丝·劳里:两次纽伯瑞金奖获得者,《数星星》《记忆传授人》的作者。

迈克尔·莫波格: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雀巢童书奖获得者,《战马》《岛王》的作者。

梅格·罗索夫:迈克尔·普林兹奖、卡内基奖获得者,《我的生存之道》的作者。

伊莎贝尔·阿连德:智利作家,《幽灵之家》《怪兽之城》的作者。

约翰·伯宁罕:两次凯特·格林纳威奖获得者,《和甘伯伯去游河》《鳄梨宝宝》的作者。

朱迪·布鲁姆:美国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奖、玛格丽特·爱德华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阿黛尔·格拉丝:美国犹太图书奖、悉尼·泰勒图书奖获得者,《特洛伊》的作者。

贝利·多尔蒂:两次卡内基奖和一次火凤凰奖获得者,《亲爱的无名氏》的作者。

葛黑瓜尔·索罗塔贺夫: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童书奖、女巫奖获得者,《狼狼》的作者。

贾米拉·加文: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惠特布莱德童书奖获得者,《科拉姆男孩》的作者。

玛丽-奥德·米拉伊:法国作家,德国青少年文学奖获得者。

向达伦:爱尔兰超级畅销书作家,国际阅读协会*童书奖获得者。

玛丽·霍夫曼:畅销书作家,入围凯特·格林纳威奖和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儿童文学奖。

特莎·杜德尔: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玛格丽特·梅喜奖获得者。

蒂莫泰·德·丰拜勒:法国国家文学奖获得者。

珍妮·尼莫:雀巢童书奖、卡内基奖获得者。

尼克·巴特沃斯:雀巢童书奖获得者。

弗朗索瓦·普拉斯:法国插画大师、作家。

……


【媒体评论】

全书充满了漂亮的图片和平易近人的评论文字。这么好的参考书我还是*次看见。

——罗杰·伊伯特,著名影评人,普利策奖获得者

这本960页的全彩精装书是父母、老师与图书管理员的绝佳资源,也是孩子们的阅读天堂。

——《今日美国》

这里有中国成语、俄国寓言、日本民间故事、欧洲绘本、英语童谣……提供大量原版插画,每一本被推荐的书都有精练的解读与版本信息。这是一部适合全世界儿童的读物指南。

——《糖果日报》

成年读者将会欣喜地发现那些熟悉的故事与画面,回到那些躲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

——《纽约时报》

互联网和电子屏幕诱惑孩子离开书本。现在,令人高兴的是,这本书将帮助父母轻而易举地抢回孩子们的注意力,因为再也不用为找好书发愁了。

——《华尔街日报》

芝加哥公共图书馆、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推荐阅读。


【目录】

引言

书名索引

0至3岁

3岁以上

5岁以上

8岁以上

12岁以上

作者索引

特约撰稿人

撰稿人

图片来源

致谢


【前言】

昆廷·布莱克

真是太巧了,现在距离我次为儿童读物创作插图,刚好隔了五十年。我还能清晰地记得那时候的想法:虽然我当时的职业就是画漫画,但我画画绝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搞笑。在我眼里,插图可以把你带入另一番天地,在那里,你能尽情地和故事融为一体,你可以从头到尾组织整本书的图片排列顺序及安放位置。事实上,我之前有过做英文教师的经历,这让我在五十年前就逐渐意识到,一堂精彩课程的成功要素与一本好书的引人之处,可能具有某些相通之处:它们都能利用文字和绘画调动幼儿的互动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智商与情商潜能。

虽然我当年负责的只是绘制插图,但并不是说单纯地按照故事行文需要画出人和物就完事了。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我不得不适应这样一个情况:每当着手绘制一套插图,或者创作一本故事绘本时,头脑中总会涌现出数不胜数的思路和构想,这些念头并行不悖,齐头并进,一拥而上。这意味着我会设身处地地体会书中的角色,设想他们的模样、表情和姿态:无论是呜呜哭泣着扑进保姆怀抱的小婴儿,还是瘦骨嶙峋、穿着拖鞋、表演即兴喜剧的老丑角。此外,我会用心感受非人角色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鳄鱼组装玩具,还是小狗、小老鼠、猴子、山羊、大象或小虫子。与此同时,我也能站在读者的角度上,细细品味他或她在面对图画中的特定情境时,内心会有何种感受:她看起来真的有些悲伤吗?那些彩色的小鹦鹉哪里去了?当然,要考虑的内容还有很多:已经有多少幅图了?时机是否恰到好处(文字作者设下的情感点或情节高潮点是否与画中的节拍相吻合)?这些图片该安放在文中什么位置?书页设计成何时翻页才合情合理?使用哪些绘画工具与材料更合心意(用来创作插图的选择可谓琳琅满目)?如果插图是彩色的,那么哪些部分该着色?这些色彩对整本书的氛围有多少提升?如此类推,不一而足。

绘制插画的同时,我也创作了一些短小的故事。就是在这段写作经历中,我开始留意童书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些专业性问题:故事在想象力方面是否有新意,在道德伦理上面是否存在偏差,语气怎么样,情节又如何,架构妥帖与否,韵律美不美,节奏好不好——这一切常常比我经历过的要复杂得多。正因如此,1999年,我在次荣获“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称号前后的那段日子里,就下定决心要在自己今后的儿童文学创作道路上,更多地着眼于这些重要的考量点。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在领奖时的简短演讲中,同时也考虑到当时在场的若干童书作者的感受。我这样说道:“我相信……像我们这样的人,都把创作童书这件事看得很庄重,因为我们是在真诚地写作;同样道理,我们这样的人也是在认认真真地绘画。”随即我又补充道:“……这些童书,本本都如此精彩,它们是敲门砖,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出更好的情感、道德观与想象力。同时,它们也在颂扬人之为人的美好。这也是它们如此举足轻重的原因。”

我仿佛还记得,在另一些场合,我曾觉察到自己跨入童书创作领域的这一举动,如同迈进一座极富魅力的果园的一扇门——这种富有诗意的说法虽然稍显夸张,但的确表达出了我的心声。创作童书真的让我感到快乐,当然,实际上远不止快乐这么简单。我还说过,对于读者来说,阅读童书的过程也像是迈进了一扇门,眼前跃然出现一大片丰饶又变幻多端的风景。这的确是一种多姿多彩的风景,会让身在其中的人面对不胜枚举的小径,不知到底该选择哪一条。这便是我从这本书中发现的可贵之处。这本书是一本指南,书中充满了数目可观的导引图、温馨提示、当地的风土人情信息,以及如何通往下一站的建议。在我眼里,这本书还有个显著的优点,就是它丝毫不把自己局限于约定俗成的老路上。这本书见长于品质及趣味,所摘选的故事不仅来自多个国家,还收录了不少早年间的民谣和神话。来自英国的“小豆芽”与来自德国的“戴黄心的狗”在同一页面上(第672页);来自澳大利亚的“挖洞的小孩”(第907页)与被欺凌的德国小孩尼克拉斯(第906页)面面相觑。如果你对书中那位气喘如牛的《小火车头做到了》还不太了解的话,也可以对玛格丽特·怀兹·布朗与克雷门·赫德说句《晚安,月亮》。你当然也不会错过加布里埃尔·文森特为《艾特熊和赛娜鼠》绘制的漂亮插图。时不时会有人宣布“童书的黄金时代业已到来”,确实在童书的历史上闪现过很多优秀作品,朱莉娅·埃克谢尔主编的这本书就为我们遴选了1001部精品。

引言

朱莉娅·埃克谢尔

没有什么比我们在孩童时期读到的故事更具影响力了。那些故事中的寓意和语言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而表达那些情感所使用的言语是用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轻易做到的。 故事充满了魔力、秘密、惊喜和恐惧,重要的是,它给予人慰藉。而这一切,都在儿童书籍中体现得为淋漓尽致。细读《长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书》,读者将找到全世界令人难以忘怀的儿童故事。

不过,这本令人着迷的故事集可不仅仅是提醒读者童书中永恒的乐趣。本书根据不同年龄段将童书分类,指引读者了解不同童书的目标读者群,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来说,如果想要解答孩子们经常提出的难题——比如,“我接下来应该读什么?”——的话,这种分类是至关重要的。从无字绘本到成人和孩子都喜爱阅读的小说,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所爱。带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广泛的选择范围,本书将唤起成年读者儿时阅读童书的美好记忆,也将带领读者了解当今世界棒的作家和插图画家。

纳入本书的童书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可以了解到童年有时候是多么令人向往,有时候却又如何被“妖魔化”,以及儿童故事如何反映出对孩子影响巨大的社会变革。本书将童书按年代顺序排列,这种排列方式让读者了解到一个有趣的结论,即社会对孩子们的期望以及孩子们所拥有的机遇,是如何随着时间改变的,儿童故事如何成为教育、娱乐的载体,抑或仅仅是逃避现实的方式。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儿童文学的性质转变是本书另一个亮点。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轻易地了解这一点。在使用源语言初版发行的童书中,经常用于解释书籍主题的一些词条体现出童书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其吸引读者的方式。有一些变化尤为明显。一些图片因为“政治不正确”而一直不被采用,这体现出一个时代普遍的态度。也有些童书中插画的变化较为细微,但同样意义重大。前数字时代的图书中柔和而梦幻的色彩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色彩和轮廓鲜明的线条,这样的图书能与其他的儿童视觉读物相媲美。童书中有一些插图的变化源自技术创新,而另一些则是因为意识的转变,因为从前图书是儿童的视觉读物,而现在,图书只是孩子们无数选择中的一种。

在选书方面,有一些书籍是世界上著名的当代作家的个人爱。菲利普·普尔曼赞赏了杰弗里·威廉斯《打倒斯库尔》的颠覆特质,并尤其欣赏罗纳德·赛尔的插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则对加拿大经典少女故事《绿山墙的安妮》印象深刻;艾瑞·卡尔十分喜爱《蓬头彼得》的故事,他意识到即使作为男孩,残酷的事实也有夸张的成分,不能照字面去理解。朱迪·布鲁姆珍爱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的作品《玛德琳》,很明显,该书的主角体现了布鲁姆自身的某些个性特点。《苦儿流浪记》启迪了幼年的玛丽-奥德,而古斯塔沃·马丁·加尔索则爱读《风暴船长》。尽管人们可能会做出推测,认为对这些儿童作家影响的是源自其本国文化的作品,这种推测合乎逻辑,然而,有些作家喜爱的作品却来自与其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无论如何,所有的选书都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机会,以洞悉这些作家儿童时期读的书,与他们终成为作家之间的联系。

正如将童书分类能解决许多问题一样,任何一种童书分类也都会引起许多问题。书对孩子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童书是能让孩子们喜爱阅读的故事,并且故事的主要角色总是小孩,或者如孩子般天真的角色,如小动物。不那么严格地看,这种定义适合一定年龄的读者,但也有一些孩子们爱读的成人书籍和成人爱读的童书。也许对童书更好的定义,来自于诗人、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迈克尔·罗森。他说道:“我认为童书并不完全是为孩子创作的书,而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中间地带。无论如何,所有的童书都要涉及这一中间地带。”

这是一个有用的定义,尤其是因为该定义认可了成人与儿童两个世界之间确切的界限,这种界限有时会模糊不清,此外,由于人们对“什么是适合孩子的”这一想法的改变,这种界限可能被重新划分。在一个年代被视作过分直白的内容,几十年后或许能完全被人们接受。这样,一些成人书籍就会被重新划分成青少年书籍。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儿童小说,尽管有一定的自由度,却可能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受到限制或审查。罗森也解释了另一个问题,即儿童书籍为何仍如此受成人喜爱: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中间地带”是成人喜欢一再回味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仅是因为“中间地带”提供了一个通道,让人们重新回到儿童时期那永恒不变的事物中。本书对国际上各类童书做出遴选,强调了童书的独特性与普遍性。这揭示出童书从其所处的时代诞生并经久不衰的原因。童书不仅反映出孩子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也展示了不同人千差万别的童年。童书有着两个功能,一是带去欢乐,二是教育儿童,提高其文化素养。由于不同时代社会对儿童的态度不一,这两者之间有时互补,有时却又相互矛盾,但两者共存的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有些故事简单易懂,能穿越文化差异与时代背景,为所有人所接受。那些流传几世纪的口传故事便是例证,过去十年中J.K.罗琳无比成功的作品“哈利·波特”系列亦是如此。儿童故事能成为绝佳的桥梁,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无法分享任何事物,但阅读相同故事的不同版本则能给孩子们系上一条跨越文化的纽带,让其拥有无比珍贵的共享体验。

学会在童年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为长大后的阅读奠定了基础。尽管父母们“让孩子读书”的初衷往往是想让他们受到教育,但阅读能很快发展成一个人一生的乐趣。当孩子们愉快地接触到专门为之创作的文字和图片后,他们会如饥似渴地陷入其中。通常,故事的主人公将带领孩子们走进各种各样的世界。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轻松地识别动物、玩偶、火车、汽车等。童书直截了当的特点往往令成人们大吃一惊,但这正是孩子们所热爱的。如果能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体验害怕和恐惧的感受,也是一次不错的经历。阅读是让孩子们踏上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冒险旅程,以及体验其他人的生活和经历的选择。在儿童文学中,经常有孩子们成功地生活在一个成人的世界,完全没有大人的帮助,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确实,离开大人,开始独立的生活是所有伟大的童书的必要情节,因为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扮演起大人的角色,有时候他们成功地做到了,有时候则失败了(大人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出来救场)。

成人小说关注形式和结构,而童书则被定义为“故事之乡”。因为儿童喜爱惊喜和刺激,他们希望小说的叙述能充满魅力、引人入胜。在其他娱乐型的媒介诞生之前,许多成功的童书就已经将冒险作为主题。

筛选出1001本童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回味过去的各国以及国际经典著作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变迁。同时,这也是一次文学探索的历程,社会对儿童的态度、孩子们的期望,以及关于“什么适合小孩”的想法都包含在这些故事之中。本书也向读者们展示了那些初,也是影响孩子们深的书籍,正是通过这些书,孩子们了解到其他的国家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回味这些书籍时,许多书比它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更加出色。儿童时期那些吸引我们的插画往往能唤醒强烈、温暖的回忆。那些与插画一起出现的故事和图片,甚至能让年迈的读者迅速走进他们的孩童时期,这一点是其他读物很难做到的。然而,在选书过程中令人感到愉快的,是将这些书介绍给新一代的读者。本书不仅包含着经久不衰的经典著作,也有全世界秀的当代插画和文学创作,将这些杰出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以前,儿童书籍要花一定时间才能传播各地,而现在,其出版发行几乎已经达到全球同步了。

对编著者而言,比较自己以前和近的爱书籍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甚至是孩子般天真的喜悦之情)。他们抓住了机会,再一次回味那些如老朋友般的书籍,并对其许多的优点进行赞扬。因此,一个独一无二的阅读指导便由此形成。本书将带领你踏上伟大、富有创造力的旅途,走进那奇幻、神秘、冒险、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世界。无论童书的形式是文字、图片,还是两者兼有,这些童书都是孩子们的选择,可以带领他们拥抱一个充满想象力、充满故事的童年。


【免费在线读】

玛德琳 Madeline, 1939

/图 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Ludwig Bemelmans)

朱迪·布鲁姆撰写评论

基本资料

作者 | 奥地利/美国,生于1898年

版本 | Simon and Schuster(美国)

荣誉 | 凯迪克银奖(1940)

主题 | 备受喜爱的角色,经典,校园

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妈妈总带我去新泽西伊丽莎白市的公共图书馆。在那里,我可以坐在地板上翻看各种书籍。我不仅喜欢那些图画和故事,还享受书籍本身的触感和气味。我就是在这里发现了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创作的《玛德琳》。我太爱这本书了!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以至于我把它藏在了厨房里放着我的玩具的抽屉中,这样妈妈就没办法把它还给图书馆了。即使我们因为这本书接到了好几张催还通知,我还是不肯告诉妈妈这本书的下落。如果我当时说的话,我相信妈妈一定会为我买一本属于我自己的《玛德琳》,可惜当年的我还没想到这个办法。我当时就是认为,除了我藏起来的那一本以外,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本同样的书了。虽然年幼的我也懂得私藏借书是不对的,可是想让我就这样和《玛德琳》告别,我可做不到。

贝梅尔曼斯在每一篇“玛德琳”的开篇,总使用同样的开头:“在一幢位于巴黎、表面布满葡萄藤的老房子里面,住着十二个小女孩,她们整齐地排成两行。”玛德琳也许是这些女孩中年龄小的一位,然而她也是勇敢的一位。和玛德琳一样,我也是班级里年纪小的孩子。可是,玛德琳无所畏惧,而我却很胆小。天啊,我是多么期望自己也能像书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勇敢坚强啊。我能熟记书中出现的字句,虽然当时的我还无法真正阅读,不过我会假装我能读懂。

自从我藏匿那本借来的《玛德琳》,许多年过去了,直至今日我仍然可以在心中背诵出这个故事。当我自己的女儿出生后,我为她买来的本读物就是《玛德琳》。总有些书是你永生难忘的,而这些书里的人物角色已经成为了我的终生挚友。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