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佛教史上只此一套系统全面、详实有趣的高僧传记全集。

  ◆佛学界的“二十四史”,一套书看明白中国佛教的起源和流变。

  ◆初次简体横排、现代标点全套完整出版,正宗“大正藏”版。

  ◆佛教十三宗,从东汉到明朝,1300位高僧修行觉悟全纪录。师父全来了!

  ◆每天静心读一传,您都将收获一次充满感动和喜悦、受益匪浅的修行。

  ◆弘一法师:看他们怎样行,我也怎样行。

  ◆学习高僧大德,弘一、印光、星云……都读这一套!

  ◆佛家弟子修行,佛学爱好者入门!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全四部佛学界一致认可的僧传经典,是所有佛家弟子和佛学爱好者都有必要反复阅读的入门书!

  全书生动沉着地记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来1300位高僧的生平事迹和言行思想。每天静心读一传,您都将收获一次充满感动和喜悦、受益匪浅的修行。

  对于一般的佛学爱好者来说,佛教典籍实在过于繁浩。而这套生动易读、系统详实的历代高僧传记全集,是您了解中国佛教历史和常识的上佳读物。

  全书所收四部僧传分别是《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大明高僧传》,选取权威的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所收版本为底本。整理过程中,我们将原书断句改为现行新式标点,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酌改了原书中的个别明显有误的错字。即保留了原版的风貌,又使原书变得简易好读。

  其中《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是初次以简体横排的形式出版,《大明高僧传》是初次整理点校,以简体横排、现代标点的形式出版。


【作者简介】

慧皎(497-554年)

  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俗姓陈,南朝梁代高僧。

  他学通内外,善讲经律。曾经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 “春夏弘法,秋冬著述”。早期著有《涅槃经义疏》十卷,《梵网经疏》三卷等。

  晚年所著《高僧传》,取材精审、义例明确、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成为后世编写僧传的典范。

  唐朝道宣著《续高僧传》、宋朝赞宁著《宋高僧传》、明朝如惺著《明高僧传》,均参照了慧皎所定的体例和结构。四部僧传并称为《四朝高僧传》。

道宣(596-667年)

  原籍吴兴(今属浙江),生于长安。俗姓钱,字法遍。唐代高僧,南山律宗开山祖师。

  他九岁就能吟诗作赋,十五岁厌倦世典,开始研诵佛典,十六岁落发出家。他“外博九流,内精三学,戒香芬洁,定水澄齐,存护法城,著述无辍”。

  参照慧皎开创的僧传体例和结构所著的《续高僧传》,分科严谨、文辞优美,成为佛学界的经典名著。

赞宁(919-1001年)

  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俗姓高,北宋高僧。

  他在杭州祥符寺出家。先学四分律,精研三藏。后习南山律,旁通儒、道二家。文辞颇善,与人谈论,辞辩纵横,虽东方朔、张茂先亦不能过,人称“律虎”。

  曾受宋太祖赐赠紫衣,后受赐号“通慧大师”。端拱元年(989年),仿慧皎《高僧传》体例,编写成《宋高僧传》三十卷。由弟子显宗和智轮上呈宋太宗,上命僧录司编入大藏流通。

如惺(生卒年不详)

 明朝僧人,号幻为。为天台宗真清的弟子,复从千松得禅师习禅宗。曾住天台山慈云寺及嘉兴楞严寺。

  明朝万历年间参照慧皎《高僧传》体例,编写成《大明高僧传》。


【媒体评论】

  弘一法师:比如我们想做一位清净的高僧吧,就拿《高僧传》来读,看他们怎样行,我也怎样行,所谓“彼既大师我亦尔”。

  印光大师:又《高僧传》初、二、三、四集……皆记古德之嘉言懿行。阅之,自有欣欣向荣之心,断不至有得少为足,与卑劣自处之失。

  太虚大师:……曾住禅堂参禅,要得开悟的心很切,一方面读《楞严经》,一方面看语录及《高僧传》等。第三年又听讲了《楞严经》,对于天台教观已有了大体的了解。

  陈寅恪:非常喜欢阅读僧传经典,《陈寅恪集》中《读书札记三集》是他阅读《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之后,写下的详实的笔记合集。

  钱穆:(锡予)专意搜罗《高僧传》一书,遇异本即购。自谓亦几无遗漏矣。

  朱东润:中国的几部高僧传,特别是*初的那一部,写得非常生动沉着。

  南怀瑾:列传文学之作,以司马迁著《史记》所首创,……及至魏晋以后,而有梁僧慧皎著《高僧传》而别开生面,为东土佛教首放异彩。

  星云大师:应该展读历代高僧的传记,藉著古圣先贤的求法事迹,培养吾人的宗教情操,立下远大的弘法志向。梁、唐、宋、明等四朝所撰之《高僧传》,详载历代高僧史话。


【目录】

  册:高僧传(南朝梁·慧皎)

  第二册:续高僧传(上)(唐·道宣)

  第三册:续高僧传(下)(唐·道宣)

  第四册:宋高僧传(上)(宋·赞宁)

  第五册:宋高僧传(下)(宋·赞宁)

      大明高僧传(明·如惺)


【书摘与插画】

摄摩腾一(摘自第1P3

  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昔经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惟曰:“经云:‘能说此经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二国交欢,由是显达。

  汉永平中,明皇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奉答:“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洛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但大法初传,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后少时卒于洛阳。有记云: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初缄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腾所住处,今洛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相传云: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

鸠摩罗什一(摘自第1P19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也,家世国相。什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鸠摩炎,聪明有懿节,将嗣相位,乃辞避出家,东度葱岭。龟兹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自出郊迎,请为国师。王有妹,年始二十,识悟明敏,过目则能,一闻则诵。且体有赤黡,法生智子,诸国娉之,并不肯行。及见摩炎,心欲当之,乃逼以妻焉,既而怀什。什在胎时,其母自觉神悟超解,有倍常日。闻雀梨大寺名德既多,又有得道之僧,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弥日设供,请斋听法。什母忽自通天竺语,难问之辞,必穷渊致,众咸叹之。有罗汉达摩瞿沙曰:“此必怀智子。”为说舍利弗在胎之证。

  ……

释法显一(摘自第1P34

  释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有三兄,并髫齓而亡,父恐祸及显,三岁便度为沙弥。……

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发自长安。西渡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昔有人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所。又蹑悬絙过河,数十余处,皆汉之张骞、甘英所不至也。次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前去,勿得俱殒。”言绝而卒,显抚之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凡所经历三十余国。

  ……

支道林八(摘自第1P59

  支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人,或云河东林虑人。幼有神理,聪明秀彻。初至京师,太原王蒙甚重之,曰:“造微之功,不减辅嗣。”陈郡殷融尝与卫玠交,谓其神情俊彻,后进莫有继之者。及见遁,叹息以为重见若人。家世事佛,早悟非常之理。隐居余杭山,深思道行之品,委曲慧印之经。卓焉独拔,得自天心。年二十五出家,每至讲肆,善标宗会,而章句或有所遗,时为守文者所陋。谢安闻而善之,曰:“此乃九方堙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逸。”王洽、刘恢、殷浩、许询、郗超、孙绰、桓彦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谢长遐、袁彦伯等,并一代名流,皆著尘外之狎。

  ……

京大慈恩寺释玄奘传一(摘自第2P43

  释玄奘,本名祎,姓陈氏,汉太丘仲弓后也,子孙徙于河南,故今为洛州缑氏人焉。祖康,北齐国子博士。父慧,早通经术,长八尺,明眉目,拜江陵令,解缨而退,即大业末年,识者以为克终隐沦之候故也。兄素出家,即长捷法师也,容貌堂堂,仪局瑰秀,讲释经义,联班群伍,住东都净土寺。以奘少罹穷酷,携以将之,日授精理,旁兼巧论。年十一,诵维摩、法华,东都恒度,便预其次。自尔卓然梗正,不偶朋流,口诵目缘,略无闲缺。睹诸沙弥剧谈掉戏,奘曰:“经不云乎,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岂复恒为儿戏,可谓徒丧百年。”且思齐之怀,尚鄙而不取,拔萃出类,故复形在言前耳。时东都慧日盛弘法席,涅槃、摄论,轮驰相系,每恒听受,昏明思择。僧徒异其欣奉,美其风素,爱敬之至,师友参荣。大众重其学功,弘开役务。时年十五,与兄住净土寺,由是专门受业,声望逾远。大业余历,兵饥交贸,法食两缘,投庇无所。承沙门道基化开井络,法俗钦仰,乃与兄从之,行达长安,住庄严寺。又非本望,西逾剑阁,既达蜀都,即而听受阿毗昙论。一闻不忘,见称昔人,随言镜理,又高伦等。
……

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传五(道宵)(摘自第2P256

  菩提达摩,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悲此边隅,以法相导。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禅教。于时合国盛弘讲授,乍闻定法,多生讥谤。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在后,而锐志高远。初逢法将,知道有归,寻亲事之,经四五载,给供咨接。感其精诚,诲以真法: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着。然则入道多途,要唯二种,谓理行也,借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疑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行入四行,万行同摄。初报怨行者:修道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怨对。经云:“逢苦不忧,识达故也。此心生时,与道无违,体怨进道故也。”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静,冥顺于法也。三名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道士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三界皆苦,谁而得安?经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也。”四名称法行:即性净之理也。摩以此法开化魏土,识真之士从奉归悟,录其言诰,卷流于世。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游化为务,不测于终。

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顗传三(摘自第2P281

  释智顗,字德安,姓陈氏,颍川人也。有晋迁都,寓居荆州之华容焉。即梁散骑孟阳公起祖之第二子也。母徐氏,梦香烟五采萦回在怀,欲拂去之,闻人语曰:“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何以去之!”又梦吞白鼠,如是再三,怪而卜之,师曰:“白龙之兆也。”及诞育之夜,室内洞明,信宿之间,其光乃止。内外胥悦,盛陈鼎俎相庆,乃火灭汤冷,为事不成。忽有二僧扣门,曰:“善哉!儿德所熏,必出家矣。”言讫而隐,宾客异焉。邻室忆先灵瑞,呼为王道,兼用后相,复名光道,故小立二名字,参互称之。眼有重瞳,二亲藏掩,而人已知。兼以卧便合掌,坐必面西,年一纪来,口不妄啖,见像便礼,逢僧必敬。七岁喜往伽蓝,诸僧讶其情志,口授普门品,初契一遍即得。二亲遏绝,不许更诵,而情怀惆怅,奄忽自然通余文句。岂非夙植德本,业延于今?志学之年,士梁承圣,属元帝沦没,北度硖州,依乎舅氏。而俊朗通悟,仪止温恭,寻讨名师,冀依出有。年十有八,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而出家焉。绪授以十戒,导以律仪,仍摄以北度,诣慧旷律师,地面横经,具蒙指诲。因潜大贤山,诵法华经及无量义、普贤观等,二旬未淹,三部究竟。又诣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受业心观。思又从道于就师,就又受法于师,此三人者,皆不测其位也。思每叹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唐韶州今南华寺慧能传(摘自第4P95

  释慧能,姓卢氏,南海新兴人也,其本世居范阳。厥考讳行瑫,武德中流亭新州百姓,终于贬所。略述家系,避卢亭岛夷之不敏也。贞观十二年戊戌岁生能也,纯淑迂怀,惠性间出。虽蛮风獠俗,渍染不深,而诡行么形,驳维难测。父既少失,母且寡居,家亦屡空,业无腴产。能负薪矣,日售荷担。偶闻廛肆间诵金刚般若经,能凝神属垣,迟迟不去,问曰:“谁边受学此经?”曰:“从蕲州黄梅冯茂山忍禅师劝持此法,云即得见性成佛也。”能闻是说,若渴夫之饮寒浆也,忙归,备所须留奉亲老。咸亨中,往韶阳,遇刘志略。略有姑无尽藏,恒读涅槃经。能听之,即为尼辨析中义。怪能不识文字,乃曰:“诸佛理论,若取文字,非佛意也。”尼深叹服,号为行者。

  ……

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大慈)(摘自第4P170

  释道宣,姓钱氏,丹徒人也,一云长城人。其先出自广陵太守让之后,洎太史令乐之撰天文集占一百卷。考讳申府君,陈吏部尚书,皆高矩令猷,周仁全行,盛德百代,君子万年。母娠而梦月贯其怀,复梦梵僧语曰“汝所妊者即梁朝僧佑律师,佑则南齐剡溪隐岳寺僧护也。宜从出家,崇树释教”云。凡十二月在胎,四月八日降诞。九岁能赋。十五厌俗,诵习诸经,依智律师受业。洎十六落发,所谓除结,非欲染衣,便隶日严道场。弱冠,极力护持,专精克念,感舍利现于宝函。隋大业年中,从智首律师受具。武德中依首习律,才听一遍,方议修禅。师呵曰:“夫适遐自迩,因微知章,修舍有时,功愿须满,未宜即去律也。”抑令听二十遍,已乃坐山林,行定慧,晦迹于终南仿掌之谷。所居乏水,神人指之,穿地尺余,其泉迸涌,时号为白泉寺。猛兽驯伏,每有所依,名华芬芳,奇草蔓延。

  ……

元杭州上天竺沙门释性澄传六(云梦泽)(摘自第5P167

  释性澄,字湛堂,号越溪。绍兴会稽孙氏子也。父满,母姜氏梦日轮从空而堕,既觉日光犹照其榻,遂生师。四岁,常戏拈笔为佛像,授以佛经,即能成诵,若宿习焉。元至元丙子,投石门殊律师祝发受具。石门谓:“三世诸佛,戒为根本。”乃教探律藏,而通其遮性双单、止持作犯之义。乙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谒云梦泽法师于南竺普福。泽一见,深加器重,历居清班要职。因天台国清实台宗讲寺,后易为禅,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具奏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元世祖赐玺书复之。已而欲东渡鸭绿游高丽,求天台遗书,闻其国有事,遂寝。大德乙巳,出住杭之东竺。丁未,吴越大旱,师率众说法,祷雨格应,岁饥民死无以敛,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至大戊申,迁南竺之演福。至治辛酉,驿召入京,问道于明仁殿,被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赐无量寿佛等经各若干卷。事竣辞归,特赐金襕衣。将行,俄有旨,即白莲寺建水陆大无遮会。时丞相东平忠献王请升座说法,事闻宠赉尤渥,赐号佛海大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