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卡伦·霍妮的代表作,导读则是在中国享有盛誉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武志红。
在书中的导读中,武志红用自己的生活对卡伦·霍妮的心理学理论进行了通俗生动的诠释。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有内心冲突,但什么样的冲突会导致心理疾病呢?这些冲突是如何形成的,怎样才能从这些冲突中突围呢?
本书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卡伦·霍妮的代表作,导读则是在中国享有盛誉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武志红。
在书中的导读中,武志红用自己的生活对卡伦·霍妮的心理学理论进行了通俗生动的诠释。譬如,在分析神经症冲突时,他说这种冲突是180度的对立,非此即彼,如同“亲妈与妻子掉进水中,你救谁”一样难以抉择,真的能把人逼疯。
这些接地气的解读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还有利于人们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作者简介】

卡伦·霍妮,20世纪*重要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之一,虽然她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的代表人物,但她的观点与弗洛伊德却有着根本的不同。精神分析可以分为两派:动力派,关系派。动力派特别重视性、攻击性这些动力,而关系派特别重视关系。弗洛伊德作为*早的创始人,他的理论是动力派,对关系有所忽视,而卡伦?霍妮则很重视关系,对精神分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著作有《我们内心的冲突》《自我分析》和《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等。


【目录】

目录

前言 001

导论 003

*部分 

神经症冲突和尝试性解决

*章 激烈的神经症冲突 002

第二章 基本冲突 013

第三章 讨好他人 028

第四章 对抗他人 044

第五章 疏远他人 055

第六章 理想化形象 081

第七章 外化作用 101

第八章 虚假和谐的辅助手段 120

第二部分 

冲突未能解决的后果

第九章 恐惧 132

第十章 人格的萎缩 145

第十一章 绝望 172

第十二章 虐待倾向 185

结论 如何解决神经症冲突 213


【前言】

总序

一本好书,一个灯塔

| 武志红 |

今年,我44岁,出版了十几本书,写的文章字数近400万字。并且,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人士,我也形成了对人性的一个系统认识。

我还可以夸口的是,我跳入过潜意识的深渊,又安然返回。

在跳入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你注视着深渊,深渊也注视着你”的这句话中的危险之意。

同时,这个过程中,我也体验到,当彻底松手,坦然坠入深渊后,那是一个何等美妙的过程。

当然,*美妙的,是深渊*深处藏着的存在之美。

虽然拥有了这样一些精神财富,但我也知道苏格拉底说的“无知”之意,我并不敢说我掌握了真理。

我还是美国催眠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的徒孙,我的催眠老师,是艾瑞克森*得意的弟子斯蒂芬·吉利根,我知道,艾瑞克森做催眠治疗时从来都抱有一个基本态度——“我不知道”。

只有由衷地带着这个前提,催眠师才能将被催眠者带入到潜意识深处。

所以我也会告诫自己说,不管你形成了什么样的关于人性的认识体系,都不要固着在那里。

不过,同时我也不谦虚地说,我觉得我的确形成了一些很有层次的认识,关于人性,关于人是怎么一回事。

然后,再回头看自己过去的人生时,我知道,我在太长的时间里,都是在迷路中,甚至都不叫迷路,而应该说是懵懂,即,根本不知道人性是怎么回事,自己是怎么回事,简直像瞎子一样,在悬崖边走路。

我特别喜欢的一张图片是,一位健硕的裸男,手里拿着一盏灯在前行,可一个天使用双手蒙上了他的眼睛。

对此,我的理解是,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真理之灯”在手,自信满满地前行时,很可能,我们的眼睛是瞎的,你走的路,也是错的。

在北京大学读本科时,曾对一个哥们说,如果中国人都是我们这种素质,那这个国家会大有希望。现在想起这句话觉得汗颜,因为如果大家都是我的那种心智水平,肯定是整个社会一团糟。

这种自恋,就是那个蒙上裸男眼睛的天使吧。

所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好书,它们打开了我的智慧之眼。

一直以来,对我影响*重要的一本书,是马丁·布伯的《我与你》。

我现在还记得,我是在北大图书馆借书时,翻那些有借书卡的木柜子,很偶然地看到了这个书名《我与你》,莫名地被触动,于是借阅了这本书。

这对我应该是个里程碑的事件,所以记忆深刻,打开这个柜子抽屉的情形和感觉,现在还非常清晰,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这一本书对我触动极大,胜过我在北大心理学系读的许多课程,我当时很喜欢做读书笔记,而且当时没有电脑,都是写在纸质的笔记本上。我写了满满的一本子读书笔记,可一次拿这个本子占座,弄丢了,当时心疼得不得了。

不过,本子虽然丢了,但智慧和灵性的种子却种在了我心里,后来,每当我感觉自己身处心灵的迷宫时,我都会想起这本书的内容,它就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让我不容易迷路。

那些真正的好书,就该有这一功能。

在《广州日报》写心理专栏时,我开辟了一个栏目“每周一书”,尽可能做到每周推荐一本心理学书,专栏后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常有读者说,看到你推荐一本书,得赶紧在网上下单,要是几天后再下单,就买不到了。

特别是《我与你》这本书,本来是很艰涩的哲学书,也因为我一再推荐,而一再买断货,相当长时间里,一书难求。

现在,我和正清远流文化公司的涂道坤先生一起来策划一套书,希望这套书,都能有灯塔的这种感觉。

我和涂先生结缘于多年前,那时候涂先生刚引进了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很多读者在读完后,都说这是一本让人振聋发聩的好书,然而在当时,知道它的人很少。我在专栏上极力推荐这本书,随即销量渐渐好了起来,成为了至今为人称道的畅销书。然而,那时我和涂先生并不认识,直到去年我们才见面相识,发现很多理念十分契合,说起这件往事,也更觉得有缘,于是便有了一起策划丛书的念头。

我们策划的这套丛书,以心理学的书籍为主,都是严肃读物,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作为普通读者,只要你用心去读,基本都能读懂。

并且,读懂这些书,会有一个效果:你的心性会变得越来越好。

同时,这些书还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不会说,要束缚你自己,不要放纵你的欲望,不要自私,而要成为一个利他、对社会有用的人……

假如一本书总是在强调这些,那它很可能会将你引入更深的迷宫。

我们选的这些书,都对你这个人具有无上的尊重。

因为,你是*宝贵的。

我特别喜欢现代舞创始人玛莎·格雷厄姆的一段话: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每个人都在保护自己的主体感,并试着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活出自己的主体感。只有当确保这个基础时,一个人才愿意敞开自己,否则,一个人就会关闭自己。

人性的迷宫,人生的迷途,都和以上这一条规律有关,而一本好书,一本好的心理学书籍,会在各种程度上持有以上这条规律,视其为基本原则。

可以说,我们选择的这些书,都不会让你失去自己。

一本这样的好书,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这本书的作者,他在相当程度上活出了自己,当做到这一点后,他的写作,就算再严肃,都不会是教科书一般的枯燥无味。

这样的作者,他的文字中,会有感觉之水流,会有电闪雷鸣,会有清风和青草的香味……

总之,这是他们真正用心写出的文字。

每一个活出了自己的人,都是尚走在迷宫中的我们的榜样,而书是一种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东西,我们可以借由一本好书,和一位作者对话,而那些你喜欢的作者,他们的文字会进入你心中,照亮你自己,甚至成为你的灯塔。

愿我们的这套丛书,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帮助你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教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的真我,本质上就是*好的。


【免费在线读】

导读

每次读这本书,都是一次心理突围

武志红

介绍书之前,先讲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南亚次大陆,一场大战蓄势待发。一位武士正威风凛凛站在战车上,他身经百战,所向披靡,被人们称为战神。

此时此刻,他心中充满了旺盛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他让车夫将战车再往前开一点,他要*个冲入敌营,砍下敌人的头颅。但就在他瞭望敌营时,看到的情形却令他瞬间崩溃,他看见自己的亲人们正在敌方阵营中,手拿武器与自己对阵。

刚才还蓄势待发的武士,此刻完全无法动弹,他该怎么办?是带领队伍冲上去,杀死自己的亲人?还是任凭对方来取自己的首级。

外面的大战还没有开始,而他内心的冲突却已经如火如荼——两股分裂的力量在体内不断碰撞,他感到肌肤随之灼烧,四肢变得沉重,嘴唇干燥,浑身发抖,每一根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大叫一声:“天啊,我该怎么办?”

随即,便瘫倒在战车上,被这*的冲突,逼进了绝望的死角。

上面这个故事,源自印度著名诗歌《薄伽梵歌》,*触动我的,是它将外面的大战与内心的大战融为一体。我们的内心,何尝不是一个厮杀的战场?假自我想杀死真自我,一种想法想杀死另一种想法,一种感受想杀死另一种感受,一种价值观想杀死另一种价值观,这两股对立的力量僵持不下,刀枪剑戟,引发人性动荡,自我坍塌。

这样的内心冲突,你有过吗?

我见过*激烈的内心冲突,是在我爸爸身上。他30岁时,因为和爷爷奶奶冲突,气只能吞着,结果满口牙全掉了。每想起这件事我就想哭,这真叫“打落牙齿和血吞。”

当时爸爸甚至跑到铁轨上自杀,但想到两个孩子(那时还没有我),又回来了。

想恨别人,发现那是父母,恨不成;转而恨意攻击自己,所以想自杀,可还有老婆孩子要养,不能自杀,这是何等的纠结。

这种纠结,发生在无数人身上,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称之为“基本冲突”,她的这本力作《我们内心的冲突》,透彻地解读了人类的基本冲突,可以帮助我们从内在的交战中突围,因而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在世界范围内畅销。

在我心目中,好的心理学图书,应该能让所有认真读的人都能基本读懂,霍妮的书,都是这样的。

“好人”的内核,是一个疲倦的灵魂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霍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工程师,他总是觉得自己特别疲惫、烦躁,有一次他出现这种状况,是在一次技术讨论中,同事的方案获得了采纳,他的则没通过,并且,这是在他缺席的情况下产生的决议。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他感到不满,完全可以据理力争,因为程序确实不合理;如果他真心觉得别人的方案好,也可以心悦诚服,接受大家的决定。只要他让自己的反应与内心感受一致,哪个选项都是对的。但问题在于,他对自己受到轻视很愤怒,却又不愿意把愤怒表达出来,因为他想给同事留下一个谦虚、大度的好形象。就这样,他像一只钻进了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内心陷入激烈的冲突,自然会精疲力尽、烦躁不安。

一个人只要有了被人拒绝或轻视的感觉,无论表面上多么状态如常,但其内心,或者说是真自我,必然是充满愤怒、攻击性和破坏欲的,我将这叫做“黑色生命力”。黑色生命力不能被灭掉,其实也灭不掉,它应该被我们看见、理解和接纳。所谓看见,就是自我觉知,以及在关系中被回应。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要潜入潜意识的深井,让黑色生命力重见天日,并将其转化为亮色生命力。如果黑色生命力长期被忽视,没有被看见,找不到向外表达的途径,就会转而向内攻击自己。

任何关系中,我们都要敢于用愤怒守住自己的界限。人没有愤怒,犹如一个国家没有武装。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必须学会合理或者象征性地表达他的攻击性,否则,他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好人”总是压抑心中的愤怒,在一次次内心厮杀中,假自我总是占据上风。人的生命力不能向外伸展,就会向内塌陷,黑色生命力的转化也就不可能完成。

“好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上面那位工程师就患上了神经症。

什么样的内心冲突会把人逼疯

我们都会有内心冲突的时候,但这不代表我们都得了神经症。卡伦?霍妮认为,正常的内心冲突,与神经症的内心冲突有两点不同。

其一,冲突的矛盾程度不同。正常的内心冲突,对立的两股力量会形成锐角,或者直角,“熊掌”和“鱼”二选其一,虽然令人为难,但还是可以做出取舍的。而神经症的冲突则会呈现180度的对立,其程度和“老婆与亲妈掉在水里,你救谁”一样难以抉择,你必须非此即彼地做选择,这会把人逼疯。

其二,正常的内心冲突,能够被看见,或者一经过提示,就能发现其存在。而神经症的内心冲突则隐藏得很深,患者很难察觉到它,但发作起来是不由自主的、失控的、强制性的,人们通常会因为强大的撕扯感,而失去选择的能力。

《我们内心的冲突》带给我们*的意义,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察觉冲突,捕捉到黑色生命力,让内心和解,释放出生命的活力。当然,这个过程不是轻松的,很多人不敢靠近内心,对黑色生命力充满恐惧,他们就像站在悬崖边,在凝视深渊的同时,能感到深渊也在凝视他们。

认识自我,就像是跳入深渊,与黑暗拥抱,将心中曾被压抑、剥离的那些东西寻找回来,让自己复原,黑暗的生命力才能变得明亮,我们的生命也才能得以完整。

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

在相当长时间里,我对心理学的领悟,可以概括为两点:

1、世界是相反的;

2、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

世界是相反的,即“当你看到了A,就意味着你看到了-A”,当你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了这一面,也意味着你同时看到了它的对立面。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从不发脾气的好人时,就要意识到,他必然有严重被压抑的坏脾气。崔永元在央视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很少爆粗口,但是被压抑的愤怒让他患上了抑郁症,从央视辞职后,他活得十分随性,想骂就骂,在这个过程中,他觉得自己的抑郁症竟然好了。

过去,我也时刻以“好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例如在微博上和人激烈论战时,身体会发抖;现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我常感觉浑身舒爽。压抑愤怒,会成为病人,合理地表达愤怒,是成熟的特征。

“关系的角度看问题”,同样非常重要。很多问题原本像团迷雾,但如果从关系的角度看,一切都能清晰起来。卡伦?霍妮作为心理学大师,她与弗洛伊德*的区别,就是从关系中去认识神经症。

在这儿我们要做一下介绍,精神分析可以分为两派:动力派,关系派。动力派特别重视性、攻击性这些动力,而关系派特别重视关系。弗洛伊德作为*早的创始人,他的理论是动力派,对关系有所忽视,而后来的精神分析学者,越来越重视关系。

依照精神分析,6岁之前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此期间被基本定型,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遭受创伤,就埋下了患病的种子。如果以后的人生阶段再一次重复了类似的创伤,他就可能爆发相应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由重到轻可以分为三大类:精神病,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是1岁前的养育出了大问题,人格障碍是3岁前的养育出了问题,神经症是3岁到6岁期间的养育出了问题。创伤越早,患病越重。当然这是一个大致的说法,并不是非常精确。

所谓养育问题,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一位母亲给我讲述过她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她女儿在3岁的时候,一次因为太调皮,她破天荒地打了女儿一下,下手其实很轻,但表情十分严厉。挨了打的女儿没有哭,而是拿着自己心爱的积木,走到她身边,小心翼翼地说:“妈妈,这个给您。”

这位母亲看着女儿的神情,心里一阵难过,她知道那是女儿*喜欢的玩具,女儿这么做,无非是想讨好自己。一个只有3岁的孩子在挨打后,不再能维护自己,转而去讨成年人的欢心,这让这位母亲触目惊心。后来,这位母亲再也没有打骂过女儿,现在孩子已经成年,一直很开朗阳光。

安全感,是自我成长的基石。你观察幼儿,就会发现,孩子很容易有这样一种行为模式:妈妈在身边时,他们劲头十足四处探索,而一旦妈妈不见了,他们立即嚎啕大哭,转而去找妈妈。

孩子在3岁到6岁时,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过于严厉、冷漠或者溺爱,孩子没有获得正常的安全感,就会主动停止自我成长,转而去寻找安全感,这是一种退行。上面那位3岁的女儿将自己喜欢的积木给妈妈,就是因为她从妈妈打她这件事情上,感到妈妈可能不喜欢她了,为了重新获得安全感,她宁愿牺牲自己心爱的玩具,去讨好妈妈。

这个逻辑如果发展下去,她就会成为一个讨好型的人,习惯自我牺牲,而付出的代价,是她的活力,她的主体感。

童年的痛,弱小的我们通常无法承受,必须扭曲,以保存自己,而这种保存自己的过程,就是神经症形成的过程。其实,经症真正展现的那一时刻,我们已经长大,那些扭曲的痛,会以不可思议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在我看来,苦难的童年是在为“神经症”播种。

神经症又叫神经官能症,包括恐惧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癔症,疑病性神经症,神经衰弱,以及其他神经症等。在我遇到的神经症中,有一位性格豪爽、颇有男子汉气概的19岁女孩,独独怕蚂蚁,从不敢坐在草地上;还有一位24岁的男子不敢与人对视,也不愿意上街,他觉得“谁都能从我的眼睛里看到一些不对劲”,他觉得人们都在议论他。在我们的周围,很多人害怕坐飞机,害怕壁虎,害怕蜘蛛,害怕小狗,害怕待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或者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癌症等,这些形形色色的、难以理解的心理症状,都是神经症的表现。

其实,这些戏剧化的神经症症状,只是一个象征,核心在于患者童年时的创伤体验。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神经症的症状本身不是病,而是治疗的开端……它是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目的是唤醒我们展开自我探讨和改变。各种内心冲突的爆发,其实也是在给我们发出这样一个信号:你已经成年,你拥有力量了,面对童年的伤痛,你不必再逃。

尽管神经症的症状千奇百怪,但万变不离其宗,卡伦?霍妮将它们分为三大类:服从型,攻击型和隔离型。

我们分别来讲讲。

有一种病,叫“你高兴就好”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不友好的关系中,经常要讨好别人,自我得不到完善的发展,就会成为神经症的一大类型:服从型。

卡伦?霍妮用一位女性患者绘制出的画,表现出这一点:她处于画面中央,但如同婴儿般弱小又无助,而她身边全是奇怪又凶险的动物,一只巨大的蜜蜂绕着她飞,随时想发起攻击,一条狗也呲着牙想要咬它,还有一只想抓她的猫,和一只想用角顶她的牛。这些动物各自代表了什么并不重要,但却反映出她*渴望的,是能从危险与攻击性的环境中获得温情。服从型的人习惯于讨好别人,其内在逻辑是:你高兴了,我就安全了。所以,这类人会努力寻求别人的喜欢、依赖、思念和爱;一味追求别人的接受、欢迎、赞赏和钦佩。他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保护、关照和引导;并且,还需要别人重视他,尤其是有某个人尤为重视他。

根据“世界是相反的”的观点,服从型人格,对自己都有强烈的压抑,面对任何攻击,都会选择躲避;面对自己的意愿,他不敢坚持;面对别人的错误,他不敢发声;面对表现的机会,他不敢挑战;面对心中的梦想,他不敢追求;他更不敢要求或命令任何人。他的生活永远都是以别人为中心的,别人的拒*他而言,已经不是简单的打击了,简直是致命的摧毁;只有别人夸奖他,他才会觉得有自尊;而如果别人厌恶他,他就会觉得异常受伤。患上这种病的人很可怜,他们的真自我形如枯槁,奄奄一息。

还有一种神经症,叫洪桐县里无好人

3到6岁的孩子在亲子关系中缺乏安全感后,除了会用心爱的积木拿讨好父母外,还有可能用积木做武器,用它来打父母,伴随大哭大叫:“你是个坏妈妈,坏爸爸。”长期浸染在这样的关系中,孩子就会形成另一种神经症类型:攻击型。

服从型人的一个主要特征:坚信人人都是善的,却又因此不断遭受打击。而攻击型人的一个主要特征:坚信人人都是恶的,洪桐县里无好人。在这类人看来,生活就是一场战争,任何人都要争个你死我活。

我就见过这样的一位年轻人,他因为父母早年离异,而且常年对他疏于照顾,所以一直到三十多岁,他都对周围的人充满提防与仇视。不是没有人愿意亲近他,但他却无法和任何人成为朋友,在他看来,所有人都是拿来利用的,他选择是否结交一个人,*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能否从对方身上捞到些好处。

他对待两性关系也是如此,女性对他的意义,不过是能带来乐趣而已,他同时交往了好几个女朋友,并且不允许自己身陷任何一段感情。他甚至很鄙视对他人投以真情的人,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认为这是无能者才有的表现。而无论是哪种关系的崩坏,他都会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认为是对方做的不够好,不够照顾、体谅自己,而对于自己的种种错处,他却都觉得是理所应当。

这种以恶看人的人,自认为只有攻击别人,才能获得安全感,但是他们却将自己与人群对立起来,内心永远处于备战状态,永远无法获得安宁与和谐。

古墓派,也是一种神经症

还有一种孩子,既不会用积木讨好父母,也不会攻击父母,而是会躲在一个没有人的角落,自己构筑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并将这里作为避风港。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容易患上神经症的第三种类型:隔离型。

自我隔离的人,很像《神雕侠侣》中的古墓派,古墓派中的女子拒绝与别人建立关系,尤其是与男人建立关系,她们立誓一生一世都不得离墓,就像一个活死人,林朝英,李莫愁这些古墓派人,纵然身手了得,但是性格却有着极大的缺陷。

古墓派是一个虚构的门派,但现实生活中,这样自我隔离的人却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就像是酒店里的神秘房客,房门上永远挂着“请勿打扰”。据说现在在秦岭(也就是古时的终南山)还有隐士大约五千人,其中有多少是修炼灵性的?又有多少是自我隔离的?我们不得而知。

城市中的“隐士”也随处可见,我认识一位女性,她是那种心思十分单纯的人,因为怕受到伤害,她说自己在居住的小区中从来不愿交任何朋友,宁肯自己一个人独自呆在家中,只有独处时她才感到舒服,踏实。

隔离型的神经症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特立独行。他们情愿独自工作,独自睡觉,独自用餐。和服从型人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一点都不希望和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他们把自我隔离当成了一种防御手段,然而这样的防御是如纸般脆弱的,轻易就会受到外界打扰,引发心绪难平。

神经症就像“蜘蛛网”,困住了生命

当孩子遭遇难以承受的现实时,会发展出一套特定的心理防御机制,人为扭曲事件的真相,将其变得可以被自己接受。从这一点上讲,神经症似乎成了一种保护力量,然而,这样的保护,实际上是想掩盖冲突。他们会在伤痛的周围布下防线,将内心的冲突深埋,这些防线就像一层层“蜘蛛网”,虽然能遮蔽起冲突,但也同时禁锢了生命的活力,让人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蜘蛛网”具体是什么构成的?

*部分——“理想化形象”。因为有了“理想化形象”,所以真自我被遮挡住,人们活在了大脑虚构的世界中。

神经症的口头禅常常是“我应该如此”“我本来可以”“我不应该这样”,言外之意,他心目中有一个很杰出的自我形象,但是这个形象是虚构的,并不真实。卡伦?霍妮用了一幅漫画来比喻,说一位臃肿的中年妇女站在镜子前,而她看到的自己,竟然是个有魔鬼身材的年轻姑娘。

“理想化形象”中,一切都被扭曲了,但也正因如此,神经症患者才感受不到内心的冲突,安心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第二部分——“外化作用”。当“理想化形象”与真自我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冲突再也无法掩盖的时候,神经症患者又会通过“外化作用”,将内心的冲突转化为外在冲突,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也就是说,他们会把自己的问题,看成是别人的问题。卡伦?霍妮举例说,一位女性总是抱怨丈夫优柔寡断,她会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冲丈夫大发脾气,后来,卡伦?霍妮发现其实真正优柔寡断的是这位女性自己,她憎恨自己身上的这个毛病,却把将这种憎恨自己的怒火转移到了丈夫身上。有意思的是,当卡伦?霍妮旁敲侧击地告诉她,她所厌恶的毛病也存在于她自己身上。她听后瞬间爆发了,几乎要把自己撕成碎片。她无法容忍自己也有这样的缺点,因为在她的理想化形象中,自己是一个果敢决断的女性。

第三部分——盲区、区隔化、合理化作用等。神经症患者为了掩盖冲突,还会通过盲区、区隔化、合理化作用等方式实现目的。所谓“盲区和区隔化”,就是用“打隔断”的方法,对待不同的感受和行为。由于总是受到冲突激烈撞击,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已经四分五裂,不再完整,所以,他们会在心中制造出许多隔离区,让彼此冲突的感受和行为互不见面,让隔离区成为盲区。也就是说,把整体的生活切割为隔离的局部——什么给朋友;什么给敌人;什么给家人;什么给外人;什么给群体;什么给自己;什么给上司;什么给下属,全都界限清晰。在他们看来,一个范围内的事情,*不会与另一个范围内的事情产生矛盾,它们能够相安无事。

卡伦?霍妮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服从型的人,虽然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圣人级别的至善之人,然而有一次他却亲口承认,在某次公司会议上,他恨不得找把枪将所有同事全都干掉。杀人念头在当时是无意识被激发的,但重点是,他杀人的念头,丝毫没有影响他圣徒般的理想化形象,因为这两者不在一个隔断中,不会相互冲突。

……

上述这些,构成了一张密实而坚固的“蜘蛛网”,在掩盖冲突的同时,也将神经症患者牢牢困住,无法脱身。他们对生活丧失信心,因为那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他们无法做出决定,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过,尽管这张“蜘蛛网”厚重严密,似乎可以包裹住一切,但那些被压抑的伤痛和冲突,还是会以很奇葩的形式爆发出来,比如害怕风雨雷电,害怕遇到鬼怪、害怕结婚,害怕不完美,害怕失控,害怕暴露自己,害怕自己的害怕等。同时,这张“蜘蛛网”还会阻断他们汲取力量,让他们的人格萎缩,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是优柔寡断。人们会一直处在犹豫的状态中:点这道菜还是那道菜?买这只箱子还是另一只?是看电影还是听广播?这些小事都能让他为难不已。而至于应该选择什么职业,得到工作之后又该怎么做;两个女人中到底选哪一个;是赶紧离婚还是拖一拖再看。以上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摆在他们眼前,都会激发出他们心中的巨大不安,让他们身心疲累。

其二,低效率。患者内心的冲突,就像在一脚踩住刹车的同时,一脚又踩住油门,浑身都在用劲,车却在原地轰鸣。

其三,普遍性懈怠。由于内心的冲突和压抑,患者的状态必然死气沉沉,即使偶尔有激情萌动,也只是转瞬即逝。他们将自己淡化成一团影子,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

人格萎缩,必然造成真诚流失,让人只能活在虚假的世界中——这里有虚假的爱,虚假的善,虚假的公平,虚假的痛苦,虚假的爱好等。

心灵的死亡,是终极的绝望

带着冲突生活,就像携带着炸弹在人群中走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引爆。这类人小心翼翼地拿捏着和别人的关系,极度控制自己,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似乎这样就能不让危害发生。而很多的矛盾与纠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卡伦?霍妮举例说,一个人想让别人牵头做事,但同时又对自己不能做领导、只能看着别人出风头而耿耿于怀;一位女士为丈夫取得的成就而喜悦,但同时又对丈夫暗自嫉妒。

严重的神经症患者,感到自己就像是笼中鸟,被囚禁于冲突中,他们无数次扑楞着突围,可是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认为当自己结婚、有了心爱的伴侣或者住进了宽敞的房子,一切就能变好了,然而由于冲突并未得到解决,每一次外界的改变,都必定让他们在旧的不满得到满足后,又生出更多新的不满。这让他们心力衰竭,无比失望,继而绝望。可以说,只要内心的冲突没能得到解决,只要无法保持身心的统一,*终必然导致绝望。

绝望中的他们为了寻求*后的挣扎,不可避免会产生虐待倾向。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中描写了一位患有肺病的教员,他会向学生的点心吐口水,会因为把面包捏成碎渣而欣喜若狂。他因为自己活得很绝望,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不幸转嫁到别人身上,他希望知道倒霉的不是只有自己,如果看到别人和自己一样失败、堕落,心情就会舒畅。换个角度说,在每种看似没有人性的表象后,都站着一个正被绝望折磨的人,因为无从解脱,所以肆意妄为。

人格完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霍妮在本书*后一章说,关于心理治疗*全面的定义是:争取人格的完整。即,没有虚假,感情真诚,敞开自己的心去拥抱一段感情、一份工作、一种信念。

实际上,卡伦?霍妮所说的人格完整,就是活出真正的自我。

克尔凯郭尔说,一切绝望都是源自于对“做自己”不再抱有希望。

约翰·麦克马雷说,除了彻底地成为我们自己之外,我们的存在再也没有别的意义了。

我在“得到”上说,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可以在关系中去完成。

美国催眠大师艾瑞克森治疗过一个待在精神病院的“耶稣”,那是一个孤独的“耶稣”,不能与任何人相处,是典型的隔离型人格。

“你会木工吗?”艾瑞克森问。

“当然。”那个“耶稣”回答到,谁都知道耶稣是一个木工。

“好吧,”艾瑞克森请求,“医院很多地方需要你的手艺,出来干活吧。”

干活中,他和人建立了关系,心理疾病逐渐得到控制。

这个故事说明两点:一,人际关系的温暖,比妄想成为神,更有吸引人;二,痛苦不会从生活中消失,只会消失在生活里。

卡伦?霍妮这本书,堪称心理学杰作,我的导读仅仅是浮光掠影,里面的内容令人震撼,分析得入木三分,能触碰到内心冲突者们*深的痛苦与黑暗。触碰了自己的痛苦,我们才能懂得别人的痛苦;触碰了自己的黑暗,才能接纳别人的黑暗。*后发现,外部世界的善与恶,都是内心善与恶的投射,这两者是一致的,于是内心和解,知行合一。

愿每次阅读,都能成为我们的一次心理突围,助我们逐渐达成*真实的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