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着助考生一臂之力的初衷,并依据“读书、做题、分析、模考”分段学习法的一贯思路,《清华版2018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图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紧扣大纲,突出重点 《清华版2018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丛书严格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颁布的考试大纲编写,充分体现了教材的新变化与要求,所选习题的题型、内容也均以此为依据。在为考生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历年考题深度讲解考点、难点,使考生能够“把握重点,迅速突破”。 同步演练,科学备考 《清华版2018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丛书按照分段学习法的一贯思路,相应设置了“大纲解读”“考点精讲”“同步自测”和“同步自测解析”几个栏目,以全程辅导的形式帮助考生按照合理的方法复习备考。 解析详尽,便于自学 考虑到大部分考生是在职人士,主要依靠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因此本丛书对每道习题都进行了详尽、严谨的解析,有问有答,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解题技巧,方便考生自学。 图解考点,方便记忆 经济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为了帮助考生快速学习和理解,书中以图表的形式将相关概念进行分类、比较,以提高学习效率。 模考软件,身临其境 《清华版2018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丛书提供模拟上机考试软件,使考生能够提前熟悉考试环境、题型和题量。模考软件中精心编制了1600 余道模拟试题,囊括各种难度,全面覆盖考纲。同时附加同步练习、题型精练、错题重做、自动阅卷等功能。需要本书“模考软件”与“习题手册”的读者,请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 习题手册,事半功倍 充足的习题训练无疑是一种针对性强,记忆效率高,迅速提升应试能力的学习路径。本书在提供每章练习题、前一年度考试真题的基础上,再赠送习题集,这些习题覆盖面广,难度较大,突出了本年度指定教材中考点的新变化,是广大考生在复习阶段查缺补漏、更进一步的学习工具。 附带真题,有的放矢 众所周知,历年真题是*好的练习题,本丛书在例题的选取上,以历年真题为主,让考生充分了解考试重点、难点。同时,书中*后还配备了2017 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真题,考生可以通过模拟自测检验学习效果,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总而言之,通过凸显重点、辨析真题、同步自测、深度解析,希望考生朋友们对考点烂熟于心,对考试游刃有余,对成绩胸有成竹。
【内容简介】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以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为依据,对大纲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突出,帮助考生把握重点,攻克难点,提高复习效率,是考生快速贯通考点、顺利通过考试的书籍。《经济基础知识(中级)》中的“大纲解读”对考情、考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考点精讲”深入分析重点、难点,讲解清晰透彻,并针对考点,直击2013—2017年5年真题,提高考生应试能力;“同步自测”针对性强,贴近考题,有助于考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此外,《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还提供了模拟考试软件和练习册,帮助考生适应考试环境和提升应考能力。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是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也适合作为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我们是以一线经济师辅导教师为骨干,以培养实用经济人才为目标的学术团体。我们共拥有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研究、培训方面的专家数十名。我们成立至今,在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培训及企事业单位经济人才培训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开发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上机考试题库》等图书成为考生参加考试的*辅导教材。
【目录】

*部分 经济学基础/1

*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

大纲解读 2

考点精讲 2

*节 市场需求 2

考点一 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2

考点二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

需求曲线 3

第二节 市场供给 5

考点三 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5

考点四 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 5

第三节 均衡价格 6

考点五 均衡价格 6

第四节 弹性 8

考点六 需求价格弹性 8

考点七 需求交叉弹性 9

考点八 需求收入弹性 10

考点九 供给价格弹性 10

同步自测 11

同步自测解析 13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15

大纲解读 15

考点精讲 15

*节 无差异曲线 15

考点一 效用理论 15

考点二 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 17

第二节 预算约束 19

考点三 预算约束 19

第三节 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20

考点四 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20

同步自测 21

同步自测解析 22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23

大纲解读 23

考点精讲 23

*节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

理论 23

考点一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

理论 23

第二节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25

考点二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25

考点三 规模报酬 27

第三节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28

考点四 成本函数 28

考点五 短期成本曲线 29

同步自测 32

同步自测解析 33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35

大纲解读 35

考点精讲 35

*节 市场结构的类型 35

考点一 市场结构的类型 35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

行为 37

考点二 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

行为 37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

行为 38

考点三 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

行为 38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

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40

考点四 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

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40

同步自测 42

同步自测解析 44

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46

大纲解读 46

考点精讲 46

*节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

原则 46

考点一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

原则 46

第二节 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

要素的需求 48

考点二 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

要素的需求 48

第三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

的决定 49

考点三 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 49

考点四 劳动和闲暇 49

考点五 劳动的供给原则 50

考点六 劳动的供给曲线 50

同步自测 52

同步自测解析 53

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54

大纲解读 54

考点精讲 54

*节 市场失灵的含义 54

考点一 资源*配置的含义和

标准 54

考点二 市场失灵的含义 55

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原因 55

考点三 市场失灵的原因 55

第三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57

考点四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57

同步自测 58

同步自测解析 60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

经济模型 62

大纲解读 62

考点精讲 62

*节 国民收入核算 62

考点一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其

计算方法 62

第二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63

考点二 储蓄—投资恒等式 63

第三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 64

考点三 消费理论 64

考点四 储蓄函数、投资函数和

投资乘数 65

考点五 MPC、MPS、APC和APS

之间的比较 66

考点六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66

第四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 66

考点七 总需求 66

考点八 总供给 68

考点九 总供求模型 68

同步自测 69

同步自测解析 70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71

大纲解读 71

考点精讲 71

*节 经济增长 71

考点一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与

经济发展的区别 71

考点二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72

考点三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解 73

第二节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73

考点四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73

考点五 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

原因 74

考点六 我国的经济波动 74

考点七 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

指标体系 75

第三节 经济发展 75

考点八 经济发展 75

同步自测 80

同步自测解析 80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81

大纲解读 81

考点精讲 81

*节 价格总水平 81

考点一 价格总水平 81

考点二 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

效应 82

第二节 就业和失业 82

考点三 就业和失业 82

考点四 失业的类型 83

考点五 我国的就业和失业问题 83

第三节 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

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84

考点六 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

曲线 84

同步自测 85

同步自测解析 87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 88

大纲解读 88

考点精讲 88

*节 国际贸易理论 88

考点一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88

考点二 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89

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 90

考点三 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的

目的 90

考点四 倾销的界定和反倾销措施

分析 90

同步自测 91

同步自测解析 92

第二部分 财 政/93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94

大纲解读 94

考点精讲 94

*节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

与生产 94

考点一 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94

考点二 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95

考点三 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95

考点四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

结构 96

第二节 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

范围 97

考点五 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

范围 97

第三节 财政的基本职能 98

考点六 财政的基本职能 98

第四节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99

考点七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99

第五节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101

考点八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101

同步自测 102

同步自测解析 103

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 105

大纲解读 105

考点精讲 105

*节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105

考点一 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及

分类方法 105

考点二 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

改革 106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

趋势 107

考点三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

指标 107

考点四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

指标 107

考点五 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

的历史趋势 108

考点六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

解释 108

第三节 我国的财政收支矛盾与

支出结构优化 110

考点七 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

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110

考点八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

问题 110

考点九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111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111

考点十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含义 111

考点十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

内容与方法 112

考点十二 绩效评价范围与重点

拓展 113

同步自测 113

同步自测解析 115

第十三章 财政收入 117

大纲解读 117

考点精讲 117

*节 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 117

考点一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117

考点二 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118

第二节 税收 118

考点三 税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118

考点四 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118

第三节 税负转嫁 119

考点五 税负转嫁 119

第四节 国债 121

考点六 国债 121

考点七 国债的制度 122

考点八 国债市场的功能 123

考点九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123

同步自测 124

同步自测解析 126

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128

大纲解读 128

考点精讲 128

*节 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 128

考点一 税制要素 128

考点二 税收分类 131

第二节 流转税 132

考点三 流转税的主要特点 132

考点四 增值税 132

考点五 消费税 133

第三节 所得税 134

考点六 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134

考点七 企业所得税 134

考点八 个人所得税 134

第四节 财产税 135

考点九 财产税的特点 135

考点十 车船税 136

第五节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136

考点十一 税收制度改革的目标

取向 136

考点十二 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

内容 136

同步自测 137

同步自测解析 138

第十五章 政府预算 139

大纲解读 139

考点精讲 139

*节 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 139

考点一 政府预算的含义 139

考点二 政府预算的职能 140

考点三 政府预算的原则 140

考点四 政府预算的分类 141

第二节 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 141

考点五 政府预算职权划分 14
【前言】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经济行业对经济师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审核制度也日益完善。

为了满足广大考生的迫切需要,我们严格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内含大纲),结合我们多年来对命题规律的准确把握,精心编写了这套“2018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本着助考生一臂之力的初衷,并依据“读书、做题、分析、模考”分段学习法的一贯思路,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力图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紧扣大纲,突出重点

本丛书严格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考试大纲编写,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变化与要求,所选习题的题型、内容也均以此为依据。在为考生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历年考题深度讲解考点、难点,使考生能够“把握重点,迅速突破”。

同步演练,科学备考

本丛书按照分段学习法的一贯思路,相应设置了“大纲解读”“考点精讲”“同步自测”和“同步自测解析”几个栏目,以全程辅导的形式帮助考生按照合理的方法复习备考。

解析详尽,便于自学

考虑到大部分考生是在职人士,主要依靠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因此本丛书对每道习题都进行了详尽、严谨的解析,有问有答,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解题技巧,方便考生自学。

图解考点,方便记忆

经济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为了帮助考生快速学习和理解,书中以图表的形式将相关概念进行分类、比较,以提高学习效率。

模考软件,身临其境

本丛书提供模拟上机考试软件,使考生能够提前熟悉考试环境、题型和题量。模考软件中精心编制了1600余道模拟试题,囊括各种难度,全面覆盖考纲。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