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推荐1:口吐泡泡,反复扔东西,跑来跑去,黏着妈妈,张口咬人,和大人抢电话接,厌学,任性,爱哭,不专注,独占欲强,喜欢提问……遇到孩子的此类问题时,你是不是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

推荐2:准确读懂孩子的种种怪诞行为,就能理解他们心中的秘密。不要认为孩子是个“怪”小孩,也不要认为孩子“变坏了”,也许这些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父母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能读懂孩子,培养出一个开朗、乐观、充满正能量的孩子。

推荐3:儿童不是成人,没有办法向父母诉说TA内心的真正感受,TA需要家长耐心对待TA的小脾气。

推荐4:从孩子的行为关注孩子的内心,满足孩子真正的需求,让孩子成长为内心充盈、被爱围绕的人。


新旧包装封面替换随机发货,书籍商品本身无质量问题,敬请放心购买阅读

【作者简介】

吴雨庭:

IPTS国际职业培训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ACI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

国际教练联合会(ICF)认证教练

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

中国养成教育指导师

亲子教育创新训练专家

情商管理教练

清华、北大、浙大特约培训师

国内资深培训师、咨询师

资深室内体验式管理培训师


【媒体评论】

外显行为是儿童行为冰山一角,沉在水面下的儿童心理部份才是我们了解儿童问题的重要元素。

——儿童教育心理专家 阿德勒博士


【目录】

*章读懂婴幼儿天生的特殊语言——哭泣

哭,是宝宝在表达自己的需求 //2

哭泣,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5

啼哭不止,警惕病理性原因 //8

尖声大哭,也许是“肠绞痛”在作怪 //10

家有夜哭郎,该怎么办 //14

认生的宝宝,一看到陌生人就哭 //17

离开妈妈伤心欲绝,都是分离焦虑惹的祸 //20

避免孩子哭泣,不要把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 //22

第二章换个角度看世界,父母才能走入孩子的内心

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26

孩子的微笑,隐藏着很多秘密 //28

渴望拥抱,是孩子需要安全的依靠 //30

孩子好几岁了,为何还是迷恋妈妈的乳房 //32

孩子的小手动不停,内心活动也丰富 //35

多动的孩子真的有多动症吗 //37

孩子为何会突然发出怪异的叫声 //40

第三章了解孩子内心,父母不得不知的敏感期

见什么都要啃一啃——口的敏感期 //44

乐此不疲喜欢扔东西——空间敏感期 //46

妈妈,我从哪里来——自我意识敏感期 //49

妈妈,要排队哦——社会秩序敏感期 //51

奶奶,这是我的朋友——社会规范敏感期 //54

突然爱上了涂色——色彩敏感期 //56

你是个可恶的坏家伙——诅咒敏感期 //59

爸爸,我要和你结婚——婚姻敏感期 //61

让人抓狂的十万个为什么——求知敏感期 //64

第四章成长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难堪事,助力孩子成长

不是偷窃的“偷窃行为” //70

尿床、尿裤子了,怎么办 //72

家里的墙壁变成了大花脸 //75

把所有能拆的东西都大卸八块 //77

不害羞的孩子是厚脸皮吗 //79

不爱交际的孩子是自闭症吗 //81

嫉妒,让孩子变得心胸狭隘 //85

大人说话,孩子为什么总插嘴 //88

第五章家有怪诞小宝宝,生活妙趣横生趣味多

会吐泡泡的金鱼宝宝 //92

每个宝宝都有一根抹了蜜糖的手指 //94

偷窥的秘密——宝宝性意识在觉醒 //97

什么都可以用来交换的年纪 //100

宝贝,小鸡鸡可不是你的玩具啊 //102

我来接,我来接! //105

与泰迪熊的亲密无间 //107

家里突然多了一只小巴狗 //109

第六章迈出走向社会*步——宝宝入园的头疼事

宝宝总是乱发脾气怎么办 //114

这个宝宝入园没带耳朵 //116

做事情三心二意,就像小猫钓鱼 //118

幼儿园里的小霸王 //121

我才是*,我才是* //124

这个玩具是我的 //126

老师,我才是*棒的 //128

妈妈,一睡觉就会变成石头 //130

第七章幼儿园里的怪诞事——你不可不知的童年秘密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突然尿频 //134

妈妈,老师打我啦 //136

我不想上学,要去捡树叶 //138

一天尿湿五条裤子的尴尬 //141

孩子为何变成左撇子 //143

妈妈说得不对,老师才对 //145 

第八章背上小书包,从一年级入学开启不同的人生阶段

“卖友求荣”的孩子没有好朋友 //150

“爱告状”的小屁孩 //152

为何他作业本上的五角星比我多 //154

老师说,老师说…… //157

到底是真“欺负”还是假“欺负” //159

有暴力倾向的攻击者 //161

妈妈,我也要和他一样的书包 //165

你们为什么批评我 //168

第九章养儿育女,父母不可不知的儿童怪诞行为秘密

你凭什么管我 //172

我又没让你养我 //175

说谎的孩子,也许只是被逼无奈 //177

哭闹,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180

脾气暴躁,到底是和谁学的呢 //183

不愿意赞美他人 //185

过度追求奖励,使学习本末倒置 //188

离家出走——父母和孩子心中共同的伤 //191

第十章做和善而坚定的教养者,帮助孩子远离负面情绪

任性的孩子伤不起 //196

“我不行”不该是孩子的口头禅 //198

唯唯诺诺的孩子步履蹒跚 //201

孩子冷漠,都是冷暴力惹的祸 //205

言而无信的孩子,如何立足于世 //207

敏感多疑的孩子,人生必然沉重 //209

孩子无限拖延,到底为什么 //212

不要让孩子成为冲动的小魔鬼 //215

后 记 //219


【前言】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还会不断地给父母出难题。从出生开始,他们几乎每天都给父母惊喜,然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样的惊喜也变成了惊吓。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怪诞行为,让很多新手爸妈都无暇应付,甚至感到崩溃。为此,有的妈妈甚至说孩子还是揣在肚子里好,至少不用担惊受怕,自己也相对自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由此可见,对比孩子出生之后的种种状况,妈妈宁愿继续忍受十月怀胎的辛苦。事实上,孩子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如果你提前做足了功课,了解孩子有可能出现的怪诞行为,那么你也许就不会那么担心,也就能相对从容了。如果你此前不知道如何做父母,更没有参考过他人的经验,那么,接下来等着你的就是日复一日的惊吓。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的,没有人天生就会当父母,所以大多数父母都是经历之后才拥有经验的。这也是本书的目的所在,即把他人当父母的经验借鉴过来。当然,这未必对每一个爸妈都适用,但至少能够让爸爸妈妈们心中有所准备,不至于像看待怪物那样看待孩子。

当孩子半夜三更不停地哭泣,不管怎么哄都哄不好时,爸爸妈妈便开始怀疑孩子是魔鬼的化身,专门被派来折磨自己;当孩子进入叛逆期,对于父母的一切指令都置之不理时,父母难免会懊悔生了个冤家对头出来和自己作对;当孩子成为幼儿园里的小霸王,父母会觉得孩子是牛魔王转世;当孩子动辄就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甚至与老师横眉冷对时,父母简直歇斯底里……父母为何感到深深的焦虑和不安?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孩子怪诞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他们也未曾打开孩子的心扉,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

虽然很多父母都自以为生养了孩子,就一定会了解孩子,就能当好孩子的守护神。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哪怕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毫无保留的,父母也依然无法完全了解孩子。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里所说的,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的确,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心与父母的心也离得越来越远,而明智的父母懂得缩短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他们会在陪伴孩子成长时,竭尽所能地理解孩子,会探究孩子怪诞行为背后的原因,就像小伙伴一样陪伴孩子,成为孩子的知心好友。唯有如此真心地陪伴,如此全心全意地理解和尊重,父母才能始终与孩子相伴而行,才不会远远地落后于孩子的步伐。

父母们在为孩子的怪诞行为而感到抓狂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意识到孩子怪诞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和情感需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也能帮助孩子消除怪诞行为。

总而言之,养育孩子是一个需要耗费心力和精力的事情,每位父母都应把养育孩子作为毕生的事业全力以赴地去经营。

希望通过这本书,父母们能平静地对待孩子的怪诞行为,也能了解到更多的育儿知识,从而培养出健康快乐、积极乐观的孩子。


【免费在线读】

家里的墙壁变成了大花脸

孩子在三到四岁之间,会进入色彩敏感期,因而会很迷恋涂色。其实,早在三岁之前,孩子从一岁半前后就已经能够涂鸦了。只不过一岁半左右的孩子,手只能以手肘为轴心进行左右运动,所以他们的涂鸦也大部分都是左右滑动的线条。随着年岁渐长,孩子们才渐渐学会画更多的形状。不过直到八九岁之前,孩子们都很难进行写实的绘画。所以在此期间,孩子的画作都可以称之为涂鸦。在绘画敏感期里,孩子们会变得疯狂热爱画画,他们乐此不疲地画着,甚至不需要太多的颜色,而只需要一只颜色单一的笔而已。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在乎自己画得好不好,他们只是遵从自己的内心,画出自己想画的。对于低龄幼儿而言,当看到自己手中拿着笔在画面上留下绘画的痕迹,他们会觉得非常兴奋,甚至尖叫。他们看到了线条的变化,也能从中感受到深刻的乐趣。他们并不一定要画在纸张上,而是在随便什么地方都会画。正是基于孩子的这种天性,很多早教机构都有专门的涂鸦墙供给孩子们涂鸦,甚至有些细心的爸爸妈妈,也会在家里留下一面涂鸦墙,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尽情发挥创造性了。看到这里,相信那些抱怨孩子把家里的墙壁变成大花脸的父母们,一定不会继续责备孩子了吧。不如反问自己:为何没有尽早为孩子准备一面涂鸦墙呢!其实现在也不晚,因为孩子的涂鸦行为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有心的父母哪怕现在才发现孩子就是喜欢涂鸦,也完全可以为孩子准备一面涂鸦墙。

人的天性就是追求自由自在,这一点同样表现在孩子的绘画才能上。九岁之前,几乎没有孩子愿意模仿他人的画作,或者是画出实物。他们*的乐趣就是肆无忌惮地绘画,也从而让自己的思绪自由飘荡。因而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试图规范他们的画作,或者让他们学习什么技巧,否则孩子绘画的热情和天性就会受到伤害,甚至他们无法画出属于自己的画。

蜜蜜才两岁,就已经成了家里的破坏大王。作为小女生,她倒是没有像很多男孩一样把家里能拆的东西都拆掉,但是她几乎整日都拿着一支画笔,就像真正的画家那样随时随地迸发出灵感,逮住哪里画在哪里。家里新装修的房子,才不到半年时间,就被蜜蜜画了个遍。为此,妈妈懊悔不已:早知道我生了个画家,当初就先不装修了,等到画家不会到处随便乱画的时候,我再装修也来得及啊!

从此,妈妈称呼蜜蜜为小画家,蜜蜜显然很喜欢这个称呼。每当妈妈这么叫她的时候,她就咧开嘴巴冲着妈妈笑。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蜜蜜四岁半,这个时期的蜜蜜终于懂事一些了,也能够控制自己在纸上画画,妈妈这才找了装修公司,又把家里的墙壁重新粉刷了一遍。有小孩的家庭,其实装修的时候要考虑到小孩子涂鸦的天性。如今有专门的涂鸦墙,父母完全可以为孩子准备一面这样的墙壁,这样孩子就无需到处乱画。如果不能设计出一面涂鸦墙,父母还可以为孩子准备大大地、易擦洗画板,这样孩子也可以找到宣泄的途径,发泄自己对于绘画的热情和天赋。

总而言之,面对孩子高涨的绘画热情,父母*不能做的就是禁止和限制。要知道,孩子处于绘画敏感期,*渴望的就是信手涂鸦,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而不要随意限制孩子。有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可以等到长大了再作画,其实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每个特定的成长阶段,孩子都会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天性,让孩子遵循天性发展,而不要禁锢和限制孩子的天性,使得孩子错过做某件事情的*时机。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再心疼家里的墙壁了。如果能培养出一个天才的绘画儿童,那几面墙壁又算什么呢?当然,艺术上的造诣除了后天的勤奋努力之外,很大限度上还取决于孩子的天赋。父母如今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发挥天性自由表现,等到确定孩子是否有天赋之后,再有的放矢培养孩子也不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慢慢持续的过程,也是转眼即逝的,父母一定要珍惜孩子年幼的时光,让孩子绽放*真实自然的自己。

把所有能拆的东西都大卸八块

和安静温柔的女孩相比,男孩显然更喜欢拆卸东西。这与男人天生精通机械有关系,是男人的天性。男孩虽然还小,但是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男性特征。早在远古时代,男人就负责外出狩猎,女人则负责在家里操持家务,所以男人天生更具有征服欲。就像人们常说的,车是男人的情人。的确,驾驶着一个硕大的铁家伙在道路上奔驰,是能够点燃男人血液中的狂野、奔放和强烈的征服欲的。所以男人爱车,车也是男人*的玩具,同时也是男孩的玩具。当然,男孩是不可以开车的,所以他们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驾驭的那些小机械上,诸如闹钟、挂钟、汽车模型、手枪模型等。

对于男孩而言,拆卸是了解一件物品内部构造*直截了当也是*好的方式。当男孩处于拆东西的兴趣中时,父母一定不要制止男孩满足自身的欲望,而是要找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机械给男孩拆。这样,男孩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才能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欲和征服欲。这对于男孩未来的成长是很重要的。难道男孩子天生就喜欢机械吗?这已经是妈妈这半年时间里买的第八个闹钟了,但是依然无法摆脱被阳阳拆得七零八落的噩运。从六岁开始,阳阳就迷恋上拆东西,他几乎把家里所有能拆的东西都拆了,例如挂钟、废弃不用的手机、闹钟、爷爷的老花眼镜、奶奶的按摩仪等。遗憾的是,小小年纪的阳阳只有拆卸的能力,没有组装的能力,所以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一经过阳阳的手,就变成了一堆废弃的零件,根本找不到自己原本的位置。

有一次,阳阳居然拿起螺丝刀,开始拆家里的电风扇。这可是大家伙啊,已经容忍阳阳把家里所有的小物件都拆坏的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大吼道:“好啦,小祖宗,别拆了,屋顶都快被你拆掉了。”阳阳受到惊吓,不敢继续行动了,爸爸看到阳阳拿着螺丝刀落寞的样子,当即表示支持阳阳:“没关系,阳阳,继续拆吧,拆坏了爸爸再买。要是你长大以后成为发明家,这些东西算什么呢!”得到爸爸的鼓励,阳阳当即拿着螺丝刀开始动手,三下五除二就把电风扇的面板拆掉了。看着电风扇里面是精细复杂的构造,阳阳觉得很高兴,因为一直以来他对拆卸那些毫无挑战性的东西已经厌倦了。阳阳不知道,爸爸此刻正紧张地站在一旁给他当助手呢,一则爸爸要把阳阳拆掉的零件都收集起来,二则爸爸也要亲眼见证阳阳拆卸的过程,一会儿等他过了拆卸的瘾,爸爸还要把电风扇再组装起来呢。家里有一个整日拿着螺丝刀四处拆东西的孩子,真让妈妈提心吊胆。一则螺丝刀是很尖锐的东西,很容易伤害孩子,二则家里的东西都是花钱买来的,这个只管拆不管安装的小家伙简直就是败家啊!

然而,有的孩子就是喜欢拆拆拆,他可不管东西是多少钱买来的,也不管拆完以后如何安装,反正眼下他的兴趣就是拆卸。

当然,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让孩子的拆卸水平更上一层楼,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尝试着组装拆掉的东西。毫无疑问,相比拆卸,组装的难度更大,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项挑战。父母唯有更好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勤于动脑,勇于突破困境,孩子的拆装水平才能更上层楼,且会从拆卸和组装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


返回顶部